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考点试题答案

食品分析试题及答案1.毒理学分析试题a)什么是毒理学?b)解释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之间的区别。

c)列举三种食品中常见的毒性物质,并描述它们可能引起的健康问题。

d)请简要描述毒物进入人体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b)急性毒性指暴露于高浓度毒物后引起的立即的或近期的健康问题,而慢性毒性指长期暴露于低浓度毒物后引起的潜在健康问题。

c)常见的食品毒性物质包括重金属(如铅、汞)、农药残留物和食品添加剂。

它们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癌症、生殖系统异常等健康问题。

d)毒物进入人体后,通过消化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然后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

在体内,毒物可能经过代谢转化为更具毒性的物质,最后通过排泄通道如肾脏、肝脏和肺脏排出体外。

2.食品安全标准试题a)解释食品安全标准是什么?为什么它对食品行业至关重要?b)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国际上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机构。

c)以食品添加剂为例,解释如何确定其安全性标准。

答案:a)食品安全标准是为了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而制定的一套规定和指导原则。

它对食品行业至关重要,因为它可以保护消费者免受食品中潜在的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危害。

b)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机构包括国际食品标准委员会(CodexAlimentariusCommission)、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和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等。

c)确定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标准通常需要进行各项实验和评估。

这些评估包括确定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确定食品中添加剂的浓度和摄入量以及评估长期摄入可能导致的慢性毒性等。

d)一种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该方法基于样品中化学物质的色谱行为,通过样品在固定填充物上的分离和检测,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的化学物质。

食品毒理学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食品毒理学研究的是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常见的食品中毒原因?A.食品中的细菌和病毒B.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C.食品添加剂的滥用D.食物中未洗净的农药残留2.食物中各种污染物质的摄入,可能会引起不同的毒理作用。

以下哪种选项中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A.自然产生的维生素CB.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C.食品中的蛋白质D.食品中添加的人工甜味剂5.某公司最近推出的某种饮料宣称具有降血压和减肥功效。

食品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头痛、恶心、乏力等。

处理方法包括及时服用解毒药物,大量饮水以促进毒素排出,就医治疗等。

2.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食品添加剂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某些人对某种添加剂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

另外,长期食用含有过多防腐剂的食物可能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负担,导致健康问题。

3.请阐述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以及目标。

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在于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其目标是确保食品经过科学合理的生产加工,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且通过严格的监管措施,避免食品中的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毒理学食品施。

四、简答题4、如何对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1、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答:(1)、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以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答: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群的可能摄入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

其次,可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予以放弃。

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

1)、气温、气湿和气压答:((3)、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卫生标准。

)、季节和昼夜节律(2(4)、慢性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越小,卫生标准要求越严格。

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3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季节和昼夜节律。

5、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答:(1)致甲状腺肿物(2)生氰糖苷、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4((3)蚕豆病毒素和山黧豆(4)外源凝集素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毒性。

和过敏原毒物的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5()(5)消化酶抑制剂(6)生物碱糖苷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7)血管活性胺(8)天然诱变剂3、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6、简述生物转化的毒理学意义。

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1)答:、答:化学物生物转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以初步估计该化学LD50量水平,即定出时具有两重性,既具有减毒灭活作用(2分)又具有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增毒和代谢活化作用。

一种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可能是化学物本身,更主要的是其活性中间产物或其代作用方式和特、(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谢产物(1分),由于代谢转化连续性、系统性、复找出其剂量—效应和剂量—反殊毒性表现,杂性,因此评价其毒理作用时必须了解其代谢过程、应关系。

代谢产物,才能全面评价化学物的毒作用,否则仅在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体的、(3)某一时点、仅对化学物本身去研究和评价其毒作用,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途径,分)1就可能得出错误或片面的结论(及动力学变化。

食品毒理学试题及答案HENsystemofficeroom【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一、简答题1、什么是细胞内钙稳定?答:细胞内的钙有结合钙和离子钙两种形式。

只有离子钙才具有生理活性。

离子钙又分为细胞内Ca2+和细胞外Ca2+。

正常情况下细胞内的钙浓度较低(10-8~10-7mol/L),细胞外浓度较高(10-3mol/L),内外浓度相差103~104倍。

在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内游离的Ca2+仅为10-7moL/L,而细胞外液Ca2+则达10-3moL/L。

当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第一信使传递信息,则细胞内游离Ca2+迅速增多可达10-5mol/L,此后再降低至10-7mol/L,完成信息传递循环。

故将Ca2+称为体内第二信使。

Ca2+浓度的这种稳态状的变化过程称为细胞钙稳态。

还有机能蓄积:当毒物侵入人体后,即排出或转化,但其毒性作用是积累的,以后当少量毒物不断进入人体,毒作用将继续加深,到一定程度却出现严重和中毒现象,此时毒物在体内已无蓄积,如过敏性物质的生漆、青霉素、致癌物质的煤烟、砷等等。

4、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答: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

其次,可随各种分泌液如汗液、乳汁和唾液排出。

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B.化学分析C.流行病学调查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指的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小致死剂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11、.LOAEL指的是__B_____。

《食品毒理学》题库一、填空1.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四个方面。

2.毒物吸收途径有消化道吸收、呼吸道吸收和皮肤吸收三种。

3.毒物在体内分布主要有血液分布、肝脏分布、脂肪组织贮存和骨骼中沉寂四种形式。

4.毒物主要通过经肾排泄、经胆汁排泄和经乳汁排泄三种渠道排泄。

6.多环结构毒物的毒性和致癌性主要由具有丰富电子云的K区决定。

7.一般动物毒性实验包括急性、亚慢性和慢性三种。

8.我国食品毒理学对毒物分级一般采用国际六级分级标准,以显示食品安全重要性。

9.致癌物可分为遗传毒性致癌物、无机致癌物和非遗传毒性致癌物三大类。

10.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如果LD50小于人的可能摄入量10倍时,说明该化学物质毒性较强,应考虑放弃将其加入食品。

11.慢性毒性实验中,当NOEL大于人的可能摄入量300倍时,说明该化学物质毒性较小,可进行安全性评价。

12.食品毒物的危险度评估一般采用社会可接受的危险度,而要避免一味追求零危险度和过度安全所带来的高成本13.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毒蛋白质主要有蛋白酶抑制剂、淀粉酶抑制剂、凝血素和过敏原四种。

14.马铃薯发芽变青部位主要毒素为龙葵碱,其毒性机制为抑制胆碱酯酶,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被降解而大量积累,导致过于兴奋抽搐等。

15.苦果仁中毒素主要为苦杏仁苷,毒性机制为其水解产物氢氰酸可抑制细胞传递链,一直对氧的利用。

16.粗制棉籽油的主要毒物为游离棉酚。

17.河豚毒素碱性条件易于降解,可小心进行去毒处理。

18.烤面包时,可由美拉德反应产生一些致癌物。

19.合成食品着色剂由于安全嫌疑,我国允许使用的只有8种。

20.天然色素中,加铵盐法法生产的焦糖色由于可能有致癌物,不得用于酱油加色。

21.各类兽药一般在体内肝脏部位残存较高。

22.食物中抗生素残留对人体主要危害有损害组织器官、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肠道内菌群失调、诱发过敏反应和潜在三致作用等五个方面。

毒理学基础习题集1第一章绪论【A型题】1.经典的毒理学研究对象是DA.核素B.细菌C.病毒D.各种化学物质2.卫生毒理学和毒理学的主要区别是CA.毒理学相当于总论.而卫生毒理学是个论B.卫生毒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的方法有所不同C.卫生毒理学属于预防医学的范围,毒理学属于边缘学科D.卫生毒理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小,毒理学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3.外源化学物的概念DA.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外界环境中B.与人类接触并进入机体C.具有生物活性,并有损害作用D.以上都是【B型题】【名词解释】1.毒理学2.现代毒理学3.卫生毒理学4.管理毒理学【问答题】1.毒理学、现代毒理学及卫生毒理学的任务和目的2.卫生毒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几种?3.描述毒理学、机制毒理学、管理毒理学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4.如何理解毒理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5.毒理学主要分支有哪些?【论述题】1.试述毒理学发展趋势及有关进展。

2.谈谈现代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食品毒理学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毒物在食品中的生成、转化、传播和危害的一门学科。

2.(√)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因食品中存在有害微生物或毒素。

3.(√)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慢性影响。

5.(√)食物中的毒素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等方式进行有效去除。

三、问答题1.请简要介绍食品中毒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食品中毒的原因包括食物中存在有害微生物、食物中的毒素、食品污染以及食品加工不当等。

为了预防食品中毒,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持食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加工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控制和杀菌处理。

-食用水、食材、食品容器等要保持清洁。

-注意食品的保存和保鲜,避免食品变质。

-合理选择购买渠道和生产厂家可靠的食品。

2.请解释食品中毒的不同类型以及其产生的原因。

食品中毒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寄生虫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等类型。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由于食物中存在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这些致病菌可以在食品加工、保存、烹饪等环节中被传播和繁殖,导致食物中毒。

A.LD100B.LD50C.LD01D.LD0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也称最低毒作用量(LTD)、最小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A.慢性阈剂量B.观察到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C.最大耐受量D.最大无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B.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大部分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C.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的最低剂量D.化学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一半死亡所需的最高剂量13、(D)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食品毒理学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哪些成分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科学?A.营养成分B.毒素C.微生物D.以上都是2.食品中最常见的毒素类型是什么?A.重金属B.农药残留C.真菌毒素D.细菌毒素3.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防腐剂B.着色剂C.甜味剂D.维生素C4.食品中的哪些因素可以导致食物中毒?A.微生物污染B.农药残留C.食品添加剂过量D.以上都是5.食品毒理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指的是什么?A.食品摄入量与健康风险的关系B.食品价格与消费者购买力的关系C.食品保质期与食品质量的关系D.食品加工方法与食品口感的关系二、填空题6.食品毒理学中的“四步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风险描述。

7.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应该控制在______水平以下,以确保食品安全。

9.食品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10.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控制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三、简答题11.简述食品中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12.描述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途径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13.解释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其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论述题14.论述食品毒理学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五、案例分析题15.某地区发生了一起由食用受污染的海鲜引起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答案:1.D2.C3.D4.D5.A6.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7.安全8.土壤、水源、大气9.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麦角胺10.原料控制、加工过程控制、成品检验11.农药残留可能引起慢性中毒、致癌、致畸等健康问题。

《食品毒理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毒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代谢和四个方面。

2、一般动物毒性实验包括、亚慢性毒性实验和三种。

3、化学毒物以方式通过生物膜的条件是不消耗能量、不需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不受竞争性抑制影响。

4、靶器官是指就称为该物质的靶器官。

5、食品中天然存在的有毒蛋白质主要有、和。

6、毒物吸收途径主要有、、和其他。

7、凡是水溶性的化合物,分子量大的利用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移动的通过生物膜方式是。

8、关系表示化学物质的剂量与某一群体中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9、外源化学物进入机体后,对该外源化学物或其生物学后果的测定指标可分为、和。

10、马铃薯发芽变青部位主要毒素为。

11、动物致畸试验,一般选用2种哺乳动物,首选为,此外可选用小鼠或家兔。

二、选择题1、毒物是()。

A.对大鼠经口LD50>500mg/kg体重的物质B.凡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物质C.具有致癌作用的物质D.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即能对机体发生损害作用的物质2、LD50与毒性评价的关系是()。

A.LD50值与毒性大小成正比B.LD50值与急性阈计量成反比C.LD50与毒性大小成反比D.LD50值与染毒剂量成正比3、最大无作用剂量(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是()。

A.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B.未能观察到任何对机体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C.人类终身摄入该化合物未能引起任何损害作用的剂量D.一种化学物在环境中存在而不引起物体的损害的剂量4、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见的曲线形式是()。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对称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5、pKa为4.2的有机酸(苯甲酸)在消化道中吸收最好的部位是()。

A.胃B.十二指肠C.小肠D.结肠6、血脑及胎盘屏障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A.动物种属B.年龄C.生理状态D.以上都是7、代谢活化是指()。

A.一相反应可以增毒,二相反应可以减毒B.经结合反应后,水溶性增大,毒性也增大C.原形不致癌的物质经过生物转化变为致癌物D.减毒或增毒必须经过四种反应8、化学毒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最主要器官是()。

食品毒理学考察试题一、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只要使用剂量合理,就不会造成危害,日允许摄入量(ADI)提供了一个安全限量,它是如何制定的?ADI指正常成人每日由外环境摄入人体内的特定外源化学物的总量。

在制定安全限值时,毒理学资料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其中最重要的毒性参数是LOAEL和NOAEL,外源物的安全限值一般是将LOAEL和NOAEL缩小一定的倍数来确定的。

根据MNEL,可以制定出某种外源化合物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二、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1、肾脏排泄:肾脏是排泄外来外源化学物最重要的器官。

排泄途径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主动分泌通道)、肾小管重吸收(尿液pH)。

2、消化道排泄:是外源化学物从机体排出的另一个主要途径。

排泄途径主要是肝肠循环。

3、其他途径:汗液、泪液、唾液、乳汁、呼吸道、头发和皮肤。

三、机体内自由基是如何损害生物大分子的?1、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损害:由于生物膜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自由基易攻击生物膜上的不饱和脂肪酸而造成脂质过氧化,进而对生物膜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

2、对蛋白质的氧化损伤:所有氨基酸的残基都可以被羟自由基作用,其中以芳香氨基酸与含硫氨基酸最为敏感。

后果是造成蛋白质的凝集与交联,或降解与断裂。

3、对DNA的氧化损伤:碱基损伤、DNA-蛋白质交联物的形成和DNA链的断裂。

四、分析引起马铃薯食物中毒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马铃薯食物中毒的原因的因为过敏。

由食品成分引起的免疫反应主要是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速发过敏反应。

过敏源预防措施马铃薯食物中毒原因蛋白酶抑制剂抑制蛋白酶的活性,刺激胰腺高温加热钝化增加其分泌活性龙葵碱糖苷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造成乙酰剔除马铃薯芽眼胆碱不能被清除六、论述美拉德反应中可能存在的有毒物质?美拉德反应除形成褐色素、风味物质和多聚物外,还可形成许多杂环化合物。

从美拉德反应得到的混合物表现为很多不同的化学和生物特性,其中,有促氧化物和抗氧化物、致突变物和致癌物以及抗突变物和抗致癌物。

a.ld100b.ld50c.ld01d.ld07、急性毒作用带为___d____。

a.半数致死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b.急性阈剂量与慢性阈剂量的比值c.最小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d.半数致死剂量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8、化学毒物与机体毒促进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关系最常用的曲线形式就是__d____。

a.直线型曲线b.抛物线型曲线c.等距s状曲线d.非对称s状曲线9、__a____是食品毒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a.动物试验b.化学分析c.流行病学调查d.微生物试验系统10、.mld所指的就是___c____。

a.慢性阈剂量b.观测至有毒促进作用的最高剂量c.最轻丧命剂量d.最小并无促进作用剂量11、.loael所指的就是__b_____。

也表示最高毒促进作用量(ltd)、最轻促进作用剂量(med)、阈剂量(td)a.慢性阈剂量b.观测至有毒促进作用的最高剂量c.最小耐热量d.最小并无促进作用剂量12、化学毒物引发受试对象一半丧生所需的最高剂量b.化学毒物引发受试对象大部分丧生所需的最高剂量c.化学毒物引发受试对象全部丧生所需的最高剂量d.化学毒物引发受试对象一半丧生所需的最低剂量13、(d)是检查受试外源化学物能否通过妊娠母体引起胚胎毒性或后代畸形的动物试验。

食品毒理学四、简答题1、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答: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

2、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答:(1)、气温、气湿和气压(2)、季节和昼夜节律(3)、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季节和昼夜节律。

(4)、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毒性。

(5)、毒物的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3、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答:(1)、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水平,即定出LD50,以初步估计该化学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作用方式和特殊毒性表现,找出其剂量—效应和剂量—反应关系。

(3)、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体的途径,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4、如何对慢性毒性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价?答:(1)、慢性毒性试验所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以mg/kg体重计)小于或等于人群的可能摄入量的50倍者,表示毒性较强,应予以放弃。

(3)、大于或等于100倍者,则可考虑允许使用于食品,并制定卫生标准。

(4)、慢性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越小,卫生标准要求越严格。

5、食品中的植物性毒素主要有哪些?答:(1)致甲状腺肿物(2)生氰糖苷(3)蚕豆病毒素和山黧豆(4)外源凝集素和过敏原(5)消化酶抑制剂(6)生物碱糖苷(7)血管活性胺(8)天然诱变剂6、简述生物转化的毒理学意义。

答:化学物生物转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具有两重性,既具有减毒灭活作用(2分)又具有增毒和代谢活化作用。

一种化学物对机体损害作用可能是化学物本身,更主要的是其活性中间产物或其代谢产物(1分),由于代谢转化连续性、系统性、复杂性,因此评价其毒理作用时必须了解其代谢过程、代谢产物,才能全面评价化学物的毒作用,否则仅在某一时点、仅对化学物本身去研究和评价其毒作用,就可能得出错误或片面的结论(1分)五、综合题1、安全性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试验方法的标准化毒理学试验方法和操作技术的标准化是实现国际规范和实验室间数据比较的基础。

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结果是否可靠,取于毒理学实验的科学性,它决定了对实验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判断。

如何进行毒理学科学的测试与研究,要求有严格规范的规定与评价标准。

这些规范与基准必须既符合毒理科学的原理,又是良好的毒理与卫生科学研究实践的总结。

因此毒理学评价中各项试验方法力求标准化、规范化,并应有质量控制。

现行有代表性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规程是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和标准操作程序。

(3)熟悉毒理学试验方法的特点对毒理学实验不仅要了解每项试验所能说明的问题,还应该了解试验的局限性或难以说明的问题,以便为安全性评价作出一个比较恰当的结论。

(4)评价结论的高度综合性在考虑安全性评价结论时,对受试化学物的取舍或是否同意使用,不仅要根据毒理学试验的数据和结果,还应同时进行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分析,并考虑其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影响,充分权衡利弊,作出合理的评价,提出禁用、限用或安全接触和使用的条件以及预防对策的建议,为政府管理部门的最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有A、B、C三种化学物的急性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曲线如下,试比较下列三种化学物的毒性的大小?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物A、B的LD50相同,均小于C的LD50相同,说明A、B毒性大于C(1分)。

A的斜率要大于B斜率(1分),较小剂量B化学物即可导致死亡,但达到一定的剂量时,A化学物的剂量的轻微变化,即可使死亡率迅速上升;而B与C的斜率相同,说明两种化学物的致死模式一致,只是剂量有差别。

总体说明A﹥B﹥C。

四、简答题1.什么是细胞内钙稳态?答:细胞内的钙有结合钙和离子钙两种形式。

慢性毒性试验是外来化学物一般毒性评价程序中最后阶段的观察,其目的是为了评价动物长期接触某受试物后可能出现的毒性作用,尤其是进行性或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以确定外来化学物的毒性下限,即长期接触该化学物可以引起机体危害的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为最终评价受试物能否应用于食品提供依据,为进行该化学物的危险评价与制定人接触该化学物的安全限量提供毒理学依据,如最高允许浓度和每日允许摄入量等。

3.简述影响外来化学物毒作用的因素答:1)毒物因素,包括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不纯物和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

2)环境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季节或昼夜节律,动物笼养。

3)机体因素,包括物种间遗传学的差异,个体间遗传学的差异,机体其他因素对毒性作用敏感性的影响。

4)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如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

4.毒物是如何在体内贮存的答:毒物在体内贮存:一方面对急性中毒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在靶器官中的外源化学物的量;另一方面贮存库中的毒物与血浆中游离型毒物间存在平衡,具有潜在的危害。

在体内贮存的部位是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主要贮存在以下部位①血浆蛋白质作为贮存库②肝和肾作为贮藏库③脂肪组织作为贮藏库④骨骼组织作为贮藏库五.综合题简述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主要内容?答:(一)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1)急性毒性试验(2)动物皮肤、黏膜试验(3)吸入刺激阈浓度试验。

(二)第二阶段(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1)30d亚急性毒性试验或20d蓄积试验(2)致突变试验。

(三)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1)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90d亚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繁殖试验。

(五)人群接触资料人群资料是受试化学物对人体毒作用和致癌危险性最直接、可靠的证据,在化学安全性评价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简答题1、毒物是怎样被排泄出体外的答:毒物及其代谢产物从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和经肝、胆通过肠道随粪排出。

2、生物转化的Ⅰ相反应主要包括哪几个反应你能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吗?答:生物转化的Ⅰ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3、影响毒物毒性的环境因素有哪些答:1、气温、气湿和气压2、季节和昼夜节律3、生物节律即生物钟是生命进化过程中长期历史形成的基本特征,包括季节和昼夜节律。

4、动物笼的形式、每笼装的动物数、垫笼的草和其它因素也能影响某些化学物质的毒性。

5、毒物的联合作用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外来化合物对机体的交互作用。

4、急性毒性的实验目的是什么?答:(1)确定受试物使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水平,即定出LD50,以初步估计该化学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一种化学物的相对毒性、作用方式和特殊毒性表现,找出其剂量—效应和剂量—反应关系。

(3)确定机体在环境中接触的受试物侵入机体的途径,研究受试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过程及动力学变化。

(4)研究受试物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急救治疗措施。

慢性阈剂量和最大无作用剂量越小,卫生标准要求越严格。

食品可被空气污染,也可由直接热气干燥或烟熏制造时所玷污。

明火上炙烤使肉受到含PAH的烟尘污染。

其主要毒性作用:苯并[a]芘是一种较强的致癌物,主要上皮组织产生肿瘤,如皮肤癌、肺癌、胃癌和消化道癌。

还可引起食管癌、上呼吸道癌和白血病,并可通过母体使胎儿致畸。

致癌、致畸2、蘑菇毒素主要有哪些?对机体造成的损害是如何发生的?答:主要有毒伞毒素和毒蝇碱毒伞的主要毒性物质是几个环状肽化合物,即毒伞素和α-鹅膏蕈碱。

α-鹅膏蕈碱引起中毒的原因是它专一抑制细胞mR-NA合成的关键酶-RNA聚合酶的活性,终止了核糖体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可导致严重的肝损伤。

同试α-鹅膏蕈碱也破坏了肾的卷曲小管,使肾不能有效地滤过血中的有毒物质。

毒蝇碱是可以至导致残废的神经毒素,其中最著名的是毒蝇蕈。

除毒蝇蕈外,裸伞属和光盖伞属也可产生嗜神经毒素,产生的呕吐毒素和溶血毒素会导致剧烈的呕吐和溶血。

食用毒蝇蕈的个体的神经病学症状是变化的,症状通常是在摄入一小时左右时出现,产生与酒醉相似的症状,出现意识模糊、狂言谵语、手舞足蹈、视物体色泽变异幻觉屡现,并伴有恶心、呕吐。

THE END
1.动植物性食品抗生素残留的来源有哪些?动植物性食品抗生素残留大多都来源于肉类。一般来说,植物性食品中抗生素的残留量很小,主要来自动物产品...https://www.yilianmeiti.com/question/431092.html
2.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判断及预防1 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原因 1.1 食物中存在着天然化学毒素; 1.2 在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 1.3 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和生物富集作用而转移到作为食品的动植物体内; 1.4 某些污染物通过溶解、机械转移、附着而污染食品;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709/08/13093308_298620871.shtml
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MS)真题库3、参加基础知识考试时,考生不能携带任何参考资料;参加审核知识考试时,考生可参看CCAA提供的、考场专用的GB/T22000—2006《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标准文本。 4、申请人可以一次参加两个部分的考试,也可以一次参加一个部分的考试,每部分满分均为100分,每部分70分(含)以上合格,两个部分都合格方为...https://www.qinxue365.com/nsyzx/16805.html
4.妇科常见财普知识适宜的食品—植物油、少量奶油; 应忌的食品—动物油、生猪油、熏肉、油渍鱼; 4、维生素、矿物质食品; 适宜的食品—蔬菜类(菠萝、白菜、胡萝卜、番茄、南瓜、茄子、黄瓜等纤维少的)水果类、海藻类、菌类; 应忌的食品—纤维硬的蔬菜(牛旁、竹笋、玉米、)刺激性强的蔬菜(香辛蔬菜、如芥菜、葱) ...http://www.jgrmyy.com/html/jkzs/fk/982.html
1.当心!乳制品会降低抗生素疗效专题专栏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0月20日刊发文章,题为《为什么乳制品会降低抗生素的疗效》,作者是克拉丽萨·布林卡特。文章摘编如下: 你可能听说过,有些食品和饮品,比如西柚和酒,不应和某些药物一起吃。但你知道,乳制品也可能降低一些药物的疗效吗? https://nyj.nanyang.gov.cn/2024/11-26/822705.html
2.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docx21/24食品中抗生素残留的快速检测第一部分抗生素残留概述 2第二部分食品安全与抗生素残留 4第三部分抗生素残留的来源与危害 7第四部分快速检测技术原理 9第五部分荧光免疫层析法介绍 11第六部分荧光免疫层析法的优点 13第七部分荧光免疫层析法的应用示例 15第八部分其他快速检测方法简介 18第九部分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https://m.renrendoc.com/paper/314623795.html
3.食品安全学(完整)食品安全一般是只食品本身对食品消费者的安全性,即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影响。 2、安全食品的定义 安全食品是指生产者所生产的产品符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并经权威部门认定,在合理使用方式和正常食用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食品。目前,中国生产的安全食品广义的可包含四个层次,即常规食品、无公...https://blog.csdn.net/qq_67692062/article/details/132695079
4.药残检测项目有哪些(最新汇总)药残检测项目有哪些(最新汇总) 来源:企来检时间:2024-11-27浏览:442 药残检测项目通常包括抗生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激素类、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残留,以及农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污染等指标。这些检测确保食品、农产品和水产品的安全性,防止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 一、兽药残留检测 兽药残留是...https://m.qilaijian.com/zishi/41333.html
5.得泰仪器针对不同样品中的抗生素微量残留检测提供高效智能前处理一站式...植物源性食品:贺德春, 吴根义, 许振成,等. 小白菜和白萝卜对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收累积特征[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6):5. 饲料:DB13/T 1384.2-2011 饲料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的测定 土壤提取:毛娜, 孙志洪, 张丽. HPLC-MS/MS法测定养殖场土壤中6种常见抗生素微量残留[J]. 化学试剂, 2021, ...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21109/639213.shtml
6.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分别有哪些?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分别有哪些? 动物源性食品原料种类较多,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也较多,如饲料污染、添加剂和药物使用的不规范、药物残留、动物疫病、环境和饲养管理等。 摘要 动物源性食品原料种类较多,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因素也较多,如饲料污染、添加剂和药物使用的不规范、药物残留、动物疫病、...https://www.yangzhu360.com/siyang/20220516/374017.html
7.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资料汇编第一条 为扶持和鼓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以下称《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见附件)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https://cxcyxy.xhu.edu.cn/6a/ec/c3946a92908/page.htm
8.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资料火腿+乳酸饮料:三明治中的火腿、培根等和乳酸饮料一起食用易致癌。为了保存肉制品,食品制造商会添加硝酸盐来防止食物肉毒杆菌生长。当硝酸盐碰上有机酸时,会转变为一种致癌物质亚硝酸胺。 怎样去除蔬菜中的农药残留? 这里介绍四种方法: 1、浸泡水洗法:先用水冲洗掉蔬菜表面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30分钟,基本上可除去大...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496570.html
9.动物源性食品中3类抗生素类药物残留检测期刊[1]皮璟渔.吴迪.周临.胡红刚.袁海铭.万茵.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鸭蛋中7种四环素类药物残留[J].分析试验室,2020,(9):1062~1065. 共1 条<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物源性食品 抗生素残留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https://doc.paperpass.com/journal/20210094fxsys.html
10.食物中兽药残留的主要来源及危害!动物排泄物中的抗微生物药物和耐药菌株被释放入环境后仍然具有活性。进入环境中的兽药残留,在多种因子的作用下,可产生转移、转化或在动植物中蓄积,污染环境、水源,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五)对其它方面的影响 兽药残留对经济和政治、食品加工、大众心理和养殖业自身等方面都有影响。 https://china.guidechem.com/zhoumo18701098095/shownews400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