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后套种玉米栽培技术是云南农业大学朱有勇院士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依托云南省600万亩烤烟地的优势,在适宜烟区实施烤烟套种玉米(籽粒玉米、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实现“烟粮协同”发展。烟后套种玉米,即在7月中下旬(烟叶采烤到中部叶或下二棚烟叶采收完毕)套种玉米,至11月中旬收获。目前,已在大理、临沧、楚雄、文山和红河建设3.6万亩烟后套种玉米技术示范区。2022年,示范区青贮玉米亩均产量达3吨、亩均产值1200元;鲜食玉米亩均产量达1.1吨、亩均产值2000元,成效显著。
技术要点
1.玉米品种选择。烟后套种玉米包括青贮玉米、籽粒玉米及鲜食玉米,3种玉米类型一般要求的生育期分别为110天、120天和90天。因此,每种玉米类型,尽量选用特早熟、高产、高抗品种。
3.水分管理。在7~8月重点做好排涝,9~11月重点做好抗旱补水。地势低洼的地块要注意开沟排水防涝。分别于玉米拔节期、灌浆期进行补水1~2次。如在烤烟和玉米共生期遇极端干旱天气,需充分利用前茬烤烟种植铺设的滴灌设施进行玉米精准补水,严禁大水漫灌。
4.施肥管理。禁用含氯肥料,适当补充含有锌、硼、钼等元素的肥料,烟后套种玉米时不再施用基肥。需要进行2次追肥,第1次在烤烟上部叶采收结束时,施用纯氮7~9千克/亩(尿素15~20千克/亩,复合肥依此折算),在玉米植株一侧5~7厘米处打孔穴施;第2次在抽雄吐丝期,施用纯氮7~9千克/亩(尿素15~20千克/亩,复合肥依此折算),用相同方法打孔穴施。干旱时,施肥后需进行补水。根据玉米长势和用途,鲜食玉米于大喇叭口期喷施磷酸二氢钾(0.2千克/亩)或穴施硫酸钾(10千克/亩)等钾肥以及硫酸锌(1千克/亩)等微量元素肥。
5.病虫草害防控。玉米全生育期禁用高毒、高残留及烤烟负面清单农药或有“三致”作用的药剂,以确保玉米食用安全,鲜食玉米果穗收获前20天禁用化学农药。提前封草和地下害虫防治,在烤烟采烤前20天,施用烤烟负面清单之外的农药、安全除草剂和杀虫剂进行封草和防治地下害虫。结合烤烟病虫草害的防控,进行烟后玉米病虫草害协同防控和绿色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