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顺醋业及调味品市场浅析(中) $恒顺醋业(SH600305)$ $海天味业(SH603288)$ $千禾味业(SH603027)$  恒顺醋业及调味品... 

首先看下毛利率,截止到2015年报数据披露,海天毛利最高为42%、恒顺也有40%的毛利,千禾及厨邦大概在35%~37%的毛利水平,而加加的毛利最低只有28%。2010~2015年平均水平上对比,海天最高差不多在38%,其次是恒顺有36%、其次是千禾大概在34%、其次是厨邦大概在31%、最低是加加只有27%而已。整体上看调味品行业的毛利率还算可以,而毛利的稳定性也十分不错并带有些许的小幅增长。恒顺2016年6月21日公告称:为加强渠道管控,规范渠道价格、强化终端投入力度,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及公司产品的供求状况,将于未来三个月内上调部分产品的价格。涉及提价的产品为主营的经典醋系列共19个单品,调价平均幅度在9%左右。可见恒顺还是具有一定的提价能力。

再对比下各家营业利润率水平,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海天最高为26.5%、其次是恒顺为21.3%、而其他三家均在10%~12%附近。2010~2015年平均水平对比来看,海天仍是最高为21.84%、厨邦、加加及千禾均在9%~12%附近,而恒顺只有可怜的5.64%。走势上看,恒顺的营业利润率上升幅度较大,而其余各家的营业利润率基本保持在一定的水平范围,而海天的营业利润率则稳定的呈小幅上升趋势。众所周知,营业利润=主营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投资收益,而恒顺的营业利润率上升如此之快全在于它的财务费用之中,恒顺的财务费用问题之前已叙述,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另一方面,如果将它2015年的投资收益剥离开(出售百盛股权属非经常性损益,不能够体现出公司的真实水平,故而假设剥离开),那么营业利润率差不多应该在10%左右而非21.30%,水平档次上直接砍掉一截,和千禾及加加等应在一个层次上。而海天则一枝独秀,究其原因,一方面营收规模较大,另一方面它的成本相对也较低,三费占比相对也非常低。所以综合下来营业利润率显得非常霸气。

接着再对比看下净利率,走势上基本与营业利润率一致。2010~2015年平均水平对比来看,海天仍是最高为17.44%、厨邦、加加及千禾均在7%~10%附近,而恒顺只有2%而已。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净利率为8.74%(扣非),当然,我们不能只看净利率(只看净利率不看资产周转率的行为都属于耍流氓~),还必须结合资产周转率来看下,到底它的总资产净利率水平如何?

对比资产周转率来看,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资产周转率为58.08%,在各家对比当中为最低水平。但是,从历来的走势当中可以看到恒顺、厨邦呈微幅向上趋势改善,而海天、加加、千禾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上看恒顺仍然是效率低下。2010~2015年平均水平来看,海天仍为最高,而恒顺为较低水平。正如之前所说,恒顺的人员臃肿且效率不高,带有国企病特征、导致利润水平较为低下,这方面迫切急需改善。

我们再看下扣非净利润/固定资产比值,这个比值表示100元钱的固定资产1年能够产生多少元净利润;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为11.05%,与其他各家除海天外均保持差不多的水平,2010~2015年平均水平来看海天最高为46.32%,其次是加加为26.57%,其次是千禾及厨邦均在15%附近,最低则为恒顺不到3%。调味品行业这一比率整体上看并不高。

在工业企业当中,固定资产周转率比总资产周转率更能说明问题,工业企业过于依赖有形资产(比如工厂和设备),以生产产品产生销售收入。重要的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剔除了商誉的影响;对于进行频繁收购的公司来说,商誉经常压低其总资产周转率。对比一下固定资产周转率,2010~2015年平均水平,加加最高为707.25%,其次是海天、千禾及厨邦均在250%~380%范围内,最差的是恒顺只有181.88%。

首先看下各家的现金比率。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账上现金2.5亿元,同比减少28.80%;交易性金融资产零;流动负债6.25亿元;现金比率40%。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2010~2015年平均水平为32.79%,当前现金比率略微高于平均水平。五家公司对比,2010~2015年现金比率平均水平由高至低依次为加加、海天、厨邦、恒顺、千禾。

看下应收账款。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应收账款为9618万元,同比下降0.56%。用营业收入增速与应收账款增速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后者增速低于前者,整体无恙。

应收账款增速再与其他四家做一个对比。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除海天没有任何应收账款外,其余几家基本上增速差异不算太大。唯独加加在2014年的应收账款增速有些异常,从2013年的1700多万激增至2014年的4800多万。2010~2015年应收增速平均水平对比,加加的应收账款平均增速最高为46.57%、其次为恒顺有12.64%、其次为厨邦3.89%,次之为千禾-4.16%,海天则并无应收账款。为何海天始终没有产生应收款呢?主要还是得益于海天的“先款后货”机制执行到位!经销商必须全额付款到账后才发货,因而没有应收款。但为何海天能执行的如此之严格到位呢?为何经销商认它呢?其本质还是海天的产品好,不愁销路、供不应求,这是它最大的优势及“先款后货”的支撑与保障。

看下各家的应收账款天数情况。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应收账款天数为27天、千禾为21天、加加为9天、厨邦为7天、海天则没有应收款。2010~2015年平均应收账款天数恒顺为24天,处于历史平均水平上下。千禾为22天、厨邦为9天、加加为5天、海天因没有应收款则为0。

再看一下各家的应付账款天数情况。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应付账款天数为42天、厨邦为41天、加加为38天、千禾为29天、海天为19天。2010~2015年平均水平对比,恒顺最高为53天、其次为厨邦为43天、次之为千禾23天、最后是加加及海天各为18天。

最后,看一下应收天数与应付天数的比值。也就是应付账款天数减去应收账款天数,结果为正数说明应收账款天数<应付账款天数,也就是说现金是先收后付,反之则是先付后收。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厨邦的比值为34天、加加的比值为29天、海天的比值为19天、恒顺的比值为15天、千禾的比值为8天。2010~2015年平均水平对比,厨邦平均比值为34天、恒顺平均比值为29天、海天平均比值为15天、加加平均比值为13天、千禾平均比值为1天。整体上看调味品行业基本上都属于先收后付型,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从走势上来看,恒顺一方面收款速度越来越慢,另一方面付款速度越来越快,两者一上一下导致恒顺的比值水平逐渐降低。

再看存货。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存货为3.25亿元,同比降低7.14%。其中(按照跌价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原材料为5158万元,在产品为4048万元,周转材料为1352万元,产成品为5573万元,开发产品为1.63亿元,其他为29万元。食醋本身具有较高的酸度,不易变质(一般我们炒菜吃的醋酸度大概是5%,拌凉菜的酸度大概是4%),耐放。恒顺醋的酸度更是高于整体醋类产品。一般来说食醋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超过180天,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有较多的半成品。半成品的存储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有较高要求,保有的半成品存在品质下降甚至损坏的风险。同时保有较多的半成品增加了存货数量,增加了因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存货跌价风险。从恒顺的存货构成中可以看到,开发产品占了存货的50%。而这些开发产品是什么呢?全部是地产项目存货。

再对比一下各家的存货增速。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千禾存货增速为50%、加加存货增速为31.22%、厨邦存货增速为4.84%、恒顺存货增速为-7.14%、海天存货增速为-13.34%。2010~2015年存货增速平均水平对比,千禾为29.81%、加加为14.53%、海天为11.56%、厨邦为6.76%、恒顺为-12.52%。

再看下恒顺的存货周转率及天数。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存货周转率为233.19%,2010~2015年平均存货周转率148.82%,存货周转天数为157天,2010~2015年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284天,当前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走势上看周转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存货周转天数呈下降趋势。当然,这里的恒顺存货周转率及天数是合并计算的,之前我们说了,存货构成中有一半都是房地产项目。那么也就是说剥离其房地产业务存货后,真正主营的调味品存货周转率应该在350%~400%。周转天数也应该缩短为70天附近。那么行业其他家是如何的呢?接着来对比。

接着对比各家的存货天数。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海天存货天数为60天、加加存货天数为69天、千禾存货天数为133天、恒顺存货天数为157天、厨邦存货天数为263天。2010~2015年存货天数平均水平对比,厨邦为302天最高、其次为恒顺284天、其次为千禾105天、最后是海天及加加为63天和56天。相对来说海天及加加的存货周转天数偏低且较位稳定。之前我们也说了,恒顺的真实调味品存货天数应该在70天附近,而不是当前的157天。而厨邦的存货周转天数也并没有当前这么高。众所周知,存货周转天数与存货周转率有着直接的关系。存货周转天数是一年中多少天可以产生一次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天数越短,那么企业的存货周转速度就越快,其存货变现能力就越强。整体来看调味品行业当下各家的周转天数实际上不相上下,而海天相对略高一筹。

再用营收增速与存货增速做对比。从数据中可以看到营收增速略微大于存货增速,基本持平。没什么太大影响。再看下资产减值损失。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资产减值损失合计2509万元,同比增长了179.09%,增幅较大;其中,坏账准备计提139万元;存货跌价准备计提2369万元。

运营能力小结:运营能力是企业通过经营行为赚取利润的能力,是实现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保证企业持续经营的有效的手段。整体对比来看,几家公司的运营能力基本上差不太多,运营能力上没有太多问题可总结(或许是我没看出来)。不过,海天倒是感觉不错。没有应收款项,应收付比值也较为合适,存货控制较为合理并带有负增长BUFF,存货周转天数也较低,周转率较高,整体上看海天更胜一筹。

恒顺的财务根基是否牢固?

首先看一下资产负债率水平。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资产负债率为31.17%,同比大幅下降了近10%;扣除预收款后资产负债率仅为29.40%;2010~2015年资产负债率平均水平为66.47%,远远低于平均值。从历史走势中可以看出,恒顺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尤其是2014年大幅度的下降回到行业平均资产负债水平。横向对比平均水平来看,除恒顺外其余四家均保持在30%附近,只有恒顺较高在66%,这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负债一直居高不下所致。实际再看历史走势,恒顺处于逐步改善的状态,定增募集到的资金偿还了大笔贷款减少了利息支出,加上近两年不断还账,资产负债率已经回到行业合理水平。

再来对比下净负债率水平。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净负债率为29.22%;2010~2015年净负债率平均水平,恒顺为243.29%最高、千禾及厨邦大概在40%左右、而海天及加加的净负债率为负数。同样,恒顺的净负债率平均水平奇高,但实际已经改善到合理范围之内了。

再对比看下利息保障倍数。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利息保障倍数为22.71倍;2010~2015年平均水平对比,加加为32倍最高,其次是海天为19倍、次之为千禾14倍、最低为厨邦及恒顺,分别为6倍及4倍,调味品行业利息保障倍数整体上看普遍较高。

对比一下流动、速动比率。首先看下流动比率,这个指标简单的告诉了我们一家公司的流动性怎么样。一般来说这个指标在1.5左右或者更高一些,通常意味着公司能够应付正常运营之需,不会遇到太大的麻烦。而流动比率太低意味着短期偿债会有问题,太高则说明流动资产闲置、利用率较差。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流动比率为1.16;对比各家2010~2015年平均水平,加加为3.44最高、其次是厨邦2.13、次之为海天1.7,次之为千禾1.15、最后是恒顺只有0.85。

再看速动比率。就是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除以流动负债,这个比率对制造业和零售业公司特别有用,因为这两种类型的公司中存货占用了大量的资金。通常速动比高于1.0被视为公司处于比较好的状态。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速动比率为0.64;对比各家2010~2015年平均水平,加加为2.93最高、其次是海天为1.32、次之为厨邦0.84,次之为恒顺0.51、最后是千禾为0.48。流动及速动比率上看海天更为健康一些。

财务杠杆有多高?

其次,再看下各家的杠杆水平。看看负债相对于总资产是上升还是下降?我们不应该在一家高杠杆作用的公司只看负债的绝对数是多少!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权益乘数为1.45;2010~2015年平均水平来看仍然如此,恒顺的杠杆较高达到4.34,而其他各家的杠杆水平均保持在1.5左右。恒顺最高时期权益乘数能达到7以上,主要还是失败的多元化发展惹的祸!!降杠杆成了恒顺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务,从历史走势上看杠杆逐渐下降,截止到2014年已经回归到行业合理水平,15年继续微幅下降。这是因为恒顺对非主营业务的剥离,之前已经叙述这里不再重复。对于任何一种负债,数额适当可以推进收益,但是负债太高可能会导致灾难。是把双刃剑,你需要思考一下这个公司的业务属于哪一种?如果这家公司的业务相当稳定,那么也许可以大量负债而不会有太多风险,公司被债务利息支付所困的概率可能性较小。但是,如果这家公司的业务是周期性的或者经营是不稳定的,则要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利息支付是固定的,不管公司业务经营的好坏都必须要支付!如果一家公司只有一个不好不坏的毛利率和适度的权益乘数,那么你必须要检查一下它是否在资产周转率上做了过多手脚?

对比一下权益负债率。这个指标有些像财务杠杆比率,只是它比财务杠杆比率更窄的聚焦在公司每1元的权益担负多少长期负债上。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权益负债率为5.13%;2010~2015年平均水平对比,恒顺为31%最高、其次是厨邦15%、其次是千禾5%、最低是加加及海天,分别为1.37%和0.59%。

财务健康状况小结:通过检查对比各家的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调味品行业的负债率水平相对较低。本身属传统的快消品工艺制造行业,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杠杆(通过检查可以看出普遍各家的财务杠杆并不高,均值在1.5左右)。而恒顺的平均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前几年的盲目多元化而导致,尤其是涉及了资金密度较大的房地产行业加大了财务杠杆,随着近些年的逐步退出并专注主业,财务杠杆得以降低,同时大笔的偿还贷款减少利息支出从而使负债率大幅降低,回归正常。整体上看各家当前财务风险很低,均保持健康水平。

原材料价格波动

恒顺目前生产所需原材料为糯米、大米、麸皮、豆粕、蔬菜等初级农副产品以及玻璃瓶、纸箱等包装物料,由于农副产品价格受当年的种植面积、气候条件、市场供求以及国际期货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经常性波动,而产品销售价格的调整往往滞后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化,因此农副产品价格波动将影响生产成本和盈利水平。醋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国内米价格近年来受CPI低位的控制涨幅较小,但不排除未来有反弹的可能。米占到恒顺生产成本的30%以上,若大幅波动其势必影响毛利率,这始终是恒顺及各家醋厂盈利面临的最大风险。

质量安全控制

产品的安全及质量是调味品企业的生命与红线,而恒顺建立了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品管到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的全面质量控制系统。自成立以来似乎还没有听说产品发生过产品质量的纠纷和诉讼,尽管历史成绩优良,但这并不代表未来就不会因意外事件(包括黑作坊山寨“恒顺”)等原因发生产品质量问题(回顾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及白酒的塑化剂风波),一旦触发此类事件公司不能够及时恰当解决,那么公司不仅负有赔偿责任、声誉及产品销售都将会受到灾难性的毁灭。

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当前恒顺的主导产品依然为食醋,及其延伸产品、料酒、酱油、酱菜等等。其中食醋的产销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一大半,相对而言料酒、酱油、酱菜的产量偏低。这样的产品结构虽然在食醋类产品上的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得以发挥,但却影响了料酒等其他产品利用“恒顺”品牌的发展空间。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也使食醋市场的变化对公司影响较大。

国企体制效率低

国企病由来已久,由于一些国企成立的初衷是为了履行社会职能和兼顾就业,它们可以享受政府的财政补贴和政策支持,也没有破产的担忧,参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所以导致债务沉重、人员繁冗、效率低下。总之是一句话就能概括:挣钱效率低,花钱无节制。实际上说的就是提效降本。两方面都是风险,也都必须改善才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才是王道。另外,从股权结构上看恒顺实际上并无做大做强的动力。或许可能在政绩、就业、纳税等方面还算是有点动力吧!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改善。

恒顺能够从经营活动中持续的产生现金流吗?

现金流量表是一家公司创造价值的真正的试金石,它反映的是公司在一个会计年度发生的现金是多少以及现金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判断公司盈利能力的另一个好的路径是将每股收益与经营性现金流量相对照,因为经营性现金流量显示的是真实的利润。快速增长的公司有时会在产生现金流之前报高利润,但最终都必须产生现金流。否则的话公司最终不得不通过举债或发行股票寻求另外的融资。这种做可能增加了公司的风险,同时也稀释了你作为股东投资的权益。首先,看一下恒顺的现金流情况。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经营性现金流为2.82亿元,同比增长了21.03%;用经营性现金流增速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速做一个对比,很明显扣非净利润增速高于经营性现金流(前者增速为70.43%、后者为21.03%),但差距并不是太大,有待观察。一般来说经营性现金流的增加应该预示着净利润的增长。如果看到经营性现金流减少而净利润还在增长,或者是经营性现金流的增长比净利润增长的速度缓慢,就一定要保持警觉。这种现象通常意味着公司面临不能及时收回收入现金的情况。

其次再看下恒顺的资本性支出。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资本性支出净额为4658万元,主要是自建项目、购置设备及生产线改造。资本支出比率为16.67%,2010~2015年平均资本支出比率为56.14%,低于平均值。从图中可以看到,恒顺的资本支出比率这些年一直在逐渐下降,本身这个行业的资本性支出就并不大,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个行业的财务杠杆率是比较偏保守的水平。

恒顺产生自由现金流吗?

和经营性现金流一样有用的指标是自由现金流,它不考虑公司必须花在维持或扩张业务上的资金。众所周知,自由现金流是真正的评判标准,资本性支出后的现金真正能使公司的价值增长。产生大量自由现金流的公司能用这些现金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再投资、收购、回购股票等等,如此公司可以不依赖资本市场支持它的扩张。而相反,自由现金流为负的公司不得不去贷款或者卖掉一些股票来维持公司经营,如果在市场变得不稳定或经济环境不好的时候,这可能变成一件危险的事情!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自由现金流为2.35亿元,同比增长了106.51%;2010~2015年自由现金流平均水平为1.34亿元,高于平均水平。从图表中可以看到,2010、2011两年自由现金流为负数,尤其在2010年时资本性支出较大,而经营性现金流增长的并不好,经营性现金流远不能覆盖资本性支出。从2012年开始恒顺的情况发生了一些改变,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资本性支出开始收缩,自由现金流为正且向好发展。

我们再来看下恒顺的净利润含金量如何。用经营现金流除以扣非净利润,一般来说大于1为充足的信号。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净利润含金量(扣非净利润)为2.47(2010~2015年平均值为2.86),净利润含金量十分充足。对比其他几家,海天为0.90(2010~2015年平均值为1.37)、千禾为1.13(2013~2015年平均值为1.45)、加加为1.69(2010~2015年平均值为1.18)、厨邦为1.89(2010~2015年平均值为1.64);同样,其他各家的净利润含金量都较为充足。

最后看下恒顺的筹资现金流情况。截止2015年报数据披露,恒顺的筹资性现金流为-3.07亿元;2010~2015年平均水平为-1.76亿元。主要是为了分配股利(小部分)及偿还贷款(大部分)所致。从历史走势来看,近些年恒顺所产生的现金流(再加上短期借款)基本上全部都在还债。故而资产负债率得已大幅度的降低。最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减少了7200万元。

现金流情况小结:通过对比来看,恒顺及其海天两家公司拥有较为稳定且持续的自由现金流,而其他三家则并不乐观。共同的问题还是在较大的资本性支出下没有规模化的销售去覆盖,所以无法产生正向的自由现金流。千禾相对还能好一些,属于均衡水平。按其调味品行业来说,其实并不需要大量资本需求才对,但是这三家却无法取得正向的现金流,说明本身还并不具有竞争优势性。所以说,只有已经具备很强竞争优势和低资本需求的公司才能长期保持增长率在平均水平之上,比如海天、比如恒顺。

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有保证: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是消费者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也是老百姓的底线。在食醋产品上,老百姓的第一考虑就是:健康,安全!恒顺通过食品链可追溯至管理,建立了一整套从种植到餐桌的管理体系。严格的管控使公司质量安全处于行业领导地位,也消除了食品行业最大风险—质量安全风险。醋本身具有较高酸度,不容易变质,恒顺醋的酸度更是高于整体,具有非常强的食品安全壁垒,长年积累形成了较强的消费者信任度。

品牌价值高,未来提升空间大:

规模效应具有成本优势:

在食醋行业,恒顺的规模相比较大,属龙头型企业,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而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更易获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认同与支持,并与其形成互利双赢的战略合作关系。长期稳定的规模订单赋予具有规模优势的企业更强的议价能力与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总的来说,恒顺仍然是“建立”了一个食用安全性高、品牌积累深、渠道分布广、规模效应强的“高”进入壁垒,可以暂时性的将新进入的竞争者阻挡在外。同时对于业内老牌的竞争对手也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品牌的长期积累已经深入人心,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只要是吃醋一般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恒顺,因此具有较高的可感知产品差异化。但是,本身调味品行业并不具有高转换成本以及品牌的高定价能力,在当下来说消费者对于这一类产品的品牌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待继续培育。其次,恒顺唯独不足的是其执行力及效率问题,这一点需要向海天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效率及执行力,降低三费才是最迫切的事情。

恒顺实际控制人?

集团及董监高纷纷增持!

发行的股票数量有明显的增长吗?

恒顺当前属A股全流通,没有限售股份。近些年除了定增一次(定增价大概在14块左右),接着就是15年实施了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恒顺实施2015年度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0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股权登记日:2016年6月16日、除权(息)日:2016年6月17日、现金股利发放日:2016年6月17日;新增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上市日:2016年6月20日。总股本并不大,转增后只有6.03亿股。这里顺带提一下海天及千禾;海天目前的流通股只占总股本的10%,而再过几天,到2017年2月13日将迎来24.3亿股(占总股本的89.66%)的原始股解禁潮冲击~另外,千禾目前的流通股只占总股本的25%,2017年3月份大概会有2600万股(占总股本的16.62%)的原始股开始解禁。信息应该会提前反应到股价当中,可以看到近期海天的股价也是在巨震当中。总之还是小心为上吧!即便解禁后也应该再多观察观察。

THE END
1.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知识题库(食品生产类餐饮服务类和食品销售类)33.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所生产食品的运输和交付控制 方面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以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正确 ) 34.食品生产企业可将日常监督检查结果作为食品安全自查结果。( 错误 ) 35.某茶叶公司的原材料茶青均使用 自家茶山所产茶青, 因此不需要对茶青进行进货查验或检验。( 错误 ) ...http://sc.foodmate.net/show-2558.html
2.吉宏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股票频道司存在因市场竞争加剧而带来的业绩下滑风险。 根据发行人与伊利集团签订的 2016 年销售合同,公司对其销售产品的销售 价格较 2015 年有不同幅度(主要在-5.98%-8.37%之间)的波动,2015 年较 2014 年公司主要原材料各类原纸采购价格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虽然公司通过严格控 制采购成本,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产品销量等措施...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62200000446_70.shtml
3.疫情期间,如何降饮食增强免疫力?将食品保存在安全的温度下 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 对婴儿来说,健康饮食意味着在六月龄内进行纯母乳喂养,在六个月至两岁及以上时增加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来补充母乳。对幼儿来说,健康和平衡的饮食对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而对老年人来说,它有助于确保更健康、更积极的生活。 https://m.jnnews.tv/jiankang/p/2022-08/19/914829.html
1.冷链中的食品安全问题当人们误食了污染有致病性细菌、或细菌、霉菌产生的毒素的食品后,就会发生中毒症状,呕吐、腹泻、头痛、体温升高,甚至血便、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呼吸困难和死亡等。 2.传播人畜共患病 误食了人畜共患病原菌.如吃了患炭疽病死亡的动物肉类后,炭疽病原菌进入体内,便可引起炭疽病,症状有腹痛、呕吐、血便。如病原菌...https://www.daoxuwl.com/index.php?c=view&id=63087
2.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确保跨国食材不带入国家境内的风险因素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确保跨国食材不带入国家境内的风险因素?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跨国食品的流通变得更加频繁。然而,这也为食品安全事件埋下了隐患。在2022年,一系列突出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人们对此问题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担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跨国食材”的概念。这指的是从其他国家进口来的食物产品,无...https://www.chuutacua.cn/gan-xian-diao-wei/783461.html
3.食品添加剂使用和管理常见问题及建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物质。需要指出的是,食品添加剂本身并非食品,一般无营养价值,在食品中的用量较小,但对改善食品感官品质和延长保质期有重要作用。 https://www.cti-cert.com/new/31691.html
4.食品添加剂的阴影揭开有害之谜防腐剂引发健康风险 防腐剂是一类用于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化合物,它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从而使得储存时间更长。然而,有研究表明某些防腐剂如致癌物乙二醇、二氧亚甲基丙烯酸酯(EDTA)以及三氯喹苯(TCQ)等,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潜在威胁。在消费者群体中,特别是儿童和孕妇,更容易受到防腐药物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https://www.nu445dn1f.cn/gan-xian-diao-wei/834311.html
5.最新食品疫情的挑战与应对策略配送服务能力大幅下降,导致全球食品供应紧张,食品流通和消费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依赖线上购物和外卖服务,导致电商平台的食品销售激增,这也带来了食品安全和质量控制的新挑战,因为线上销售增加了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复杂性,从而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疫情对食品价格和市场稳定也产生了影响,全球粮食市场出现波动,部分食品价格大幅...https://www.jzscgw.com/post/5118.html
6.冷冻食品长期储存的危害与应对策略新闻资讯网格布厂家1、食品质量下降:冷冻食品储存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食品质量显著下降,食品中的水分会形成冰晶,破坏食品原有的质地和口感,使其变得不新鲜。 2、营养成分流失:长时间冷冻可能导致食品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流失,尤其是脂肪和蛋白质,在反复冷冻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化,降低营养价值。 https://www.wgb-lzbh.com/post/3210.html
7.食品添加剂的秘密花园有毒的甜蜜与隐形的危机二、三大风险之潜伏 尽管食品添加剂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至关重要,但其使用也带来了三大风险。首先是健康风险,如某些防腐剂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性反应或甚至导致慢性疾病;其次是安全风险,过量使用某些着色料可能会对视力造成损害;最后是环境风险,当未经适当处理的废弃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时,将给生物链带...https://www.cudua.com/rou-zhi-pin/877742.html
8.校园配餐企业食品安全存在哪些风险,如何防控?经营者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要求,在采购时确认产家和供货商的相关资质,索取《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检验报告复印件等,严把食品进货关,确保配餐原材料的安全性。 3、进货验收台账记录制度 建立专人负责的进货验收、台账记录制度,做到少进、多次,先进先出的原则,保证所用食品原料可追溯,...https://www.taitai888.com/guanli/482.html
9.食品安全(六)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 (七)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八)食品中所有的添加剂必须详细列出。 (九)食品中禁止使用的非法添加的化学物质。 3安全检验编辑 食品安全AB SCIEX的"从农田到餐桌"食品检测解决方案作为在食品和农业领域采用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覆盖了从原材料和加工过程控制,到成品检验及产品...https://baike.sogou.com/v128499.htm
10.瑞幸咖啡:全自动化智慧型烘焙工厂咖啡咖啡豆生熟豆烘焙咖啡公司全球化布局: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和挖掘具备技术优势和源头优势的优质供应商,以应对全球疫情影响与自然环境变化导致原材料减产与运输风险. 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生产和供应链管理中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减少环境影响,推动行业绿色化、低碳化发展. 通过这些战略,瑞幸咖啡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效率,同时...https://blog.csdn.net/weixin_41429382/article/details/140809001
11.我想了解一下,公司在应对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时,有哪些风险管理katarzyna 问有友食品 (603697):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如何平衡风险管理和增长策略?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口味变化等挑战,公司有哪些应对措施? 2024-11-28 11:32:59 有友食品 (603697) 回答katarzyna: 尊敬的投资者,感谢您的关注!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积极应对,通过建立多元化供应链体系...https://ir.p5w.net/question/1fbcdebe83874e8cbd5c48db65752a9a.shtml
12.食堂原材料采购风险管理方案(精选8篇)食堂原材料采购风险管理方案(精选8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食堂原材料采购风险管理方案(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1205.html
13.浅谈餐饮行业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餐饮行业与食品安全紧密相关,食品安全风险可能对企业形象和经营带来严重影响。主要的食品安全风险包括: 1、食品原材料安全风险 供应商提供的食品原材料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规的要求,是否存在使用过期或不合格原材料的问题。 例如,央视3·15晚会曾曝光,山东即墨海参养殖被曝使用敌敌畏、抗生素等。 http://www.hccycjh.com/display/637439.html
14.食品企业有哪些税务风险2. 进项税务风险 食品企业在采购原材料、设备等商品和服务时,涉及到的进项税务风险也需引起重视。如果企业在进项发票的抵扣过程中存在错误或者虚假行为,将直接导致增值税的缴纳问题。在这方面,企业最好建立健全的进项发票管理流程,避免因此导致的税务风险。 https://h.chanjet.com/ask/d2db79f109f26.html
15.风险评估(精选十篇)(1)意外风险。物资采购过程中,由自然灾害如暴风暴雨、洪水等和意外事故如火灾等因素造成的风险就是意外风险。例如,2008年春节期间南方爆发雪灾,严重的交通瘫痪使许多电厂面临断煤的风险,使许多企业面临紧缺原材料的风险。 (2)价格风险。物资采购中价格风险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供应商操纵投标环境,在投标前串通一气,抬...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bhu19w.html
16.螺蛳粉店食品安全风险有哪些螺蛳粉店的食品安全风险 原材料采购风险:螺蛳粉的关键原料包括螺蛳和米粉,供应商的选择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创业者需严格筛选供应商,确保原材料新鲜且符合卫生标准。 加工制作风险:制作螺蛳粉涉及多个环节,如螺蛳的清洗和烹饪过程,操作不当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创业者需建立严格的生产流程,并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https://www.bailuowan.com/hangye/1027.html
17.餐饮融资计划书范文(通用10篇)另一方面,要与食品原材料供应商形成良好的关系,建立完善的供销制度,保证以最低价格采购到质量较高的原材料。但也不可只由一家供应商供货,万一这家供应商断货,则可能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2、内部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采取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等多种措施,提高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倡导组织创新、思想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583742.html
18.食品可追溯系统缺点,揭示风险与挑战食品可追溯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供应链管理,旨在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然而,尽管这些系统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食品可追溯系统的一些缺点,并分析其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1. 数据完整性问题 食品可追溯系统依赖于大量的数据,包括原材料来源、生产过程记录和物流信息等。然而,数据的完整性经常...https://www.acctrue.com/article/post/4467.html
19.质量及安全措施12篇(全文)食品污染是影响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食品污染的主要方式有源头污染和微污染。源头污染的处理主要是控制农药用量, 规范农药的使用方法, 科学处理农药产生的废弃废水。微污染的处理要从食品的生产者入手:第一, 提高食品生产人员的职业素养、卫生素养和控制食品污染的技能;第二, 对食品原材料要采取隔离保护的方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7vdc4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