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人生写真(精选12篇)

鲁迅先生说过:“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比较确凿。”在具体分析《岳阳楼记》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从范仲淹的出身与生活道路来考察其人生的矛盾性。范仲淹出身微寒,幼年丧父,靠奋发读书举进士第之后跻身仕途。他耿直豪爽,不避权贵,积极主张革除旧弊,却时遭劫难。先是因抨击宰相吕夷简多用私人,谪知饶州,既而以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还朝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后,又因提出十条政治改革措施,遭保守派反对罢相,贬邓州,而后谪守杭州、青州,出任陕西四路宣抚使,最终在赴颖州仕途中病死。

几经浮沉的宦海生涯,使范仲淹颇感心力交瘁。他在努力效仿古人“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同时,愈益厌倦扰攘的官场争斗,企望恬静的自由生活。他的几首垂钓诗可为我们提供佐证。唐宋文人向以事渔为隐。敦煌《浣溪沙》词中的隐士是一位“卷却诗书上钓船,身被蓑笠执钓竿”的钓鱼翁;得助于范仲淹的举荐,曾授集贤校理,监进奏院的苏舜钦因看透世态炎凉,才有“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的心境。范仲淹的七律垂钓诗《莎衣》之尾联云:“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取伊。”表达出不恋权势名利而恋清静垂钓的志趣。他的另一首垂钓诗《宿方干处士旧居》云:“姑苏从古好繁华,却恋岩边与水涯。重入白云寻钓濑,更随明月宿诗家。”也反映出安于冲旷,逍遥于山林自然的生活情趣。而在他的咏史诗《严陵祠》中,更是用扬钓台抑云台,以云台衬托钓台的手法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厌倦名利虚荣、神往归隐生活的感慨。其诗云:“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充满争斗与凶险的封建政治舞台,特别是多劫难的生活际遇,孕育了范仲淹淡泊名利、出世归隐的思想,只不过其人生主旋律是高亢昂扬的,他心海中的这种淡淡愁绪未能对其人生起支配作用。

岳阳楼记

教学立意:

诵千古佳作,感受范公的博大磊落的襟怀,领受优良传统文化的洗礼,壮我学子筋骨,开我学子心胸,蓄积人文底蕴。高唱需要壮词,积累语言模式,吸收传统文化精华中仍富有生命力的用语。

教学方式:

在平等、自主、合作的氛围中诵读文本,探究文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天下有名楼,岳阳楼因诗文而名闻天下。图示岳阳楼猜名以调动兴趣或高吟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等唐代诗人的名作。

二、诵读。通过分层次多重多种方式的朗读,课堂内完成背诵的任务,受到崇高的“忧乐”观的熏陶,领悟借景而表现阔大胸襟的写法。

1.读顺:首先范读,或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提出要求,对照书本,一字一音听准。接着让学生查字典,看书上注音,自主朗读两遍,将课文读通顺,再放录音,无须对书,只专心听之任之可也。然后或前后或左右两人合作,轮流朗读,相互正音。继而,师生二重通读全文。其间,教师巡行于行间,随时解决生字或误读。

第一段,叙事,滕子京的政绩、文化建设和自己作记的缘由。其中“守”作动词用,“越”有“度过、超出、经过”义,“百废俱兴”为成语等,当要提及。中间三段写景,先实后虚,境界广阔,气势雄浑。第二段,佳境概述,收放自如,放在前,收在后,引出下面“悲喜”二段。“衔、吞”二词,以动写静,状洞庭湖巨口之貌;“浩浩汤汤”泛指广阔壮大、与今说“浩浩荡荡”义近,但要注意读音区别。三、四两段分别以想像虚写览物而悲和览物而喜的两种类型,为第五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埋下伏笔。“游泳”为两个词,不可忽略;“岸芷汀兰”互文见义;“郁郁青青(jing)”,茂盛的样子;“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应看作对偶,“空”则为名词。这两段既相互对比又情景交融,多用四言的韵语和排偶形式,尽铺张之能事,虽有人讥诮为“传奇体”,并不影响多数人的认同。第五段,抒怀,揭示主旨,既是张扬自己的崇高抱负,也隐含对朋友的勉励意蕴。这一段名句多多。末段,记时,通常做法。疏通大意后,全文脉络也应当板书完成。

叙事作记缘由

佳境概述(实)

状景因己而悲记洞庭湖水

因物而喜(虚)念天下忧乐

抒怀天下己任

3.读悟:分组或选择美读能力强的诵读、陶醉其中,即进入作者的精神状态,读出语调、节奏和情感。重放录音,倾心而听,将自己想像为作者。带着这种情绪,在录音范读后,自主朗读两至三遍。

引导学生感悟、探究和陈说自我的独特体验:一从思想内容方面设问,让学生领悟到本文巨大的感人魅力在于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通脱胸怀和“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志向。二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问,让学生领悟到本文名为记楼,实是借题发挥,写景不过是纵论情怀的铺垫。三从语言方面设问,让学生搜集并整理本文哪些成语和短语至今还有活力,成为我们语言精华的组成部分。

4.读写: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范本,进行句式仿拟和语言模式的积累。当堂,每人两至三个。

5.读背:先自主抢背,或老师选择记忆力强的示范,再师生二重诵背。

三、另类拓展

提供施蛰存先生《先忧后乐》的非主流观点的短文,以引发思考,唤醒批判思维,展开讨论,就是非曲直各抒己见。仍需教师的基本立场,施老先生的说法敏锐犀利,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有故意对立歪曲、强词夺理之嫌,从思维角度说,确实发人心智。范公的“忧乐观”,说白点,即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在当今时代,依然不失其借鉴作用和教育意义。学生接受与否,平等沟通可也,不可强加。

四、读后

我仔细想想,这两句话也很有些不对劲。天下老百姓还没有什么忧虑,可知还在太平天下,你范仲淹却忧起来了,忧些什么?惟恐天下不乱,领导天下老百姓跟着你转乐为忧吗?天下老百姓的生活过得很好,大家都很快乐的时候,惟有你范仲淹却并不快乐,还在忧。忧什么?杞人忧天吗?等到人民快乐过去,天下形势有些不妙现象,人民开始有些担忧了,而这时,你范仲淹却乐起来了。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可乐的呢?除非是幸灾乐祸。两个名句,一经分析,实在只有一个意义:人民快乐的时候,你忧愁;人民忧愁的时候,你快乐。不和天下人民同感情,这是爱国主义吗?

教学目标

1.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能够背诵课文;揣摩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

3.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借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猜读——创设情境说感受

1.运用多媒体,播放古典音乐,出示岳阳楼图片,并提问:"同学们,你认识这座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如果你此刻站在这座高楼上,你会想到些什么"让几位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的感受。

总结:大家会有不同的想法,是因为大家有着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范仲淹作为封建时代有志文人士大夫的代表,面对此情此景,他又想到了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和范老先生一起做一次洞庭之旅,真切的去感受,去聆听作者拳拳心语!

(二)理读——整体感知理思路

2.学生自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疏通文义,画出句读。如有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帮助解决疑难。

点拨:指导明确重点词句。注意通假字(具、属)、词类活用(先、后)和古今异义(气象、微)的现象。

点拨:

(1)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2)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登楼"览物"而产生的两种不同感受。

(3)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三)析读——品析内化读真情

1.滕子京遭贬,不忘重修岳阳楼表现了什么

2.文中没有详细描写岳阳楼,原因何在

3.课文三、四两段文字描绘了洞庭湖哪两幅画面

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说明了"迁客骚人"的"悲"和"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本文是如何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点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领会本文寓情于景、卒章显志的写作技巧。

第二课时

(一)回顾——忆整体析局部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岳阳楼记》,谁简单介绍一下那里的美景以及作者的感受自由发言,共同回顾。那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作者是具体怎么把岳阳楼写的如此壮美的。

(二)品读——含英咀华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好的词句,仔细品味。

点拨:体会"衔远山,吞长江"一句中"衔吞"二字形象地写出山在湖中,湖蓄江水的壮阔气象,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人格化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这段文字运用四字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极力描绘出一幅阴冷的画面,读后给人一种天昏地暗、阴风惨惨的感觉等。

2.体会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特点。简单介绍骈句、散句的形式特点。

提问:本文的句式又是如何骈散结合的学生思考,并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具体做出总结。

4.配乐齐读,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扩读——畅所欲言话感悟

1.感受主旨,讨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么意思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你是如何理解的

点拨:深入感受作者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政治抱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高尚品格。

2.巩固练习,扩展阅读。

(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基础文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以”、“则”等虚词和“然则”、“得无”的用法。

2.理解本文写景抒情、对比出旨的特点。

3.领会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二、难点、重点分析

《岳阳楼记》难句解析:

①越明年,|②政通||③人和,|4百废具兴。

译文:“过了明年,政事顺利,上下和睦,一切废弃了的事儿都兴办起来啦。”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3.至若①春和||②景明,|③波澜不惊……

译文:“至若到了春气暖和,阳光明媚的时候,波澜不起……”

4.①沙鸥翔集,|②锦鳞游泳。

分析:(1)这是一个对偶句。“锦鳞”特指美丽的鱼。

译文:“沙鸥或者齐飞,或者群集,鱼儿有时浮出,有时潜入。”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分析:(1)“而或”其实是两个词,“而”表顺接;“或”作“有时”讲,相同的用法如:“仆常痛诗道崩坏,忽忽愤发,或食餟脯……”(白居易《与元九书》)

(2)“一空”、“千里”都是数量词组作谓语,“长烟”、“皑月”都是偏正词组作主语,“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是一个工整的对偶句。

(3)“浮光跃金,静影沉壁”,也是对偶句,各又隐含着一个比喻,就是“浮光如跃金,静影似沉壁”,“跃”,不只是“闪动”,更有跃出水面的意思。一阵风吹来,微波涌起,峰尖在日光照耀下像是跳荡着的黄金。上句写水上之景,下句写水下之影。或说“浮光跃金”,从意思、从工整的对偶上看,应当接“沉影静壁”,“静影沉壁”实在是错综形式。

译文:“有时弥漫的炊烟完全消散,皎洁的月色笼罩千里。浮动的月光,把微波变成跳跃的黄金,静溢的影子,如同沉浸的白玉。”如果是“沉影静壁”,译文或可也是对偶句。

6①居庙堂之高|②则忧其民。

分析:(l)假设复句。主语“古仁人”都因承前省。

译文:“处在朝廷的高位,就关怀他的百姓。”

7①“先天下之忧而忧,②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译文:“在天下人忧愁的前面忧愁,在天下人快乐的后面快乐。”

8.①微斯人,|②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一、导入

二、读讲

把课文立意新(政论好、人生观好)与语言美(写景好)作为重点。采用反复朗诵课文并当堂背诵的方法,在不断吟诵中深化对重点问题的理解。

第一节: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及原因。

第二节:欣赏洞庭湖全景。体会转折句的作用。

第三节、第四节:把握景与情的关系,落实对字词、表现手法的理解。

第五节:理解全文的主旨。

以上教学过程中,朗读形式多样,背诵则结合讲析逐步进行;以读为主,读读讲讲。

三、辨异

罗列一些意见不一的解释性内容,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判断,去决定取舍。如“而或长烟一空”有两种解释:①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②;雾气充满天空。要求学生对比着结合课文分析。

四、归纳

着重从语言方面去探究,分别从词语、句式、修辞、节奏等方面去概括、归纳:

1.词语——炉火纯青,如“衔远山,吞长江”。

2.句子——精练形象,如四字句式中,有成语、对偶句、排比句等。

3.修辞——巧妙运用,如对偶,对比、排比、借代等。

4.节奏——抑扬顿挫,具有音乐美。

五、补析

评析:

方伯荣老师设计的此教例朴实、淡雅,似乎平淡无奇。实际上它很讲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教者注意了如下方面的“组合”。

一、内容的组合。教学中以教材内容为主、适当引进课外内容;教材内容中以单纯性理解为主,适当插入思辩性内容。

二、方法的组合。教学中以诵读为主,配合以讨论法、问答法、讲析法。新课的导入别具一格,实际上是运用了铺垫式的先入为主法(起定向作用)。

三、程序的组合。教学中以循序渐进的推进为主——导入、读讲、辩异归纳、解析等步骤环环相扣,同时注意适当重复和迂回——“归纳、中的内容就是“读讲”内容的深化和条理化。

四、节奏的组合,主旋律是学生的诵读、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变化方式,中间插入其他各类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疏密相间、跌宕有致的和谐共振。

所以,此教例看似乎淡平淡却含有丰富的“潜台词”。

课堂教学中的组合艺术是语文教师策划水平的体现。恰当的组合不仅能使教师完满地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能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日常教学中的只讲不读、教师单边活动、教学程序杂乱、教学无法深入等等现象,都与组合不当有关。教师中真正从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教学的“布局谋篇”的,似乎还为数不多。从这个意义来讲,此教例提醒着我们:请注意课堂教学的组合美!

一、警句导入

同学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是千百年来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它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对我们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提出这一名句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对联导入

(指名回答。板书“岳阳楼记、范仲淹”)

三、成语导入

新课伊始,在投影仪(或黑板)上出示以下内容:

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成语填写)。

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寻求答案: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四、作者导入

五、名楼导入

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学习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六、挂图导入

同学们,这是我国的名楼——岳阳楼。岳阳楼,在现在的湖南省岳阳市,高三层,下瞰洞庭湖,建于唐初。北宋时,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练篆额,一时传为“四绝”。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的岳阳楼多么壮观!现在,请大家听老师范读一下“四绝”之一的《岳阳楼记》,你们在下面把描绘景色的句子勾画出来。

七、传说导入

同学们,我先提一个问题:如果你没有去过一个地方,你能描绘出那个地方的优美景色吗(学生回答)传说我国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时,就没有去过岳阳楼。他被贬邓州时,仅收到好友滕子京寄来的一幅岳阳楼的画图,就写出了流传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八、文体导入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知识与能力

1、掌握“霏、浩浩汤汤”等文言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2、朗读、背诵全文,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刻理解和正确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和政治抱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2、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柳州有幸,拥有柳宗元;岳阳亦有幸,拥有滕子京和范仲淹。柳宗元和刘禹锡因为同举进士,遂成为莫逆之交,演绎了文学史上一段佳话;而范仲淹和滕子京这两位同榜进士,也是情同手足患难与共,共同谱写了岳阳人民百世的荣耀和骄傲。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所谓的政绩,也是一份文化遗产,更是一个精神家园。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深。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宋仁宗天圣年间任西溪盐官,建议在泰州修捍海堰。宝元三年,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屡立战功。庆历三年,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任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改革措施,包括限制以“思荫”为官,选用干练的人员、严格执行政令导项,又主张兴修水利。因遭保守派反对罢政,于庆历五年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颖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2、知识链接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2)词语释义

(3)一词多义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自然段):记叙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作记的缘由。

第一层(2自然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景象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

第二层(3—4自然段):用两个排比段分别写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自然段):抒发作者的阔大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2)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答案示例:①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②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③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二)研读分析

答案示例:背景是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导入新课】

复习第一堂课内容,找学生复述内容。

【新课探究】

一、整体感知、讨论课文的结构

1、朗诵全文。

全文共6段,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缘由。

第二部分(2~4段):描写岳阳楼周围的景色,写"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全文的主体)

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段):写洞庭湖雄伟壮丽的的景色并提出"迁客骚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

第二层(3~4段):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因景而异。一明一暗,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部分(5段):借对"古仁人之心"的探求,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二、分析第一段。

1、先指定学生读、讲课文,结合进行正音、释词。

2、思考与讨论

讨论并归纳: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基础上"重修岳阳楼",这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阔大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

3、齐背第一段。

三、分析第二段。

(1)整体分析: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既是说明洞庭湖集岳州诸景之大成,又是说作者的笔墨是以它为主要描写对象,这便行云流水般地过渡到洞庭壮景的描绘上。

先写气势阔大。"衔远山,吞长江",洞庭之于远山是"衔",于长江是"吞",两个动词超神入化,赋予洞庭以宏阔的气象。凝练形象的语言既交代湖与山、湖与江之间的关系,又描摹了洞庭巨嘴般的形象,将静止的景物注进入生命,变静态为动态。

次写水势浩大。"浩浩汤汤"。重叠式的用语写出烟波浩淼、浪涛汹涌的景象。尔后,把笔推开去,"横无际涯",极目而不见边际,盛夸范围寥廓。

作者拎起来后,再一笔宕开去:"前人之述备矣"说明这不是作者笔墨中心,最后又用"然则"一词转过来,直入本文主旨————随物赋感,因景生情。

骚人——课本注解:诗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也称诗人为骚人。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两者不能对换,如本文"迁客骚人"若换成"迁客诗人"就不恰当。因为《离骚》的作者屈原是一个遭到贬逐的诗人,所以"骚人"比"诗人"有时还多一层"恍然失志"的意思,本文中"骚人"与"迁客"相配比较合适。

(2)这一段写"岳阳楼之大观",虽然概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

引导要点:作者善于选取形象化的词语绘声绘形。如:衔远山——洞庭湖中有许多小山,用一"衔"字形象地写出湖与山的关系。吞长江——长江流经洞庭湖,用一"吞"字,不仅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而且"吞"字声音宽舒洪亮,读来有气势磅礴之感。"衔"、"吞"字连用,更使静景富于动态和活力,浩浩汤汤——字音响亮,叠字又加强了气势,而且四字都是水旁,形容水大流急,既绘声、又绘形。气象万千——连用两个数词写洞庭湖上景象变化之多之快,极有声势。此外如"横无际涯"的"横",与"广"近义,但作者用"横"而不用"广",因"横"字显得境界开阔而有气魄;"朝晖夕阴"的"晖"换成"晴"字,义通顺,但作者用"晖"而不用"晴"字,因为"晖"字具体,容易使读者联想到洞庭湖上"春和景明"的景象。这些例子可以看出作者炼字的功力。

(3)本节中有些句子有前后照应的关系,有些句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它们找出来说明它们的关系或作用。

引导要点:"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为下两段分别写洞庭湖上"霆雨罪罪"和"春和景明"的景象伏线。"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既承接上文写景的句子,又引出下面两段文字,其中"情异",是关键词,是全篇抒情、议论的基础,行文前顾后盼,文理绵密。

(4)提问:第2段写洞庭湖的全景,用"衔远山,吞长江",如果把"衔"改为"连",把"吞"改为"接"好不好?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是无生命之物,同"衔吞"则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动人画面。如果用"连接"来替换,只是客观地说明三者的相对位置,画面是静止的,效果没有这样好。

(5)提问:从岳阳楼上看到的雄伟景象有哪些?

讨论并归纳:

(1)气势非凡:"衔远山,吞长江"。

(2)宽阔无边:"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湖光山色:"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提问:作者没有停留在写景上,而用"然则"从岳阳楼的地理形势,转入写什么?

讨论并归纳: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3、齐背第二段。

四、总结

1—2节的内容及词语。

1.体味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

2.掌握“具”“属”“去”“景”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3.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况。

一、基础部分

1.下列汉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谪(dí)晖(huēi)

b.霏(fēi)谗(chán)

c.汀(tīnɡ)楫(jí)

d.芷(zhǐ)汤(shānɡ)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薄暮冥冥:

(4)把酒临风:

(5)去国怀乡:

(6)宠辱偕忘:

(7)长烟一空:

(8)春和景明:

3.指出停顿有误的一项()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予观夫/巴陵/胜状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4.填空题。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_家。在本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阅读下文,完成5~12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属:作文:

胜:晖:

观:极:

6.下列句子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百废具兴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属予作文以记之d.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前人之述备矣。

(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8.概括第二段文字的中心。

9.“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什么?

10.“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一句和岳阳楼有何关系?

11.“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用词极妙,妙在哪里?

1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原因是什么?

二、提高部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6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3.首联和颔联:(1)哪些字句暗示了主观情?

(2)情景交融创设了哪些背景色调?

14.颈联和尾联直抒胸臆是因何而起?

15.这是一首________诗。反映了作者的________风格。

16.赏析颔联。

★试一试

17.同写岳阳楼,和杜甫诗风相比,李白的诗风是怎样的?请结合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分析。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不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参考答案:

一、1.a(zhéhuī)

2.略3.d

4.(1)范仲淹希文北宋政治军事文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6.b

7.(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3)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

(4)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8.写洞庭湖全景。

9.唐贤今人诗赋。

10.暗切岳阳楼,站在岳阳楼上观巴陵最好的景色——洞庭湖全景。

11.用拟人写法把洞庭湖这一无生命之物写得极具生命之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的气势。

12.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二、13.(1)“昔闻”“今上”表达了作者从过去到现在的数十年的心路历程,山水风景虽佳,但一路坎坷,心境悲凉。“坼”和“浮”无限地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也表现了诗人的拿云心事。

(2)涂上一层苍凉广袤的底色。

14.由个人的无所依傍、年老多病到展望国家社稷支离破碎,诗人的悲痛之情终于难以克制,不禁老泪纵横。

15.律沉郁

16.颔联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它表明,广阔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楚的疆界,日月星辰若浮其中。

17.提示:豪放飘逸。能说出一两点进行分析即可。

上一篇:《岳阳楼记》语文导学练讲学稿

下一篇:《岳阳楼记》中考文言文精细阅读

一、字

1、读准字的音

滕()谪()郡()赋()

霪()霏()冥()谗()

芷()汤()汀()怡()

2、通假字

百废具兴具:jù俱,全部。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嘱,嘱托。

二、解词

百废具兴兴:兴起。

属予作文以记之之: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全、详尽。

学习本文

记述作者撰写此文的理由:应滕子京的托付而撰写。这段写岳阳楼的重修、增刊。

2、这段为什么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以及他到任后卓有政绩?

作者特意先写滕子京被贬谪降任,这不仅是在记述此一事,更是暗写自己内心对此之愤懑不平;写滕子京到任后短期内就有政绩,表明了作者深怀情谊对朋友称誉,慰勉。

从全文看,先记述此一事与后面的抒情议论有关系。若无此,后文之抒情议论会显得淡然无由。

3、第二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

4、第三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这段内容与上段有何联系?

第三段描写湖上久雨阴晦的凄凉景象以及“迁人骚客”登楼睹此的伤感心情。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虎啸猿啼。”描写久雨阴晦,洞庭湖上风疾浪翻,满目萧瑟凄凉的景象。②“登斯楼也……而悲者矣。”描写“迁客骚人”临此景而生伤感之情。

这段所写是上段所言“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一种情况。

5、第四段写什么?包含几层意思?本段的内容与前文有何联系?

第四段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至若春和景明……此乐何极!”描写春光明媚,春风和煦,洞庭湖中一派明丽动人的景象。②“登斯楼也……其喜洋洋者矣。”描写“迁客骚人”临此景而心旷神怡,陶然而乐之情。

这段所写是前文所言“……得无异乎”的另一种情况。

6、第五段写了什么?这段内容为什么重要?

第五段直抒作者胸臆,砥砺友人同道。作者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以“古仁人”为楷模,忧国忧民),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段包含两层意思:①“嗟夫……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展示“古仁人”高尚坚毅的思想品格。②“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明示志向,砥砺友人。

这段的内容极为重要,全文主旨在此。前文言“迁客骚人”之悲,之喜,是为了与本段所言“古仁人之心”作对比,以更加鲜明地肯定本段表明的以“古仁人”为楷范的诚笃主张与坚定志向。

7、文中写了几种人的思想感情?作者属于哪一种?

三种人:因己而悲者;因物而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作者属于第三者。

8、全文表明的观点是什么?

表明观点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测试

1.文言词语中红色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A.腊之(là)拂士(bì)宫阙(què)

B.琼楼(qióng)社稷(jì)啮人(niè)

C.若夫(fú)绮户(yǐ)隳突(huī)

D.属予作文(zhǔ)谪守巴陵(zhé)数言欲亡(shù)

2.下列句中红色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连月不开(放晴)春和景(日光)明

B.长烟一(全,都)空把(持,执)酒临风

C.增其旧制(规模)去(离开)国怀乡

D.薄(少)暮冥冥吾谁与归(返回)

3.下列句中红色词语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政通人和北通巫峡

C.前人之述备矣或异二者之为

D.不以物喜属予作文以记之

4.句子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运用对比、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洞庭湖湖光山色变化无穷,为下文具体写洞庭湖上一阴一晴景象作伏笔。

B.“衔远山,吞长江”运用比拟对偶的修辞手法,赋予洞庭湖以生命、以气势,把“远山”“长江”跟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构成一幅动的画面。

C.“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把一动一静时的光影色态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以美感。

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实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岳阳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B.《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

C.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唐宋八大家”之一。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一幅题岳阳楼的名联。

参考答案

1、B

解析:A项中正确读音应是“腊之(xī)”;C项中正确读音是“绮户(qǐ)”;D项中正确读音应是“数言欲亡(shuò)”。

2、D

解析:D.薄(迫近)暮冥冥吾谁与归(归依)

3、C

解析:A.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雄伟景象)

B.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往,通向)

C.前人之述备矣或异二者之为(都是助词“的”的意思。)

D.不以物喜(因为)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4、D

解析:D.“薄暮冥冥,虎啸猿啼”是虚写之景,渲染出一种悲凉凄惨的氛围,烘托了登楼者的感伤之情。

5、C

解析:C.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中考解析

1、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问题。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本段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一句是:□□□□□□□,□□□□□□□。

(2)写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

答:。

(3)下列红色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居庙堂之高(指朝廷)B.是进亦忧,退亦忧(这样)

C.先天下之忧而忧(然而)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

【考点】: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选文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中的“先”、“后”都是意动用法。

(2)本题考查句子的翻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意思是: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或:不因外物之忧、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

(3)答案为C项。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C项“先天下之忧而忧”中“而”的意思并不是转折连词“然而”,应该是表示顺承的连词,可以译为“就”。

2、翻译文言文句子,有错误的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译文:并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禽兽的变化能有多少呢?不过是让人耻笑罢了。

D、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考点】:重要语句的翻译

【分析】:答案为C项。句中的重要词语“变诈”“笑”等翻译不对,全句的正确翻译是: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教材分析

《岳阳楼记》是我国古代散文的名篇,此次它被选编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岳阳楼记》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古典人文教育的较好载体,也是适应新课改创建古文教学多样化的典范课例。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必要的古文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理性分析与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之上,将朗读技巧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文言文朗读获得喜悦感和成就感,加深对文义的理解。

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实现以下的教学目标:

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特征;通过朗读继续提高诵读能力,品味意境;能够背诵课文;揣摩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感受作者胸襟、抱负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政治理想,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借鉴。

为了巩固学生的文言文知识,我将:朗读和背诵全文;学习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设为教学重点。

教法

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特点,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将具体运用以下教法:

①学生借助工具书、网络等资源在课前查找资料,为课堂学习作好准备。

②以古典音乐和岳阳楼的风景图片为背景,借助多媒体播放名家朗诵,营造出诗意的学习氛围。

④结合课文条理清晰,文意浅显的特点引导学生充分交流,探究文本的结构及表达方式上的特点。

其中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关键处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以完成高质量的教学任务。

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对于初中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多形式的朗读课文,培养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赏析环节充分利用勾画和批注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利用合作、讨论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

课前准备

现在我将具体陈述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在古典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我用图片展示介绍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或秀美或壮丽的风景,接着吟诵有关的美文妙句,由此导入《岳阳楼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图片的欣赏,音乐的感染来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情境美和语言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背景资料展示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就诵读。朗读技巧的训练是我此次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四个环节。

2、然后听名家诵读课文,激发朗读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跟读起来,初步感受不同段落情绪的差异。

3、指导节奏时,先由我做示范,然后请学生划分第五段节奏并进行诵读。

4、指导语调时,先让学生任选一段自由朗读,再挑选几位同学进行对比诵读,要求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品味迁客骚人的情感变化。

(四)理解文本,背诵课文

①在之前的朗读基础上,学生再借助注释、工具书翻译课文就不太难了。在此过程中,我会在学生中间巡视,帮助解决疑难,如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若有共同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全体学生思考,当众解决。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背诵做了量的规定,我们提倡阅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要能基本上做到当堂背诵,并且在课后还要不断刺激、强化。在课堂上我们应经做过了快速背诵的训练,因此我要求学生在课后尝试背诵全文。通过背诵,学生不仅为下节鉴赏课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他们将文言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以及美文妙句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不断提升自己。

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知识掌握1.填空。(1)《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希文,宋朝________家、________家。...

《岳阳楼记》练习一、解释谪:晖:耀:郁郁()青青守:大观:潜:璧:越:备:樯()倾楫()摧此乐何极()百废:然则:薄()暮冥冥()偕:具:通:斯:把:乃:南极()潇湘国:临:旧制:迁客:感()极()嗟夫:于()其上骚人:...

《岳阳楼记》讲学稿●教学重点提示1、有表情地朗诵、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学习古代志士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抱负。...

一、教材分析:《岳阳楼记》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本单元入选的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古诗外,其余四课均足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诵的名家名篇,很能代表中国山水文学情景交融的特点。...

1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文的兴趣,提高在比较中鉴赏诗文的能力。2.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文意境。3.体会诗与散文两种体裁的异同点。...

读书是由兴趣做动力的,在回忆起读书时代,我们有什么理解和启发呢,也许《岳阳楼记》能为你带来答案。下面是《岳阳楼记》的阅读答案。《岳阳楼记》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岳阳楼记》复习题庆历四年中,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体味先忧后乐的拳拳心语;2.掌握“具”“属”“去”“景”等词的意义和用法;3.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况。一、基础部分1.下列汉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谪(dí)晖(huēi)b.霏(fēi)谗(chán)c.汀(tīnɡ)楫(jí)d.芷(zhǐ)汤(shānɡ...

教学目的:一积累词语。实词:(名词)赋、国、景、大观、迁客、骚人、宠辱、(动词)谪、属、把虚词:夫、斯、其、微、则、然则词组: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气象万千、霪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虎啸猿啼、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却忽略了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缺少师生独特情感的体验,形成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单一、固定化。...

【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守巴陵郡。越(及,到)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同“俱”全,皆)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同“嘱”)予作文以记之。...

THE END
1.投资者偿还证券负债的方式有哪几种?一、通常情况下偿还融资债务的方式有下列两种:1.通过在证券交易所卖出证券的方式将卖出证券所得的价款...https://licai.cofool.com/ask/qa_705405.html
2.howfar的提问有几种回答方式解答一 举报 how far问的是有多远,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回答①It's + 一段时间's +走一类的动词②It's+距离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更多答案(1) 相似问题 How Far的回答 how far提问怎么回答 用how soon,how long,how far提问时该怎么回答?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522968fbd6e2ad760750b9005d478f2c.html
1.12种面试的提问方式12种面试的提问方式 在面试中,主考官要获得关于应试者的不同方面的情况,如心理特点、行为特征、能力素质,由于要测评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主考官根据评定内容的不同来采取相应的提问方式。面试中常用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 12种面试的提问方式1 1、连串式提问。 https://www.yjbys.com/qiuzhizhinan/show-18730.html
2.五年级上册生命安全教育的教案(通用19篇)3、讨论:生活有哪些地方很危险,为什么? 4、讲述:下面,我们来做个守护自己的天使。 二)新授 1、认识几种常见的标志 (1)学生活动——观察P21的标志,提问:你认识哪 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常见的标志,让孩子了解安全的重要性。些标志?它有什么特点? (2)讨论: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危险的地方?请你设计一个标志。 https://www.ruiwen.com/jiaoan/4602331.html
3.面经分享:美团面试也太难了!4面美团终成Offer(篇幅限制只能展示部分面试题及答案出来)感兴趣的话下面会有获取方式哈 数据库 请简洁描述 MySQL 中 InnoDB 支持的四种事务隔离级别名称,以及逐级之间的区别? TIMESTAMP 在 UPDATE CURRENT_TIMESTAMP 数据类型上做什么? MySQL 中有哪几种锁? Redis 是什么?两句话做一下概括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51880698&efid=Gn-Vh8Nj4BB_v7sWtHb2mQ
4.短期工伤保险的购买方式有哪几种短期工伤保险的购买方式有哪几种短期务工或者当一名普通的临时工,可以选购一份短期工伤保险给自己提供保障。购买短期工伤意外保险的形式有很多,其中最常用的几种方式是到网上投保、通过保险代理人投保、到保险公司直接投保、电话投保等。首先,消费者可到专...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短期工伤保险的购买方式有哪几种的知识,跟着...https://mip.66law.cn/laws/502800.aspx
5.心理学:几种提问方式,让你成为沟通高手HRG资讯心理学:几种提问方式,让你成为沟通高手 那些沟通高手,在跟人聊天时都会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很会抓住重点,会聚焦问题,逐步的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解决方案。 从心理疏导/咨询的角度来看,其实高效沟通者是用了心理沟通中的“提问”技术。心理咨询师们在提问的时候,不会天马行空,随意提问,想到什么问什么。他们...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618278.html
6.巴菲特股东大会实录(附全文):股神承认自己看走眼,错过了谷歌和亚马逊...巴菲特:我想在我们的公司里面,当然也是这样一种所谓分离式的管理,也就是不是集中式管理,这也是现在很多公司的管理方式。我们的想法是这样的,我们对一些原则是非常注重的,我们并不是只发布一些原则,每年的年会你都可以看到,我们也进行一些详细的解释。股东跟这些经理之间,我们有时候可能一、两年之间,都不会听到我的集...https://www.163.com/dy/article/CJRKLR2205118DFD.html
7.100个传统文化常识问题7. 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A) A、十个 B、十二个 8. 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B) A、颐和园 B、 圆明园 9.“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A) A、象形字 B 、表意字 10.“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https://jw.beijing.gov.cn/language/ywsh/201612/t20161219_1056479.html
8.沟通提问技巧大全提问有不同的方式,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相应的提问才能保证效果。 一般而言,对客户进行提问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封闭式提问 封闭式提问就是在一定范围内引出肯定或否定答复的问句。这种问句可以使发问人取得特定的资料或确切的回答,比如,“条件就是这些,你决定了吗?” ...https://www.jy135.com/zhichang/647644.html
9.开场白的方式有几种开场白,演出或其他开场时引入本题的道白,比喻文章、介绍或讲话等开始的部分。那么你知道开场白的方式有几种吗?下面小编整理了关于开场白的方式,仅供参考! 开场白的方式有几种一 (1)以夸奖听众开场 为了让你的听众喜欢你,首先向他们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好感。 https://www.wenshubang.com/zhuchici/464922.html
10.艺考包括哪些专业?不同方向艺考内容及注意事项→MAIGOO知识考察方式,或者是由考生随意抽取题目,或者是由主考随机提问。 播音主持艺考需要了解的常识 1、中国播音学研究方法有哪几种? (1)系统的方法 (2)全息的方法 (3)比较的方法 (4)借鉴的方法 (5)实验的方法 2、中国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是哪个? 1940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3、中央...https://m.maigoo.com/goomai/201138.html
11.8.28(六)“是”的前后用相同的词语,可以表示以下几种意思: 1.肯定主语就是宾语所代表的那一类,而不是别的。 2.表示界限分明,清清楚楚,不含混。这种句式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是”字句形成的,一般用来表示办事规规矩矩,做事条理分明。、 3.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但比用“虽然”语气要委婉,更加口语化。https://m.douban.com/note/635710608/
12.八年级语文《苏州园林》教案11篇1、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句子的多样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词的精练、准确和周密。 4、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 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提问:本文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以第5段为例说明。同学发言,归纳: 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林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http://mip.yuwenmi.com/jiaoan/banianji/2239095.html
13.9种提问方式,训练商务面谈能力(上)前几节课,我们分享了如何准备一次商务面谈,以及如何做好商务面谈的开场白。 这节课继续分享,商务面谈中,可以使用的9种提问方式。 学习这节课的目标,是帮助你在商务面谈中,与对方更好地交流,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1、封闭式问题 这一类问题,通常带有预设答案,回答者会被限制,不能自由发挥。如果你想获得明确回答...https://www.jianshu.com/p/40c9fc4e8b81
14.C4D投射方式有哪些?C4D的5种投射方式分享这个投射方式是使用一个平面的形状来进行投射,它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想给一个物体的...https://www.yutu.cn/question/tiwen_170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