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SK-II母公司宝洁回应称产品没有安全问题,但日本核污染水排放影响远不止此,事情发酵后,“日本核辐射品牌避雷清单”在社交平台流传,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不少在“618”刚囤完货的消费者又发起了退货。
来自日本的化妆品是否有核污染风险?国内消费者又应该如何应对?6月16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副院长张舒羽进行解读。
有网友购买了核辐射测试仪
“SK-II”生产地涉嫌核污染
消费者“避雷”日产化妆品
面对社交平台上蔓延的焦虑情绪,也有博主发文表示不用太担心,“我国化妆品进口有非常严格的检测标准,相信海关执行的标准,他们的检测结果也是会反复核实的”。
中国进口化妆品日产排第二
不少国产化妆品原料也来自日本
事实上,日妆产品在中国市场仍然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2年,日本是除法国外,中国进口化妆品最多的国家,进口金额为41.62亿美元,占总进口金额的24.77%。但是,2022年日本对我国出口化妆品减少9.1%,是近5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日产化妆品一直以来在国内销售状态较好,尤其是大家对日妆品牌更适合亚洲人皮肤这个概念接受度比较高”,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但这次事件发酵后会对日系产品的销售带来影响。
日系化妆品陷入舆论风波,许多消费者开始寻找可替代的国产化妆品和护肤品,但他们同时发现,不少国产化妆品牌使用的原料也来自日本。
记者看到,一网友询问某国产化妆品品牌客服“原料是否来自日本?”时得到的回复是:产品所有原料均为正规合格安全原料,但为了进一步消除大家的疑虑,产品目前已经送往海关进行检测,两周后会有结论。另一国产气垫品牌则回复网友称,产品部分成分为日本进口,但是不在核污染区,请放心购买。
业内人士指出,日产化妆品的危机可能会推动国产品牌的销售,但因为日本是欧美大厂外最大的化妆品原料生产国之一,同时,这件事也给国产化妆品品牌提出了挑战,“他们是否要重新去做成分的改变,甚至自己研发原料,都是国产化妆品品牌接下来需要面对的事情”。
“日本核辐射品牌避雷清单”在社交平台流传
日本消费产品还能用吗?
专家认为不必过分担忧
“此次涉及的化妆品,如果其原料确实来自福岛当地或者核污染海洋,是存在污染风险的,只是说辐射是否超标无法确定”,张舒羽表示,一般来说,化妆品的辐射超标情况是微乎其微的,化妆品涂在皮肤表面,而皮肤本身有一道屏障,其实消费者更应该在意的是重金属元素含量,因为化妆品重金属含量超标比辐射超标更容易出现。
张舒羽告诉记者,即使有核辐射风险,但化妆品等非食物产品也不是辐射的主要途径,日本核污染影响最大的是食品和水,特别是一些海洋植物或者动物,它们可能会富集放射性物质,如果人类长期大剂量食用会有健康风险。
公开资料显示,日本政府并没有出台任何政策和标准强制化妆品工厂进行放射性检测。对于大众来说,非食物产品的核污染并不是一个显著暴露的途径,这也是为什么各国政府从未对日本非食品产品发布过任何进口禁令。
“但是日本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此次核污染水排放是对全地球不负责任的行为,日本应该去收集、储存或者浓缩放射性物质,并把这些废水留在自己国家,并不是排放在公共区域,如果对我国造成影响,呼吁有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检测”,张舒羽说。
张舒羽希望大众了解到,辐射其实是无处不在也是无时不有的,“坐飞机有辐射,抽烟有辐射,吃香蕉也有辐射……很多辐射人类无法避免,但每年都有正常的辐射量,只要不超标就不用过度焦虑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