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复层扁平上皮由多层细胞组成,中间层的数层细胞呈形,靠近基底部的基底层细呈形,基底层细胞有的能力五、判断正误:1.小肠上皮游离面的纹状缘,在电镜下微纤毛。
()2.上皮组织内一般无血管,其营养物质的摄取、代谢产物及分泌物的排出均须通过基膜。
()3.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较强的保护机能,这是因为上皮的表层细胞都发生角化的缘故。
()4.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因而细胞之间缺少细胞间质,细胞膜彼此密接。
()六、问答题:1.单层扁平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的分布规律是什么?2.联系功能说明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的分布及生理意义。
2.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细胞主要有、、、、和等。
3.根据有粒白细胞胞质中特殊颗粒对不同染料亲和力不同,分为、和。
4.红细胞在发生过程中,从原红细胞发育成为成熟红细胞,要经过红细胞、红细胞、红细胞和红细胞等阶段五、判断正误:1.血液中某些白细胞能吞噬异物和细菌,血浆中还存在一些抗体,具有免疫作用,所以,血液对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2.家禽的红细胞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相比,最大的特点之一是有细胞核。
而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自发生以来都没有细胞核。
()3.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呈双凹的圆盘状。
中央较厚,边缘较薄,如马、骆驼等的红细胞。
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
2.相邻平滑肌纤维之间有连接。
3.关于骨骼肌纤维收缩的机能,目前被广泛采纳的理论是学说。
五、判断正误:1.相邻两条Z线之间一段肌纤维称为一个肌节。
()2.肌膜陷入细胞内而形成的横向小管称为L小管。
()3.肌浆网的主要作用是贮存钠离子。
()4.骨骼肌纤维无论收缩或松弛时,肌节中I带的长度不改变,只是A带和H带的长度发生变化。
2.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分为:、和。
3.突触的结构包括、和。
4.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胶质细胞有:、、和。
5.被囊感觉神经末梢包括、结构有、和。
五、判断正误1.在神经组织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是神经胶质细胞。
()2.神经组织中是神经元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故由一个神经元即可实现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3.神经元轴突起始部呈圆锥状,称轴丘。
轴丘的结构特征为含有丰富的尼氏体。
()4.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的髓鞘都是由雪旺氏细胞参与形成的。
()5.神经纤维通常是由神经元的突起和包在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所构成。
()6.轴突的构成包括轴膜、轴浆和髓鞘。
其结构特点是()A.管壁薄B.管腔大C.弹性小D.管腔不规则7.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特征为()A.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B.内皮外的基膜不连续或没有C.隔壁外无周细胞D.内皮细胞间常有间隙8.构成心脏传导系的细胞有()A.神经细胞B.移行细胞C.神经胶质细胞D.起搏细胞三、名词解释:1.微循环2.浦肯野氏纤维3.肌性动脉四、填空:1.循环系统包括系统和。
2.电镜下,通常可把毛细血管分为、和三类。
3.连续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含核部分较,不含核部分较,细胞的主要特点的胞质中含有许多。
4血液流经微循环的通路有三条:(1)→→(2)→→(3)→→五、判断正误:1.起搏细胞组成窦房结和房室结,位于心外膜下面。
()2.引导血液远离心脏至毛细血管的管道称动脉,引导血液从毛细血管回流到心脏的管道称静脉。
3.与中动脉比较,小动脉的结构特点是:中膜平滑肌层次逐渐减少,外膜逐渐变厚。
()六、问答题:1.中动脉与大、小动脉比较,其组织结构有何异同点?2.联系生理机能,试述微循环三条通路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在胸腺皮质的外周部主要是淋巴细胞,而靠近髓质部的则是淋巴细胞。
胸腺中成熟的淋巴细胞可经血液循环转移到。
2.淋巴结内淋巴液的流向是:输入淋巴管穿过进入皮质的和,然后进入髓质的,最后汇入,;。
五、判断正误:1.中枢淋巴器官是指在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淋巴器官。
()2.淋巴小结帽区的小淋巴细胞中含有信使淋巴细胞和B记忆细胞。
()3.作为淋巴窦的一种,脾窦可以滤过淋巴液。
()4.胸腺在动物性成熟时发育至最大,以后逐渐退化并被脂肪组织所取代。
()5.脾脏的动脉周围淋巴组织鞘和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均为胸腺依赖区。
()6.胸腺小体位于胸腺皮质,其生理功能尚不清楚。
2.甲状旁腺的主细胞可分泌。
3.腺垂体远侧部的嗜酸性细胞可进一步区分为细胞和细胞两种。
五、判断正误1.甲状腺滤泡腔内含有嗜酸性着色的胶体物质,主要成分是甲状腺素。
()2.腺垂体远侧部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多形带和束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2.肝内血液循环的特点是,动静脉血液共同汇入肝小叶内,而后汇入。
3.根据胃腺在胃壁内的分布位置,可将其分为腺、腺和腺。
4.胃粘膜上皮的柱状细胞能分泌粘液,又称为细胞。
胃底腺的主细胞分泌,又称为细胞。
壁细胞分泌,又称为细胞。
5.小肠粘膜的柱状细胞具有功能,故又称之细胞。
小肠腺的柱状细胞具有功能,又称它为细胞。
五、判断正误1.狄氏间隙又称为窦间隙。
()2.门管区内分布有肝门管。
()3.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的腔面均可见有环行皱襞。
()4.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分别食管固有膜和十二指肠粘膜下层内。
()5.大肠粘膜无肠绒毛。
大肠腺中有较多的杯状细胞,但无潘氏细胞。
()6.胃和肠的粘膜中都有杯状细胞。
()7.肝内的血流方向与胆汁的流动方向是一致的,都是由汇管区向肝小叶的中央静脉方向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