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属于稻属,是大米脱粒后获得的具有不可食用的颖片的谷物。这里所说的大米是指水稻、糙米、大米的统称。一般100KG大米可加工生产65-70KG大米为主产品,剩余30-35KG稻壳、碎米、米糠等为副产品。
大米深加工是以大米、糙米、碎米、米糠、稻胚、稻壳等为原料,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制成新的产品的过程,特别是生物工程、高压、微波、低温、超微粉碎、分子蒸馏、膜技术、超临界萃取等高新技术的应用,生产出了米制品、食品和深加工制品两大类。大米深加工产品涉及米粉类、米糕类、粽类、汤团类、酒、醋类、方便米饭、方便粥、婴儿食品等众多产品。
大米深加工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供应环节,主要包括水稻种植、化肥、农药、农机设备等;中游为大米深加工环节;下游主要为大米深加工产品流通环节,主要涉及到餐饮业、零售业等领域
稻谷是大米深加工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从稻谷播种面积来看,近几年由于稻谷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有所减弱,同时叠加耕地面积减少,劳动力短缺的营收,自2018年以来我国稻谷种植面积开始呈现下降的态势。2020年由于世界粮食危机逐渐显现,中国政府提出要严守耕地红线,使得中国稻谷播种面积有所回升,随后播种面积继续下降。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29450千公顷,同比下降1.6%。从产量方面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稻谷播种面积持续下滑,但得益于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我国稻谷单产水平不断增长,进而使得近年来我国稻谷产量基本趋于稳定,稳定在21000万吨左右。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稻谷产量为20849万吨,同比下降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营养、卫生观念的增强,人们对于大米的需求逐步从普通的大米向大米深加工产品转变,推动了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需量的增长。据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约为1518.2万吨,同比增长3.9%;需求量约为1489万吨,同比增长4%。从产量结构方面来看,食醋、米线和汤圆是我国大米深加工产品产量占比前三的细分品类,市场占比分别为28.4%、25.4%和16.4%。
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截至目前,公司拥有员工超3万人,在全国拥有70多个已投产生产基地,100多家生产型企业,并新建多个生产基地,主要涉足油籽压榨、食用油精炼、专用油脂、油脂科技、水稻循环经济、玉米深加工、小麦深加工、大豆深加工、食品原辅料、中央厨房、粮油科技研发等产业,产品涵盖了小包装食用油、大米、面粉、挂面、调味品、食品饮料、餐饮产品、食品原辅料、饲料原料、油脂科技等诸多领域,是我国大米加工主要上市龙头企业之一。据资料显示,2022年公司农副食品加工业务营收为2574.84亿元,同比增长13.82%,毛利率为5.68%。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由于传统大米加工行业进入门槛较低,我国大米加工的企业数量众多,开机率普遍不高,规模化的品牌企业较少,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结构单一,过度集中于产业链低端,大米行业在品牌整合、高端产品打造、副产品利用等方面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同时,由于我国水稻供应总体充裕,部分主产区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从需求端来看,由于经济下行,市场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稻米加工企业利润空间受限,普遍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行业正处于经营相对困难时期,但同时也利好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并促进行业的深度整合,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技术推动产品多样化、专用化、系列化发展。大米深加工是提高大米附加值,使稻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大米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措施,也是确保国家粮食稳定性,提高粮食深加工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米加工仅仅处于一种满足人们口粮需求的初级加工状态,大米加工产品结构单一,副产品综合利用水平低,深加工比例低于发达国家。而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超微粉碎、微胶囊、真空处理、冻结浓缩、超高温瞬时杀菌等尖端技术在大米深加工不断得以应用,使大米及其加工产品品种多样化、专用化、系列化发展。
根据PitchBook的最新数据,去年风险投资对水产养殖初创企业的投资创下纪录,数据显示2023年该行业的总投资额达到10亿美元。然而,有迹象表明,2024年的融资价值和数量都将下降,与全球风险投资市场放缓保持一致。根据PitchBook的数据,截至2024年9月,水产养殖投资徘徊在0.2亿美元,是自2019年以来从未见过的低点。
在错综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任何一个行业的重大变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近期,全球最大牛肉生产商之一JBSFriboi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在12月对其旗下的11家工厂实施停产,且其他集团也陆续关闭工厂,以应对当前严峻的成本压力。这一决策不仅关乎着牛肉产业的未来走向,更可能对中国牛肉进口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如今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产学研联合攻关的基础上,以及随着水产品运输技术提高和物流成本降低,我国水产养殖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值达到12501.87亿元;其中海水养殖产值4638.84亿元,淡水养殖产值7863.03亿元。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