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鲜食玉米的收割已接近尾声,农民们小心翼翼将玉米棒从秸秆上掰下。运输车辆疾驰而过,现代化的玉米生产线上,一批批包装精美的鲜食玉米,泛着金色的光……
国际餐桌走来“中国玉米”
“种大苞米的收入和种鲜食玉米没法比啊!自从2016年入股合作社种植甜玉米,我们农户拿到的利润也比种普通玉米高多了。一公顷多收入3000元至5000元左右,我们还可以在公司打工,一个月3000多元,分红也有好几千。”农民孔祥成说着话,仍然舍不得停下手中的活儿。
孔祥成所说的合作社,正是“中国玉米之乡”公主岭市的吉林省农嫂甜玉米农业合作社。
高端鲜食玉米的种植,不仅破解了玉米的供给侧改革之惑,更让吉林玉米走向国际餐桌。合作社种植的“东北农嫂”牌玉米,不仅远销国外,并已经在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国际马德里商标注册。公司曾被日本“永旺”集团评为2018年食品部的唯一最佳供应商,并成为美国都乐上海公司2019年最大鲜食玉米供应商。
黑土地上崛起“金色产业”
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房身岗子村,工人们正在智能化标准厂房里忙碌着。环岭街道迎新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更大的智能化标准厂房正加班加点地生产。真空保鲜甜糯玉米穗、甜糯玉米段、甜糯玉米粒等正由农产品变成一袋袋精致的商品。
据了解,“农嫂”公司还按照省级科研中心标准,建立了3800平方米的玉米食品工程研发检测中心。“我们主要研发主食玉米食品、功能型玉米食品以及生物、医药中间体、玉米醇溶蛋白、玉米黄质等。”研发中心负责人介绍。
近来年,“农嫂”公司不断拉长鲜食玉米生产的的产业链打,提升价值链,打造“金色产业”。
据介绍,2020年,“农嫂”公司预计甜、糯玉米产量达3万吨,其中真空保鲜甜糯玉米穗/段年产量4500万袋,真空甜玉米粒年产量500万袋,真空充氮玉米粒年产量2500万袋,总产值预计达3亿元。
擦亮吉林“黄金名片”
“农嫂“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企业、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吉林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行业信用示范企业、吉林省鲜食玉米分会理事长单位、公主岭鲜食玉米联盟单位等荣誉称号。其生产的“东北农嫂”品牌系列鲜食玉米产品被评为吉林省名牌产品、第十五、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粮油交易会金奖产品;被2020年中国鲜食玉米、速冻果蔬大会组委会评为吉林优质品牌鲜食玉米产品。品牌效益随之提升。
知微见著,吉林大地,一批批像“农嫂”公司一样的鲜食玉米企业正在崛起,为吉林鲜食玉米在国内外市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
我省处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发展鲜食玉米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产地、技术、产业和平台优势。我省是我国鲜食玉米开发最早的省份,拥有全国首家速冻糯玉米生产企业、首家甜玉米罐头生产企业。为把粮食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今年5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吉林鲜食玉米品牌建设工作,全力打造吉林鲜食玉米这一吉林粮食的“黄金名片”。
据了解,吉林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品牌引领、质量兴农,产业融合、创新驱动,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的原则,在3至5年内全面建立省、市、县多层级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鲜食玉米产业格局,实现全省鲜食玉米品牌化、标准化和产业化。
在此期间,全省将打造50个优质吉林鲜食玉米产品品牌,100家优质鲜食玉米生产企业,形成吉林鲜食玉米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矩阵,实现“品牌做响、产业做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