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质量控制管理方案1、食品质量控制标准(1)膳食品种全面多样,按食谱、菜谱供餐。(2)不制售冷荤凉菜、海产品等高风险食品。(3)熟制后食品完整不碎及不松散。(4)热菜供餐时保持温热。(5)热菜食品表面无风干及水浸现象。(6)素食食品即时烹炒并控干过多汤汁和水分。(7)所供食品保证质量,口味符合当地大众习惯。(8)主食成品质量标准:要求成品量足,个头均匀,外形好看,价格合理,具体标准是通过成品的色、香、味、形和营养价值体现,主要有以下几条。面条:软硬适中,碱适宜,不夹生。馒头:碱适宜,洁白、光泽弹性好。米饭:软硬适中,稀饭有粘性。包子、饺子皮馅合适、味正,个头均匀,外形好
2、看。油饼、油条大小长短、薄厚均匀,熟不焦,不卷曲。削面:碱适宜,不夹生。烤饼:碱适宜,配料好,味正,不夹生,不焦,不卷曲。2、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管理(1)烹调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烹调加工。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包括辅料)经烹调加工后再次供应。(2)炒、烧食品要勤翻动。块状食品必须充分加热,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食物中心温度必须高于70C。(3)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尽快冷却后再冷藏。(4)隔夜、隔餐及外购熟食要回锅彻底加热后才能供应。(5)不选用、不切配、不烹调、不出售腐败、变质、有毒有
3、害的食品。(6)加工用工具、容器、设备必须经常清洗,保持清洁。刀、砧板、盆、抹布用后须清洗消毒;直接接触食品的加工用具、容器必须彻底消毒。(7)食品需要造型时必须使用经消毒的工具,食品应放入专用保洁柜内,不得落地存放。(8)工作结束后,调料要加盖。做好工具、容器、灶上灶下、地面墙面的清洁卫生工作。(9)加工间及出菜通道要洁净,不能堆放任何杂物。备餐间(台)只能存放直接入口食品及必需用的食具、工具。分碟小菜、调味品应存放在专用柜内,不得露室存放。10)烧卤熟肉、点心必须存放在凉冻间。凉冻间(柜)内不能存放非直接入口的食品和需重新加工的食品及其他物品、私人用品。3、操
5、霉斑、鼠迹、苍蝇、蟑螂,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剂、杀虫剂、洗涤剂、消毒剂等)及个人生活用品。(2)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应当分类、分架存放,距离墙壁、地面均在10cm以上,并定期检查,使用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变质和过期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及时清理销毁。(3)冷藏、冷冻的温度应分别符合冷藏和冷冻的温度范围要求。冷藏、冷冻贮存应做到原料、半成品、成品严格分开,不得在同室内存放。冷藏、冷冻柜(库)应有明显区分标识在冷藏、冷冻柜(库)内贮存时,做到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冷藏、冷冻柜(库)应定期除霜、清洁和维修,以确保冷藏、冷冻温度达到要求并保持卫生。3.3食
6、物原材料加工处理(1)蔬菜类初处理流程菜品原材料摘选必须剔除枯叶、烂叶、异物(泥沙、杂草、不可食用的茎和根)。蔬菜放入2%浓度的食盐溶液中浸泡5分钟,使附着的虫卵吸盘收缩而脱落,增强食物原料的安全保障。盐水处理后的蔬菜放入淘米水中浸泡510分钟,使米桨成份与蔬菜沾附的化学物质进行分解,以减少化学物质的残留,进一步提高食物原料的安全性。最后用净水清洗3遍,放入专用容具存放。需要削除外皮的蔬菜,用削皮工具削除外皮,挖去种瓤洗净存放备用。(2)禽、蛋、肉类初处理流程要求购进宰杀处理后的半成品原料,剔除不可用的部分后,用净水清洗2遍存放在专用容
7、具备用。蛋类在烹饪之前必须清洗2遍。肉类原料用水流清洗1遍存放于专用容具备用(3)加工制作流程面点:制作面点类食品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和卫生要求进行制熟操作,所有食物制作不得使用化学添加成份,如色素、添加剂等;馒头制作按照30:70进行搅面;馅包制作按照30:70用馅。米饭根据当日就餐人数确定用量,清洗时要求在5分钟内淘洗2遍(淘米水留做清洗蔬菜),放入蒸饭柜内封闭置放2530分钟(待米粒吸收水分膨胀软化,更易蒸熟可节省燃料),随后启动蒸柜进行蒸煮,30分钟后查看与试尝米饭蒸熟程度。厨师加工肉类、豆类食品必须烹制熟透;炒、炖式菜品要求
9、口味与菜式搭配要求,菜式操作人员的分派,做到定人、定菜、定质量,提高厨师操作过程中的责任心。2)厨师要参与仓管对菜类、配菜、香料按菜单数量,菜式要求标准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调、配料按菜式操作需求量来领取。3)炉灶操作前安全检查:主要对油路与油量,电器开关与线路,消防器材的位置了解,熟悉操作过程中出现隐患及时排除,熟悉炉灶维修。4)操作前的用具,用品检查,主要是对炉灶操作用具,装菜盘,熟菜摆放区进行整理与清洁,调配料是否放到现场。(2)操作要求1)厨师操作前要掌握好每锅菜所需的油量、配料量、肉量、香料量,操作过程中要按确定的标准投放,并合理分派好三餐与夜
10、宵的用量。2)菜式烹调方法的确定,确定味型,每周菜谱确定后厨师要认真研究探讨每天菜式味型,菜试搭配,需用的配料品种,烹调方法。3)勤于观察掌握好每餐、每批就餐人数规律,并按实际需要去操作确保剩菜量最少。(3)出品保障1)首先要检查菜式是否按规定的要求操作。2)每盘菜肴出品前厨师本人要亲自尝、定味,菜肴口味首先要达到自己满意程度。3)供餐前主管、组长要参与菜品的品尝,及时向厨师提出自己的看法,便于厨师及时调整。4)供餐过程中,厨师要亲自到餐厅问询员工,对菜式的意见,并做好记录后加以分析,总结,在下次的操作中加以改善。5)在操作过程中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进行改善,满足大部份人的要求,这
11、些都是出品保障的关键因素。(4)善后操作剩余菜类的妥善处理:1)过水:供餐结束后剩余肉菜类、瓜果类要及时过水来确保此菜类新鲜度的延长。2)风冷:用于下餐炒熟的肉类及时风冷便于提早放入冰柜冷藏,来确保肉类新鲜度的延长。3)冷藏:用下餐炒熟的肉类及相应蔬菜类,根据卫生标准与厨房条件进行分类冷藏。4)盖罩:对于剩余配料、油类及可放置外面的菜类,应在下班前加盖沙布或网罩,避免被污染。5)倒弃:对于不能用于下餐的蔬菜、肉类和异变的菜类,应及时给予倒弃处理,不得用于下餐食用,避免引起食物中毒。6)隔离:切实做好四隔离工作即:“生与熟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天然
14、(2)不得将回收后的食品经烹调加工后再次销售。(3)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其加工时食品中心温度应不低于70C。(4)加工后的成品应与半成品、原料分开存放。(5)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在清洁操作区于90分钟冷内却至10C以下或四小时内冷却至5C以下后再冷藏,并加贴标签。(6)用于烹饪的调料器皿宜每天清洁,使用后随即加盖或苫盖,并不得与地面或污垢接触。3.7备餐及供餐操作规程要求(1)操作前清洗、消毒手部,在备餐专间内操作符合下列要求:加工前应认真检查待加工的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进行加工。饮品制作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专用。
17、工所需原材料(保证数量、质量)。(2)在加工肉时,做到操作台面无污物、污水,保证脚底下的卫生。(3)将加工好的肉,按要求盛入白色塑料箱中,但必须提前检查塑料箱的卫生,不得有杂物、异味。码放时必须离地。(4)加工好的肉必须按要求分类码放整齐。(5)在切肉过程中,必须认真观查肉中有无异物(猪毛等)、有无异味。(6)每天必须将送来的鲜肉进行清洗并及时入库。(7)夏季加工肉时随加工随入库,以保证肉的新鲜度。(8)严格按照计划加工肉品。4.2食堂菜加工工作流程(1)按领班的指挥加工原材料(保证加工的数量与质量)。(2)在加工菜时,做到操作台面无污物、污水,保证脚底下的卫生。(3)将加工好的菜,按要求盛入塑料筐中,但必须提前检查塑料筐的卫生,不得有杂物、异味。(4)加工好的菜必须按要求分类码放整齐。(5)洗菜时做到无黄叶、泥污、根、茎等,带淀粉的菜必须得把淀粉洗净,用水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