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红油面皮一炮而红的阿宽,时隔半年再次朝“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的宝座发起进攻。
近日,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阿宽食品)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反馈意见更新了招股书。据最新招股书透露,本次计划募集共计6.65亿元资金,将用于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第一期)和研发中心。
随着招股书同步更新的,还有2021年全年财务数据。报告期内,阿宽食品总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9.40%,净利润为5584.19万元,同比下降26.60%,归母净利润5896.69万元,同比下降22.68%。毛利率约为27.27%,较去年同期下滑约2个百分点。
这位高举“新型方便食品”大旗的后起之秀,在后疫情时代似乎褪去了“网红”光环,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一年融资4次股转4次实控人已套现超2亿元
虽然2018年红油面皮便已出圈,但阿宽食品直到2020年才真正被捧成“网红”。疫情反复使得“宅经济”崛起,方便食品被列为居家必备,直播电商市场规模突破万亿,同比增长142%,成为众多零售品牌疫情期间业绩增长的有力抓手。
以富有地域特色、酸辣口味成瘾性强等特点为差异化优势的阿宽食品,此刻趁势御风飞翔。联手直播带货主播和各大电商平台,公司2020年共销售约2306万件产品,实现11.10亿元总收入,同比大幅增长近76%,单红油面皮一款产品就创下了近4亿元的销售额。线下经销模式也成绩喜人,2020年期末线下经销商总数达到1003家,较期初增加了136家,销售收入为总营收贡献52.35%。
与此同时,公司完成了4次股权转让,实际控制人陈朝晖先后以5.68元/出资额、13.64元/出资额、18.3元/出资额及26.91元/出资额向前海母基金、同创伟业、霍普投资、彬复资本、高瓴资本、茅台建信基金、壹叁投资、易简资本和众源资本转让所持股份,合计将人民币1.82亿元落袋为安。加上公司2019年向陈朝晖和妻子李静雅以及陈朝晖的胞姐陈渝购买房产所支付的合计2303.85万元,陈朝晖及其亲属已套现超2亿元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阿宽食品曾有过5份对赌协议,均已在2021年6月29日解除,同时实控人陈朝晖个人与增资入股的股东签订附生效条件的回购协议。协议规定,若2022年6月30日,阿宽食品在中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未被受理,或者首发上市申请受理后被劝退、撤回或终止审查,陈朝晖需要按照规定价格回购。对赌协议的当事人由公司转为实际控制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阿宽食品在对赌协议方面的风险。但实际控制人背负着对赌压力,公司按期上市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方便食品收入占比超95%成也大单品败也大单品
阿宽食品的走红,离不开网红爆款红油面皮。
公司旗下的“阿宽”和“白家陈记”两个品牌中有超200个单品,但令人印象深刻的却仍只有红油面皮。过度依赖大单品的模式在行业一帆风顺之际或许会被繁荣盛况掩盖,可一旦方便食品行业整体下行,阿宽食品就会暴露出抗风险能力低的致命危机。
一方面,2021年方便食品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而下游销售端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阿宽食品的提价空间有限,利润或将持续承压。
成本端难以控制,价格端阿宽食品也不占优势。前有巨头康师傅和统一占据市场龙头地位,后有白象、今麦郎等实力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还有风头正盛的寻味狮、珍味小梅园、COOOOK轻烹烹等新兴预制菜品牌来势汹汹。靠红油面皮“单脚”难以快速前行,阿宽食品只能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除此之外,兴于线上的阿宽食品,仍在高举高打投入维护电商渠道。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度公司的电商渠道服务费用共6673.40万元,同比增长18.19%,占比电商自营收入约25%。这意味着,电商收入的四分之一都花费在了营销推广上。
纵使如此,也未能留住消费者的“芳心”。2021年,购买阿宽食品各类产品次数在5次以下(包括5次)的活跃买家共433.53万人,较2020年减少102.43万人,其中仅购买1次的活跃买家减少了约87万人。
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对大单品突出的阿宽食品品牌形象影响较大。
阿宽食品靠着爆款红油面皮登上神坛,却也深度绑定,一损俱损。成本价格两头承压、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情况下,阿宽食品该如何挽回形象,留住正在失去信心和兴趣的消费者,或许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