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427.5公顷,品种主要为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黑比诺、霞多丽等。现有贺东庄园、西御王泉、玖禧酩庄、宁夏易成林4家葡萄酒庄,年产优质葡萄酒360余吨,实现产值7000万元,销售收入5100万元。葡萄酒主要销往北京、浙江、广东、重庆、成都等省市,建立直营店、代理店等外销窗口9家,在天猫、京东、云集品等电商平台建立旗舰店5家,实现网络销售额1200万元。以“珍硒石嘴山”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培育“贺东”“西御王泉”“遇悦”“耘梦”等知名葡萄酒品牌8个,先后在布鲁塞尔、德国柏林、品醇客葡萄酒大赛中获得多个顶级大奖,贺东庄园先后获得中国红酒十大品牌、宁夏名牌产品、自治区第十届著名商标等荣誉。
二、发展葡萄酒产业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一是富硒优势。我市是国内天然富硒区之一,土壤硒元素含量居全区之首,特别是贺兰山东麓地区,是宁夏土壤硒含量最高的区域,而且分布集中连片,土壤偏碱性,有利于硒的积累,生产的酿酒葡萄、酿造的葡萄酒具有硒含量高、品质好等优势。随着“珍硒石嘴山”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壮大,我市葡萄酒的产业特点、富硒品牌优势显著,具备发展高端、高质、高品位葡萄酒的潜力和优势。
二是产区优势。石嘴山市位于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主产区的北翼,北纬38度,是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地带”。具有日照充足、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风土条件好等自然禀赋,且因种植区位于山坡,具有日照充足、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风土条件好等自然禀赋,相较于宁夏其他葡萄产区,石嘴山种植葡萄含糖量高、绿色有机、无虫害,酿造的葡萄酒具有香气馥郁、色素丰富、糖酸均衡、味觉醇厚等特征,是发展葡萄酒产业的“明星产区”。
三是区位优势。石嘴山市现有的3家葡萄酒庄及规划建设葡萄酒庄、基地均紧邻110国道、京藏高速,交通便利,沿线的龙泉村、简泉村、王泉沟等旅游资源丰富,依山傍水发展“葡萄酒+乡村旅游”的区位条件好。不仅如此,石嘴山市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精细化工和现代物流等产业体系完备,发展工业基础较好,有利于葡萄酒产业链延伸,与其他市、县可形成差异化发展。
四是空间优势。石嘴山市通过多种方式丰富产业内涵,推进全业态发展。在实施全域旅游战略过程中,启动百花市场夜市提升改造项目;争取国家专项资金2137万元,实施石嘴山段明长城、省嵬城保护利用设施及韭菜沟明长城、王泉沟烽火台、平罗玉皇阁保护修缮等项目,此举在丰富文化旅游活动的同时,带动了餐饮业的发展。如今,到石嘴山游玩,除了吃大武口凉皮、品黄渠桥羊羔肉、购宁夏枸杞外,还要乘坐一下绿皮小火车,品一品葡萄酒。“种植+品酒+旅游”为一体的设计理念,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葡萄酒旅游逐渐成为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二)劣势分析
一是土地资源少。石嘴山市贺兰山东麓地域狭长,沿线分布有工业园区、厂矿企业和水源地等,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面积不足5万亩,土地资源少,而且分布零散,种植面积小,制约葡萄酒产业发展空间。规划酿酒葡萄种植区多为山坡未利用地,大多靠近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而且土地坡度大、不平整,分布零散,开发成本高,企业大多持观望态度。
二是水资源紧缺。规划种植酿酒葡萄的土地集中在贺兰山东麓山坡未利用地,水源不足,地下水资源过度开采,缺少水利设施,导致灌水困难,制约了产业发展。
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因种植基地的“碎片化”和土地权属复杂,导致水、电、气、环保、文旅等基础设施薄弱,开发成本高,影响葡萄酒产业区块的搭建。酒庄虽然交通路网设施良好,具备了将游客“请进来”的基础条件,但总体还缺乏将游客“留下来”的配套设施,旅客前往酒庄需自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葡萄酒+旅游”的发展。
四是规模小实力弱。石嘴山市葡萄酒产业在全区占比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占全区的1.4%,葡萄酒产值占全区的0.2%,处于基地小、产值小、酒庄少的局面,葡萄酒产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市场竞争力。
五是技术人才缺乏。技术人才是葡萄酒产业健康发展的源动力和保障,精品葡萄酒的酿造需要足够的科技力量做支撑。但目前石嘴山市葡萄酒产业自我培养技术人员的能力较弱,且留住人才的能力较弱。
(三)机遇分析
一是顶层设计,助力石嘴山市“紫色名片”推广。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银川西夏区源石酒庄葡萄种植基地考察时表示,宁夏要把发展葡萄酒产业同加强黄河滩区治理、加强生态恢复结合起来,提高技术水平,增加文化内涵,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自己的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和综合效益。随后,宁夏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统揽,重点发展包括葡萄酒在内的九大产业,欲将特色优势转化为宁夏产业走向海内外的竞争优势。2021年1月4日宁夏印发的《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到,要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葡萄酒之都”。随后,石嘴山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9+3”重点特色产业发展。葡萄酒产业作为“9+3”产业中的明星产业,集现代农业、制造业、餐饮业、旅游业于一身,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二是政策引领,助力石嘴山市葡萄酒产业发展。2021年5月,国务院批准了《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由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共同建设,旨在重点试验引种引技、产权融资、人才培养等方面政策,创新示范标准对接、国际营销、生态保护、产业融合等模式。石嘴山市葡萄酒产业应把综试区建设作为重大机遇,利用毗邻综合试验区这一先天优势,将石嘴山市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与《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紧密衔接,走出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四)威胁分析
一是内外区域竞争不断加剧。当前形势下,全国各产区葡萄酒产业开发建设日趋规模化,葡萄酒品牌日渐增多,区域间的客源市场争夺必将进入白热化。首先是区域内竞争,宁夏将葡萄酒产业作为生态农业特色产业进行发展,各市各地区都在积极开发建设葡萄酒种植基地,但是这种一哄而上,同质化严重,加剧了区域内竞争。其二是区域之间的竞争,东北产地的野生葡萄、渤海湾产地的玫瑰香葡萄、黄河三角洲产地富矿物质葡萄、沙城产地的牛奶葡萄,都是宁夏葡萄展业发展的有力竞争对手,与石嘴山市相比开发早,且知名度较高。作为葡萄酒产业的后发地区,石嘴山与其他先发产地的差距短期内无法消弭。
二是市场品质需求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理念的增强,人们对葡萄酒消费的需求也逐越来越大。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研究报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消费者对葡萄酒需求变的多样化、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升,包括对葡萄酒本身的安全性、创意性、文化性、体验性和知名度等都有了更高要求,不经过精心策划、精细包装、用心服务,只一味大力促销、不注重品牌塑造的产品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和优势。
三、未来发展的建议
一是推进葡萄酒向小而精发展。坚持酒庄基地一体化经营、酒庄酒发展模式,结合当前发展现状,集中优势资源支持葡萄酒企业做强做优,引导中高端、大众化产品合理配置。广泛宣传,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个人投资建设酒庄,利用市场、品牌优势,实现产业资源整合,推进规模化经营。支持酒庄做特做强,着力培育对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劲带动力、影响力、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品牌酒庄。对标国内外知名葡萄酒企业,实施葡萄园精准组织生产、葡萄酒精准组织酿造、产品精准组织上市工程,提升企业高质量经营管理水平,打造自治区龙头企业,培育品牌酒庄。
二是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品牌。充分发挥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引领作用,深入挖掘石嘴山产区历史文化、风土品种、葡萄酒风格、品质特色等品牌故事,引导酒庄打造自主品牌。强化品牌宣传观念,精准做好企业品牌与产品宣传推介。积极组织酒庄参加国内外系列美酒展、葡萄酒大奖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支持酒庄在目标市场分类建立直销体验中心和直营店,引导酒庄与经销商建立产品营销利益共同体。鼓励企业通过互联网媒体的新型营销方式,持续做好流量引入和转化,增加葡萄酒销量。不断完善酒庄与经销商、直销体验中心、直营店、餐饮酒店、电商等相结合的葡萄酒市场营销渠道体系。
三是推进葡萄酒产业链完善。充分发挥我市工业城市优势,不断完善税收、土地等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葡萄酒辅料、酒瓶、酒标、酒塞、橡木桶、包装箱、葡萄籽油与皮渣深加工等企业落户,延伸葡萄酒产业链条,促进项目合理布局、产业协同配套,打造全链条、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模式,增加税收的同时可以带动就业。
四是推进酒庄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依托石嘴山“一山两湖一河”的自然地貌,以及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生态、文物古迹、葡萄文化等旅游资源,将葡萄酒产业基地与重点旅游资源进行捆绑式开发,建葡萄酒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营造“山趣、味美、田园、探险、休闲、体验、品鉴”于一体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带。整合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休闲精品路线,助推石嘴山市葡萄酒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