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在超市货架上看到的,能够“即拿即买”的食品,大部分都属于预包装食品。
根据国标文件《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定义为: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预先定量包装以及预先定量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且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
明确了食品的安全放心,也确定了其营养功能,我们就可以直接下单购买了吗?
“看不懂”、“不认识”成了众多消费者对于食品配料表的第一印象,而繁冗堆砌的信息、陌生罕见的原材料、专业学术的化学表达法也为尝试研究配料表的消费者建立起了无形的屏障。
如何简单快速读懂一个食品配料表?如何鉴别一个配料表的好坏?应该重点查看配料表中的哪些成分?只需掌握三个小秘诀,你也可以一分钟轻松“看穿”食品配料表:
1、看长短
偏长的配料表一般会含有更多的调味料或添加剂,由于添加剂多是以化学名称直接命名,其字符长度偏长,便拉长了整个配料表的长度。
偏短的配料表则多是采用了新鲜食材直接制作,食品添加剂食用的品种也不多。以两家品牌的方便咖喱为例:
品牌1咖喱日式咖喱块:
配料表:食用油脂制品(精炼植物油(棕榈油、氢化菜籽油、维生素E)、磷脂)、小麦粉、白砂糖、食用盐、麦芽糊精、咖喱粉、香辛料、味精、食品添加剂(5’-肌苷酸二钠、磷脂、柠檬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椰子粉、脱脂乳粉、番茄粉、食用葡萄糖、蜂蜜、水、复合调味料(水解大豆蛋白、味精、食用盐、白砂糖、L-丙氨酸、麦芽糊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酵母抽提物、甘氨酸)、浓缩苹果浆、食用香精
品牌2方便素食香辣咖喱调料包:
配料表:香辣咖喱、冷冻洋葱、干马铃薯丁、牛腩高汤浓缩液、玉米油、混合黄油、白砂糖、红椒浓缩精等
很容易看出,品牌1的咖喱配料表远远长于品牌2,一眼望去大多是食品添加剂及调味料成分;而品牌2的配料表短小精悍、简洁明了,其中只含一种添加剂成分,虽然食材并未使用新鲜材料制作,却更加接近消费者普遍认知。
2、看有多少一眼就能看得懂的原料
看得懂的原料给人一种“真材实料”的放心感,此类成分基本直接在配料表中呈现食材本身的名称,这些食材也是我们日常家里做饭会用到的原材料及调味料。
而看不懂的原料给人一种“化学合成”的陌生感,因其中大部分是添加剂的名称,又以化学名称占比最多,在家庭日常的一日三餐中很少会涉及到这些原料的使用。以两家品牌的方便汤为例:
品牌3方便阿胶乌鸡汤:
配料表:纯净水、鸡肉、猪瘦肉、阿胶、红枣、桂圆、枸杞、黄酒、鲜葱、生姜、食用盐、白砂糖
品牌4方便羊杂汤:
配料表:
羊杂包:羊肺、羊肝、羊肚、羊心、羊肠、食用盐
食品添加剂:肉之鲜(三聚磷酸钠、葡萄糖酸-δ-内酯、双乙酸钠、脱氢乙酸钠、D-异抗坏血酸钠、乳酸链球菌素)
调味粉包:胡椒粉、食用盐、味精、香辛料、脱水高丽菜、葱、胡萝卜、香菜
调味酱包:牛油、棕榈油、食用级香精、食用盐、黄豆酱、香辛料
品牌3配料表中的原料我们全部悉知,几乎1:1还原了在家煲汤时所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着实做到了食材新鲜、无添加;
品牌4中也使用了很多新鲜优质食材,但配料表中内容占比更多的是包含众多化学术语的食品添加剂及各式调味料,添加剂的成分似乎已掩盖了该产品真材实料的核心,造成了一种本末倒置的效果。
3、看原料的新鲜程度
新鲜的原料会在配料表中直接标注食材本身的名称,这表明消费者吃到的就是食材原始的状态。
另外还存在一些改变了性状的原材料,通常以“干制”、“冷冻”、“浓缩”等字眼对食材名称进行修饰,此类原料相较原始食材已经进行了一次加工处理,营养成分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以两家品牌的方便粥为例:
品牌5方便八宝粥:
配料表:水、白砂糖、糯米、大麦仁、赤豆、红芸豆、花生仁、果葡糖浆、黄酒、桂圆、莲子、银耳、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安赛蜜)
品牌6方便排骨菌菇粥:
冻干粥块:大米、小白菜、猪肉、香菇、植物油、鸡粉调味料、食用猪油、食用盐、鸡骨、猪骨、猪排骨、排骨粉调味料、麦芽糖、白砂糖、食用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大豆蛋白粉、酿造酱油、味精、洋葱、大蒜、香辛料、碳酸氢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维生素E,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
燕麦包:燕麦
品牌5除去最后的食品添加剂部分,基本还原了我们平日生活中煮粥的原料准备;品牌6乍看上去好像也选用了新鲜食材:大米、小白菜、猪肉,但仔细看到开头赫然写着“冻干”二字,这表明后面标注的所有食材都呈冻干状态,需要经过高温水冲泡后才可食用,这种状态下食材的营养成分已无法与其原始状态相提并论。
——
关于食品配料表,作为消费者我们还需要知道两点小知识:
1、食品配料表之成分排列顺序
根据国标文件《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所有食品原材料(包括主料、调味剂、食品添加剂)都必须在配料表中体现,顺序以从量大到量小的递减方式依次写明,指导消费者购买。
食药监部门会根据产品配料表给予的信息,对企业工厂进行严格检查,若发现给予消费者的声称信息不一致时,企业将会受到严处。
(一则实例:某企业在产品包装配料表上标注,其生产产品含有鸡肉、猪肉、淀粉等原料,某日食药监部门到工厂现场检查发现,生产原料仅有鸡肉和猪肥膘,并非猪肉材料,企业立即受到处罚。)
2、食品配料表之信息披露程度
生产厂商根据产品生产依据的标准不同,产品配料表信息披露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以我们熟知的“黑椒牛柳黑椒酱”为例:
若生产厂商使用的辅料执行企业标准,则要在产品配料表中,将使用的物料配料表中的配料全部复述在消费者要购买的产品配料表中。若直接使用食材或使用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物料,可以在消费者要购买的产品配料表中直接标注物料名称。
例如同是“黑椒牛柳酱”,配料表有可能出现两种表述形式:
“配料表:牛肉、黑胡椒、食用盐…”
这说明黑椒牛柳的黑椒风味是直接添加黑胡椒形成的。
“配料表:牛肉、黑胡椒酱(生活饮用水、黑胡椒、卡拉胶、黑胡椒精油…)食用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