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面积222万多平方米,湖面92公顷,是东北最大的市内公园,为全国第二大园,仅次于颐和园。
南湖公园水面面积达92万平方米,湖水清澈,岸柳低垂、曲桥亭榭,胜似江南。
二、边界范围南湖公园可以南湖大桥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
北半部分呈三角形,其边界西起延安大路,东抵工农大路,南至南湖大路。
南半部分为南湖新村东街和湖滨路、南湖大桥所围合。
此园1933年始建,现已成为长春市大型公园之一。
三、规划性质南湖公园属于生态湿地景观。
这片占地222万平方米的湿地是长春重要的人工湿地景观。
此景观的建立,不仅具有公园,排水的任用,同时还兼有城市备用水源的功能。
南湖公园展现了绿色长春的形象为游客和市民服务。
第二章规划背景、历史沿革与意义一、背景南湖公园位于长春市朝阳区内,居长春市核心地段,为长春市的主干道——南湖大路、延安大街、工农大路所包围,交通通达性好。
因接近长春市著名的人文景观“八大部”而与其形成了一个人文与自然相融的景观群,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南湖公园周围有维多利亚花园、南湖名家等中高端小区存在,且靠近长春市著名的商圈——红旗街,周边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各种公共服务设施也较为完善。
二、历史沿革长春南湖未建成之前,原址处为伊通河支流兴隆沟上游的西、南、北三条水沟,其西南有三个泉眼,喷水量虽不大,但长流不息。
1937年7月,满洲国新京当局沿今工农大路修筑起高10米、长800米的堤坝,拦截兴隆沟形成一个水面达96.8万平方米,库容为250万立方米的人工水库,因位于城市的南部而得名“南湖”。
于此同时,着手将南湖及周边地块建设成具有皇家公园意味的“南湖公园”与“黄龙公园”,这样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游憩之所,而且也拥有了城市的备用水源地。
1938年,修建了木质的跨湖大桥,因形似长虹卧波而命名为“垂虹桥”,并在公园西南部设立了苗圃,大规模栽种树木。
在湖西高岗“佛光岭”地带,于1941年5月修建“佛舍利塔”一座,1943年9月又建成一座“万灵供养塔”(两塔现已拆毁)。
1946年中华民国长春市政府将公园改名为“南郊公园”。
1948年垂虹桥被焚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长春市人民政府将南郊公园复名为“南湖公园”,并多次对公园进行改造扩建,加强绿化。
先后建成了湖心岛、游泳场、拱桥、玉带桥、四亭曲桥等园林设施。
1960年在原苗圃所在地建起了南湖宾馆;1979年在垂虹桥原址处重新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南湖大桥;1988年在公园北端建起了长春解放纪念碑。
三、SWOT法分析(一)优势(S):1.南湖公园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
既有林木葱茏,绿草成茵,又有鱼翔浅底,鸟语花香,还有碧波荡漾,小舟漂泊。
在冬季时节,还可观赏雪景、滑雪、抽冰猴等,赏玩数不尽的北国冰雪。
2.整个环境,清新淡雅。
主景围绕着南湖湖面,呈线性布设,包括解放纪念碑、儿童大世界、黄家跑马场、各种泊船港岸以及沙滩浴场等景点。
最重要的是它那郁郁葱葱的树木,不仅给喧嚣中的人们带来了安静,更给到园内的游客注以新鲜的气息,不禁让人心旷神怡,静享世外桃源的乐趣。
3.周围交通方便,紧邻人民大街、自由大路与南湖大路。
南湖公园为东北最大的城市公园,周围建设了许多等级层次较高的居住区,因此客源量较大且有稳定的周边客源。
(二)劣势(W):1.由于公园的定位不够明确,宣传力度不强,因此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公园的名声没有得到响应。
2.公园内的娱乐设施一直以来几乎没有改进,不能吸引客源的重复游览,许多的陆上娱乐设施只能供小孩游玩,因此对客流的吸引力减小,失去了许多成人客源。
4.由于气候严寒原因,在冬季时对南湖的开发利用率还较低,也较大的减少了客流量。
(三)机遇(O):1.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机遇。
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2.“假日经济”带来机遇。
3.政府支持的机遇。
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旅游业发展十分快速,政府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出台各种优惠措施。
4.城市中像南湖这样的大面积绿地公园较少,而人们对“绿色海洋”的需求量却越来越大。
此外在南湖周边地区还分布了许多的学校,因此稳定的客源市场较大。
6.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园林,且曾带着皇家园林的意味,增大了人们对它的憧憬度。
(四)威胁(T):1.由于长春市内在人民大街沿线布设了胜利公园、牡丹园、儿童公园等几个性质相当的开放性公园,使得南湖的吸引力相对减小。
2.由于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旅游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南湖必须改进娱乐设施才能吸引更多人的青睐。
3.由于免费开放的政策和节假日高峰出行的冲击,使得园内环境遭到破坏,也使得公园内公厕、绿地的拥挤占用现象较常见,既降低了人们旅游的质量,又增加了维护管理的费用。
4.园内许多娱乐设施收费较高,但服务水平较低,性价比较低,减少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5.周围生活污水对南湖水体造成污染,导致湖体的观赏与可玩度下降。
四、SWOT建议(一)利用政府的支持,大力完善公园软硬件设施的建设。
(二)加强公园周边的服务业的规范管理,发挥活跃城市休闲经济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对公园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激发工作人员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和竞争的积极性。
(四)政府应该为公园的公益化加大财政支付力度,为公园管理服务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五)加强市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提高共同维护公园资源的意识。
(六)公园应在运营模式上创新,寻求新的合理的可持续营运模式。
(七)加大对冬季冰雪的开发强度,吸引足够多的客源。
(八)加大宣传力度。
(九)加强对水体的保护力度,减小污染第三章旅游资源调查的与评价一、调查内容(一)面积和布局位于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长春市区内,总面积222万多平方米,为长春市区最大的公园,亦是东北最大的市内公园。
南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南部,湖面92公顷,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公园。
南湖由南湖大桥分割为两个区域,以延安大路、南湖大路和工农大路为界的三角形布局。
南湖四周有绿地和树林组成,分为西部林地、森林休闲区、儿童游乐区、三角广场、水岸游乐城和沙滩浴场,集休闲和游乐于一体。
(二)主要景点三角广场、水岸游乐城、沙滩浴场、南湖大桥、观雨廊、长春解放纪念碑、凌碧桥、四亭桥、荷花池、800米长堤等。
(三)公园规划布局整个公园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正北方向入口处以长春解放纪念碑为地标性建筑与起点,道路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
向西经四亭桥、荷花池儿童游乐区至西部林地,林地内有皇家马场以及马车等景点;向东经800米长堤至沙滩浴场,南湖一号观光船台,继而到达森林休闲区,林内种植有针叶树、阔叶树、果树、花灌木等。
湖区南北两部分以南湖大桥为界,南部主要为绿地以及芦苇区。
二、旅游资源的评价(一)价值和功能评价南湖公园现已成为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水体观光和植物观赏等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
湖西森林区为我市一处绿色休闲旅游观光场地;湖面可供人们划船娱乐和游泳健身。
沙滩浴场别具海湾风情,为我市最大的露天游泳场所。
南湖公园,占地222万平方米的湿地是长春重要的人工湿地景观。
不仅可以起到排水的功用,同时还兼有城市备用水源的功能。
(二)数量与密度南湖公园有绿化树市品种共计127种,树市总量143万株,占园内总面积的50%其中白桦林和红叶树为我市独有植物景点;荷花池为我市最大观赏荷花场所。
公园林木葱茏,绿草成茵,山水相依,鸟语花香。
园内有四亭桥、长春解放纪念碑等景点;有共有人娱乐的跑车场、卡丁车游乐场、3D电影放映厅、旱冰场和划船、遨游太空等游乐项目以及配套的饮食、茶社、商业服务网点。
(三)特色南湖公园四季景色分明:春天冰雪融化,湖波荡漾,树市发出新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花团锦簇,草长莺飞、岸柳垂青,人们漫步在曲桥亭榭之间,尽享生活快乐;秋天,整个公园变成一个彩色的世界,黄叶红叶绿叶交相辉映,自然成趣;冬天,白雪茫茫,银装素裹,可去林地踏雪,可到冰面享受冬季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公园内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马尾松、水杉、杨柳、白桦林等分布普遍,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环境良好。
2、社会环境公园所处的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环境稳定,游人的人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中心城市,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
经济基础较好,为公园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但是长春的交通比较拥挤,制约了公园的发展。
3、环境污染问题每年的冬末春初,南湖由于湖水冰冻现象严重,会导致湖中鱼大量死亡,湖水水质恶化,发出恶臭,影响游客的观赏。
春初,南湖冬季的大量落叶需要燃烧,使得空气变得污浊。
由于周围有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南湖中,导致南湖水体富营养化的情况较为严重,春夏季节湖中的藻类经常大量爆发,毒化水体,影响游人的观赏与游玩。
是构成南湖公园客源的重要成分。
2、小孩对小孩的调查对象是一位刚刚玩完游乐设施的小孩,他并不是每天都来,由于家与南湖的距离较远,由父母2周或3周带来游玩一次,并对公园的感觉非常好。
3、青年人我们在公园的各处找了几个年轻人,他们中有的是情侣,有的是与朋友一起来游玩,也有很多同寝室的大学生,对公园的景色、卫生、格局等比较满意。
4、中年人在公园中,中年人随处可见,锻炼和陪同孩子游玩的居多,也有少数自行组织的娱乐健身爱好者。
(四)结果统计:1、40~50%的游人几乎每天都到公园游玩,这部分的游客以中老年人为主,主要在公园的活动为健身、娱乐或进行艺术创作(如写生、写字、乐器等)。
10%左右的游客为随机客源,包括外地游客和春季挖野菜的游客等。
总的来说,游客以附近居民为主体,随距离衰减。
2、被访问的游人都选择了来公园的目的是游玩,30%的人加上了锻炼身体这一项,说明公园良好的环境吸引了广大的游客来游玩,同时这里的游乐设施吸引了很多年轻家长陪同孩子来游玩3、40%的游人选择与家人一起来公园,40%的游人通常与朋友一起,还有20%的游人会独自一人来公园散心。
由此可见来公园的大部分游人都会结伴而行,这样让游玩变得更热闹。
4、被调查的每个人一致认为最吸引自己的是公园的自然景色,南湖公园以其优良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说明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有特色,绿化环境很好,可以加大力度对公园的植被和湖水进行保护,让她的优势继续发扬。
(五)分析:1、南湖公园客源市场现状:(1)南湖公园位于长春区内,总面积222万多平方米,为长春市区最大的公园,亦是东北最大的市内公园。
且花园特色鲜明。
南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南部,湖面92公顷,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公园,始建于1933年。
优越的地理位置、公园规模的庞大以及悠久的历史气息使得南湖公园有着独特的魅力。
(2)城市公园实行开放式管理,为公园的游玩人数提供了保障,改善了城市生态及人居环境,广大市民也得到了实惠和便利。
(3)客源可以分为固定客源和随机客源。
固定客源为南湖公园附近的居民及一些每周固定组织游玩的一些俱乐部(如长春知青娱乐健身群)。
随机客源的主体是不定期来观光游玩的散客。
(4)旅游形式以自助形式为主。
很多来这里的游客对公园的环境比较熟悉,不需要组团,更多的是以家庭的形式来游玩,(5)季节因素是影响游客数量的关键性因素,由于公园主打的是绿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春秋两季的游客相比与夏季要少很多。
一是由于景色原因,夏季正直树木繁茂、荷花盛开的时期,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二是天气的原因,夏季天气适宜搭帐篷、游泳等户外运动,很多这方面的爱好者会在夏季来游玩。
冬季的客源则会以健身的中老年人群和冰上运动爱好者为主。
二、预测未来市场规模与速度(一)预测方法及依据。
(二)公园游人大增,在公园欣喜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公园的接待能力接受了严峻的考验。
(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公园游玩的老人会大大增加,公园未来的市场前景广阔,发展速度惊人。
(四)伴随公园问题的出现,政府及管理处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修建停车位,增加公厕等缓解的公园接待压力。
增加体育活动设施、大型表演娱乐设施等,从扩大年龄群的角度来增加旅游者的流量。
三、建议(一)谈到对公园的建设,很多游人也纷纷献出建议,希望这里能够增加旅游活动设施,多多开展旅游活动,让经常来这里的游人更加喜欢这里,从而也吸引更多的游人,让公园变成真正为人民提供便利的活动场所。
(二)我们小组成员的参观游览此公园的过程中,发现公园还存在以下问题:有些地方缺少指示路牌;部分湖水遭到污染。
因此,可以在缺少指示路牌的地方增加有特色指示路牌,方便游人;对湖水污染的部分加大治理力度,同时保持这里的生态环境,让其优良生态环境的口碑永不衰退。
(四)增加体育活动设施、大型表演娱乐设施等,从扩大年龄群的角度来增加旅游者的流量(五)增加宣传渠道,其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还采取在大型枢纽站或大型商业中心增加户外宣传等措施,来解决南湖公园知名度低的问题。
(六)低成本战略。
我们通过调研,感觉南湖公园内的设施较同类型的公园价格偏高,这使得人们无法在南湖享受最适宜的游乐氛围。
(七)建立网络系统。
我们在网络上查找南湖的资料时发现南湖的资料十分有限,对现阶段南湖的现状及其特色均难找到,可建立一个介绍南湖的网络,有利于大家了解南湖现阶段情况,并加大去游玩的几率。
(八)建立主题公园。
南湖如果建成一个主题公园,从该主题出发,可以通过其特色来增加很大一部分的该方面的固定客源。
(九)政府应加强对长春市的旅游规划与宣传力度,这样在提高南湖公园的质量的同时可加倍的增加其旅游客源。
第五章旅游功能分区一、功能分区在公园规划工作中,功能分区是为了划分公园的地块,形成不同的游览场所,从而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游人的游憩和娱乐要求,合理、有序的组织游人在公园内开展各项游乐活动。
功能分区需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块的地形、土壤、植被、水域以及建设情况确定其承担的功能,而且要突出该区主要功能并有一定配套设施,协调各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园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区规划。
二、功能分区体现的原则(一)突出分区原则(二)集中功能单元原则(三)协调功能分区(四)合理规划动线和视线三、主要功能区(一)人口集散区人口集散区即公园的出入口,包括0-6号门,其中0号、3号、4号为主要集散点,3号尤为重要。
集散区满足游人进、出公园,在此交汇、等候的需求,同时也拥有美丽的景观,是公园给游客留下的第一映像。
主要建筑及设施包括门卫处、休息处、宣传板、食品玩具零售店、公园导游图等。
(二)停车场停车场是游客汽车停放场地,位于0、2、4、6号门处,既要满足交通方便,又不能在公园最主要的出入口,即3号门处,否则会严重影响公园景观。
(三)儿童游乐区靠近公园3号门处,主要服务对象是儿童,可达性强。
设有儿童游乐园、水上乐园,建筑设施造型新颖、色彩鲜艳,能引起儿童对活动内容的兴趣,同时也符合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征;同时设有大量座椅,方便看管儿童的家长休息,游乐园距离湖面有一定距离,保证活动区内儿童的安全。
此外,在儿童活动区也设有小卖部、玩具销售点、小吃店、盥洗室等服务设施。
(三)嬉水区位于公园东北部,靠近2、3号门,主要建筑、设施有亲水木平台、荷花池、铜鹤三角广场、四亭桥、船台、水岸游乐城、滨水棋台、湖心绿岛、脚踏船台、滨水长廊等。
是公园的核心区,也是内景点最密集的区域,该区以水为核心,方便人们近距离接触水面,可以赏花、坐船、下棋、垂钓、游泳。
(四)人文旅游区即3号门入口,有解放碑及解放碑广场,解放碑高而挺拔,颜色略深,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周围绿树环绕,又有鲜花映衬,美不胜收。
(五)森林休闲区以针叶林为主,树木茂密,有大量野生鸟类及松鼠,分布有一定的林荫小道,适合人们散步休闲,是人类的天然氧吧,在午后极适合老年人散步,呼吸。
并设有跑马场,是年轻人追求高质量生活及田园生活的好场所。
(六)林地风光区在南湖公园的西南部是林地风光区,该区森林密布;春天野花烂漫、姹紫嫣红、鸟语花香、万木争荣;夏季山清水碧、林木葱郁、气候清爽宜人,实为避暑胜地季。
(七)游船活动区游船活动区主要在公园中部,是各类游船穿行之地,面积达到92万平方米,是长春市区内的面积最大的公园湖泊,游客可乘坐游船畅游于南湖之中,欣赏湖边美景,享受日光照耀,也可水中垂钓。
冬季,水面冻结,这里又成为人们冰上游乐的好地方,可以滑冰,滑雪橇,坐狗拉冰车等。
(八)沙滩浴场区沙滩浴场位于0号门入口处,沙滩上的沙子质量好,不沾手,且含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成分。
夏季可以进行沙浴,将身体埋如沙中是很惬意的一件事。
同时还可以享受到独特的太阳浴,搬一把沙滩伞,躺在沙滩椅上,又另有一番风味。
沙滩区还设有多种游乐设施如沙滩足球,沙滩排球等。
站在沙滩上,远眺可看见周围茂密的树林,近看可看见水花朵朵,碧水蓝天,真的好似来到海边一样。
(九)芦苇荡生态自然风光区位于公园最南部,芦苇密布,在水中随水流、随风游曳,偶尔看见小鱼在芦苇中穿行,自然风光美丽动人。
四、布局存在的问题1、南湖公园是全国第二大公园,但是其停车位太少2、森林休闲区与西部林地风光区占地面积太大,而且太过单调3、沙滩浴场是一个较私密的空间,不宜据门太近4、儿童游乐区的卫生间不够5、芦苇荡生态自然风光区与主景区被南湖大路分割,连续性差6、0、1号门挨得太近,1、2号门又太远五、其他问题1、生态问题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在南湖周围修建了大量的宿舍还有工厂,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南湖。
由于绝大多数都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湖中。
因此单凭南湖的自然净化能力无法达到清污的目的。
再加上夏季光线充足水温高,营养物释放充足,使得南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2、文化传承南湖作为长春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它是外面的人了解长春的一个小窗口,也是感受长春文化的平台。
通过调研,发现南湖的文化传扬方面还是不够完善。
南湖公园北门处有一座长春纪念碑。
传扬了长春的历史文化,也传扬了南湖的历史文化。
但是整个南湖公园也就这一个地方体现了这种人文精神,形式单一。
不够吸引人,不能让人印象深刻。
关于南湖的起源涉及当时日本侵略的一些历史片断,南湖的规划思想也渗透这历史片断,这部分可以作为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在亲水方面,南湖每到夏季就会有游人在湖里游泳、划船、垂钓,在湖边搭帐篷休闲,也有大人教小孩子游泳、钓鱼的。
在人们与湖水的交流过程当中变产生了垂钓和游泳的亲水文化。
但在亲水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水质的保护,问题又回到的生态问题。
3、生态教育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南湖公园中的植物种类也比较丰富,很少或几乎看不到有关这方面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