本实用新型属于新风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新风系统是由能够换气以及净化空气的换气风机、管道以及一些附件组成的一套独立空气处理系统,换气风机将室外新鲜气体经过过滤、净化,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同时将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
但对于小面积房间来说,采用常规的新风系统,不仅成本高、资源浪费,且噪音大,安装复杂;因此,本实用新型特提出一种适用于小面积房间的新风控制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以实现室内通风换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至少两台新风装置;其中一台新风装置设置在房间进风处,另一台新风装置设置在房间出风处;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位于房间进风处的新风装置正转,以实现向室内进风;以及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位于房间出风处的新风装置反转,以实现向室外排风。
进一步,所述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室内空气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新风装置包括:新风机和风机调速模块;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根据室内空气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室内空气数据控制风机调速模块调节新风机的运转速度。
进一步,所述室内空气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pm2.5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负离子模块;所述负离子模块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驱动电路;
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驱动电路包括:电容c24、共模电感l3、电容c25、共模电感l4、电容c26和三极管q1;其中
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6与控制模块的负离子发生控制信号相连;
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共模电感l3的一输入端相连;
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经电容c24与第一供电电源相连;
共模电感l3的另一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相连;
共模电感l3的两输出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4的两输入端相连,且共模电感l3的两输出端之间并有所述电容c25;以及
共模电感l4的两输出端分别与负离子发生器相连,且共模电感l4的两输出端之间并有所述电容c26。
进一步,所述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电源管理模块;
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适于将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转换成第二供电电源;以及
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适于将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转换成第三供电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一新风装置正转,实现进风,再控制另一新风装置反转,实现排风,从而实现房间内通风和换气,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另外,本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中的新风装置采用适用于小面积房间的小型壁挂式新风装置,一方面小型壁挂式新风装置噪音小,且通过两个小型壁挂式新风装置实现联动,即一进风一出风,另一方面对于小面积房间,采用小型壁挂式新风装置安装更方便,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块的引脚接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的风机调速模块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的负离子发生器驱动电路;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的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的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包括:控制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至少两台新风装置;其中一台新风装置设置在房间进风处,另一台新风装置设置在房间出风处;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位于房间进风处的新风装置正转,以实现向室内进风;以及所述控制模块适于控制位于房间出风处的新风装置反转,以实现向室外排风。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模块例如但不限于采用stm32f030k6微控制器。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一新风装置正转,实现进风,再控制另一新风装置反转,实现排风,从而实现房间内通风和换气,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新风装置采用适用于小面积房间的小型壁挂式新风装置,一方面小型壁挂式新风装置噪音小,且通过两个小型壁挂式新风装置实现联动,即一进风一出风,另一方面对于小面积房间,采用小型壁挂式新风装置安装更方便,成本更低。
具体的,所述风机调速模块包括:双运输放大器u6和三极管q5;详细电路图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的排风调速信号pwm通过风机调速电路输出调速信号tiaosu至新风机。
具体的,室内空气数据包括室内温湿度数据和pm2.5数据;根据室内空气数据调节新风机的运转速度,以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在预设室内空气数据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具体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例如但不限于采用sht20型温湿度传感器;所述pm2.5传感器例如但不限于采用zh-1.5-8a型pm2.5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负离子模块;所述负离子模块包括:负离子发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驱动电路;如图4所示,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驱动电路包括:电容c24、共模电感l3、电容c25、共模电感l4、电容c26和三极管q1;其中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6与控制模块的负离子发生控制信号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共模电感l3的一输入端相连;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经电容c24与第一供电电源相连;共模电感l3的另一输入端与第一供电电源相连;共模电感l3的两输出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4的两输入端相连,且共模电感l3的两输出端之间并有所述电容c25;以及共模电感l4的两输出端分别与负离子发生器相连,且共模电感l4的两输出端之间并有所述电容c26。
具体的,通过负离子模块向室内释放负离子,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电源管理模块;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和第二电源转换电路;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适于将所述第一供电电源转换成第二供电电源;以及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适于将所述第二供电电源转换成第三供电电源。
具体的,通过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将12v的第一供电电源转换成5v的第二供电电源,所述第一电源转换电路如图5所示;通过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将5v的第二供电电源转换成3.3v的第三供电电源,所述第二电源转换电路如图6所示。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正反转新风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一新风装置正转,实现进风,再控制另一新风装置反转,实现排风,从而实现房间内通风和换气,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