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贮玉米以收获全株玉米为目标,讲究的是提高全株营养和生物产量。因此,在品种选择上主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生育期适中,生长发育快;
株高在3米以上,叶片22片以上,保绿性好,蜡熟前期绿叶数13~15片,枯叶2~3片,穗大粒多;
茎秆健壮,抗倒伏能力强;
果穗大,苞叶绿,籽粒均匀,灌浆好;
全株生物产量6t/亩以上,干物质产量2t/亩以上;
全株营养价值高:全株粗蛋白不低于7.0%,粗脂肪不低于2.0%,中性洗涤纤维低于55.0%,酸性洗涤纤维低于30.0%,消化率大于55.0%。
引黄灌区春播青贮玉米主推品种:屯玉168、豫青贮23、青贮516、铁研53、正大12、京科青贮516、京科968
引黄灌区冬牧70后茬复种青贮玉米:银玉439京科968郑单958
引黄灌区早熟春小麦+早熟全株青贮玉米优质高效“双早模式”:银玉302、KWS2030、银玉286、德美亚1号、先正达205
(2)播前准备:前茬优良(绿肥茬或大豆、小麦茬口),土层深厚、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碱解氮50mg/kg以上,速效磷12mg/kg以上,土壤含盐量0.2%以下。最好以深松为主的松耙联合机械作业整地技术,土地耕深要达到30厘米以上,耕深一致,翻垡均匀;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非绿肥地耕翻前要施优质厩肥2-3吨。
(3)播种:一般要求地表5~10cm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播种。宁夏引黄灌区4月上旬至7月中旬前均可播种。收获子粒最佳播期为4月中旬。研究表明,4月上、中、下旬播种对全株生物鲜产量无显著性影响,引黄灌区最适宜播期为4月中旬至5月上旬。为了避免因同期播种使原料供应过于集中而给加工带来压力,造成原料老化而影响加工质量,生产上可以根据加工需求,采用分期播种、分批收获,以满足青贮加工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合理密植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个体和群体协调发育,一般出苗后4~6叶期一次性间苗、定株,去弱留强,缺穴留双株,同时要加强中耕锄草,出苗至拔节前中耕2~3次,促进根系发育,力争达到苗全、苗齐、苗壮。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青贮玉米全株生物产量的有效途径。
适宜种植密度:5000~6000株/亩。
(4)肥水管理
在确保播种墒情的基础上,青贮玉米幼苗期间切忌灌水,适当的干旱有利于根系发育。拔节期、抽雄期对肥水需求量大,需要较高的田间持水量,同时,大口期、抽雄期、灌浆中期是青贮玉米需水高峰期,灌水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
(5)病虫害防治
青贮玉米出苗后至拔节前是地老虎危害的关键时期,防治不及时往往造成缺苗断垄,影响产量。
清除田间杂草是预防叶螨发生的有效手段,田间发生叶螨为害时,一般在7月底8月初早期防治效果较好。
瘤黑粉病防治方法应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同时应该注意轮作倒茬,清除田间病瘤。
(6)最佳收获期
青贮玉米发育过程是一个营养和产量转化过程。青贮玉米收获时期对产量和营养影响很大,收获时期过早造成加工水分过大,收获太晚枯叶增多,其穗轴和基部秸秆木质化程度偏高,青贮玉米全株生物产量最高时期在乳熟中期,此时收获种植户受益,但植株水分过大,加工企业受损失。青贮玉米子粒达到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为最佳收获期,子粒灌浆至1/2~3/4乳线期,子粒中无乳状汁液,但尚未变硬,用指甲易抠破。全株含水量在65%~75%之间,适宜于青贮加工贮藏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