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的发展,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扩大,为提高青贮玉米产量,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品种选择
青贮玉米品种如雅玉青贮8号、郑青贮1号、沪青1号等。
淮河以北地区可选用普通玉米如郑单958、隆平206、农大108、中科4号、鲁单981、蠡玉16、庐玉9105、庐玉9104、新安15等。
沿淮和淮河以南地区可选用耐涝渍、耐密型的普通玉米如隆平206或选用抗锈病、大穗型的农大108、中科4号、鲁单981、庐玉9104等。
2适期播种
3合理密植
青贮玉米多数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常有分蘖,但主要是收获营养体,因此,要获得高产需注意密植。种植密度因品种和土壤肥力水平而异,掌握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的原则。平展型矮秆杂交种每亩种植4500株左右;紧凑型杂交种5500左右。行距60cm,株距随密度而定。
播种质量应确保玉米苗在田间分布均匀,无缺苗断垄。
4科学施肥
施足基肥和及时追肥,在每亩施有机肥1000~2000kg的基础上,基施三元素复合肥(15:15:15)40~50kg,硫酸钾10kg,硫酸锌1kg;拔节后机械追施尿素15~20kg,促壮秆大穗。
5田间管理
土壤墒情充足时,玉米播后苗前喷施乙草胺进行封闭除草;或于玉米幼苗可见叶2~5叶期(杂草3~5叶期)喷施甲基磺草酮类除草剂进行茎叶除草。齐苗后喷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地老虎、黏虫等。喇叭口期每亩用3%辛硫磷颗粒剂1.5公斤撒入心叶内防治玉米螟。
6适期收获
青贮玉米的收获一般在蜡熟期植株含水量为65%~70%为宜,即乳线下移到距籽粒顶部1/2~3/4阶段收割,其青贮质量最佳。
主办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四川省气象局
E-mail:2235499875@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20号(四川省气象局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