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在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公司对出海方式和当地市场基础设施、政策法规的认知越来越重要,而不仅仅是全球品牌的转移和传播能力。
尤其是在B2B外贸、跨境电商等经久不衰的出海路径上,新兴市场的蓝海窗口期往往只有五到十年。公司越早实现高质量登陆,野蛮增长的概率就越大。
2024年,高质量的出海新兴市场,通常表现出三个特征:
二是因特网和电子商务的渗透率或增长率高,数字服务不断落地。
第三,政策法规的开放性和全球化水平相对友好,出海门槛不高。特别是在交易支付阶段,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支持,贸易资金可以“安全落袋”。
结合以上三点要求,拉美、中东、非洲无疑成为今年出海掘金的必争之地,从“传统”走向未来市场。
在这些市场本土化的情况下,跑通和优化交易链是第一步,通过出海取胜的关键往往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贸易风险和资金损失,以充足稳定的现金流激活供应链。然而,基于新兴市场不完善的支付环境,问题也非常明显。
以本土化清算为例,新兴市场的小货币支付一直是核心问题,当地银行在处理国际交易时流程复杂,效率低下。如果当地货币在交易前兑换成美元,面临着长期的链接和资金损失,使企业陷入困境。
可以看出,在跨境公司登陆新兴市场之前,是否有一批成熟稳定的跨境服务提供商将支付、交易、物流等底层服务设施“送入”到新的热土,仍然是决定市场门槛的关键因素。
在2024年,用“异军突起”来形容墨西哥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并不过分。
地理政治对外贸易的影响是长期的,而那些在游戏中选择开放贸易的地区,往往是最直观的受益者。
近年来,一度远离全球产业链和电子商务供应稀缺的墨西哥市场。今年,随着美加墨贸易协定下零关税的便利,它已经成为中国出海北美的核心“转运站”,也被认为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正在迅速崛起的制造业之一。
即使不考虑墨西哥作为北美腹地的桥梁作用,墨西哥作为拉美第二大经济体,拥有1.3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制造业发达,一直是美国工业的“后花园”。2023年,以“街头小贩经济”著称的墨西哥,电子商务规模也达到约330亿美元,同比增长24.6%,成为全球电子商务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之一。
根据Statista研究机构的数据,墨西哥零售电子商务的复合增长率在2023年至2027年仍保持在13.67%。因此,对于外贸公司和跨境电子商务来说,墨西哥将从今年被“抢滩”的新兴市场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消费市场。
然而,墨西哥市场也有自己的瓶颈和烦恼。首先,以中国公司为代表的海外企业对拉美市场的基础知识较浅,需要跟上本土化团队建设的理念和速度。其次,海外基础设施和服务也处于起步阶段:
“在墨西哥用美元支付的成本太高了,当地客户也想直接用比索交易,但目前最常见的方式是通过设立中国香港或新加坡账户来结算美元。”
出海拉美的卖家表示,在墨西哥市场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不够本土化”的贸易支付是最重要的。海外公司在当地开立银行账户非常麻烦,当地银行提供的转账服务效率不高。市场上能直接支持墨西哥收款的支付机构屈指可数。
自然破局是推动外贸本土化,也满足了墨西哥当地金融企业的发展需求。因为,让跨境公司基于当地货币提高生存力,墨西哥作为世界第三大金融普惠市场,可以有更大的资金规模效应。
因此,自23年以来,墨西哥最大的金融企业BBVA墨西哥银行与包括寻汇SUNRATE在内的全球支付服务提供商达成合作,免费为海外企业设立本地收款账户,接收从客户本地银行账户汇出的比索款。同时,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保证了收款和提现的及时性,而且不需要额外的货币转换。
无论是跨境电子商务、B2B贸易还是收购机构等多样化场景,当地银行的品牌和全球支付服务提供商的成熟系统都可以显著提高买卖双方的交易信任度,满足多样化的支付需求。因此,这种解决方案自推出以来,已经成为外贸公司开拓墨西哥市场的首选支付方案。
中东被视为“未来新经济重镇”,是2024年出海新兴市场的第二条必由之路。
不难看出,中东的科技浪潮今年还在继续,无论是蔚来在阿联酋建立技术研发中心,还是阿布扎比AI集团G42与微软等巨头的深度合作。
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是出海中东不可避免的两个国家。其中,沙特阿拉伯刚刚进入“摆脱石油依赖”的经济转型期。相比之下,阿联酋作为中东市场经久不衰的沙漠“明珠”,凭借其1000万左右的人口基数和5.06万美元的人均GPD,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枢纽之一,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独特的地理位置、开放的贸易和长期免税。
此外,阿联酋在中东市场的开放程度也首屈一指:迪拜作为海湾地区的外贸门户,拥有46个经济自由贸易区,已经位于100多家外资机构。从产业链生态来看,迪拜之所以能成为很多企业出海的第一站,主要是因为它在运营风险、产业资源、本土化成本等诸多方面都比较困难。
阿联酋出海从来都不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地方。然而,2024年,阿联酋在努力实现经济多元化竞争的同时,大多数新兴市场仍在努力提高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渗透率。
比如在中阿特色产业园,出海阿布扎比的中国企业正在大力发展新经济下的支柱产业,如智能制造、数字创新基础设施、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而迪拜正在通过Web3、创造元宇宙之都的新能源、跨境电商。
从过去十年大规模涌向迪拜的“小商品”对外贸易,到今年高潜力产业巨头看到阿联酋出海的趋势,出海新赛道的崛起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中东经济主动权竞争加剧,促使阿联酋更加重视多元化贸易。随着B2B公司和新兴跑道的增加,对交易、供应链、团队等本地化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次,从出海的方式来看,阿联酋一直是一个对本土化要求很高的市场,本土化的部署在各行各业尤为关键。但是对于AI来说、对于新能源、智能制造这些客单量高、资金流通速度慢的赛道来说,要灵活有效地进行本土化并不容易。
以本土化团队建设为例。在阿联酋,本土人才网络和本土资源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文化差异和优质人才稀缺的挑战下,为了平衡跨境业务需求的灵活性,招聘和管理本土人才需要完善的经验和劳动法理解。
再比如,在本土化支付领域,虽然阿联酋的支付体系相对完善,但贸易双方仍然以美元清算为主流。现实问题是,在当地严格不透明的银行外汇支付审计机制下,美元汇款手续复杂,处理流程漫长。此外,由于买卖双方都不是本币,增加了两种汇兑成本,进一步加剧了新兴出海轨道的生存不确定性。
对此,一位仍在犹豫要不要进入中东的跨境卖家表示:“付款问题是我们进入阿联酋的重要顾忌。因为非本地企业无法在阿联酋设立本地银行账户,即使真的打算注册公司开户,整个过程也非常复杂繁琐。”
所以,在阿联酋市场,支付解决方案不仅重要的不仅仅是“会收到钱”,更重要的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近两年来,SUNRATE等服务提供商也推出了迪拉姆本币直接收款的本地收款服务。通过与国际顶级银行的合作,他们实现了零成本收款账户、全流程在线操作、1V1专属支持等服务。原始货币入帐可以降低综合成本,而且到帐时限也提高到T0、资金周转更快,为企业长期交易需求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今年以来,非洲市场不再是“绕过竞争”的次要选择。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上,中国给予了33个非洲零关税政策,加上3600亿元的大力助攻资金支持,政策利好表明,未来三到五年,曾经因为贸易壁垒和法律风险而难以打开大门的非洲市场很快就会成为真正的蓝海。
但是,非洲市场作为一个拥有54个国家14亿人口和人口持续快速增长的巨大内部市场,其贸易价值不容忽视。
据预测,2025年非洲市场规模将达到3.5万亿美元,而非洲B2B电子商务市场总规模将达到1.1亿美元。增长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其次,在最重要的交易渠道方面,第三方全球供应商正在逐步解决非洲市场依赖传统渠道和线下实际交付的问题。
所以,2024年,中国文具、二手服装等品类在非洲大陆大放异彩。而且非洲B2C早就被拉开了。、JumiaB2B电商帷幕、通过Egatee等渠道,GMV的表现也很出色。
2024年,出海非洲基本处于流量红利布局的未来,而本土化、线上化的难度远大于其他贸易成熟的市场。从几乎无法实现的本土团队建设,到备受诟病的通关政策,再到“线下为王”的消费习惯,出海的业务流程依然饱受困扰,让企业望而却步。
在这些矛盾中,在非洲,连安全高效地收回货款都是一个“大问题”。
“特别不稳定,奈拉兑美元汇率波动太大。上周,奈拉兑美元直接下跌了8.9%,损失相当大……”非洲外贸公司和卖家普遍认为,非洲市场的特点是“支付缓慢,但利润率可观”。
这是因为非洲市场主要是线下交易,目前支持本地货币收款的服务商不多,外汇管控非常严格。例如,在尼日利亚,买卖双方通常选择美元交易,但金额不足、汇率波动等问题往往随时给双方造成损失。因此,在处理非洲本地交易问题时,只能从原始货币记录中切入。
目前,一批在主流市场有成熟经验的跨境贸易服务提供商也致力于建设非洲市场的支付环境。只要交易中的基本困扰能够得到高增长潜力市场的处理,减少买卖双方的消费,收益就会远远超出想象。
去年,在寻汇SUNRATE和非洲牌照机构/银行的共同努力下,支持奈拉原货币入账的本地收款服务已经在尼日利亚推出。通过直接连接本地结算网络,客户最早可以在5分钟内支付结算款;同时,公司不再需要担心看不见的成本。非洲小货币交易可以像主流货币一样,成本透明可见,操作方便省心。这项服务仍然延伸到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
而且对于像寻汇SUNRATE这样的“全球化”对于数字探路者来说,如何在不断为全球企业提供更多元化、更有效的数字化服务的同时,打通当地基础,仍然是一个长期的命题。
2024年,全球贸易种子已经在更多被视为“贫困”的土壤中破土而出。无论是企业还是服务提供商,只有理性预测新兴市场的潜力,安全稳健地“先出海”,才能在海浪中抓住随时可能爆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