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产能增长了30%,产能利用率依旧接近100%的满产状态。而存货周转率、应收状况周转率等运营指标并没有恶化,说明增长是健康的。
从产品销售的单价来看,除了菜肴类制品,其他产品的售价基本保持稳定。
但在销售快速增长,单价稳定的情况下,毛利率却在下滑。
一开始会想到是受原材料成本影响,去年上游大宗原材料涨价是共识,安井等企业也借此在四季度纷纷宣布涨价,但结果并不是,至少原材料涨价不是毛利率下降的最重要因素。
2021年采购的原材料中油脂类和分离蛋白涨幅最大,但这两项原材料采购金额占整体采购量也就17.2%左右,占采购金额超过65%的鱼类、肉类采购单价反而是下降的。
所以年报里,企业对毛利率波动的解释并没有把原材料成本的影响放在首位: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同比减少3.56个百分点,主要系人员工资成本增加、生产投入增加、运费增加等因素导致成本增加,另新增冻品先生及新宏业公司毛利率低于公司原主营业务。”
人工成本的上涨是个不可逆的因素,随着规模的增大,如果人工成本的增速超过收入的增速,说明可能出现了规模不经济的现象。规模不经济可能是内部的管理效率降低造成,也有可能是行业竞争加剧,人工成本无法向下游传导所致。
安井的股价其实也是在19年年报后加速上涨的。
年报提到的另外一个影响综合毛利率的因素就是增冻品先生及新宏业公司毛利率低。菜肴制品的毛利率确实比较低,只有不到15%。这有可能是和冻品先生的销售模式有关,冻品先生采用以轻资产运作模式整合上游中小食材厂家,为冻品先生贴牌生产。所以在菜肴类制品的成本结构里,有大量的外购成本,2021年外购成本金额较上年同期增长391.50%,在总成本构成中,占比从1.69%上升到5.97%。
至于运输环节,运输费用率2021年依旧是下降的,2020年前的运输费用记在销售费用里,2020年后记录在成本里,单独拆分出来看,运输费用率持续下降,从2015年到现在下降了约40%。
所以安井2021的毛利率降低是生产环节的规模不经济和菜肴制品的毛利率较低造成。2022年由于产品收入提价,毛利率水平开始回升,这已经体现在22年1季度的数据中了。
那么未来传统业务在销售环节的效率还有多少提升的空间?生产环节的效率是否能得到提升,还是已经到极致了?传统业务也许不会再出现利润增幅快于收入增幅的节奏了,这是之前分析的时候忽略的一个点。
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菜肴业务收入增速很快,但处于开拓期,盈利能力还没有体现。预制菜的商业模式也不同于安井之前的业务模式,是否能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还有待观察。
但疫情会加速C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认识和B端客户对预制菜、冷冻食品等的依赖。所以长期来看对供应链管理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还是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