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信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0164期第1-7页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价值观是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构建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主流价值观体系,它是中国价值观的当代形态。早在2003年,我国学界就已经使用了“当代中国价值观”这一术语,但作为一个学理性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出现的。党的十八大后,这一概念受到了学界的重视。这一概念的提出和凸显具有历史必然性,反映了我国社会实践的需要。提出“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真实意图和实质意义是主张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而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体现了我国主流价值观对非主流价值观的包容和引导,而且有助于使之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广泛认同,有利于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国际传播。
关键词:当代中国价值观/价值观/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
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资助项目:11&ZD02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研究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资助项目。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学界在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以下简称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提出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概念,并正在开展对当代中国价值观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提出,拓展和深化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促进了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文化传统和当代中国现实的对接。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不仅更容易获得中华儿女的普遍认同,更为中国大众喜闻乐见,也更有助于在当代世界树立当代中国的价值形象和凸显当代中国价值的民族特色。
一、“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由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后,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马俊峰在《深化价值观研究与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5]一文中从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的角度使用了“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概念,明确提出了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的课题。2008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杨信礼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建构》[6]、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宋惠昌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变革的基本趋势》[7]、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锡蓉在《当代中国价值观取向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8]等论文中分别提出了关于当代中国价值观内容的观点。但是,上述几位学者都尚未对“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本身作出阐述。
“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提出,不是学者的突发奇想,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快速发展着的当代中国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价值观;同时,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高度重视主流价值观构建,也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社会条件。
任何人都不可否认,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变得益于改革开放,而改革开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是人类走向富裕和谐的康庄大道[12]。但是,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社会政治制度,没有对其负面效应起到有效防范作用的法制和政策,就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导致社会日益两极分化、资本化,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事实表明,市场经济在使中国迅速强大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以前的主流价值观即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严重冲击,使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更加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生活,同时也使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精神生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和混乱。今天,不少社会成员眼中只有金钱、权力、名誉等物质的、外在的价值,而没有了人格的、精神的追求,精神世界荒芜。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来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被空前严重地提到了党和政府的面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价值观多元化。今天的中国,与中共中央所倡导和推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同时存在和流行的,还有西方价值观、传统价值观、改革开放以前的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及不同宗教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的同时存在、流行及争斗,导致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混乱,而且它们不同程度地对现行社会的制度和政策发生影响,导致制度和政策自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改变价值文化多元对峙甚至冲突的格局,构建主流价值观,使其他各种价值观从属于和服务于主流价值观就显得刻不容缓。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我们应该理直气壮地打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旗号,大力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构建,使之成为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脊梁和中国人民安身立命的支柱。
二、“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含义及其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从目前已有的关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学术成果看,对“当代中国价值观”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是将当代中国价值观理解为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价值观。按照这种理解,当代中国价值观既指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也指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的价值观,如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各种宗教价值观等。例如,刘小新就将中国价值观理解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价值观:“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直接后果,将是导致全球社会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而又将导致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三大领域中价值观的分离性发展,致使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态势。”[3]这种理解不是将当代中国价值观看作是中国主流或主导价值观的一种形态。
二是将当代中国价值观理解为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例如,马惠萍在谈到当代中国价值观时说:“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既有中国传统天下主义与和合文化的深厚积淀,也有对西方民族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吸收和‘移植’。”[1]在价值观多元背景下,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差异十分巨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各不同。显然,这种理解也不是将当代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观形态。
“当代中国价值观”这一术语确实可以同时从以上三种意义上理解,但是笔者赞同上述的第三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当代中国价值观”是反映中国特殊历史时期主流或主导价值观形态的概念,可以使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中国传统价值观、西方价值观区别开来。根据这一理解,当代中国价值观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构建的中国主流价值观。对于这一界定,笔者认为有必要作以下阐明。
三、“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意义
从以上对“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提出及其含义的分析不难看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它所反映的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当代转换,它标示着中国价值观正在形成一种新的形态——当代中国价值观。这里我们还需要对“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提出作价值的审视,以便了解这一概念对于我国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从而进一步增强研究和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出“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的真实意图和实质含义是主张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因而提出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义。提出“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意义是多方面而深刻的,特别在以下四个方面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提出“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将核心价值体系具体化为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价值体系,从而使之体现为社会现实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进入社会生活。提出“当代中国价值观”概念,研究和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说到底就是要以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研究和构建当代中国社会完整的价值体系,使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整个社会生活,转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行为准则。“中国价值观建构的过程,就是作为其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现实化、贯彻落实、推广应用的过程,也是作为其核心结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文化的过程。”[16]例如,核心价值观所确立的中国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之一是人民幸福,然而“人民幸福”是一个总体概念,只有将它解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方面的具体目标,人民幸福才能落到实处。研究和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就是要使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和要求转变为“计划书”和“路线图”,当然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构建本身也属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研究和构建。
①分别发表于《光明日报》2014年6月18日第13版,《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4期,周海春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文化发展论丛·中国卷》,《光明日报》2015年2月11日第13版,《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
②分别由科学出版社2014年、2016年出版,武汉出版社2016年出版。
原文参考文献:
[1]马惠萍.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现实选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2]唐志龙.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冲突及其调适[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1).
[3]刘小新.当代中国价值观多元化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田嵩燕.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变迁与重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5).
[5]马俊峰.深化价值观研究与构建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6]杨信礼.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建构[J].山东社会科学,2008,(2).
[7]宋惠昌.当代中国价值观变革的基本趋势[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5).
[8]何锡蓉.当代中国价值观取向与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学术探索,2008,(5).
[9]骆萍,孔庆茵.当代中国价值观:内涵、意义与传播策略[J].求索,2015,(4).
[10]陈国富,余达淮.略论当代中国价值观[J].求索,2015,(4).
[11]刘民主,冯颜利.当代中国价值观的内涵探讨[J].求索,2016,(1).
[12]李义平.为什么必须选择市场经济——重读斯密[J].读书,2012,(3).
[13]江畅.关于我国主流价值文化构建的三个问题[N].光明日报,2012-06-21(11).
[1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15]江畅.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根本性质、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N].光明日报,2014-06-18(13).
[16]江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2014,(4).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北城新区行政服务中心3号楼707室邮编: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