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苏教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特性,但是不同的生物之间又有一些共性。

1.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植物的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的营养: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例如:①庄稼需要浇水施肥;②兔子吃草;③蘑菇的培养需要有营养的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动物和人排出废物的方式:①人体排汗;②动物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①植物落叶;②叶子排出二氧化碳;。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例如:①向日葵向阳生长;②望梅止渴;③人从黑暗的屋子里走出来会眯眼。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例如:①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幼苗由小到大,开花结果;②孔雀开屏;③家鸡产卵。

6.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例如:①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②变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7.除了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①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菌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1.生物适应环境: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说明生物的是适应性具有普遍性当环境急剧变化时,如果生物没有适应能力,可能被淘汰掉,说明生物适应环境也具有相对性

2.生物影响环境:

例如:绿色植物可以防风固沙

3.环境影响生物:

例如:一棵小麦的生活受水分、光照等(非生物因素)影响,也受其他生物(生物因素)的影响。

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生物学。

2.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如食物、石油等,解决社会生态等危机离不开生物学,如人口问题、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

1.显微镜的结构

特别提示: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要透明)→物镜(第一次放大成倒立的实像)→镜筒→目镜(再次放大成倒立的虚像)→眼

(2)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①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成“反比”关系

②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成“正比”关系

(3)①在高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小而暗,细胞是大而少;而在低倍物镜下,看到的视野是大而亮,细胞是小而多。

②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小;物镜放大倍数越小,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大。

③在显微镜视野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倒翻、左右相反的放大虚像】如:玻片上的字母为“b”字,而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则是“q”字。

④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光线过暗时,应调大光圈和凹面镜。若光线过强时,应调小光圈和平面镜。

⑤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发现视野中的细胞偏左下方,为使物像刚好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往左下方移动。如果物像是在视野的左下方,若将玻片往右上方移动,其物像将被移出视野外。【这是因为视野中物像的位置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

⑥判断显微镜视野中出现的污点:可先移动目镜和物镜,污点如果不移动,说明污点是在玻片上,其他与此类推。【污点存在部位有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上】

2.显微镜的使用: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4)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睛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睛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物镜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7)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1.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步骤:纱布擦片→滴液【清水】→撕洋葱表皮→展开洋葱表皮→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注:被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细胞核】

【其过程可简化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纱布擦片→滴液【0.9%生理盐水】→刮口腔上皮细胞→涂口腔上皮细胞→盖盖玻片→染色【稀碘液】→吸水。

【其过程可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吸。】

3.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边,将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慢地放下,以免产生气泡。

1.细胞的结构.

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1)细胞壁:最外面的一层较薄的壁,保护和支持细胞。

(2)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的一层非常薄的膜,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控制物质的进出。

(3)细胞核:一个近似球形的结构,内含遗传物质。有“遗传信息库”之称。

(4)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具有流动性。

(5)液泡:位于细胞质内。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决定各种味道的物质。

(6)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它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7)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绿色部分的细胞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将光能

转变成化学能。

3.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1)相同点: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在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

(2)不同点: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4.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进行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气,同时,将吸收的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细胞里的有机物在线粒体中被氧化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

1.生物的生长

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的。

2.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1)细胞核平分为二。

(动、植物细胞在分裂前,细胞核中的染色体进行了自我复制【加倍】,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核中去。即:恢复原来细胞核中染色体固有的数目)

(2)细胞质也平分为二,每分各含有一个细胞核。

(3)动物细胞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4)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细胞。

3.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组织是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4.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的区别与联系

细胞分化的概念

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一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

图示

细胞分化的过程

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细胞分化与分裂的区别

细胞分裂:是细胞在数量上的增加。

细胞分化:则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的变化。

1.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1)植物体五大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身组织

(2)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动物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类型

结构特点

功能

分布

举例

上皮

组织

由上皮细胞组成

保护、分泌等

身体体表各种管腔壁的内表面

呼吸道上皮、

消化道上皮

结缔

细胞间隙大,排列疏松

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分布广泛

血液、骨组织、

肌腱、韧带

肌肉

由肌细胞构成

收缩和舒张

心脏、骨骼、胃、肠等

心肌、骨骼肌、

平滑肌

神经

由神经细胞(神经元)构成

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脑、脊髓

神经系统

(2)动物体器官

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是由四种组织构成的,但是以某一种为主。

(3)动物体的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3.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比较

关键是看有无系统这一层次。

1.单细胞生物

生物圈中还有肉眼很难看见的生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例如,衣藻、变形虫、酵母菌、眼虫等。

2.观察草履虫

(1)步骤:洗净玻片→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观察。

(2)注意事项

①草履虫有趋氧性、趋光性,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所以草履虫一般聚集在培养液表层,所以吸取表层的培养液可得到较多的草履虫。

②为阻碍草履虫的运动以便于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的培养液的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再盖上盖玻片。棉花纤维不要放得太多。

3.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形态

草履虫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水沟或池塘中,个体较大,长150~300微米,肉眼隐约可见。显微镜下能看到草履虫全身密布纤毛,前端钝圆,后端稍尖,形状像一只倒转的草鞋底,因此称为草履虫。

(2)结构和功能

(3)营养方式

草履虫体内无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以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为食,具体方式:纤毛摆动前进→细菌和微小的浮游植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形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消化→不能消化的残渣由胞肛排出体外。

(4)呼吸和排泄

表膜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表膜排出体外,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含氮的废物通过收集管收集,再由伸缩泡排出体外。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

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和胚,有的有胚乳。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由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构成,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2.种子结构的功能.

种皮: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子叶: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

胚芽:生有幼叶部分,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根:在与胚芽相对的一端,将来发育成根。

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乳:储存营养物质。

3.观察玉米种子结构

浸软的种皮是透明的,一粒玉米是一个果实,因为种子结构中果皮和种皮紧紧贴在一起,类似的植物还有小麦、水稻等一些单子叶植物,

在观察玉米种子时,应该按纵切方式切割,纵剖面滴一滴碘液会看到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胚乳。

4.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比较

类别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胚和种皮

胚都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

都由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子叶2片,无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子叶1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

1.种子萌发的条件

种子萌发需要自身条件和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

(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①具有完整的、活的胚。

②具有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

③种子成熟且不在休眠期。

(2)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具备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3)种子不能萌发的几种情况

①干瘪的种子不能萌发。

②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不能萌发。

③种子处于休眠期。

(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①测定发芽率的原因:如果发芽率低,会造成农作物减产。

②测定方法——抽样调查

③测定步骤

发芽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就可以播种了

2.探究种子的萌发

作出假设

播种前浸种,假设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播种前松土,假设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假设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实验过程

本实验对照组是3号,实验组是1、2、4号。

1和3对照,变量是水分。2和3对照,变量是空气。3、4对照,变量是温度

本实验预期结果:3号瓶种子萌发,1、2、4号瓶种子不萌发③号瓶中有10粒种子,有一粒没有萌发,为什么?胚已经死亡或胚不完整、未度过休眠期

实验结论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

3.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增强,营养分解。

(2)胚根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3)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钻出地面。

(4)出土的胚芽继续生长,发育成茎和叶,胚乳和子叶不断变小。

1.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因为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2.我们平时吃的面粉和大米都是来自于小麦和水稻种子的胚乳。

3.我们平时吃的花生仁和花生油都是来自于花生种子的子叶。

4.市场上卖的绿豆芽主要是来自于绿豆种子的胚轴。

5.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的种子,由于它们具有果皮,所以,严格地说应称为果实而不是种子。

1.根的功能

植物体的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2.植物体根尖的结构

名称

位置

细胞特点

成熟区

伸长区上面

停止伸长,表皮细胞突出形成根毛,内部细胞分化形成导管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伸长区

分生区上面

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

根伸长最快的部位

分生区

根冠上面,被根冠包围

细胞小,壁薄、核大、质浓

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产生新细胞

根冠

根尖顶端

较大,排列不整齐

保护分生区

3.根的生长

(1)根的生长主要是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伸长区细胞伸长的结果。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2)植物根的生长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和向水生长等特性。

1.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无机物:水、无机盐——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

(2)有机物:淀粉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2.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尖吸水的部位是成熟区,因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根是陆生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3.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主要原因

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

4.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三类无机盐

三类无机盐

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缺乏时的表现

含氮的无机物

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茂盛

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严重时叶脉呈淡棕色

含磷的无机物

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和种子的成熟提早

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

含钾的无机物

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形成

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植物的生长还需要含钙的、含锌的、含碘的无机盐。

1.芽的类型

(1)按位置划分:顶芽和侧芽。

(2)按发育结果划分:枝芽、花芽、混合芽。

2.芽的结构与发育

(1)枝芽的结构

①生长点:使芽轴生长。

②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

③幼叶:发育成叶。

④芽轴:发育成茎。

⑤芽原基:发育成侧芽。

(2)顶端优势:顶芽生长旺盛,使侧芽的生长受抑制的现象。

1.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一次是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树皮外侧部分有保护作用,内侧是韧皮部,韧皮部内有筛管;再往里是形成层和木质部,木质部内有导管;髓位于茎的中央,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2.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3.茎除了有支持和输导养料的功能外,还有贮藏和生殖等功能。

被子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会开花

花柄:花柄是枝条的一部分,顶端略微膨大的部分叫作花托,花的其他部分着生在花托上。

花托:上面着生花的部分。

花萼:由萼片组成,位于花的最外层,通常为绿色。

花冠:由花瓣组成,通常具有鲜艳的颜色,如白、黄、红、蓝、紫、橙等,花开放以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开放之后靠美丽的颜色招引昆虫。

花药:内生有花粉。

柱头:可分泌黏液,黏住并刺激花粉萌发。

花柱: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

1.传粉

(1)概念: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2)传粉方式

①自花传粉:一朵花的花粉,从花药散放出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现象,如小麦、水稻、豌豆、番茄等。

②异花传粉:花粉依靠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如油菜、向日葵、苹果树等。

③在自然状态下,并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落在同种花的柱头上,也不是所有的柱头都能得到同种植物的花粉。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2.受精

(1)萌发: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

(2)伸长: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最终进入胚珠内部。

(3)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细胞与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

许多植物的花在凋谢以后,在花着生的位置会结出果实。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被子植物从开花、传粉、受精,到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1)根中能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而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分最活跃的区域。

(2)成熟区适于吸水的特点

①成熟区又称根毛区,有大量的根毛,这增大了吸收水分的表面积。

②成熟区内侧有发达的输导组织,有利于水分的运输。

③根毛细胞的细胞壁外部由果胶质组成,这种果胶质有很强的黏性,亲水能力强,有利于水分的吸附和吸收。

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导管位于茎的木质部中。导管的细胞呈管状,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也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根吸收来的水分就是通过导管向上输送至茎、叶等器官的。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随水分运输至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2)水分被植物体吸收,大致需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水分从土壤溶液进入根部,然后通过根毛细胞进入成熟区的导管,由于根中的导管与茎中的导管相通,水分就由根中导管进入茎中导管,之后由茎中导管向上运输给叶、花、果实等,供植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叶片的结构

(1)表皮: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2)叶肉:叶肉由大量的叶肉细胞组成,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使叶片呈现绿色。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叶绿体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液泡,储存着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

(3)叶脉: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它是叶片的“骨架”,具有支持作用。叶脉中有两种管道——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输送有机物)。可见叶脉有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

(4)气孔:在叶片表皮细胞之间分布着许多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些细胞叫保卫细胞。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是气孔,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1.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的概念

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体外的过程。植物体主要是通过叶片的气孔来蒸腾水分的。

蒸腾作用的过程

土壤中的水分→根、茎、叶中的导管→叶肉细胞间隙→叶面的气孔→大气中(气体)

蒸腾作用的意义

(1)降低了植物叶片的温度,以免被阳光灼伤。

(2)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及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3)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促进生物圈水的循环。

2.蒸腾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要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移栽;移栽后要遮阳或移栽时要去掉植物体部分的枝和叶等,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2)夏天,我们走进森林时,有一种凉爽的感觉,这是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

(3)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是同时进行的,晚上主要是进行呼吸作用和少量的蒸腾作用。

(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小部分用于植物体的生理活动。

3.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绿色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叶片和茎的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不仅对植物自身的生活有重要作用,而且对生物圈也有重要意义。

(1)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2)保持水土。植物的茎叶承接着雨水,能够大大减缓雨水对地面的冲刷。

(3)涵养水源。树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够吸纳大量的雨水,使得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可以说,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绿色植物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应当好好保护森林。

1.探究实验

步骤

操作

目的

结论

暗处理

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光是合成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

遮光

将部分叶片上下两面用黑纸板遮盖并照光

设置有光和无关的对照实验

脱色

酒精水浴加热,脱色成黄白色

完全溶解叶绿素

染色

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

遇碘变蓝的部分证明有淀粉

冲洗

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去掉碘液便于观察

2.实验原理

淀粉具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

1.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公式

光合作用的实质

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光合作用的意义

2.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3.光合作用的实质

(1)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2)能量转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4.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增强,当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因此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

(2)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强而增强。温室大棚通常采用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以提高产量。

(3)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温度的增强而增强。植物在10~35℃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5℃最适宜。

5.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立体种植及在菜棚内夜晚增加光照和补充二氧化碳浓度,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促进有机物的形成,从而提高产量。

(2)卷心白菜外面的叶子是绿色的,而里面的叶子是黄白色的,这是因为缺少“光照”而影响“叶绿素”的形成,这说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6.光合作用的意义:

(1)为动物和人提供有机物。

(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1.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的概念

呼吸作用的公式

有机物(贮能)+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呼吸作用的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意义

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或能量)

2.场所:主要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

3.影响因素:

(1)温度:对呼吸作用影响最大,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增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减弱。

(2)水分:植物含水量增加,呼吸作用增强。

(3)氧气:一定范围内随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作用显著增强。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呼吸作用减弱。

4.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种子的贮存要彻底晒干,以降低呼吸作用,有利于保存。

(3)夏天,用冰箱贮存蔬菜和水果来达到保鲜,其原理是:温度低蔬菜和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的缘故。

1.实验一:种子萌发释放热量

(1)实验装置

(2)实验现象:装有萌发种子的暖水瓶内的温度升高。装有煮熟的种子的暖水瓶内温度不升高。

(3)实验证明:种子萌发放出了能量。

2.实验二:探究种子在呼吸作用中是否释放二氧化碳

(2)实验现象:瓶里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说明瓶里的气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3)实验证明:种子萌发时释放出二氧化碳。

3.实验三: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

(2)实验现象:燃烧的蜡烛放进甲瓶里,火焰立刻熄灭了。燃烧的蜡烛放进乙瓶里,火焰没有立刻熄灭。

THE END
1....萌发,这是因为潮湿松软的土壤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了()A.温度和空气...;我们吃的花生油主要来自图乙中的[ ] ,该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演变成图丙中的 (填序号)。(4)春天,农场周围的桃树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雄蕊上花粉粒散出并落到雌蕊柱头上,这个过程就是 ,接着经过 过程后,花逐渐凋零,花瓣、雄蕊等干枯脱落,但是丁图中的结构[ ] 开始逐渐膨大,最终发育成为果实。 发布:2024/11...https://www.jyeoo.com/shiti/602107bb-15b5-154e-5b38-7c04fd251fea
2.什么是种子的休眠?如何打破休眠促进发芽?种植业种子的休眠是由于种子内部组织发育不成熟或内外界因素的限制,在有利于种子发芽的条件下仍然不能萌发的现象。种子的休眠是植物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自我保护机制,可以防止植物在不利环境中生长,以维持物种的生存。但是,中药材种子的休眠特性给发展生产、引种栽培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有的要人工破皮,有的要低温层积处理来打破...http://nmt.nmg.gov.cn/yw/syjs/zzy/202411/t20241129_2616582.html
3.简述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分散自律控制模式下,车站进站方向为超过6‰下坡道时,遇相对方向不能同时接车或同方向不能同时发接列车由系统控制;在接、发旅客列车的同时,接入列车运行监控装置或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发生故障的列车、制动力部分切除的动车组列车而接车线末端无隔开设备时,应人工干预,禁止通过CTC自动触发进路。()https://www.shuashuati.com/ti/5bd7ec432b5244d1be26721cc608187b.html
4.植物生长环境与调控(3期)超星尔雅学习通网课答案4.3项目2 利用外界条件调控植物生长1、【单选题】花生、大豆等植物的小叶片夜间闭合、白天张开,含羞草叶片受到机械刺激时成对合拢,这种现象称为 。 A、感性 B、向性 C、趋性 D、生物钟2、【单选题】促进莴苣种子萌发的光是: 。 A、蓝紫色 B、红光 C、远红光 D、绿光3、【单选题】花生、棉花等含油较多种子,...http://nanning.ehqc.cn/timu/75_52.html
5.院校信息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1.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3. 种子的寿命及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第二节 种子的休眠 1. 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 2. 延存器官休眠的打破和延长 第3节 植物的生长 1. 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 2. 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 ...https://yzst.chsi.com.cn/wap/sch/detail?schId=367894&categoryId=442342&infoId=81515285
6.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试题答案解析,初中生物试题答案解析20完全浸没在水中的小麦种子不易萌发,主要原因是( )A.缺乏空气B.温度太低C.缺少阳光D.种皮太厚... 查看答案 把两粒大小相似的、自身具备萌发条件的同种植物种子甲、乙分别种到肥沃和贫瘠的土壤中(其他外界条件相同),哪一粒种子先萌发... 查看答案 植物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条件是具有___、___,所需的外界...https://www.ggtiku.com/wtk/list-b111114-s111467-l20.html
7.麦田杂草及其化学防治新技术杂草种子生命力的保持与外界条件有密切关系,改变环境条件,如水改旱或旱改水,可以有效地消灭某些杂草种子;另外,研究杂草发生条件,掌握土壤中杂草种子拥有量及其主要调节因素,是对杂草发生进行预测预报的基础。 一、温度 温度是调节杂草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休眠解除,温度适宜,杂草即可发芽。各种杂草发生的起点温度、...https://www.meipian.cn/3avgmxta
8.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一章第2节种子萌发的条件课件1(新版...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本节目标,1.,简述种子萌发时内在和外界条件,2.知道各种外界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途径,3.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综合归纳、自主获得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一、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探究竟...http://m.zhuangpeitu.com/article/251792189.html
9.2023年初中生物辅导:被子植物的一生生物辅导外界条件 :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光和土壤肥沃程度不是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种子萌发的过程 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种皮和子叶脱落。 ﹡幼苗的类型 1.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幼苗两种基本类型。胚生长形成幼苗时,若下胚轴伸长,把子叶和...https://m.zhongkao.com/e/20230129/63d650ad147d7.shtml
10.种子的萌发的条件习题(含答案).docx种子的萌发的条件习题(含答案).docx 14页内容提供方:jfd7151 大小:41.27 KB 字数:约4.98千字 发布时间:2023-06-28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32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种子的萌发的条件习题(含答案).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626/8010125075005104.shtm
1.植物生理学小结(精选3篇)低温和光周期是花诱导的主要外界条件。 一些二年生植物和冬性一年生植物的春化作用是显著的。春化作用进行的时期,一般在种子萌发或植株生长时期。接受低温的部位是茎的生长点,或其他具有细胞分裂的组织。春化作用是多种代谢方式顺序作用的结果,由特异mRNA翻译出特异蛋白质。也有认为,低温改变基因表达,导致DNA去甲基化而...https://www.oh100.com/bg/a/201611/478516549449.html
2.初二物理试题:种子的萌发(2)有些种子的胚是完整的并且是活的,外界条件也适宜,但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___。 2、若想将种子邮寄给远方的朋友,种子袋内应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种子萌发? 【达标检测】 1、与种子萌发无关的条件是() A.充足的水分B.充足的阳光C.充足的氧气D.适宜的温度 2、储存种子,什么样的条件有...https://www.unjs.com/shiti/wuli/20181029202259_1742249.html
3.《种子的萌发》教案(通用11篇)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进行了解,关键是弄清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内部物质的转化。但初一的学生知识有限,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浅显、直观的例子加以说明。 种子的休眠和寿命虽然不是重点,但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尤其是种子的休眠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而逐...https://mip.jy135.com/jiaoan/1170889.html
4.种子的萌发教案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种子萌发的过程都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进行了解,关键是弄清种子萌发所需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过程中内部物质的转化。但初一的学生知识有限,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比较浅显、直观的例子加以说明。 种子的休眠和寿命虽然不是重点,但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尤其是种子的休眠是抵抗外界不良环境而逐...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487049.html
5.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种子植物2、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重点: 1、描述种子的结构。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 教学难点: 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学过程(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播放课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222163101_2427457.html
6.2014年初试科目(339)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大纲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1.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2. 种子萌发的生理生化变化 3. 种子的寿命及生活力的快速测定 第二节 种子的休眠 1. 种子休眠的原因和破除 2. 延存器官休眠的打破和延长 第3节 植物的生长 1. 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 2. 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 ...https://yz.bua.edu.cn/info/1075/1853.htm
7.20161号瓶和 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充足的空气是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 (3)1号瓶和4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菜豆种子萌发必需的外界条件是 ___ 。 (4)1号瓶和5号瓶的实验结果说明菜豆种子萌发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___ 。 (5)假如1、5号瓶的种子也不萌发,则最可能的原因是种子正处于 期,或是种子 的 结构不完整...https://www.yjbys.com/edu/chuzhong/142593.html
8.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种子植物说课稿(精选8篇)1、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种器官之一,而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总是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再依次长出其它器官,所以教材把《种子植物》安排在学习了植物体结构层次之后学习,既为学习种子的萌发打下基础,又对学好后面各章节内容有重要作用。 2、本节教材的编写是两个内容“实验观察种子的结构”和“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安排两...https://xiaoxue.ruiwen.com/shuokegao/244948.html
9.跨学科下《种子的萌发条件》教学活动设计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设计思想: 采取观察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提前在课下进行实验,让学生从实验的现象入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适当给以提示,最后由学生观察由教师完成课本上的...http://i.yanxiu.com/user/train/personal/viewHomework.tc?projectid=9171&hwid=25651644
10.沙店联校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考试试题玉米种子子叶___片。 (3)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合称___。 32.(2分)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___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___组成。 33.(3分)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___、___和___。 34.(6分)下图是油菜植株各器官的示意图,请你把各器官的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srmsn29.html
11.生物知识笔记普通生物学(笔记)no.7在线免费阅读影响种子活力的外界条件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水、氧气和温度。休眠是植物低于不良环境的一种自身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种子形成后虽已成熟,即使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也往往不能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种子休眠的原因有:①种皮障碍(不透水、不透气、对胚具有机械阻碍作用);②种子未完成后熟;③胚未...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94301338815431219
12.“种子萌发的条件”演示实验改进15篇(全文)“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上)教材中一节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设计的实验课。课本提出了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让学生尝试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这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问题等能力的好机会。因为农村小学生的实验能力较弱,教师...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g513ox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