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了让本国国民放心这个国家的食品不用中国的原料?
这两天,有网贴宣称,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家婴幼儿食品企业,为了让澳洲人吃的放心,特别在公司的产品包装袋上用“粗体字”写上了这样一句话:“我们的产品不含有任何来自中国的原料”。于是,这条网贴很快就火爆了起来,不少人更纷纷表示,看来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真的是“臭名远扬”了!然而,耿直哥经过调查却发现,事情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这么简单...
首先,这事是昨天开始火起来的。昨天下午13:08分,一个名叫@@初八叔叔的网民,在微博上发帖称,他在澳大利亚购买了一款当地的婴幼儿产品,然后发现产品的包装袋上写有“我们的产品不包含任何来自中国的原料”。然后,这位网友立刻感叹说,“看来兲朝食品真的臭名远扬咯…………”
写到这里,耿直哥就不得不和大家强调一下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了。因为人家@@初八叔叔的微博上的两张配图中,明明白白地写着这是一个“意粉蔬菜泥”的产品,怎么到了您律师嘴里,就变成“奶粉”了?结果,这位因经常在网上造谣传谣,早已臭名昭著的“律师”,又再次遭到了大家的调侃和抨击,只得悄悄删了贴...
不过,除了“奶粉”的错误外,这位律师还搞错了更重要的一点:这家名叫贝拉米的知名澳洲食品公司,之所以会在他们的产品包装袋上写上那句“我们的产品不包含任何来自中国的原料”,根本不是“为了让澳洲国民吃的放心”,也完全不是因为@@初八叔叔所说的因为中国食品“臭名远扬”,而仅仅是一种专门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营销手段!在贝拉米公司的官网网站上,该公司就专门解释了为什么产品包装袋上会有那句话的原因:“由于我们的产品产自澳大利亚并且拥有有机食品的认证,很多来自中国的父母也非常青睐我们的产品。其中,他们最看重的就是我们的产品是不是“100%进口”。因此,我们才没有在产品中使用任何来自中国的原料。”
而耿直哥致电贝拉米的客服后,得到的答案也是:“这句话仅在部分贝拉米的有机【辅食】上有,而这么做是为了向中国消费者突出贝拉米产品安全性,与中国的产品质量本身如何,以及中国以往发生过的食品安全问题没有关系,也不是在歧视中国制造的产品”。另外,耿直哥还发现:1、目前中国有不少农产品都在出口到澳洲,比如蔬菜、水果和坚果。如果中国的农产品臭名远扬,为什么澳洲政府还允许进口呢?按陆律师的话,这岂不是澳洲政府在毒害澳洲人?
2、给贝拉米公司做“有机食品资质认证”的澳洲有机食品认证组织NASSA,没有要求获得其认证的企业必须标注“产品中没有原料来自中国”。
3、不少澳洲同样生产有机婴幼儿食品的企业,并没有在他们的食品包装上打上“我们的产品不包含任何来自中国的原料”。只不过,这些企业并没有贝拉米公司那么下力气开拓【中国市场】。
这进一步证明了,贝拉米公司的做法在澳大利亚食品业没有普遍性,更无法说明“澳洲食品业拒绝使用中国原料”这一虚假的论断。
当然,有人会说,作为一个逐利的企业,贝拉米公司虽然是在进行恐慌营销,但这并不违法,没什么好指责的。然而,该公司这个始于2013年的营销策略,在过去几年却因为多次给公众造成“中国食品业都是垃圾”的偏激印象,而屡遭质疑。
▲2013年引发的质疑▲2014年再次引发质疑
但话说回来,虽然耿直哥并不欣赏贝拉米公司那种营销策略,也反对部分国人对中国食品安全那种盲目不信任的情绪,但这种情绪也同样值得国内反思。
毕竟,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来说,只要是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带来很大的恐慌感。比如,去年年初,澳洲一家企业进口自中国和智利的蓝莓,就曾因被怀疑携带甲肝病毒,在澳洲引发了强烈的恐慌。虽然最后澳洲方面对那批蓝莓的病毒检测结果是“阴性”,但那家出售涉事蓝莓的澳洲食品企业,还是因为恐慌情绪导致的销量严重下滑,最终把这部分业务完全转手了...
所以,打铁还要自身硬。即便民众的情绪是非理性的,但想改变大家心中积淀多年的偏见,也只能通过国家和企业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监管和质量水平,最终一点点赢回民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