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使用辅酶Q10产品

辅酶Q10最早在1957年由美国FrederickCrane博士的研究小组首次从牛心脏中分离获得。1958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KarlFolkers博士确定了辅酶Q10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化学合成,且在实验室中首次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出了辅酶Q10。1974年,日本日清(Nisshin)制粉株式会社用半合成法实现了辅酶Q10的工业化生产,并将其作为治疗心脏病的药物,获得日本厚生省批准上市,至此也加速了辅酶Q10在人体治疗中的应用。1982年,我国卫生部药政司批准辅酶Q10作为处方药品用于心血管类疾病的临床治疗。

辅酶Q10的生理功能

辅酶Q10是一种线粒体辅酶,对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至关重要。辅酶Q10在人体内可以由泛醌(氧化型)和泛醇(还原型)结构相互转化,还原不饱和脂肪酸,保持细胞膜内还原状态,起到抗氧化作用,包括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减少细胞凋亡,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减少皮肤皱纹、延缓皮肤衰老和阻断皮肤损伤等。另外,辅酶Q10还具有增强免疫力、调节血脂、加强心脏动力和增强脑力等功能。作为代谢激活剂,辅酶Q10能够激活细胞呼吸,为心肌细胞和脑细胞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能量,从而使细胞保持良好健康的状态。

辅酶Q10的应用

辅酶Q10在医药领域已被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同时它所具有的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保健功能使其也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辅酶Q10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大。

辅酶Q10在药品中的应用

目前,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辅酶Q10类药品制剂有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注射液等,属于处方药。固体制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的规格有三种:5mg、10mg和15mg,主要用于下列疾病的辅助治疗。①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②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③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辅酶Q10注射液可作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颈部外伤后遗症、脑血管障碍、失血性休克及肝炎等的辅助治疗。用于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日5~10mg,2~4周为一疗程。

辅酶Q10在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我国于2003年批准第一个辅酶Q10类保健食品。2009年9月2日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含辅酶Q10保健食品产品注册申报与审评有关规定的通知》规定:含辅酶Q10的产品,其辅酶Q10的每日推荐食用量不得超过50mg,允许申报的保健功能暂限定为缓解体力疲劳、抗氧化、辅助降血脂和增强免疫力。辅酶Q10和维生素E在抗氧化功能上存在协同效应,维生素E可以直接清除氧自由基,而辅酶Q10可以对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进行再生,所以在保健食品中辅酶Q10经常与维生素E配伍同时使用。

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辅酶Q10》中规定辅酶Q10每日用量范围为30~50mg,备案的辅酶Q10产品保健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不适宜人群包括少年儿童、孕妇、乳母、过敏体质人群。以辅酶Q10为单一原料的保健食品备案时,可选择的产品剂型包括片剂(口服片、含片、咀嚼片)、颗粒剂、硬胶囊、软胶囊。

辅酶Q10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根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及《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中有关规定,泛醌(辅酶Q10)在驻留类化妆品中最高使用量为15%。

哪些人需要补充辅酶Q10

人体所需的辅酶Q10仅从日常饮食中摄入少量,其余大部分由人体自身合成,不同器官辅酶Q10的合成情况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器官中。人体自主合成辅酶Q10的能力在二十岁左右达到顶峰,之后随年龄的增长合成量逐渐下降,在高耗能的心脏中辅酶Q10质量浓度的减少尤其明显,七十岁左右时人体内辅酶Q10的合成量会比二十岁时减少超过50%。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身体状况正常一般就不会缺乏。老年人因咀嚼吞咽能力受限,进食量和食物种类减少导致辅酶Q10摄入的少、自身合成能力又不足,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额外补充辅酶Q10。还有一些患有心脏病等特定医疗状况的人群或服用他汀类的降胆固醇药物的人群,体内的辅酶Q10水平较低,也可以考虑额外补充,但前提是要先咨询专业医师,不宜擅自随意服用。

补充辅酶Q10时需要注意什么

外源性辅酶Q10不影响内源性辅酶Q10的生物合成。可通过日常膳食摄入辅酶Q10,动物内脏、鸡肉、鱼肉、猪肉、菠菜、西兰花中有较高含量的辅酶Q10。如选择购买辅酶Q10类的产品,则需要正确区分产品的属性并根据自身状况和补充目的合理使用。

辅酶Q10为脂溶性物质,选择服用辅酶Q10的同时食用富含脂肪的食物可以提高肠道的吸收率。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利于提高辅酶Q10的吸收率和利用率,而且还能减轻辅酶Q10对胃肠道的刺激。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服用辅酶Q10有何毒副作用,剂量过大时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食欲减退、恶心、腹泻、心悸、皮疹等不良反应,在使用时一定要按照产品对应的说明书要求服用。(作者单位中国药学会)

THE END
1.中国饮食发展史.ppt全文免费中国饮食发展史 窦蕾 日常用语都与烹饪饮食 “人数”叫做“人口” “户籍”也叫“户口” 关系比较好的称“熟人” 不好则称“生人” 女生长相好称“秀色可餐” 男生长相好称“嘴大吃四方” 有非份之想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男人不工作叫“吃闲饭” “吃”与国家政治 古人把统治国家叫做“调和鼎鼐” 老子...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821/5301002240002120.shtm
2.理论学术动态导读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本期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导读关注新质生产力、大食物观、外贸、青年发展等话题,欢迎网友踊跃参与讨论。 【乔榛:新质生产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黑龙江大学教授乔榛认为,完成好高质量发展这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贯通理解新质生产力和高...https://theory.gmw.cn/2024-05/06/content_37305343.htm
1.中国饮食的发展史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 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https://www.douban.com/note/747158435/
2.《中国食辣史》:从国人食谱的变迁史,认识这个民族的开放性格这四个阶段,正是辣椒从进入中国的餐桌,到进入中国文化的一个过程。 三、中国食物发展史上的三波引进高潮 中国饮食积累了近四千年的经验,一些文明早期形成的饮食习惯仍有保留,如上古就已有的韭醢,传承至今成为华北还在广泛使用的韭酱。在漫长的历史中,不断有外来食物加入中国饮食。 https://www.jianshu.com/p/471e9df7198d
3.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食物的发展史是人类的进化史——中国青年网民以食为天。人类从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到农业种植,再到后来食品工业的大规模发展,食物和人类的进化总是息息相关,可以说食物的发展史是人类的进化史。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介绍,得益于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人类已逐渐不满足于食品的饱腹属性,对营养、健康、美味、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品行业人员用...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jsxw/202106/t20210616_13024323.htm
4.中国农业发展史(精选6篇)中国农业发展史(精选6篇) 篇1:中国农业发展史 中国农业的发展及未来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农业对中国文明的重要性及影响,中国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的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中国农业、起源、发展、未来趋势 中华文明的火炬何以长久不灭?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ulgmsa.html
5.中国饮食历史到了元朝,帝国的疆域发展到前所未有的广大,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广阔发展。这一时期,涮羊肉在忽必烈的推捧下诞生;月饼,已经成为中秋不可少的一道点心;元大都成为有史可考的第一家烤鸭店的发源地;产生了至今众人都愿意品尝的名菜——烤全羊。 而蒙古人西征以及元朝时期以各种身份从波斯、中亚细亚和阿拉伯等地大批签...https://www.weixinyunduan.com/gzzh/artview-1.html?news_response=1&rid=14576&wid=5503
6.疫情横行,难掩食品巨头实力,泰森食品的成长之路起底进入21世纪以来,泰森在并购的道路上继续前行。2001年,泰森以32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当时美国最大的牛肉包装商和第二大猪肉加工商IBP公司,把自身的产品线延伸至牛肉业务。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综合肉制品供应商之一。这次并购也是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https://www.36kr.com/p/742715150246784
7.一中国食疗发展简史(食酒茶巧治百病)唐代孙思邈于公元625年著《千金方》,其中有食治专篇,收载食物约150多种,对动物肝脏能治夜盲。海藻、昆布治瘿瘰,赤小豆、薏苡仁治脚气病等有了明确说明。他主张:“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已将“食疗”作为整个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为“食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http://www.100md.com/html/DirDu/2007/03/24/40/29/04.htm
8.中国饮食史2024pdfepubmobi电子书第一节 中国饮食史的概念与内涵 一、中国饮食史的概念 二、中国饮食史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人的饮食思想 一、饮食思想的源头 二、伦理化——饮食思想的认同 第三节 中国饮食史的流变与分期 一、中国饮食体系的孕育期 二、中国饮食体系的雏型期 三、中国饮食体系的定型期 四、中国饮食体系的发展期 五、中国饮食...https://onlinetoolsland.com/books/1590825
9.中国古代饮食进化史,看完再也不想穿越了——顶端新闻明朝是一个关心吃喝讲究饮食的朝代,一些知书懂史的人,酒足饭饱之际,不禁感慨,这日子终于赶上宋朝的水平了。 有了足够的物产和财富,再加上中国自古就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说法,老百姓自然想尽办法去吃得更好,饮食业也因此空前繁荣。 八大菜系中著名的川菜、鲁菜、粤菜等菜系,都是在明清时形成的规模。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524198
10.土壤生物与可持续农业研究进展2017年9月, 国家又出台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 认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 是加快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 是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担当, 对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 维系当代人福祉和保障...https://www.ecologica.cn/stxb/ch/html/2020/10/stxb201903310622.htm
11.中国饮食文化的论文(通用6篇)据有关史料统计,唐宋时期,几乎亚洲所有国家都与中国有过交流关系,形成了以使节、商人等为主要文化交流传播的主体。随着中外交流形势的快速发展,唐宋时期外来人口快速增加,这必然对中国的饮食结构、饮食风俗等带来深刻性的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外来食物原料在唐宋时期的流入。对唐宋时期社会饮食文化的相关资料进行考察发现,...https://bylw.yjbys.com/wenhuayishu/150202.html
12.中国食物的历史变迁[主 题词]:饮食-- 文化史 -- 中国 [学科分类]:工学 [页 码]:347页 [定 价]:CNY168.00 [摘要]: 本书通过专题的方式, 从茹毛饮血、播种百谷、五谷六畜、南稻北麦到今天的农牧并进, 梳理了中国食物历史变迁的规律和中华民族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食物发展历程, 论述了区域饮食文明肇始、食料与族...http://www.yidu.edu.cn/detail/book/66d66132617cb9a5effd32a6.html
13.食品卫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5篇)2.发展史 (1)20世纪80年代提出“绿色食品”的概念。 (2)1990年5月15日正式宣布开始发展绿色食品。 二、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绿色食品的三个显著特征 (1)强调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 (2)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 (3)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 三、教学板书设计绿色食品的兴起绿色食品的生产标准强调产品出自良好...https://www.ruiwen.com/anquanjiaoan/5402022.html
14.70年国人饮食观念变化史: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营养”主打三明治、沙拉以及新鲜果汁的新元素餐厅,对于中国市场抱有极大期待,其首席执行官乐凡柯曾经说过:“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发展,偏爱可口营养健康食物的人数将大大增加。” 保健食品乱象“水太深”?台州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打击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以来,台州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https://baidu-mip.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166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