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编者按:6月9日,山东嘉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华股份”)将首发上会,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韩宇鹏、谢方贵。嘉华股份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114万股,拟募集资金3.91亿元,分别用于高端大豆蛋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东厂区2万吨分离蛋白扩产项目。
2018年至2021年1-6月,嘉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2,844.36万元、86,991.30万元、96,854.90万元、63,018.21万元;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313.87万元、7,394.82万元、7,408.85万元、4,077.0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847.68万元、6,962.26万元、6,693.34万元、3,827.59万元。
嘉华股份连续两年净利增长跟不上营收。经计算,2019年、2020年,嘉华股份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5.01%、11.34%;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11%、0.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67%、-3.86%。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984.76万元、11,218.85万元、10,973.25万元、-2,525.52万元,其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89,269.61万元、94,198.41万元、104,115.63万元、64,898.37万元。
2018年至2021年1-6月,嘉华股份收现比分别为107.76%、108.28%、107.50%、102.98%,净现比分别为177.54%、151.71%、148.11%、-61.94%。
2020年、2021年1-6月,嘉华股份大豆蛋白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16,059.27元/吨、18,484.01元/吨,涨幅分别为18.33%、15.10%;大豆油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7,157.19元/吨、9,822.34元/吨,涨幅分别为23.68%、37.24%。
嘉华股份表示,销售价格受原材料大豆价格的影响较大,受2020年度大豆均价上升影响,当年大豆蛋白和大豆油平均单价均较上年度出现一定涨幅。2020年、2021年1-6月,嘉华股份原材料大豆的采购价格分别为4,507.73元/吨、5,268.15元/吨,涨幅分别为37.09%、16.87%。
报告期内,嘉华股份产品以境内销售为主,各期境内主营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46,302.37万元、52,493.68万元、58,825.27万元和38,732.9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56.08%、60.48%、60.89%和61.70%。
同时,嘉华股份外销收入也是公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期内,公司外销收入分别为36,266.00万元、34,303.16万元、37,781.29万元和24,042.91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3.92%、39.52%、39.11%和38.30%。
对于国内市场,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对于境外市场,公司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嘉华股份境内外经销客户数量均呈现下滑的趋势。2018年至2021年1-6月,境内经销客户数量分别为114个、125个、117个和95个;境外经销客户数量分别为136个、131个、102个和93个。
经计算,2019年,嘉华股份境内外经销客户数量合计为256个,2021年1-6月减少至188个。18个月内,嘉华股份境内外经销客户数量减少了26.56%。
2019年至2021年1-6月,公司经销客户退出的数量分别为98个、101个、73个,退出数量占上年度经销商数量比例分别为39.20%、39.45%、33.33%。
此外,嘉华股份毛利率连续下滑,且三年低于行业均值。报告期内,嘉华股份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8.24%、17.61%、14.17%和12.60%,呈下降趋势;2018年至2020年,农副食品加工业毛利率分别为18.51%、19.34%、17.87%。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043.23万元、4,909.20万元、3,922.54万元及6,738.13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29%、21.35%、14.27%及18.16%。
嘉华股份三年应收账款周转率远低于行业均值。报告期各期,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61、16.60、20.71和22.25;2018年至2020年,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分别为204.10、105.22、73.77。
招股书显示,本次募投项目建设完成后,嘉华股份将新增大豆蛋白设计产能60,000吨、大豆油设计产能30,000吨、大豆膳食纤维设计产能16,000吨。然而,分析嘉华股份产能利用率发现,2018年至2020年,大豆蛋白、大豆油、大豆膳食纤维的产能利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2020年产能利用率最低。
2018年至2020年,大豆蛋白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7.85%、90.83%、80.75%;大豆油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63%、94.59%、90.90%;大豆膳食纤维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2.14%、97.38%、85.63%。
通过查询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海伦市茂发居粮食经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2018年便成为嘉华股份第一大供应商;嫩江市宏祥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1月,2020年便成为嘉华股份第一大供应商。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嘉华股份有1家全资子公司,即青岛新嘉华进出口有限公司(简称“青岛新嘉华”)。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负责嘉华股份生产的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纤维等产品的境外销售。2020年、2021年1-6月,青岛新嘉华营业收入为7,192.88万元、6,172.99万元,净利润为-49.95万元、-29.84万元。
大豆深加工企业冲刺上交所主板拟募资3.91亿元
嘉华股份是以大豆蛋白为主要产品的大豆深加工企业。公司以大豆蛋白产品为基础,在持续提高大豆蛋白产品工艺水平和产能规模的同时,实现了大豆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大豆蛋白的清洁化生产,并成功开发出大豆膳食纤维、大豆拉丝蛋白等新产品。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形成从大豆收储、低温食用豆粕加工和大豆油提炼到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纤维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嘉华股份无控股股东,吴洪祥、黄瑞华、张效伟、李广庆、贾辉、高泽林六人为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嘉华股份51.07%的股权,上述六人及其近亲属合计持有嘉华股份57.91%的股权。
吴洪祥,中国籍,有澳大利亚永久居留权,现任公司董事长。张效伟,中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现任公司董事,任副董事长。李广庆,中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嘉华股份持股5%以上股东为吴洪祥、民韵嘉华、李广庆、贾辉、黄瑞华、高泽林,持股比例分别为23.50%、7.58%、5.82%、5.71%、5.55%及5.54%。
嘉华股份拟于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114万股,不低于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25%。本次发行全部为新股发行,原股东不公开发售股份。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韩宇鹏、谢方贵。
公司拟募集资金3.91亿元,分别用于高端大豆蛋白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东厂区2万吨分离蛋白扩产项目。
连续两年净利增长跟不上营收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1-6月,嘉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2,844.36万元、86,991.30万元、96,854.90万元、63,018.21万元;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313.87万元、7,394.82万元、7,408.85万元、4,077.08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847.68万元、6,962.26万元、6,693.34万元、3,827.59万元。
经计算,2018年至2021年1-6月,嘉华股份收现比分别为107.76%、108.28%、107.50%、102.98%,净现比分别为177.54%、151.71%、148.11%、-61.94%。
嘉华股份在招股书中做出了业绩下滑风险提示。由于公司业绩受大豆蛋白、大豆油及大豆膳食纤维等主要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和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大,未来若出现下游市场消费需求大幅放缓或下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上涨,则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公司可能出现业绩下滑的风险。
主要产品进行大幅度提价
招股书显示,嘉华股份产品包括大豆蛋白(主要是大豆分离蛋白、少量的大豆浓缩蛋白及大豆拉丝蛋白)、大豆油、大豆膳食纤维、低温食用豆粕等。
嘉华股份表示,销售价格受原材料大豆价格的影响较大,受2020年度大豆均价上升影响,当年大豆蛋白和大豆油平均单价均较上年度出现一定涨幅。
2020年、2021年1-6月,嘉华股份原材料大豆的采购价格分别为4,507.73元/吨、5,268.15元/吨,涨幅分别为37.09%、16.87%。
近四成收入来自外销
同期,公司所享受的出口退税金额分别为4,089.47万元、3,210.65万元、4,001.78万元和2,434.30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4.95%、3.70%、4.14%和3.88%。
18个月经销客户数量下降27%
嘉华股份表示,对于国内市场,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对于境外市场,公司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
然而,嘉华股份境内外经销客户数量均呈现下滑的趋势。2018年至2021年1-6月,境内经销客户数量分别为114个、125个、117个和95个;境外经销客户数量分别为136个、131个、102个和93个。
对于公司经销客户退出的原因,嘉华股份解释称,部分经销客户因临时性需求而发生偶发性采购,后续无继续合作意向;部分经销客户因公司大豆蛋白报价较高,无法从终端客户获取足够利润,未继续合作;部分经销客户因主要负责人员工作变动,未继续展开合作或与负责人员更换的新单位展开合作。
毛利率连续下滑三年低于行业均值
报告期内,嘉华股份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8.24%、17.61%、14.17%和12.60%,呈下降趋势;2018年至2020年,农副食品加工业毛利率分别为18.51%、19.34%、17.87%,呈小幅波动。
同期,公司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主要受产品单价、单位成本和产品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分别为17.98%、17.44%、13.98%和12.60%,呈下降趋势。
其中,大豆蛋白毛利率下滑更为明显,分别为18.77%、16.26%、12.01%、11.17%。
嘉华股份表示,公司产品毛利率受宏观经济、行业竞争情况、原材料价格波动、自身产品结构变动等多种因素影响,未来若出现宏观经济波动、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公司未能有效转嫁对应成本、公司产品结构未能及时调整等情况可能造成公司产品毛利率下降,将直接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稳定性。
2021年6月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6738.13万元
嘉华股份应收账款账龄以1年以内为主,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及2021年6月末账龄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99.88%、99.87%、98.71%及99.25%。
报告期各期,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6.61、16.60、20.71和22.25;2018年至2020年,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分别为204.10、105.22、73.77。
对此,嘉华股份表示,报告期各期,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同行业上市公司中双汇发展、华文食品、绝味食品等以先款后货收款政策为主的食品加工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率较高所致。
2021年6月末存货账面价值1.67亿元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0,946.41万元、9,449.84万元、9,264.52万元和16,675.00万元,占当期流动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4.04%、41.09%、33.69%及44.94%。
嘉华股份存货由原材料、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组成,其中原材料主要为大豆,库存商品及发出商品主要为大豆蛋白和低温食用豆粕。
嘉华股份表示,2021年6月末原材料账面价值较2020年末增加4,606.77万元,主要系2021年上半年大豆价格波动较大,公司在大豆价格合适的点位积极吸储大豆,2021年6月末大豆库存账面价值较2020年末增加4,447.11万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存货周转率分别为6.21、7.03、8.88和8.45;2018年至2020年,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分别为6.35、6.40、6.26。
募投项目产能利用率下降
然而,分析嘉华股份产能利用率发现,2018年至2020年,大豆蛋白、大豆油、大豆膳食纤维的产能利用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且2020年产能利用率最低。
报告期内,嘉华股份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分别为14,791.92万元、13,593.28万元和17,268.40万元、12,571.01万元,占当期采购总额比例分别为23.44%、20.47%、22.30%、21.32%。
2018年、2019年,嘉华股份的第一大原材料供应商为海伦市茂发居粮食经销有限公司,采购金额分别达5489.89万元、4524.06万元。
而2020年,嘉华股份第一大供应商变更为嫩江市宏祥农副产品有限公司,采购金额为5,866.14万元,海伦市茂发居粮食经销有限公司未出现在公司前五大供应商的名单里。
到了2021年上半年,绥化龙静粮贸有限公司又成为嘉华股份第一大供应商,采购金额为4,087.42万元。
子公司一年一期净利润亏损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嘉华股份有1家全资子公司,即青岛新嘉华。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负责嘉华股份生产的大豆蛋白、大豆膳食纤维等产品的境外销售。
2020年、2021年1-6月,青岛新嘉华营业收入为7,192.88万元、6,172.99万元,净利润为-49.95万元、-29.8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