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元论坛第8届母仔猪大会》9月13日精彩内容饲料母猪

2021年9月13日,本元论坛——第8届母仔猪大会在青岛李沧绿城喜来登酒店拉开帷幕!

9月13日上午精彩内容!

主持人:胡竑邠董事长,北京九州互联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主题:《猪精准营养配方技术体系的建立及玉米豆粕减量替代》

主讲嘉宾:王军军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内容:

一、猪粮安天下

1.发展猪精准营养配方是节粮、增效、减排的重要技术途径

2.猪精准营养实现的难点

2.1饲料营养变异大

2.2猪营养需要变异大

2.3饲料资源浪费,养猪成本升高

因此,精准把握饲料原料有效养分的营养价值变异及猪的营养需要量变异是猪精准营养配方的关键。

3.原料数据库和营养需要量体系的缺陷

3.1《饲料原料目录》中大多数原料的营养价值数据缺乏

3.2现有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和猪营养需要量评定方法不统一

3.3原料营养价值评价研究可比性差、规模小、预测方程待优化

3.4对于猪的个体变异及其受环境、亚健康状态影响的营养需要量变异基本没有考虑

3.5目前的营养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对营养素组合效应和原料互作效应的规律性研究缺乏

二、猪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规程的建立

1.发明了猪专用消化代谢试验装置,在全国推广应用(专利:ZL201520054671.6)

2.系统比较了不同试验方法对猪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猪消化能代谢能等5项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规程,并形成了国家标准

三、猪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和动态模型的研究

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112种原料、58项概率养分、44项有效养分、10万个综合参数的猪饲料营养价值数据库。

四、猪营养需要量的模型化研究

1.基于新原料营养价值数据库的猪营养需要量评估研究

3.基于综合法的猪动态营养需要量模型化

4.基于析因法的猪动态营养需要量模型化

5.第三版猪营养需要量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四川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重庆畜科院等单位共同修订了新版中国《猪营养需要量》,2020年11月正式发布,2121年6月1日起实施。

6.中国猪饲料营养大数据平台FeedSaaS整合了MAFIC饲料原料数据库、新版猪营养需要量、以动态模型为核心驱动、设有近红外设备外接端口,可实现精准营养与快速配方。

五、基于采食后血浆代谢标记物的营养状况监测评价

1.基于血浆代谢标记物的猪采食后营养状况评价理念

2.基于血浆代谢标记物的猪营养状况评价研究方案

3.一种应用代谢组学技术预测猪日粮代谢能水平的方法4.基于血浆代谢标记物的猪营养状况评价监测

六、低蛋白(蛋白质减量)及新型消化动力学平衡日粮

1.猪不同生理阶段低蛋白质饲料技术体系

1.1猪低蛋白质日粮:也叫理想氨基酸日粮,在科学认知动物氨基酸需求和饲料原料氨基酸供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晶体合成氨基酸达到精准满足动物氨基酸及平衡的需求1.2比美国国家科学院科学研究委员会(NRC,2012)或中国猪饲养标准(NY/T65-2004)推荐的粗蛋白质水平低2-4个百分点的日粮

2.能量物质结构平衡是调节氨基酸/葡萄糖释放同步性的关键

3.基于原料消化和发酵动力学的新型猪日粮配制理念

4.基于原料消化和发酵动力学的新型平衡配方技术体系

5.快速消化淀粉替代部分日粮玉米,减少营养底物进入大肠发酵

6.合理搭配纤维组分靶向调节后肠菌群组成、发酵模式、炎症和屏障功能

7.不同发酵特性纤维组分调控微生物组成,合成特异纤维降解酶,产生SCFAs七、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及玉米豆粕减量替代1.替代原料营养特性

1.1玉米替代原料:小麦、高粱、大麦、糙米等

1.2豆粕替代原料:菜籽饼粕、棉籽饼粕等

2.日粮配制要点

2.1日粮类型和有效能水平

2.2低蛋白日粮

2.3适当考虑其他营养素平衡

2.4合理选择酶制剂

3.配套加工措施

3.1原料预处理:体外酶解或生物发酵

3.2替代原料加工工艺:粉碎、膨化等4.其他注意事项

4.1保持电解质平衡

4.2替代比例要限量

4.3实际饲喂设置适应期八、饲料原料改造方法

1.原料体外预消化(对饲料进行特定前消化处理的新型饲料加工技术),目的是:

1.1减少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含量

1.2增加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吸收

1.3提高饲料转化率

1.4减少畜禽后肠段有害微生物发酵

1.5减少排泄物

1.6缓解应激

1.7减少抗生素使用

2.预消化方式:

2.1物理预消化:调制、微粉、去杂、蒸汽制粒、膨化、蒸煮、微波加热等

2.2化学预消化:碱化、氨化、氧化处理

2.3生物预消化:微生物发酵、酶解(仿生酶解)、菌酶协同

报告主题:《天然植物精油在母仔一体化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方案》

主讲嘉宾:沈水宝副教授,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饲料工业协会会长

一、问题的提出:健康之道,源自天然

1.动物的健康城墙(免疫系统)

2.动物机体的三道防线

2.1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

2.2非特异性免疫: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酶菌和吞噬细胞等)【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3.对动物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基本认知

3.1免疫系统(组成与功能)要健全,营养素的充分供给是基础

3.2机体对外物入侵的防疫是有顺序的,非特异性免疫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抗病防线

3.3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其自我平衡调节机能更重要

4.天然植物成分的多样性(以牛至为例)

4.1超过60种成分,其中包括:14种抗氧化物质、11种抗病毒、19种抗细菌

4.2主要活性物质:香芹酚+百里香酚+对-聚伞花素

5.不要把天然植物与中草药混为一谈

6.植物提取物作用机理

7.“母子一体化”策略的理论基础

7.1母仔“血脉相连”,影响仔猪出生时的状态和哺乳期的生长:

⑴仔猪的发育起源于胚胎,出生时的成熟度和健康度对断奶时的成熟度有重要影响

7.2母仔“菌脉相连”,影响仔猪肠道菌群定植及出生后的生长和健康表型二、天然植物精油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1.牛至精油的生产新鲜牛至草的地上部分(花、茎、叶子)通过蒸汽蒸馏,冷凝后的挥发浓缩物,含有三十多种成份;生产1磅的牛至精油,大概需要100磅的牛至鲜草。

2.天然植物精油的独特性

2.1香芹酚+百里香酚≠牛至香酚≠牛至精油

2.2牛至精油本身就是天然的,不存在化工合成的牛至精油

3.诺必达牛至精油的独特性

3.1独特性之一:品种培育成分稳定,效果才能稳定,因此牛至草育种和育苗非常重要。

3.2独特性之二:土壤、气候及栽培条件牛至草是多年生植物,种植和栽培牛至草对气候和土壤有严格的要求。

3.3独特性之三:收获的时机种植一茬可以收割4年,每年经过6-7个月的生长,牛至草开花后收割。

3.4独特性之四:精油的获得

3.5独特性之五:诺必达牛至精油在化妆品、农业、保健品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利用

4.为什么选择诺必达牛至精油?

4.1从55种牛至草中优选的牛至精油标准产品(农业部168公告牛至油预混剂标品)

4.2享有全球牛至专利(EP0828502)

4.3从1995年开始,对牛至草的育种、育苗、种植管理、提取工艺和检测等流程进行深入研究,,每个流程均具有27年的经验

4.4十几种明确和含量稳定的成分,具有诱食、抗氧化、抗菌、抗球虫、抗炎症和抗病毒功能

4.5国内有30多篇发表的文献报道了诺必达具有替抗、抗炎、抗氧化、促生长等功能三、天然植物精油在母仔一体化健康应用方案

1.饲料中添加天然植物的目的是什么--治未病(维护动物健康)

1.1未病先防

1.2既病防变(早期诊治、防止传变)

1.3愈后养复(三分治七分养、休养生息)

2.保障动物健康,需从根本上入手(生物自身防控体系)

2.1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分泌物、微生物平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皮肤系统等2.2第二道防线:非特异性免疫,炎症反应、灭菌蛋白、吞噬作用

2.3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就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3.诺必达牛至精油的成分与功能

3.1诱食:愉悦的草香(披萨)味

3.2抗菌:梭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杆菌等

3.3抗炎症:修补受损组织

3.4抗氧化:多酚类物质体内抗氧化

3.5抗真菌:治疗灰指甲、头皮屑

3.6抗球虫

3.7抗寄生虫

4.天然植物精油诺必达在猪上使用方案

4.1后备母猪:300g/吨或150ml/m3饮水,连用4周,提高繁殖性能

4.2妊娠母猪:375g/吨或150-200ml/m3饮水,妊娠后期使用4-5周,提高繁殖性能

4.3哺乳母猪:250g/吨或125ml/m3饮水,提高夏天母猪采食量,促进母乳分泌,降低产房仔猪黄百痢

4.4哺乳仔猪(初生至12kg):500g/吨或250ml/m3饮水,诱食,提高肠道健康和免疫力,提高仔猪健康

4.5断奶期:1.5ml/头/天饮水,连用3-5天,减低断奶应激,提高成活率

4.6严重腹泻仔猪:2ml/次,每天2次灌服金水,连用3-5天,治疗腹泻

4.7断奶仔猪(12kg-):300g/吨或150ml/m3饮水,促进生长和降低腹泻

4.8肥育猪:250g/吨或125ml/m3饮水,促生长,提高养殖成活率

5.天然植物精油诺必达在其他动物上使用方案

5.1肉鸡:0-3周龄300-500g/吨或200ml/m3饮水,3周龄-出栏200g/吨或100ml饮水,减少球虫,抗菌消炎促生长,改善鸡的整体健康程度,提高养殖成活率。

5.2种鸡:250g/吨或125ml/m3饮水,改善肠道健康,抗氧化提高繁殖性能,提高种禽孵化率和受精率。

5.3产蛋鸡:200g/吨或100ml/m3饮水,改善蛋品质量,降低料蛋比,降低坏死性肠炎发生率。

5.4家禽治疗:500g/吨或250ml/m3饮水,使用3-5天,可治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细菌性、病毒性疾病

5.5犊牛:1000ml/m3牛奶饮用,严重腹泻时,3000-6000ml/m3牛奶服饮。

5.6泌乳奶牛:5-10g/头.天或300-500g/吨TMR日粮,提高产奶量,增强奶牛免疫力,降低体细胞数量,减少氨气排放。

5.7水产:普通水产料200g/吨;特殊水产料300-500g/吨,减低肠炎发生率,提高养殖成活率。

报告主题:《动物蛋白替代技术的实践及猜想》

主讲嘉宾:沈利昌董事长,杭州香保饲料有限公司

一、动物蛋白与植物(大豆)蛋白的区别

1.全面降解抗营养因子去除植物蛋白中的抗营养因子,是替代动物蛋白最基础的一步,也是最必须的一步,胰蛋白酶活性抑制剂、抗原(特别是β-伴大豆球蛋白)、非淀粉多糖三个指标是危害性最大的,必须降解或去除。

2.小肽和多肽含量高,促进消化、吸收及转化

2.1小肽能完全无障碍的通过肠粘膜细胞微孔进入到体循环,耗能非常少或者不耗能

2.2小肽能促进微量元素的吸收

3.富含功能肽

3.1功能肽的功能功能肽是小于50个氨基酸基团的低分子蛋白质,具有生理调节活性,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3.1.1调节体内的水分、电解质平衡

3.1.2为免疫系统制造对抗细菌和感染的抗体,提高免疫功能

3.1.3促进伤口愈合,快速修复上皮组织损伤

3.1.4在体内制造酶,有助于将食物转化为能量

3.1.5修复细胞,改善细胞代谢,防止细胞变性,能起到防癌的作用

3.1.6促进蛋白质、酶的合成与调控

3.1.7沟通细胞间、器官间信息的重要化学信使

3.1.8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1.9调节内分泌与神经系统

3.1.10改善消化系统、治疗慢性胃肠道疾病

3.1.11改善糖尿病、风湿、类风湿等疾病

3.1.12抗病毒感染、抗衰老,消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

3.1.13促进造血功能,治疗贫血,防止血小板聚集,能提高血红细胞的载氧能力

3.1.14直接对抗DNA病毒,对病毒细菌有靶向性

3.2功能肽的四种分子结构

4.具有促进食欲、适度成瘾的诱食因子如果植物蛋白要替代动物蛋白,诱食是基础,它的重要性不亚于抗营养因子的降解。

5.小肽蛋白和乳化均质酶解脂肪的有机结合该技术是通过亲水小肽把均质、乳化、定向酶解的油脂包埋在里面,具有三大优点:

5.1减轻肝脏分泌胆汁的压力

5.2提高脂肪的生物利用率

5.3形成脂肽(是指脂质与氨基酸的化合物或复合体)及磷脂肽(该技术把大豆磷脂经过分子切割、均质乳化、定向酶解,形成含磷脂肪酸,与小肽结合形成游离的磷脂肽,被生物体快速吸收并转化成体内磷脂,从而提供动物膜的急需)

报告主题:《非洲猪瘟防控:挑战与对策》

主讲嘉宾:仇华吉研究员,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研究室主任、猪烈性传染病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一、当前养猪业形势与挑战1.当前疫情形势

1.1局部地区疫情

1.2流行病学复杂化

1.3拔牙、带毒生产?

1.4疫情的持久性、艰巨性

1.5危中有机,危机孕育奇迹!

2.生猪产能恢复和猪价走向

2.1产能恢复:101.6%/100.2%(截至今年7月)

2.2当前价格低迷的原因分析:

①复产、新增产能逐步释放

②消费结构改变、季节性消费淡季

③超大肥猪(“牛猪”=1.5~3标猪),冷库饱和,屠企压价

④拔牙、清场,但肉没浪费

⑤恐慌性抛售、三元母猪集中淘汰(母转肥)

⑥进口冻肉冲击…

3.对目前养猪业形势的基本判断

3.1行业已经基本掌握防非能力,但防非成本偏高

3.2产能基本恢复,但消费偏弱,供需相对平衡

3.3新增产能陆续释放中,后续进口冻肉动能不足

3.4猪价已进入猪周期下行阶段,处于下跌通道中,近期可能反弹,但很难反转

3.5疫情是影响行情的最大变量,但造成猪价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

4.当下养猪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4.1猪价低迷:成本压力,投入减少,管理松懈…

4.2生物安全:加法还是减法?关键控制点?降本增效之策?

4.3“变异株”:发现难、检测难、确诊难、拔牙难

4.4种源问题:引种安全?闭群繁育?自主品牌?

5.当前低迷行情下的抉择

5.1退出或坚守?长期主义还是投机?现金流、防非技术、养猪实力、人才队伍、盈利模式(要么成本领先,要么与众不同)

5.2坚守的底气?种群优化、猪舍改造、节本增效、人才培训、技术迭代、资源整合、产业拓展、转型升级…

5.3行业自救会:产业链共同体、猪业联盟、养猪合作社…

6.如何降本增效?

6.1非常规饲料原料替代

6.2应用发酵饲料和体外预消化技术

6.3简化生物安全环节和流程

6.4优化生产管理体系

6.5精简疫苗免疫和保健程序

6.6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和精准度

7.生物安全的难点与应对

7.1团队不稳定、人才留不住----人性化

7.2步骤太繁琐、执行不到位----简单化

7.3标准不统一、操作不规范----流程化

7.4无效消毒多、交叉污染重----精准化

7.5物资进场频、处理不充分----批量化

7.6效果难评估、好坏靠感觉----实证化

7.7拔牙不及时、病毒已扩散----关口前移

7.8毒株太复杂、弱毒难处理----体系升级

1.对非洲猪瘟的认知

1.1双囊膜大型DNA病毒

1.2病毒粒子直径近300nm

1.3三不怕:不怕冷、不怕脏、不怕咸

1.4三怕:怕高温、怕干燥、怕强酸强碱

2.健康的逻辑

2.1健康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健康、亚健康、疾病、死亡)

2.2健康是动态的、相对的、变化的(平衡与再平衡)

2.3影响健康的因素:病因(致病力、途径和剂量)、诱因、环境(时空)、情绪(应激)、易感性(阈值)

2.3健康是吃出来的(Youarewhatyoueat)

2.4吃什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水

3.疾病的本质

3.1疾病是机体健康平衡(稳态)被打破(失衡),从而导致的器质性破坏、功能性损伤或代谢性紊乱

3.2疾病是致病因素(病因)、环境与动物机体相互博弈的结果

3.3疾病(果)=病因(因)+发病条件(缘)(内因和外因)

3.4发病因素:营养(入不敷出)、环境(不舒适)、病原(屏障受损)、毒素、应激、遗传…

3.5发病是“果”(信号/诉说),要“追根溯源”,要“断根除因”

4.健康管理的指导思想

4.1基于治未病的理念:

①察于未萌、止于未发、未雨绸缪、见微知著、未兆易谋

②春江水暖鸭先知:察知“异常”(vs“正常”)、快速应对

③未变先调:调日粮、调环控、调管理、调保健

4.2基于风险管理的理念(下先手棋,走在疫情前面):

①识别和评估引起疾病的风险因素

②风险预警和干预(生物安全、环境控制等

5.猪群健康管理要点一个中心:以猪为中心(以猪为本、“猪性化”管理)两个意识:系统思维(综合防控)、风险意识(风险管控)三大理念:敬畏天道、尊重人道、顺应猪道四项原则:环境舒适、营养充裕、福利管理、生物安全五个要素:品种、环境、营养、管理、防疫六个要点:温度、湿度、密度、空气清新度、水料清洁度、营养均衡度三、非洲猪瘟防控模式与案例

1.当下非洲猪瘟防控流派

1.1两种理念/方向:眼里惟有病毒(切断、切断、再切断)vs眼里只有猪(目中无毒,一心养猪)

1.2多个流派/模式:切断派、拔牙派、净化派、疫苗派、神药派、带毒生产派、体内外阻断派、综合防控派、生态防控派…

2.非洲猪瘟防控要三管齐下

2.1关“水龙头”:掐住病毒之源,控制病毒增量

2.2降低“病毒载量”:切断病毒之“腿”,消减病毒存量

2.3提升猪只“酒量”:内外兼修,提高猪群的耐受性和感染阈值3.基于系统思维的非洲猪瘟防控策略

3.1精准生物安全:选址(三德)、硬件、流程、风险分析/流行病监测

3.2舒适的环境:温度/温差、湿度、氨气、光照、噪音、粪污(奇昌)

3.3均衡的营养:无霉变玉米(天酬勤公司)、优质蛋白、膳食纤维(便秘、泪斑、铁锈线、产程长)

3.4少应激管理:福利化/猪性化管理,转群、换料、批次化、少吃药、少用苗(阳光猪舍、奇昌)

3.5减量化免疫:少打苗、打好苗、联合免疫

3.6闭群式繁育:尽量不引活猪,四元轮回杂交、顶交育种(猪世纪)

4.养猪防非之“道法术器”

四、我国养猪业未来发展方向未来,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福利化养殖,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养殖强国的必由之路。

1.安全的产业:华系种猪、中国猪肉

2.好吃的猪肉:健康养殖、美味肉品

3.生态的农场:生态养殖圈、健康产业链(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生态养殖、品牌猪肉、循环农业、低碳经济)

4.富美的乡村:乡村振兴、美丽家园(“望得见绿水青山、留得住乡愁”)

报告主题:《非瘟减抗环境下,高效能的产房仔猪管理》

主讲嘉宾:KlaasBergsma,荷兰FUITE集团动物营养顾问

荷兰FUITE集团动物营养顾问KlaasBergsma视频演讲

利宝维(广东)营养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赵芳芳女士补充介绍

一、高效能的产房仔猪管理的核心内涵

疫病控制,淘汰落后产能,降低饲料成本,降低猪苗成本

二、产房管理--回溯到母猪

三、仔猪营养

1.初乳补充

1.1哺乳仔猪分批采食有助于初乳的分配

1.2初乳宝(提高新生仔猪活力)

②应用:仔猪采食母猪初乳后

③优势:避免脱水,提高饲料采食量,提高抵抗力

2.液体奶(不仅限于补奶)

2.1仔猪酸奶应用场景

①高产/三元/夏季母乳不足

②弱仔猪护理

③仔猪超早期断奶

④哺乳仔猪创新饲喂模式—产房帮助教槽料过渡,缓解断奶应激

⑤断奶仔猪的过渡补饲--缩短断奶后采食间隔,缓解断奶应激2.2仔猪营养供给方式

①0-7日龄:纯母乳饲喂现实中也可以观察到仔猪教槽料采食少,浪费多,实际干物质采食量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槽效果。

②7-21日龄:母乳,逐步添加教槽料传统的的仔猪教槽料饲喂模式相对简单,唯一的辅食为固体的教槽料,没有从性状上实现液态到固态的平稳过渡。

2.3哺乳仔猪不同的饲喂模式理想饲喂模式:从母乳过渡到液体奶,再过渡到教槽料饲喂效果:液体奶>教槽料液体奶:配制冲兑麻烦,需要频繁添加和及时清洗教槽料:过渡太快,实际采食量低

2.4仔猪酸奶饲喂模式-使用优势

2.5利宝维(重新定义)仔猪饲喂模式

0-3日龄:做好初乳管理,让仔猪采够初乳

3-7日龄:开始接触和熟悉液体酸奶

7-14日龄:酸奶采食显著增加,启动和促进肠道和消化酶的发育

14-21日龄:开始采食教槽料,粥料到干料缓慢过渡,刺激干饲料的采食,让仔猪的消化系统为断奶做好准备。

2.6仔猪酸奶饲喂模式-使用效果

①节省人工,便于管理,提高产房效率

②断奶前每头仔猪酸奶消耗400-500g

③断奶前干饲料采食量100-200g,干物质摄入量达到250-300g

④断奶窝重增加4kg,仔猪均重增加200-300g

⑤减少哺乳后期仔猪死亡,窝均多成活0.3-0.5头

⑥增加弱仔猪营养摄入,弱仔比例减少20%,提高断奶整齐度

⑦缓解仔猪断奶应激,缩短断奶后采食间隔,促进后续仔猪生长2.7仔猪酸奶饲喂模式-促进哺乳仔猪肠道发育

②断奶前足够的酸奶和教槽料采食,使肠道得到良好的发育,使仔猪断奶后可以完全依赖固体饲料,顺利度过断奶期

2.8仔猪酸奶饲喂模式-改善哺乳阶段生长性能断奶仔猪增加0.3头,断奶窝重增加4kg(带仔数12头,21日龄断奶)。

2.9仔猪酸奶饲喂模式-提高断奶均匀度,减少弱仔比例

①减少断奶时低体重仔猪的比例

②增加整体的断奶均匀度

③提高仔猪合格率,增加效益2.10酸奶优势:

①即开即用,无需冲兑配制

②不宜酸败变质,无需频繁清洗料盘

③荷兰原装进口,品质保证

④干物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

⑤无菌水配制,有机酸奶,安全卫生

3.教槽料无动物蛋白;无抗生素;低铜、锌

4.保育料低蛋白;原料选择:乳制品等;添加剂:酸、酶、益生元、精油、植物提取物

5.利宝维乳制品原料

5.1原料:乳清粉;乳清浓缩蛋白

5.2复合原料:富力50(高脂乳清);富力55(优质蛋白);富力28(能蛋平衡);仔猪优乳(配方奶粉)三、降本增效,产房也可做贡献:

2.初乳管理

3.仔猪酸奶饲喂,提高教槽料采食量

9月13日下午精彩内容!

主持人:尚秀国博士,北京和利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报告主题:《提升母猪繁殖力与健康水平营养关键技术》

主讲嘉宾:方正锋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一、我国生猪养殖未来发展趋势

1、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整合

2、安全和环保双重压力下促倚重科技

3、饲料资源缺乏促生猪养殖降本增效饲料资源缺乏是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主要限制因素,而安全和环保是新时代的要求,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母猪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后备母猪的育成率低(75%左右)饲养管理粗放、初配体况掌握不当、肢蹄健康问题、乳腺健康问题等。

2、头胎母猪产仔数少(8头左右)

3、二胎母猪淘汰率高(40%左右)

4、母猪终身提供仔猪数量少(52vs76)三、母猪繁殖力与健康的营养调控

1、后备母猪生猪发育与育成率的营养调控两种饲喂模式:传统饲喂和精细饲喂模式不影响生产性能,但精细饲喂有助于后备母猪性成熟,提高发情率和育成率。适龄适重是制定精准饲喂的关键!母猪钙磷营养上的一个误区:依赖高钙高磷来解决母猪肢蹄问题。各种应激挑战母猪健康,增加营养消耗,所以可以提高苏氨酸、色氨酸、VA、VE、纤维、壳寡糖、胆汁酸等。

2、母猪乳腺健康及泌乳力的营养调控母猪高发乳腺炎是内因“脂质氧化”与外因“病原感染”共同导致。n-3PUFA抗炎能力和提高免疫力的发挥取决于母猪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注意VE和有机硒等抗氧化剂的添加。

3、植物提取物对泌乳力的调控产后无乳综合征(PHS)是围产母猪的高发疾病,阶梯饲喂方案有助于预防母猪PHS和中后期采食量下降,但泌乳期的限饲会降低母猪泌乳全期的采食量,增加母猪体动员和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采食量不足还降低母猪的繁殖寿命。因此,提高泌乳早期采食量,是提高母猪泌乳性能和繁殖寿命的关键。

黄芩和金银花提取物(SEL)可以提高母猪的采食量、泌乳力、免疫力和抗病力,降低胰岛素抵抗,对于仔猪可以提高初生重和断奶重,提高免疫力和抗病力。

报告主题:《大豆蛋白与幼龄动物营养》

主讲嘉宾:李玉欣博士,哈姆雷特蛋白中国区营养师

一、不同工艺大豆蛋白特点是什么

哈姆雷特蛋白的生产工艺:仅有去皮大豆和酶的酶解反应。

1、该工艺可以将大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抗原、寡糖去除的比较干净。

2、其快速低温干燥工艺防止产生美拉德反应,保证了其蛋白质和氨基酸SID消化率比较高。

幼龄动物需要什么样蛋白营养

1、断奶应激的原因和危害

2、乳仔猪日粮的营养需要:

能量评估:需要量与原料评估体系统一(净能体系)

蛋白质评估体系:使用标准回肠消化率(SID)

仔猪SID赖氨酸需要量以及理想氨基酸模式

动物蛋白:肠道发育、生物安全、NPN,氨基酸平衡

日粮蛋白质水平越低,保持每个氨基酸满足需要量就越重要

3、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分类:

抑制蛋白质消化率的因子(热不稳定的)

影响碳水化合物消化的因子(热稳定的)

刺激免疫系统的抗营养因子(热稳定的)

降低矿物元素利用率的因子(热稳定的)

抗维生素因子(热不稳定的)

其他

二、大豆抗营养因子如何有效去除

哈姆雷特蛋白的特殊工艺降低了抗营养因子含量,同时不影响蛋白质品质。

哈姆雷特蛋白HP300环保工艺与产品特点:

酶解大豆蛋白

提高蛋白质消化利用率

抗营养因子低

适口性佳

稳定性与流动性好

富于持水力三、体内SID与体外消化率区别何在

四、酶解大豆蛋白提供什么解决方案

报告主题:《仔猪无抗理念——创新是进步的唯一途径》

主讲嘉宾:杨金玉,荷兰皇家农业集团——绿赛中国区总配方师

一、创新是提升的唯一途径

荷兰2002年:PSY22;2020年:PSY30

2007-2019年,荷兰用于畜牧业的抗生素减少70%;

幼龄仔猪面临的挑战:

·胃内高pH环境导致病原微生物不易被杀死

·肠道消化不良引起病原微生物过度增殖

·病原微生物向肠壁的粘附

·内毒素

·未消化蛋白发酵引起肠道损伤和病原体增殖

·肠道屏障功能的丧失:引起病原微生物、抗原、毒素等进入机体

·采食量降低

绿赛组合方案(四合一):

1、口腔:饲料(高质量、合理营养值)

高质量:蛋白原料、膨化谷物、纤维

合理营养值:低蛋白、平衡氨基酸、高纤维、低系酸力

2、胃:抑菌宝(防止细菌感染第一道屏障)

(1)攻击细菌

(2)降解微生物细胞膜

(3)在细菌细胞内分解,降低pH

(4)阻止细菌DNA的复制

3、小肠:百奥美-强力宝(平衡肠道菌群)菌株很关键:不同品种的猪差异很大,益生菌菌株也是这样我们的益生菌可以保护绒毛表面,防止肠漏。百奥美-强力宝可以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降低断奶前死亡率、每头母猪每年多1头断奶仔猪;对于保育猪,可以提高日增重8%,提高饲料利用率4%,改善肠道健康。

4、大肠:维他元(捕获细菌&毒素)

Myco-adAZ(Toxfree)降低内毒素压力。

报告主题:《噬菌体在动物肠道保健中的作用》

主讲嘉宾:任慧英教授,青岛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一、仔猪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动物肠道经常会受到病原细菌的侵害,引发肠道疾病及全身性感染。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常感染新断奶仔猪,在猪源ETEC中发现的粘附素抗原有K88(F4)、K99(F5)、987P(F6)、F41、F42、F165、F17、F18等,而以K88、K99、987P和F41最为流行。

产生F5、F6和F41菌毛的ETEC主要定植于空肠和回肠后,而F4阳性的ETEC倾向于定植于空肠和回肠上。

由于断奶后仔猪没有母源抗体保护,加之饲料禁抗,所以断奶后仔猪易发生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沙门氏菌感染成年猪通常无症状表现,但一旦沙门氏菌定植到猪体内,就可以通过粪便持续排菌数周至数月,影响增重和饲料利用。

魏氏梭菌主要威胁刚出生三天的仔猪,导致仔猪梭菌性肠炎,即仔猪红痢。

时代呼唤噬菌体——肠道的拔草工

(1)饲料禁抗

(2)动物出栏前禁抗

(3)抗生素耐药

(4)迫切需要抗生素的替代品

二、噬菌体的特点

噬菌体是一种新型的微生态制剂,它通过识别细菌表面的脂多糖、外膜蛋白、鞭毛蛋白、菌毛蛋白等结构,注入核酸,开启在细菌体内的增殖过程,最终通过噬菌体产生的穿孔素和裂解酶裂解细菌,完成杀菌过程。

(1)增殖快速:每代产几十~几百个子代,甚至几千个

(2)特异性:只感染专一宿主菌,不破坏正常菌群

(3)机制独特:杀菌作用不受细菌耐药性的限制

(4)杀菌迅速:1~2h之后宿主菌开始大量减少,4h之内彻底杀菌

(5)安全无残留噬菌体疗法的优点:

(1)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和多重耐药菌均有效

(2)特异性

(3)不破坏正常菌群

(4)几乎没有副作用,不残留

(5)可广泛应用于全身诺安百特拥有国内最大的动物病原噬菌体资源库三、

噬菌体的应用协同增效:

噬菌体可以与抗生素、中草药、微生态制剂、抗菌肽等配伍使用。

1、噬菌体特异性很强,可以通过鸡尾酒制剂扩大噬菌体的作用范围。

2、细菌产生对噬菌体的抗性是生物的本能,噬菌体鸡尾酒可以减少抗性菌的出现。

3、抗性菌的致病性会下降,免疫系统更易将其从体内清除;抗性菌耐药性也会下降,更易被抗生素杀灭。

4、噬菌体是活的,宿主菌大量存在时,可以增殖几个周期后,但在动物体内不是用一次就高枕无忧了。

5、虽然低浓度时也会有效果,但噬菌体的浓度越高,效果越好。

6、噬菌体可以配合其他的替抗产品一起使用。总结:噬菌体制剂是唯一特异性杀菌的替抗产品:

1、噬菌体可自我增殖,也可自我限制,是细菌病控制的天然途径

2、噬菌体对人和动物细胞是安全的,不会产生毒性,噬菌体对环境也是友好的

3、噬菌体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特性,可特异性作用于致病菌而不破坏动物体的正常菌群

4、噬菌体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增强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也可以增强噬菌体的治疗效果

报告主题:《中草药在母仔猪饲料和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主讲嘉宾:肖传明研究员,北京康华远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对中医、中药、中草药、天然植物的认识

系统辨证:中医看集约化养殖

人类需要中医药

饲养动物处于亚健康状态,畜牧业需要中医药

组方-君臣佐使,七情和合

炮制工艺-千年传承:尊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忘古!传统炮制工艺,结合现代提取制剂工艺

中草药粉与提取物的区别:

质量控制: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定性与定量

(1)原料质量控制:种植基地、全程追溯

(2)加工过程控制:全程监测、每批检测

(3)产品质量控制:含量测定、指纹图谱

活性成分的确定:

中草药的功效:防病、抗应激、保肝、调节肠道菌群、促消化、促长

中草药的作用机理:抗菌、抗病毒、抗炎、其它(支原体、衣原体、寄生虫等)

安全性评估:生殖毒性、免疫抑制、肝脏毒性、肾脏毒性、心脏毒性、消化毒性、呼吸毒性、血液毒性、运动毒性、内分泌毒性、其它毒性

二、母猪仔猪养殖过程中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

1、母猪饲养面临的问题:繁殖、疾病

解决思路:保肝护肝、维护消化道健康、降低流产率与死胎率、提高幼仔初生重、调节妊娠母猪内分泌、提高妊娠母猪免疫力

2、仔猪饲养面临的问题:疾病、应激解决思路:保肝护肝、抗菌抗炎、抗应激、降低料肉比、调节免疫力三、中草药在健康养殖中的用途无抗饲料、无抗治疗、无抗保健四、中草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用药成本、质量控制、制剂工艺、有效成分、分型辩证、用法用量五、天然植物饲料及兽药制造企业应具备的要素

1、中药基因

2、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3、先进的科研条件与良好的研发能力

4、独立自主可控的生产线六、总结:研究与应用体会

1、替抗不是伪命题

2、抗生素的作用:抗菌(直达全身病灶)

3、欧洲的替抗经验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4、“酸化剂+精油”不一定是最佳替抗方案

5、良药苦口

6、抗菌抗炎:低与高倍计量测试

7、如何客观评价抗腹泻效果

8、中草药植物提取物在替抗、减抗和抗病方面具有无限发展前景

9、中医传承与中药创新

报告主题:《DGM之日粮营养方案》

主讲嘉宾:韩望博士,正大生物技术总监

一、行业热点和趋势

1、猪价下行

下半年外购仔猪养殖已经低于成本

产能恢复,预计低价会持续,直到淘汰部分产能

2、原料价格上涨

玉米、豆粕价格高位运行,现阶段可用小麦、大麦、高粱等替代

3、禁抗一年

禁抗对行业发展没有显著影响,但饲料投诉和生产成本略有增加

总结:成本压力凸显,替抗方案下一步是提高生长成绩和降低替抗方案成本

二、正大养殖的经验5G+DGM

DGM理论依据:日粮、肠道和微生态的相互作用正大

5G与DGM:始于替抗,用于养殖

日粮对免疫调节的机制

三、正大生物效益速

全球独创发酵益生素-效益速:以丁酸梭菌CP-BIO3000,采用天然原料,经生物发酵而来的益生素产品。

THE END
1.养殖业技术在饲养过程中,由于不同阶段所需的营养不同,原料有时也有变化,换料是不可避免的。 若换料不当,会对肉鸡造成较大的应激。突然更换饲料,可能引起鸡只消化机能紊乱,造成消化不良、拉稀等,影响肉鸡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现将换料的过渡方法介绍给大家供养殖户们使用,减少鸡群的不利影响。 http://cast.caas.cn/kj/syjs/yzyjs/148505b4f5c946fd9db914d2bafb58c3.html
2.牛是如何消化食物的同时也被称为腺胃。皱胃黏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内含有腺体。 其消化腺体主要分布在胃底处和幽门处,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和凝乳酶等,呈酸性,pH约在1.05-1.32之间,除对饲料中蛋白的消化功能外,皱胃胃液还可以杀死食糜中的微生物,为反刍动物提供营养。皱胃位于反刍动物的右侧腹底部,上连瓣胃,下接十二指肠。http://m.15tqc.com/show707180/
3.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典型试题)反刍动物瘤胃的消化方式主要是()。 A.化学消化 B.物理消化 C.微生物消化 D.综合消化 *2. 猪对食物的消化方式主要是()。 A.化学消化 B.物理消化 C.微生物消化 D.综合消化 *3. 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不受()影响。 A.畜禽类别 B.年龄 C.生理状态 ...https://www.wjx.cn/jq/63818200.aspx
4.院校信息掌握糖的结晶对食品加工的影响及如何控制结晶速度。掌握淀粉的分子存在形式,重点掌握淀粉的糊化及影响因素。掌握引起食品劣变的原因,重点掌握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掌握食品保藏的技术及方法。 了解新陈代谢的一般原理及人体消化过程。了解水的生理作用。了解氧对食品的影响。 https://yzst.chsi.com.cn/wap/sch/detail?schId=367894&categoryId=442342&infoId=81515285
5.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包括()()()。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包括()、()、()。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吸收途径主要有()、()、()。正确答案: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微生物消化#胞饮吸收#被动吸收#主动吸收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你可能喜欢自然界生态系统中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和()。其中,植物和大多数微生物利用土壤和大气中的无机物合成自身所...https://m.ppkao.com/wangke/daan/1a8a3383946d43179f49bfe4b67ef0fc
6.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32页)饲料与畜体组成的不同点:含量、组成CF;CP;EE等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一)畜禽消化方式 1.物理性消化2.化学性消化3.微生物消化(二)畜禽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1.三种有机物质的消化与吸收(1)可消化营养物质(2)消化率★◎ 2.三种有机物质的利用(1)利用率(2)蛋白质生物价值 小结:(5min):动植物体...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1210/8051133103002067.shtm
7.畜牧兽医科学:畜牧生产学必看考点(最新版)考试题库按照这一要求,生产上对初次配种的妊娠母猪通常应采用的()饲养方式;对产后体况较为瘦弱的泌乳期母猪则宜采用的()饲养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28、问答题 种公猪饲养管理的特点? 点击查看答案 29、问答题 简述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 点击查看答案 30、单项选择题 线性规划法进行养猪生产的规模和方向确定时主要注重...http://www.91exam.org/exam/87-4527/4527614.html
1.鸡消化过程3D动画食物怎么消化的过程动画动画具有时间和空间的优势。人体内部的消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无法真实地展示这种时间性,而动画可以通过时间流逝的方式,将整个过程表现得更加连贯和有趣。动画还能够展示食物在不同器官之间的移动和转化,使观众更好地理解食物消化的空间布局。 http://www.haizd.com/article/2156619.html
2.哺乳仔猪补饲方法及其对补饲饲料要求有哪些?养猪技术方法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提高成活率、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哺乳仔猪使用的杆菌肽锌、新霉素、泰乐菌素、粘菌素等用量一般为每吨饲料40克,高的可达每吨饲料100250克。 饲养方式是为每头泌乳母猪设置一个仔猪饲养栏,内设饲槽和自动饮水器。强制饲喂时,可短时间关闭围栏,限制仔猪自由进出。仔猪平时、白天、晚上均可随...https://www.wycfw.com/yangzhi/580581.html
3.生活卫生范文12篇(全文)畜禽种类不同、饲料成分不同、发酵时期不同所产生的臭气成分也不同, 例如猪粪以散发低级脂肪酸类臭气物质为主;鸡粪与尿同时排出, 其中的NH3和CH3SSCH3的含量特别高;牛粪发出的臭气成分虽然以低级脂肪酸为主, 但与猪粪、鸡粪相比, 臭气成分种类相对较少, 含量也低。另外, 不同场合、不同养殖方式, 畜禽粪便发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t56h9xp.html
4.动物营养学复习重点(精选6篇)1.动物营养学:研究营养物质摄入利用与动物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2.养分:食物中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3.消化:食物(饲料)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分为a,机械性消化 b,化学性消化(最重要的环节)c,微生物消化(生物学消化).4.吸收:消化道内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dxpox1i.html
5.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哪些,考什(2)掌握蛋白质对畜禽营养作用的特点和饲料中蛋白质不足对畜食生长发育的影响。 (3)理解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4)理解反刍动物对非蛋白氮的利用机制。(5)掌握糖类对畜禽的营养作用。 (6)掌握影响畜禽对粗纤维消化吸收的因素。 (7)了解脂肪的组成,掌握脂肪对畜禽的营养作用。 https://www.zhijiao.cn/news/detail/75975
6.猪舍有臭味会猪带来哪些伤害?猪舍除臭的有效方法!培训教育苍蝇受恶臭气体吸引,会聚集猪圈,传播病菌和产卵。苍蝇携带有100多种病菌,其中65种对禽畜有害。如流感、新城疫、口蹄疫、猪瘟、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等。不仅会在猪之间相互传播疾病,还会造成畜禽烦躁不安、精神焦躁,使猪群相互摩擦、撕咬,造成外表损伤,降低肉用等级。 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4737
7.肉牛养殖项目实施方案(精选10篇)在饲料加工方面,对各种谷物饲料原料的粉碎粒度大小要适中,通过制定科学配方,将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后,在有条件的场(厂)宜采用膨化和制颗粒加工技术,可破坏或抑制饲料中的某些抗营养因子及有害物质,以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率。 3.3.2控制氮的排泄量 控制氮的排泄要利用氨基酸平衡营养技术,在畜禽日粮中使用合成...https://www.ruiwen.com/shishifangan/6088759.html
8.巴斯夫维生素畜禽维生素掌握维生素的特性——提示畜禽饲料中...导读:畜禽饲料中常见的多数维生素是辅酶的组成成分,如果维生素缺乏, 会影响辅酶的合成, 导致动物营养失衡产生代谢紊乱现象, 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影响动物健康和畜牧产品质量。该文章从饲料生产中添加维生素: 遗传、环境、饲料中热含量、维生素效价、生物合成、吸收干扰等因素对禽畜维生素需要量的影响; 畜禽维生素缺乏的临床...https://www.comiy.com/h-nd-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