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深加工产业现状及未来展望

(备注:以下内容为中国淀粉工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秘书长李义发言速记,不保证内容准确性、不代表交易所观点,仅供参考。请自行斟酌使用、自负责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我的题目是创新赋能玉米深加工产业现实发展,玉米深加工这个产业已经走了70多年的历程,尤其是近10年,2013年的时候我们提出新常态,2014年双创,2015年供给侧改革,2017年高质量发展,到2020年双循环,2023年我们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和新质生产力,在国内外这样复杂的形势下以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作为我们国家玉米深加工产业该如何发展,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要通过智能技术加生物制造的深度融合,要开辟新赛道,要重新塑造新的动能和新的优势,实现这个产业高质量发展。这条道路现在已经是非常必然的趋势了,也是必须要走的路径。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系统回顾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历史,梳理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将更有助于我们增强系统认识,坚定信心,笃行不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新质发展为目标,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有鉴于此,我在梳理中国玉米产业历程当中,有两个字是时刻伴随着这个行业的发展,那就是创新,创新不仅仅是赋能,更是驱动玉米深加工产业高质发展的源动力。

我下面想要汇报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历史回顾,我们国家玉米深加工产业自5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一直到现在已经走过70多年的历程,走了五个阶段,见证中国粮食加工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创新一直伴随着产业的发展。从2023年提出新质生产力开始,已经进入到第六个阶段。

第二阶段,雨后春笋。这个阶段因为改革开放给我国产业带来新生,玉米产量极大丰富,再加上行业个别企业的单台设备,包括分离机,关键设备的引进,同时也引进一些技术,所以这个时候企业数量大大增加,产能产量也增加,这个阶段产业取得较大发展。从淀粉的15万吨的产量,突增到455万吨,从98家增加到200家。葡萄糖不到30万吨,厂家规模比较小,也比较散,家数比较多,我们是280家企业产量不到100万吨。

第三个阶段,快速发展。就是90年代初期到2000年,这个阶段成套大型设备引进,当时中国主要生产线全套引进,把我们从跟跑状态逐渐靠近并跑阶段。国产化大量开始,这个阶段变成自动化阶段。

第四阶段,规模做大。呈现出集约化、规模化的态势,2005年淀粉突破1000万吨,2006年糖突破500万吨,这个时候家数在减少,呈现产品多元化,我们已经进入到并跑的阶段。

第五阶段,二次发展。进入到新常态,迎来第二次发展,这个过程当中无论是产业规模,供需关系,集约的程度,产品的结构,管理创新方面,还有企业发展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行业再次进入快速发展期。淀粉糖从2011年突破1000万吨,到2020年突破1500万吨,2023年1900多万吨。淀粉的发展更快,从2005年1000万吨,2017年2500万吨,到了2019年3000万吨,2023年从我们统计的数字上来看是4003万吨,突破了4000万吨,呈现出规模化。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产能严重过剩,产能增长率严重高于产量增长,供大于求凸显。集约化程度,到去年为止100万吨淀粉生产企业超过13家,占总产量70%,高度集约。产品结构,有两三百种,品种极为丰富,凸显“橄榄”型的业态。管理创新,企业生产经营全链条上呈现十个转变,我这里不详细讲了,就讲第十个,就是经营结构的转变。2014年玉米淀粉期货上市,到今年8月23日期权上市,从玉米期货、期权到玉米淀粉期货、期权,大部分企业把避险工具用上了,期现结合,套保确实给企业带来收益。企业发展,标杆企业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既通过技术提升不断强化细分领域领导地位,又通过多元化新产品研发和联产模式提升盈利能力。

基于这第四个挑战,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产业如何发展,面对挑战,我们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融合创新,再就是科技赋能,工业生物技术我们叫生命科学,也就是合成生物学,第二个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这两种技术是我们核心。聚焦三个领域,一个是营养健康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生物医药,第二是精准营养无抗饲料,第三是绿色生物材料化学品及能源,就是非粮做材料、能源和绿色化化学品。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的融合,四链融合达到高质发展。五化就是原料多元化,生产智能化,工艺绿色化,产品智能化,副产增值化。

合成生物学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利用合成生物学等工业生物技术,设计新生化反应和新代谢通路,建立崭新的营养、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物质生产模式,实现未来食品、化工、材料、能源可持续供给途径。现在提出低碳生物合成,是不是对我们现有粮食深加工产业的冲击?我说不是,不但不是冲击,而且是巨大的补充,下面我会讲。

第二个技术就是人工智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AIforScience,它会改变生产方式,研发范式,多领域研发起到真正的革命性作用。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AIforScience2.0阶段。

五个措施,一个是重点发展健康与功能化新产品。未来营养趋势是功能化、疗愈化、个性化和风味化以及低碳化。围绕粮食自主自给供给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创造淀粉、糖、蛋白、肉等农业产品的车间制造新模式,摆脱传统生产方式对土地、化肥、农药的依赖。加大绿色生物制造在产业中的转换应用。一吨生物质如果要进行转化的话可以产生160-200公斤非粮蛋白。它可以做所有化学品,可以做所有的能源,可以做所有的材料,2004年的时候美国能源部提出来12种生物基平台。

参与二氧化碳生物转化新技术研发,围绕国家“双碳”重大战略目标,能量的高效传递与转化,二氧化碳高效生物还原与定向转化等技术的突破,将助推“碳中性”可持续工业经济的发展。

推动行业实现绿色智能制造,构建生产智能由旧控制平台、实现生产数字孪生;基于AIforSciense进行新产品研发和产品智能配方设计;通过实施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建成灯塔工厂,这是五个方面。

下面做一个小结,新质生产力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工业生物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是构建产业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核心技术保障。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四链融合是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举措。原料多元化、生产智能化、工艺绿色化、产品功能化、副产增值化是行业发展重要目标。

以上是我今天的汇报内容,简单介绍一下淀粉协会,我来自于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从事玉米淀粉行业40年,中国淀粉协会正好成立40周年,1984年成立的,也是国家一级协会,这个协会有8个分会,玉米淀粉分会、变性淀粉分会、功能糖分会、糖醇分会及马铃薯淀粉分会,木薯淀粉分会,甘薯淀粉分会以及绿色制造分会。在每年6月份我们都有三会合一的事,一个是世界淀粉产业大会,每年在上海召开,再一个就是国际淀粉及衍生物展览大会,第三个就是分论坛大会,明年我们要有6个论坛,所以在这里我也诚恳的欢迎在座各位同仁,一是到协会指导工作,第二是积极参与协会建设,今天在座的各位有很多是会员,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做强、做大、做精、做优,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到局部领跑,到最后绝对领跑而努力,谢谢大家。

THE END
1.鲜食糯玉米种植加工技术CCTV节目官网CCTV7视频简介 栏目介绍 来源:央视网 更新时间:2011年01月19日 10:43 视频简介:本期节目讲述鲜食糯玉米的栽培管理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真空保鲜加工工艺等农业知识。(农广天地 2009年 第252期)? ? ? ? ? 收视TOP榜 “基建狂魔”如何在月球盖房? 面对面 1 请查收“四季必看”的观鸟指南...https://tv.cctv.com/2011/01/19/VIDE1OgNJugJ78yVcvTLjSEz110112.shtml
2.DB37T35802019鲜食玉米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pdfDB37_T 3580-2019 鲜食玉米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pdf 6页VIP内容提供方:可疑侵权标准 大小:182.38 KB 字数:约4.61千字 发布时间:2020-12-17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26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16/7122200010003032.shtm
3.一种鲜食玉米的保鲜方法及保鲜储存加工工艺微生物较多,直接将其装入真空袋包装,少量微生物及菌群有可能不能完全杀死,有可能会影响鲜食玉米的品质及保鲜效果,同时现有技术中少量采用对鲜食玉米高温杀菌的方式进行加工,其加工时由于需要不同的流水线进行加工,由于高温杀菌后的鲜食玉米粒较为软糯,有可能会在加工过程中造成鲜食玉米的损伤,进而影响鲜食玉米的...http://mip.xjishu.com/zhuanli/02/202211484722.html
4.鲜食玉米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标...资料介绍 鲜食玉米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鲜食糯玉米产地初加工场库要求、采收要求、初加工技术的操作规程。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鲜食糯玉米产地初加工。 食品产业链内部商城,满足食品行业需求。 下载链接错误报告 相关食品资料http://down.foodmate.net/ziliao/sort/41/53664.html
5.玉米保鲜剂配方技术保鲜生产加工工艺方法[简介]:本技术涉及一种鲜食玉米的保鲜方法,属于农产品贮藏保鲜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选取八出穗21~23天的鲜食玉米进行喷淋冷却、快速降温,之后将鲜食玉米取出沥干控温之后进行装箱,最后低温贮藏至出库、上市。该方法保鲜的鲜食玉米腐烂率低,可较好地保持鲜食玉米原有的质地、色泽、营养和风味,可明显提高...http://www.zxmw.com/roushi/8386.html
1.创新技术助推利用基因改良提升玉米生产效率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今天,玉米作为重要的作物之一,其种植品种的选择对于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以及改善营养成分至关重要。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农业正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通过基因改良,不仅可以优化玉米品种,更能够实现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更加友好的耕作方式。 https://www.tepnz.com/wen-da/591155.html
2.玉米深加工产品有哪些饲料淀粉胚芽副产品在食品加工中,玉米淀粉可作为增稠剂、稳定剂、胶凝剂等,如添加到汤、酱料中起到增稠作用,制作凉粉、糕点等。玉米油是从玉米胚芽中提取的油脂,常用于烹饪和食品加工中。玉米蛋白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玉米加工副产品,可用于制造饲料、肥料和工业用品等。玉米醇是一种甜味的醇类物质,由玉米糖浆经过脱水和精制而得到,可...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PSQKKP0511CCT0.html
3.鲜食糯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第六章鲜食糯玉米高效加工技术在线免费...看鲜食糯玉米高效生产技术第六章 鲜食糯玉米高效加工技术最新章节, 第六章鲜食糯玉米高效加工技术鲜食糯玉米正在实现由嗜好...番茄小说网下载番茄小说免费阅读全文。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327193077158792254
4.鲜食专用玉米规模化种植及速冻加工技术推广1.鲜食专用玉米(陕白糯11、超甜2000、优质蛋白陕单16,17、陕笋玉1号等)新品种规模种植,无公害化原料订单生产。 2.速冻嫩棒、甜糯罐头、玉笋净菜、玉米营养米等系列食品标准化加工技术。 3.嫩棒速冻、罐头生产、玉笋包装,玉米米加工生产线优化配置。 https://www.nwafu.edu.cn/shfw/kjsf/syjs/jgjz/3099.htm
5.北京市鲜食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信息提示首都之窗2023年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2024年有望进一步增加。为充分利用北京地区有限光热资源,可通过提高优质特色新品种覆盖率和应用错期播种、绿色防控等提质增效技术手段,增加种植者收益,满足市民的消费需求。 一、选择品种 选择高品质鲜食玉米品种,根据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北京市玉米新品种引领单产提升行动推介品种...https://www.beijing.gov.cn/fuwu/bmfw/sy/jrts/202404/t20240402_3608700.html
6.即食嫩玉米加工保鲜技术农村实用工程技术1995年07期嫩玉米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城乡居民喜爱,特别是近几年鲜食甜玉米繁育成功,丰富了鲜食嫩玉米品种。但由于嫩玉米可溶性糖分及其色、香、味难于保持,使嫩玉米的工业化生产受到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嫩玉米加工保鲜的新方法,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经科学方法处理后的嫩玉米可在自然条件下保存8~10个月,其色香味不...https://wap.cnki.net/qikan-NSGJ199507001.html
7.昌吉玉米种子制种玉米种子加工技术规程果穗收获采用自走式玉米果穗收获机进行收获,梭形或套形作业,作业速度为7 km/h。 4.2.2 机械要求 收获前要检查和清洗收获机,保证机器内不含有本品种之外的玉米果穗或籽粒。 果穗运输 5.1 运输要求 果穗上车后用遮阳网遮盖,不能用篷布遮盖。带皮果穗运输车辆6 h内必须到场(300 km以内),到 ...https://blog.csdn.net/glb111/article/details/132515014
8.浅谈鲜食玉米加工设备工艺流程鲜食玉米加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主要是原料入场验收——剥叶去丝——修整、清洗、分级——蒸煮——冷却——沥水真空包装——灭菌——冷却——吹干——常温保存等步骤,每个环节控制到位,才能保证成品的优质。 地址:诸城市密州工业园 电话: 联系手机: 诸城市安邦机械有限公司是集食品解冻,蒸煮,卤制,清洗烘干,巴氏杀菌等...http://95549557.b2b.11467.com/news/1067805.asp
9.阜阳市科学技术协会专家组对主推鲜食玉米品种随机抽样测产,进行了品种蒸煮和品尝,对外观形状,口感要求,甜糯品质,市场要求及适合加工等环节进行提出意见和建议,围绕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市场流通领域新业态发展需求,筛选穗型适中、糯性强、风味差异化的特色新品种。通过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和秸秆机械化打包青贮技术、鲜食玉米与草莓轮作技术模式...http://kx.fy.cn/content/detail/60fa8ca62b56e0466b8b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