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粮网专栏

“我国粮食在产后环节损耗严重,尤其在储藏、运输和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约700亿斤,这相当于吉林省一年的粮食产量。所以说,让粮食减损就是增产。”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外媒消息,据行业人士称,印度政府正在考虑解除100%碎白米出口禁令,此举可能会提振印度的白大米出口。

据外媒消息,本月国际谷物理事会调低了全球小麦产量预期,这也是全球小麦供需趋紧的最新迹象。美国农业部在11月份供需报告里预测,到明年6月份,全球小麦库存将会降至9年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因为今年欧洲等国天气不利导致小麦减产。

周三中国批准巴西对华出口高粱,这一举动有些奇怪,因为巴西几乎不出口高粱。但是考虑到美国在中国高粱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明年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巴西和两国的高粱贸易可能成为评估中美关系的晴雨表。

据外媒消息,澳大利亚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一年中,澳大利亚出口了790万吨大麦和210万吨高粱,大麦出口量包括4967676吨饲料大麦和2941127吨啤酒大麦。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4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38亿吨,同比增长7.4%;进口金额为4281.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8.2%。

据外媒消息,据巴西农业部长卡洛斯·法瓦罗表示,巴西政府将于周三宣布与其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达成农业协议。目前中国最高领导人正在里约热内卢参加20国集团峰会,他将于周三在首都巴西利亚与巴西总统卢拉·达席尔瓦举行会晤。

海关总署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0月玉米进口量为25万吨,同比减少87.7%;1-10月玉米进口量共计1303万吨,同比减少29.9%。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11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报告发布后,国际玉米期货的基准期约收涨约4%,创下四个月来最高,因为美国玉米产量下调幅度超过市场预期;国际大豆期货基准期约收涨3.7%,创下一个月新高,因为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美国大豆产量预期,豆油持续大涨,对大豆上涨提供关键支持。

根据海关数据,本月将2023/24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上调41万吨至2341万吨,结余变化调整为1724万吨,对2024/25年度预测数据不作调整。新季玉米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充足。

美国总统大选结果显示共和党前总统特朗普再次胜选,将在明年1月份重返白宫。市场普遍担心特朗普政府可能再次掀起关税战,并招致头号大豆进口国中国的报复,这可能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再次遭受打击。

11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38亿吨,同比增长7.4%;进口金额为4281.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8.2%。

眼下,河南今年新产麦茬花生正在集中晾晒与上市,在经历了春花生收购价格高开低走、麦茬花生种植期推迟20余天、8月麦茬花生生产关键期阴雨连绵、10月麦茬花生收获期延后15天左右等不同于往年的诸多情况后,河南新季花生市场形势如何?

进入十月底,全国秋收接近尾声,主产区的粮食收储工作正有序展开。近期玉米价格由于地区上量不同,区域分化明显。华北上量大价格回落,东北玉米价格却低位反弹。未来玉米价格何去何从?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4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27亿吨,同比增长7.8%;进口金额为3947.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8.8%。分品种来看,9月我国小麦玉米进口大减,高粱大豆进口激增。

10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27亿吨,同比增长7.8%;进口金额为3947.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8.8%。

10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9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27亿吨,同比增长7.8%;进口金额为3947.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8.8%。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10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报告发布后,美国小麦期货温和下跌,因为此前美国农业部上调全球小麦供应前景;CBOT大豆期货收盘下跌,因为美国农业部预计今年美国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CBOT玉米期货收盘下跌,因为美国农业部上调美国玉米产量预估。

本月对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我国玉米产区大部时段以晴好天气为主,利于新粮收获晾晒,当前华北地区新季玉米收获大部分完成,东北地区收获进度超4成。近期国内玉米进口量持续大幅减少,玉米饲用、深加工消费量稳步增加,叠加中央储备粮佳木斯等东北直属库点已开始收购,新季玉米价格底部有支撑。美国玉米收获进度快于常年,成熟率和优良率较高,但欧盟、乌克兰等地玉米受干旱影响预计减产。

本文是宁夏老师结合实地考察,对2024年中晚籼稻的产情、市场形势和接下来走势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深思细想字斟字酌,如觉得有所启发和收获,欢迎文末打赏作者。

据外电9月27日消息,印度政府周五发布通告称,将蒸米出口关税从此前的20%削减至10%,因该国的库存激增,且农民将在未来几周收获新作大米。市场分析,此举有望使得国际大米价格走低。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4年1-8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1305万吨,同比增长6.1%;进口金额为3487.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11.4%。分品种来看,8月我国小麦玉米进口大减,大麦进口激增。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9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本次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没有重大利空消息。玉米、大豆和小麦期货在报告发布后短暂下跌,但很快反弹,几乎没有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

金健米业最新公告,全资子公司金健植物油(长沙)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金健米业(长沙)粮油食品加工中心项目(一期)。

为更好的了解东北及华北地区秋粮生产和收购形势,以及各类市场主体对粮食市场的看法及未来预期,中华粮网兵分两路于9月9-13日开展了“2024年粮食产情考察”活动,对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东等主要玉米、粳稻和大豆种植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以下为中华粮网本次产情考察部分观点。

农业农村部9月12日发布2024年9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本月对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据中国气象局评估,今年玉米播种以来全国产区平均气候适宜,突发洪涝等灾害偏多但影响整体有限,总体利于玉米生长、收获。

9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8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13亿吨,同比增长6.1%;进口金额为3487.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11.4%。

国内市场传闻,国家有关部门在北京约谈国内多家粮食进口企业,控制粮食进口数量。海外媒体消息,中国要求贸易商减少进口饲粮,因为国内供应充足,而需求低迷预期,对国内粮价价格造成压力。知情人士透露本周中国召集主要谷物进口商开会,建议停止从国外采购大麦和高粱。

据外媒消息,截至2024年8月30日当周,全球小麦价格大多上涨,因为欧盟以及俄罗斯小麦减产,阿根廷小麦生长面临降雨不足的威胁,预示着全球小麦价格可能接近底部区域。不过即将收获的澳洲小麦产量有望增产,可能限制了小麦价格的反弹高度。

大蒜供需平衡表参照国际惯例和国内经验做法,同时体现大蒜产业特点,按照“总供给=总需求”的原则,采用干蒜计量,并运用自然年度进行编制。总供给=期初库存+当年产量+进口量;总需求=国内消费量+出口量+期末库存,国内消费量=鲜食消费量+加工消费量+种用消费量+损耗量。

2024年下半年中国小麦进口步伐可能明显放慢,因为国内供应增加而面粉消费下降,从而降低进口需求。中国以及新加坡贸易商预估今年下半年中国小麦进口量位于200万到400万吨之间。相比之下,2023年下半年的小麦进口量为409万吨,去年总进口量为1188万吨。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4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9807万吨,同比增长4.5%;进口金额为3002.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13.6%。分品种来看,7月我国小麦大麦大豆进口增加,玉米大米进口减少。

俄罗斯是第一小麦出口大国,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25年度俄罗斯小麦出口量是4800万吨,上年度出口量5550万吨。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俄罗斯连续数周下调小麦出口关税。作为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之一,俄罗斯农业政策调整对国际市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降低关税可能会增加俄罗斯小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全球粮食供应和价格。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8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报告发布后,美国大豆现货市场大幅下跌,创下四年新低;玉米期货收盘上涨,因为美国农业部在供需报告中下调了玉米播种面积预估。

农业农村部8月12日发布2024年8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本月对中国玉米2024/25年度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近期,东北产区大部热量条件较好、华北产区土壤墒情适宜,总体利于作物生长,新疆产区大部出现高温天气,不利于作物灌浆。据中国气象局评估,今年玉米播种以来全国产区平均气候适宜度为适宜等级,黑龙江气温较常年略偏低,后期有发生阶段性低温冷害的可能。

8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9807.1万吨,同比增长4.6%;进口金额为3002.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减少13.6%。

近期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目前日本超市售卖的大米价格较今年年初普遍增长约两成。分析人士认为,供需矛盾是造成当前日本米价大幅上涨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政府调整大米生产政策,导致大米总产量下降。随着新米上市,今年秋天日本米价上涨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4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8418万吨,同比增长4.7%;1-6月累计进口金额25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3.9%。分品种来看,6月我国小麦大豆进口增加,玉米稻米进口锐减。

2019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地缘冲突及主产国极端天气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国际大米主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当前国际大米主流价格较2019年涨幅超200美元/吨。在此外部背景下,近几年国内稻谷市场在经历收储制度改革和去库存政策实施后,稻谷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得到改变,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价格走势相对平稳,总体上呈现波动走高的趋势

2023年度圆颗粒早籼稻市场价格走出了一个前低后高,强劲上涨的路线,多数市场主体也收益颇丰。那么在2024新产季早籼稻面临着种植结构有大的调整和市场环境依然强势的大背景下,还能复制2023年度的神话吗?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笔者于7月中旬对早籼稻市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的核心产区江西省以及传统产区安徽部分区域进行了实地产情及市场情况调研。

7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8418万吨,同比增长4.7%;1-6月累计进口金额25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3.9%。分品种来看,6月我国小麦大豆高粱进口增加,其中小麦进口较去年同期大增44.4%;玉米大麦大米进口减少,玉米进口较去年同期减少50.2%。

生长发育阶段天气原因造成了一些损失,但总体影响有限,各区圆早平均单产在400-450公斤左右,同比略降;受阴雨天气影响,收获时成熟度不足,出糙率略降,基本都在75%左右,预计有相当部分达不到国标三等以上,基层收购主体应引起重视,如果达不到入库标准,销售会出现困难。

美国农业部7月12日公布7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7月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调高美国以及全球小麦产量和期末库存,引发基金抛售,导致小麦破位下行;大幅调高陈作和新作玉米需求,玉米期价脱离周初创下的三年多低点;调低美豆种植面积和产量,但由于南美大豆总产仍远高于上年,新季美豆产量的下调幅度不及预期,报告整体偏空,当前及下年度全球大豆供给宽松格局基本确定。

国家统计局7月12日最新发布:2024全国夏粮总产量14978万吨(2996亿斤),比2023年增加362.7万吨(72.5亿斤),增长2.5%。其中小麦产量13822万吨(2764亿斤),比2023年增加365.8万吨(73.2亿斤),增长2.7%。

本月对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新季玉米播种以来,全国主产区气候总体正常,近期东北地区大部光温适宜,华北、黄淮农业干旱解除,利于玉米生长发育。据中国气象局预计,今年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新疆等主产省玉米单产较上年产幅超过1.5%,其余主产省为平产年。

7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8417.9万吨,同比增长4.7%;进口金额为2574.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减少13.9%。

刚踏入七月的门槛,从南到北的一场大范围豪雨,带来了难得的清凉,让面粉人焦燥不安的心情得到了些许放松。过去的半年,对面粉人来说,是十分难熬的。首先是小麦行情狂泄不止,既便是短暂的回调,也只是昙花一现,继续调掉向下。对于粉企来说,保持必要的小麦库存量,意味着更多的亏损,降低库存避险又会带来质量的波动,采购决策始终在两难之间拉扯。

5月中旬以来,东北地区大部气温接近常年或偏低,其中黑龙江大部、吉林北部气温较常年偏低1~2℃,黑龙江东部的牡丹江、佳木斯、鹤岗、七台河、抚远等地部分地区偏低2~3℃。

小麦市场化收购就是收购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形成。买卖双方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原则,做到以质论价、优质优价,双方平等协商交易价格。收购者按照明码标价的要求,应当告知或在收购场所公示小麦收购品种、质量标准、收购价格和量(价)折扣规则,收购企业应当做到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粮食收购者要严格执行国家“五要五不准”收购守则。

研判商品市场价格走势,首先要对该商品的供需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有把该商品的市场供需状况调查清楚,并加以分析和理解,我们才能对该商品的市场价格和走势进行科学的研判和评估;因此,供需关系是决定商品市场价格走势的核心因素,粮食自然也不例外。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4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6886万吨,同比增长5.3%;进口金额为2098.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减少14.3%。分品种来看,5月我国小麦大麦高粱进口增加,玉米大豆大米进口减少。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6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全球玉米和大豆市场对本期报告反应不大。由于美国小麦产量预估上调,当日小麦期货价格下跌。

6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5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6886万吨,同比增长5.3%;进口金额为2098.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减少14.3%。

当前全国小麦收获进度57%,比常年要快2—3天。安徽、河南进度过九成,陕西过四成,苏鲁晋冀等省即将进入收获高峰。

时下已进入六月仲夏时节,在多数产区持续晴好天气的加持下,2024年新产季小麦的收获范围不断扩大,整体收割进度也快于常年。那么弱预期下的2024年新产季小麦市场究竟会如何运行,面对市场主体高度一致的情绪和行为,新产季小麦究竟还有没有市场机会?我们又该选择什么样的操作策略呢?

据外媒5月28日消息,阿根廷油籽压榨和出口商会(CIARA-CEC)负责人周二表示,阿根廷有望从7月开始向中国出口玉米,这将有助于提振阿根廷玉米出口前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5月22日至23日在河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三夏”工作确保夏粮丰收,强化科技支撑和产业引领,推动农业创新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根基。

据外媒消息,截至2024年5月17日当周,全球玉米价格互有涨跌,其中芝加哥玉米期货下跌近4%。尽管多雨天气导致美国玉米播种进度放慢,但是也为接下来的作物生长季节补充了土壤水分;随着南美玉米收获上市,特别是巴西产量最大的二季玉米收获季节即将到来,美国玉米出口面临更多来自南美的竞争压力。市场焦点将继续瞄准天气对美国玉米播种以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4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5302万吨,同比增长9.3%;分品种来看,1-4月我国小麦进口已到去年进口总量一半多,玉米进口占到去年总量的三分之一,高粱大麦进口大幅增加,但是大豆稻米进口下降很多。

据外媒消息,截至2024年5月10日当周,全球玉米价格大多上涨,因为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中美国2024/25年度玉米期末库存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巴西南部的洪灾严重,阿根廷玉米产量进一步下调。不过美国乙醇生产不振,农户积极出售,国际原油期货疲软,美元走强,限制价格涨幅。

据外媒消息,截至2024年5月10日当周,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因为全球头号小麦出口国俄罗斯出现干旱和霜降,主要出口国的库存趋紧,对小麦价格构成支持;但是美国小麦产量和库存预期增加,美国大平原部分地区迎来有利降雨,缓解当地干旱状况,给小麦市场构成压力。

美国农业部(USDA)5月供需报告推高CBOT玉米价格,也刺激小麦价格飙升。2024/25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计降至2015/16年度以来最低,且小麦出口大国俄罗斯面临产量减少的风险,周五CBOT小麦期货大涨;全球玉米产量和库存将从上年的创纪录水平下降,低于行业预估,给玉米价格带来一些上行空间。

农业农村部5月10日发布2024年5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本月预测,2024/25年度,中国玉米种植面积44886千公顷(6.73亿亩),较上年度增加667千公顷(1000万亩),增幅1.5%,原因是去年玉米种植收益出现下滑,但土地流转费用有所下降,农户种植仍有积极性。

5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5301.6万吨,同比增长9.3%;进口金额为1622.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减少11.1%。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4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3842万吨,同比增长5.1%;1-3月我国玉米进口增加,小麦稻米进口减少,大豆进口创四年同期最低。由于我国大量取消小麦玉米进口订单,从进口政策调整动向来看,后期小麦玉米进口量预计将会明显下降。

海关总署4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中国买家更加青睐巴西供应,3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和玉米数量大幅降低。目前正值南美大豆上市高峰期,定价低廉的南美大豆对美国大豆构成激烈竞争。海关总署称,3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了218万吨大豆,同比减少一半;从巴西进口302万吨大豆,同比增长81%。

4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3842万吨,同比增长5.1%;1-3月累计进口金额1176.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8%。分品种来看,3月我国小麦大麦高粱进口增加,其中高粱进口较去年同期激增200.4%;玉米大豆大米进口减少,且一季度大豆进口是四年同期最低。

近期,随着谷雨节气即将来临,全国各地气温不断升高,北方地区春玉米的播种则进行的如火如荼,同时广大农民朋友们还急着出手库存玉米,尤其是河南、陕西、河北、山西等地农民的“栈子粮”大量上市,但除了一些跨国粮商、国营央企等粮食企业入市收购一部分玉米以外,其余大大小小的玉米贸易商并不急于收购囤积,部分手中有货的贸易商还与农民一样急于抛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一季度国民经济生产情况:一季度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国民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开局良好。其中,涉及农业、畜牧业、工业、服务业、市场零售消费、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居民消费和就业等多个方面。

美国农业部报告往往是全球粮食市场的风向标,对期现价格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我们掌握基本面供需情况,有助于更好把握市场走势。美国农业部4月11日发布4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

4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3841.6万吨,同比增长5.1%;进口金额为1176.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减少14.8%。

农业农村部4月11日发布2024年4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本月对2023/2024年度中国玉米生产和消费数据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春耕在即,土地流转成本有所下降,农户种植意向稳定。

4月伊始,吉林直属库的收储使得市场对于东北三批收储落地的预期增强;加上保税区收紧进口政策,定向稻谷出库延期等利多消息刺激,提振市场情绪,东北产区玉米价格小幅走强。当地余粮逐步减少,自然干逐步成为市场主流。

清明小长假,本该是祭祖、休息休整的时日,但中央储备小麦轮出销售继续高密度的投放,使得整个市场小麦主体忧心忡忡,多数小麦持粮主体更是惶惶不安,甚至连部分之前坚定看多者也开始犹豫怀疑。其实中央储备小麦轮出销售投放数量加码从3月下旬就已经开始了,上周投放数量更是接近了80万吨的年内最高峰,但从绝对成交数量以及成交率和成交均价的表现来看,还是比较强势的。

春节后,随着玉米市场政策性变化,东北增储的实施,玉米现货价格止跌回升,开始小幅上涨。进入三月份以后,延续之前的涨势,随着售粮进度的偏快,余粮进一步减少。不过从中下旬开始,随着玉米上量的增加,利空消息的增多,市场情绪发生变化,玉米价格开始震荡下行,略微回落。整体看三月份,玉米价格高开低走,下游深加工和饲料采购积极性偏弱,仍以随用随买为主。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了新作种植意向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种植面积意向报告对新作产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前瞻性作用,季度库存报告则是考量美国新旧作物供应情况的重要线索。美国农业部周四发布的2024年新作意向报告显示,由于玉米价格低而投入成本高,许多农户希望削减开支,因此美国农户计划在2024年减少玉米播种面积,同时增加收益相对更好的大豆播种面积。

3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海关总署在本月发布今年1—2月数据时,下调了去年1—2月中国大豆进口的数据,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4年1-2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2678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小麦大豆大米进口减少,玉米大麦高粱进口增加,且1-2月大豆进口是五年同期最低。

3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2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2678万吨,同比增长7.7%;累计进口金额828.1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2.6%。2月我国小麦大麦高粱进口增加,高粱较去年同期激增774.2%;玉米大豆大米进口减少,且1-2月大豆进口是五年同期最低。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3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美国和全球玉米供应充足,继续压制玉米市场,使得基准合约一直在上个月创下的三年低点附近徘徊;同时2023/24年度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为2015/16年度以来的最低,这对小麦价格构成支持。

本月对2023/24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国内方面,春节后中储粮继续加大收购力度,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高位,市场主体积极入市,玉米购销逐渐活跃,市场价格稳中有涨,后期随着气温逐渐回升,东北农户出售积极性不断提升,预计售粮进度将进一步加快。

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1-2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2677.7万吨,同比增长7.7%;进口金额为82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比减少12.6%。

根据菲律宾农业部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1日,大米零售价格同比上涨了36%。对马尼拉大都会市场的价格监测显示,当地普通大米的零售价格上涨高达每公斤18比索,涨幅36%,截至3月1日的零售价格为每公斤50比索,去年同期则为每公斤32-40比索。

本周东北地区受到政策性收储启动提振,入市收购主体增加,情绪利多,玉米收购价格上涨;比如吉林燃料乙醇本周提价3分最新执行2250元/吨。华北玉米由于上车量大价格小幅回调。3月3日山东深加工企业到车辆1268车,较昨日增加158车,比如山东寿光巨能金玉米水分15.5%及以下价格下调5厘,执行1.19元/斤。3月3日锦州港汽运剩834车左右容重700以上2360,较昨日降20元,2月27日集港数量一度达到惊人的1284台,创历史之最。

据外电2月29日消息,3月底美国农业部(USDA)将发布种植意向报告,以下为报告发布前市场对美国2024年大豆和玉米的预估。

据外媒消息,分析师表示,近期大米价格的下跌只是短期的。由于供应有限,2024年大米价格仍将呈现上涨趋势。

甲辰年春节后,小麦市场高歌猛进,一路上行,目前部分厂家收购价格已到1.45元,市场看涨情绪提升。纵观小麦市场,过去五年(2019-2023年)小麦价格走势可谓跌宕起伏,整体价格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详见图1)。

市场最新消息,中储粮进口玉米停拍,原定于2月21日进口玉米(转基因)邀标竞价销售专场也已取消。今日是正月十一,玉米市场购销已经逐步恢复正常。从正月初四开始,深加工企业陆续恢复收购,虽然刚开始上量较多,收购价格较节前小幅回落。不过从周末开始,由于天气原因到车辆减少,价格止跌回升。

2月20日,中储粮网发布最新消息,中储粮河南分公司2月21日小麦销售专场、山东分公司2月21日小麦销售专场、2月22日西安分公司购销双向专场、2月22日北京分公司购销双向专场、2月22日湖北分公司购销双向专场都陆续进行变更:仅限小麦加工企业参与。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2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全球小麦玉米大豆供应充足,CBOT小麦触及合约低点,玉米和大豆期货在三年低位附近盘整。

本月对2023/24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国内玉米价格持续低位运行,深加工企业效益改善,开工率保持高位;随着生猪产能逐渐回调到合理水平,二季度生猪市场形势有望好于去年同期,将带动玉米饲用消费预期向好,预计年后玉米消费需求稳步增长。

回望2023年,从疫情解封后的万众期待,激情满怀,到年末的一声叹息,面粉人经历了数十年来最为特殊的行情,这一年,注定记忆犹新!2023年小麦行情的跌荡诡变,众多平台挥斥方遒,如醍醐灌顶,酣畅淋漓,然而现实中并不能实现茅塞顿开,涨落转换之间,仍超出多数人的预期,很多业内粉企避险不及,损失惨重。让业内翘楚更清晰认识到正确的小麦采购策略是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节点。

2014-2023年十年间,我国人口增速放缓,粮食供应继续提高。十年间总体粮食供应(粮食产量+进口量)为85737.4万吨,增加11730.5万吨,增幅为15.9%,与之对比,人口增幅约2.4%。

2024年文件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进一步聚焦主业、更好维护粮食安全,我国粮食领域两大央企中粮与中储粮通过股权合作,组建了一家油脂油料加工合资公司——中企联合油脂有限公司,于2023年1月正式运营。

外媒1月28日消息,周五阿根廷农业暨畜牧渔业部周五宣布,中国海关首次将阿根廷公司列入获准对华出口小麦的企业名单,这将为未来阿根廷对中国出口小麦铺平道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在工作布局上,紧紧围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工作主线,突出抓好两大工作板块。一个是,以粮食安全为重心的农业生产,着重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另一个是,以乡村发展建设治理为重点的乡村振兴,重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等。

外媒1月21日消息,截至2024年1月19日当周,全球小麦价格继续互有涨跌,其中芝加哥小麦期货连续第三周下跌,因为黑海供应充足且价格低廉,全球出口市场竞争激烈,美元指数反弹。不过近来美国冬小麦产区出现严寒天气,可能威胁到缺少积雪保护的作物,这限制小麦价格下跌空间。

据外电1月19日消息,美国农业部(USDA)周五证实,民间出口商向中国出口销售29.7万吨美国大豆,这是自12月19日以来根据其每日报告规则宣布的首笔大豆销售,也是自12月15日以来对该全球最大买家的首次大豆销售。

上周四中储粮公开发布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储后,多家收购库点陆续发布收购规模和价格,但市场情绪仍未好转。市场分析认为,一是收购价格与当前市场价格相差无几,引导价格上行的力度偏弱;二是收购质量标准偏高,部分地区所产玉米呕吐毒素等指标达不到要求,以至于收购难以上量,削弱了增储的影响力;三是烘干塔、贸易商等市场主体持观望态度,入市收购相对谨慎。业内人士表示,市场需求比较差,阶段性供应压力大,玉米增储很难提振现货市场行情。

近年来,陕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粮食稳产丰收,为稳物价保民生、稳定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

本周全球头号大米出口国印度的蒸谷米价格跃升至四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因为稻米供应下降。印度破碎率5%蒸谷米报价为每吨525美元至535美元,这是自9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高于上周的510美元至517美元。

外媒1月15日消息,印度将继续对小麦、大米和糖实施出口限制。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皮喻诗·戈亚尔周六表示,印度不打算进口小麦,今年小麦可能丰收,国内小麦库存将会增加。

由于USDA供需报告和季度库存报告利空,全球小麦玉米大豆供应预期宽松,CBOT玉米期货承压下挫,跌破逾三年低点;美国大豆库存创下2020年以来最低水平,期货大跌盘中触及26个月新低。2023/24年度全球小麦供应、消费、贸易和期末库存预估均高于上月。全球大米产量、库存和消费均下调,我国大米库存下调至2016/17年度以来低点。全球玉米产量、消费量库存均上调。

1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2023年12月我国进口粮食量为1826.8万吨,2023年1-12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6196.4万吨,同比增长11.7%;2023年1-12月粮食累计进口金额为57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告,2023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44219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49千公顷,增长2.7%;单位面积产量每公顷6532公斤,比上年增加96公斤,增幅1.5%;总产量28884万吨,比上年增加1164万吨,增幅4.2%,创历史新高。

1月5日消息,分析师表示,随着中国继续推动供应多元化,阿根廷有可能开始对华出口玉米,东南亚玉米需求也出现复苏的积极迹象。与此同时,美国和巴西这两大玉米出口国的乙醇行业政策,也将影响到未来玉米供需前景。

据外电1月2日消息,克菜姆森大学经济学家Mickey称,建议南卡罗来纳州玉米和大豆作物的种植户在新作物年度中理解并利用他们的价格目标。简而言之,他认为2024年玉米和大豆价格可能迎来“艰难”的一年,预计大豆和玉米价格在2024年都将下跌。

12月中央层面召开的几场高规格会议,都提到了“三农”工作。其中之一:2024年继续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其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这是今年的政策高频词,把粮食产区的利益补偿问题提升到中央经济工作战略高度,表明了党和国家对粮食安全的深谋远虑和精准构建。

据外电12月21日消息,本周国际米价强势上涨,印度大米价格创下两个月新高,泰国米价涨至8月以来最高水平,越南大米价格再创15年高位。贸易商称,本周印度蒸谷米价格上涨,因该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的供应受限。越南大米价格涨至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这也推动印度价格相对较低品种的大米价格升至两个月来最高水平。

外媒12月20日消息,行业人士称,继11月份大举采购美国大豆之后,本月中储粮继续购买美国大豆。美国农业部在12月6日到19日的10个工作日发布了9次单日出口销售报告,共计报告对中国以及未知目的地销售196.15万吨大豆,绝大部分在2023/24年度交付。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3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接近1.44亿吨,同比增长9.1%;累计进口金额51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7%。分品种来看,11月份,我国玉米进口量激增,创下历史新高,小麦大米进口大降。

据外电12月18日消息,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在一年内首次出口超过1亿吨的大豆,受助于创纪录的收成以及买家在价格下跌之际建立库存。根据巴西外贸秘书处周一发布的周度数据,12月迄今为止,巴西已出口约199万吨大豆,使2023年的大豆出口总量达到约1.0002亿吨,该水平已经超过巴西在2021年创下的8610万吨大豆出口纪录。这一新的纪录是由约1.55亿吨的创纪录产量和中国等进口国利用价格下跌建立库存推动的。

12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进口统计月报,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接近1.44亿吨,同比增长9.1%;累计进口金额51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7%。11月我国玉米进口量剧增,刷新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正值国内新粮不断上量之际,进口玉米大量到港,将给供应端和市场情绪进一步增加压力,影响玉米市场价格。

据外媒12月14日消息,因为需求增加且供应减少,印度和泰国大米价格上涨,越南大米价格持续稳居高位。贸易商称,本周印度大米出口价格上涨,原因是需求改善和对稻米产量的担忧。印度破碎率5%蒸谷米报价为每吨499美元到506美元,相比之下,上周为497美元到505美元。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12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本月全球小麦产量、消费量和贸易粮都有所上调,期末库存下调至8年低位。全球大米产量、库存上调,期末库存仍为六年来最低水平。全球玉米产量、消费量、库存均上调,大豆产量、库存下调。

十一月,随着我国中晚稻收割逐步进入尾声,本月国内糯稻米价格趋于稳定。截至12月8日,我国东北黑龙江佳木斯以东地区糯稻全部完成收割工作,在经历3场大雪后,东北运输条件受限,运费上涨,原粮及糯米成品粮外运困难,当地米企出货量偏低,糯稻收购意愿不强,但农户售粮积极性较10月份有所减弱。

12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11月我国进口粮食量为1452.5万吨,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4373.7万吨,同比增长9.1%;1-11月粮食累计进口金额为51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

本月对2023/24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11月下旬玉米上市量明显增加,价格有所下行。今年玉米增产较多,售粮进度预期较常年偏慢,近期进口明显增加,而下游消费需求增量有限,价格缺乏上涨动力。

本周开始进口玉米拍卖底价下跌50-100元/吨,两大产区上量压力大以及市场悲观情绪共振杀跌,现货行情整体处于下跌的态势当中。北方港口回吐11月全部涨幅,今日主流收购价已经下跌至2530-2555元/吨附近;南方港口下游饲料企业替代品库存较多,进口玉米底价下调利空市场,广东蛇口港地区水分15%玉米散粮成交价2670-2690元/吨,较昨日下跌10元/吨。

据外媒11月29日消息,惠誉解决方案旗下的BMI发布报告,印度的大米出口禁令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将使得明年全球大米价格保持高位。BMI认为印度将在明年4月到5月的选举之前一直实施大米出口限制,这将支撑近期大米价格,厄尔尼诺现象的风险也将提供支撑。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3年10月我国进口粮食1048万吨,同比增加38.4%;2023年1-10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2993万吨,同比增长7.3%;累计进口金额47374134万元,同比增加7.5%。

外媒11月12日消息:截至2023年11月10日当周,全球小麦价格互有涨跌。阿根廷和印度等国的小麦产量预估下调,有助于小麦价格获得支持;不过俄罗斯小麦供应充足,美国冬小麦作物状况良好,出口步伐迟缓,继续制约小麦上涨空间。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11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美国农业部上调2023年玉米作物的单产预估,这导致2023年玉米产量创纪录高位。而2023年大豆产量预估较上月高出2,500万蒲式耳,料创有记录以来的第七高水平。报告发布后,美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下跌。

农业农村部11月9日发布2023年11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11月对2023/24年度中国玉米供需形势预测与上月保持一致。10月份以来,秋粮主产区尤其东北地区天气晴好,有利于玉米成熟收获,品质总体较好,但气温偏高不利于潮粮存储,农户售粮意愿较高,玉米价格持续下行。

11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10月我国进口粮食量为1048.4万吨,1-10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2993.2万吨,同比增长7.3%;1-10月粮食累计进口金额为473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10月,我国进口大豆515.8万吨,较上月继续较大数量下跌,不及预期。1-10月,我国进口大豆累计达到8241.5万吨,去年同期大豆进口量7310万吨,同比增加14.6%。1-10月大豆累计进口金额为350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9%。

世界银行发布的商品展望报告显示,假设中东冲突没有升级,2024年和2025年的谷物价格指数将分别下跌3%和5%,延续2023年下跌逾11%的走势。在2024年,随着全球谷物供应改善,将会带动玉米和小麦价格持续下跌,并抵消厄尔尼诺天气以及印度出口限制而导致的大米价格涨幅。

本周印度蒸谷米出口价格连续第五周下跌,因为新米供应过剩、卢比疲软以及印度政府延长大米关税后需求减少。印度破碎率5%大米报价从上周的每吨495-505美元跌至490-500美元。孟买的一位出口商称,北部各邦的新稻堆积如山,导致稻米价格下跌。出口商也受到了卢比疲软的帮助,这使他们更容易降低出口价格。

虽然今年小麦进口规模大对市场是一个利空,但我国进口小麦主要满足优质品种调剂需求,还有一部分流入饲料领域和储备环节。进口配额也将约束进口规模以防进口过量冲击国内市场。中国今年小麦进口量将创下历史新高,因为烂场雨影响新麦产量和品质,再加上出口国的干旱天气令人担忧供应趋紧价格上涨,中国趁着价格较低的机会扩大采购。

外媒10月29日消息:截至2023年10月27日当周,全球小麦价格大多下跌,主要因为美国平原硬红冬小麦产区出现及时降雨,阿根廷和澳大利亚小麦产区的天气问题也没有早先预期那么严重,削弱了小麦价格中的风险升水。

据外电消息,根据IGC10月份的估计,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将降至12.19亿吨,原因是巴西、美国和欧盟产量预测下调,部分被中国产量预测的上调所抵消。特别是巴西,由于农民转向种植大豆,导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据巴西国家商品供应公司(Conab)称,预计巴西农户在2023-2024作物年度将种植更多大豆,减少玉米种植,因生产商发现玉米价格没有大豆有吸引力。此外,厄尔尼诺天气模式对巴西玉米的前景产生了不利影响。

外媒10月24日消息: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USSEC)周二表示,中国大宗商品进口商代表团周一在美国衣阿华州举行的签字仪式上签署了购买数十亿美元美国农产品的协议。美国大豆出口委员会表示,中储粮和中粮国际和ADM、邦吉以及嘉吉等公司签署了11份采购协议,协议以“框架合同”的形式签署,通常是不具约束力的日后购买意向书,没有正式的销售条款。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3年9月我国进口粮食1131万吨,同比减少1.5%;1-9月累计进口粮食11999万吨,同比增加5.5%,累计进口金额44240595万元,同比增加7.5%。分品种来看,9月份,我国小麦大麦玉米进口增加,大米进口减少,大豆进口量创下最近三年同期最低值。

外媒10月22日消息:截至2023年10月20日当周,全球小麦价格上涨,因为中国积极买入小麦,印度国内小麦价格上涨,而阿根廷天气不利作物生长。不过俄罗斯小麦供应充足,继续对小麦市场起到抑制作用。此外最近澳大利亚主要小麦种植区降雨,可能会使受到干旱影响的小麦产量增加数百万吨。

本周(10.16-10.20)中央储备玉米(包含一次性储备玉米)计划采购量62万吨,实际成交57万吨,成交率92%;上周(10.8-10.13)计划采购量26.85万吨,实际成交24.4万吨,成交率91%。

据外电10月16日消息,印度农户和稻米加工商周一表示,该国政府决定维持目前的巴斯马蒂大米出口底价,这进一步阻碍这种优质大米的海外销售并影响农户收入,也将导致他们新季稻米库存增加。

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9月我国进口粮食量为1130.7万吨,1-9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量为11999.1万吨,同比增长5.5%;1-9月粮食累计进口金额为44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

印度政府10月13日发布政令,将20%的蒸谷米出口关税延长至2024年3月份。印度占全球大米出口的40%以上,鉴于其他出口国的库存较低,此举可能进一步削减印度这一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的发货,并提振全球大米价格。

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10月供需报告,全球小麦、玉米、稻米、大豆供需形势进一步调整。美国大豆玉米产量和单产预估下调幅度超过预期,美大豆期货大幅飙升,主力合约收高3%,创下两周来的最高水平;玉米期货从近三年的低点处反弹;由于全球小麦供应下降,美软红冬小麦期货收盘上涨,其中基准期约收高2.8%

农业农村部10月12日发布2023年10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全国大部分主产区天气好于常年,东北地区初霜偏晚,热量条件较好,有利于玉米成熟、收获,2023/24年度平均玉米单产超出此前预期,本月将单产预测值上调至6570公斤/公顷,预计总产28823万吨,较上年度增1103万吨。本月其它数据不调整。

时下正值金秋时节,对于秋粮的重头戏稻谷而言,虽然姗姗来迟,却呈现出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对于我们的稻谷市场从业主体来说,当前的总体心态是期待与纠结并存的。那么对于2023产季中晚籼稻而言,行情将如何演绎,如何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笔者也是经过多轮实地市场调研,从而形成的主体思路是:丰年无牛市、节点抓机会。

据外电9月21日消息,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可能进一步减少,因为在作物生长的关键月份9月,炎热干燥的天气抑制了产量,这可能导致全球供应吃紧。分析师已经把他们对澳洲小麦产量的预估较官方本月初的预估至少下调了100万吨,并称如果旱情持续,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产量损失。StoneX驻悉尼谷物经纪商StefanMeyer表示:“这种热度就像给庄稼套上了一个高温照射灯。”

9月17日,根据港交所公告信息显示,十月稻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十月稻田”)已经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即将登陆港交所主板。招股书显示,十月稻田是中国领先且快速增长的厨房主食食品企业之一。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预包装优质大米、杂粮、豆类及干货产品。

根据海关最新数据,2023年8月我国进口粮食1274万吨,同比增加14.3%;1-8月累计进口粮食10967万吨,同比增加7.1%,金额40765999万元,同比增加11.8%。分品种来看,8月份,我国小麦大豆大麦进口增加,玉米大米进口减少。

目前,我国粮食收购已经形成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新格局,粮价形成逐步回归市场化,优质优价的粮食收储机制逐步形成。

外媒9月13日消息:美国农业部发布的9月份全球农产品展望报告显示,主要小麦出口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小麦产量预期值均做了下调。

到2022年,我国南方优质籼稻米的生产和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供需相对平衡、供不足需和供需过剩。

9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数据,8月我国进口粮食1274.4万吨,1-8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0969.2万吨,同比增长6.8%;1-8月累计进口金额407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海关总署9月7日消息,前8个月我国大豆进口量增价跌。8月,中国进口大豆936.2万吨;1-8月,我国进口大豆累计7165.4万吨,同比增加17.9%,每吨4288.6元,下跌1.5%。

据外电8月25日消息,缅甸官员周五表示,缅甸计划在8月底开始实施为期45天的大米出口限制,以控制不断上涨的本地价格。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缅甸年产大米1200多万吨,也是全球第五大大米出口国,年出口量超过200万吨。此前,缅甸大米协会制定的目标是在2023财年实现250万吨大米和碎米的出口,实现10亿美元的收入。

2023年8月,受国内农户糯稻余粮见底,米厂前期不敢存粮叠加黑龙江五常市及黑龙江延寿地区水灾影响,我国国内糯稻在8月7日后逐步开启上涨模式。8月上旬以来,东北地区农户余粮见底。截至8月25日,建三江地区农户糯稻地头价自1.58元/斤涨至当前1.7-1.73元/斤,贸易商库存2022年糯稻当前出库报价1.80-1.83元/斤为主,由于价格严重偏离高于当前米厂圆糯出厂价,因此贸易商库存糯稻少有成交。

海关最新公布,2023年7月我国进口粮食1357万吨,同比增10.4%;1-7月累计进口粮食9696万吨,同比增5.3%,金额36188496万元,同比增12.3%。分品种来看,7月份,我国玉米大豆进口增加,小麦大米进口大降。

8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进口统计月报,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9696万吨,同比增长5.3%;进口金额同比增加12.3%。

2023年7月2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今年夏粮已获得丰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夏粮产量2923亿斤,比上年减25.5亿斤,下降0.9%,产量居历史第二高位,仍是丰收季。

我国粮食进口增加,成本继续上升。7月18日,海关总署发布进口统计月报,数据显示,2023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8340万吨,同比增长4.5%;进口金额同比增加15%。

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127.4万吨(25.5亿斤),下降0.9%。其中小麦产量13453万吨(2691亿斤),比上年减少122.6万吨(24.5亿斤),下降0.9%。今年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仍处于较高水平,实现了丰收。

美国农业部周二公布7月供需报告,美国2023年小麦和玉米产量预估上调,大豆库存预估也高于市场预期。受到利空报告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期货周三跌4%,至一个月低点;玉米基准期约收低3.69%,创下自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CBOT大豆期货亦重挫2.46%。

2023年上半年,曾经非常低调的中晚籼稻是整个粮食市场少有的亮点,那么如今同样低调登场的早籼稻能闪现亮点或掀起市场的风浪吗?笔者的观点是很难或者说是概率极小。

《政府储备粮食仓储管理办法》(国粮仓规〔2021〕18号)第二十四条规定,“承储单位不得超限装粮。平房仓、楼房仓等房式仓储存除稻谷以外的品种时,不得超过设计装粮线;储存粮食密度超过800kg/m3的,应当由粮仓设计单位确认最大储存量,粮堆高度亦不得超过设计装粮线。储存稻谷时,粮面与屋盖水平构件之间的净高不得小于1.8米。”

外媒7月3日消息:全球主要粮商——嘉吉、维特拉、路易达孚从7月1日起停止出口俄罗斯谷物,进一步撤离俄罗斯市场。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这些公司3月份已向俄罗斯农业部通报撤离决定,并开始将业务转让给新股东。

美国农业部报告往往是全球粮食市场的风向标,对期现价格具有重要指引作用。我们掌握基本面供需情况,有助于更好把握市场走势。

2022年,受持续高温干旱气候影响,南方广大地区中晚籼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部分地区甚至绝收,全国稻谷生产总量下降,特别2022年中晚籼稻主要产区受灾比较严重,新季中晚籼稻产需失衡,市场供应明显不足。四月中下旬基础品种丰良优稻谷价格率先大幅上涨,涨幅最高达300元/吨,苏北地区甚至超过1.55元/斤,各级储备粮稻谷纷纷轮出销售,成交量价均持续走高,这充分说明减产幅度明显大于预期。

海关最新公布,2023年1-5月我国进口粮食681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2.5%,进口金额增长16.6%。

外电6月15日消息,越南大米出口价格本周升至逾两年高位,受供应偏紧影响,同时贸易商还警惕厄尔尼诺天气模式可能对产量造成的冲击。越南破碎率5%的大米报价平均每吨498美元,为2021年4月以来高位,高于上周的490-495美元。

玉米是国内重要的饲料粮,在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众所周知,我国玉米产需缺口仍存,影响玉米价格最关键的因素是供需,但阶段性供需转换主要通过替代和进口补充,行情涨跌切换很快。接下来玉米市场有三大变量影响行情走势

农业农村部6月9日发布2023年5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

灾情发生后,河南省紧急预拨资金,明确要求农险承办机构将小麦萌动发芽致损纳入理赔范围,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快定损快理赔,同时启动超标小麦收购预案,以县为单位指定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等主体,适当高于市场价格敞开收购、分类处理,做到“仓等粮”、“钱等粮”。

在经历了多轮踩踏式下跌,遍体鳞伤后,小麦市场又将迎来2023年新季小麦大范围登场。而悲情满满的小麦市场,空头情绪一度也极其浓厚,甚至对开秤价会跌至启动最低收购价的观点也不绝于耳。对于这类完全不实事求是,极度看空的观点,笔者是明确反对甚至排斥的,一直反复提醒“小麦的价值底部已显现,可以从天气有可能出现变化的角度来轻仓逐步买入陈小麦。”

5月30日面粉厂小麦收购价格及轮换价格全面跳涨,市场分析一方面受主产区连阴雨天气影响,新季小麦品质堪忧,标品小麦大幅下降;另一方前期时候市场极度看空小麦,面粉厂头寸较低,尤其是中小厂家。

清明节后,我国糯稻米价格正如笔者在4月初的《糯稻米短期风险加剧》一文中预测,受3月越南糯米进口量剧增及东北农户春耕前集中售粮影响,我国糯稻米行情价格在4月中下旬经历一波下跌行情。

海关最新公布我国1-4月粮食进口分项数据,2023年1-4月我国进口粮食508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0.5%,进口金额增长17.5%。

最近两个月,玉米受多重利空打压,价格持续回落,不过对其影响最大的还是小麦价格的暴跌。随着小麦的收获到来,多地小麦价格已经明显低于玉米,价差已经严重倒挂;饲料厂大量采购小麦,其替代优势比较明显;加上玉米本身需求没有改变,饲料厂维持低库存,随买随用战略。而且不少地区粮商陆续出货玉米腾仓备战新麦。虽然近期进口到港较少,但是进口玉米拍卖持续冲击衰弱的玉米市场;同时加上五月下旬,糙米拍卖的到来,玉米可谓是艰难前行。未来玉米价格如何变化?

5月9日,海关总署发布进口快讯,数据显示,2023年1-4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5085.2万吨,同比增长0.5%。其中,4月我国进口粮食达到1212.6万吨,去年同期我国进口粮食为1360.4万吨。

5月9日,小麦收购价格全面大幅度下调,步入1.3元/斤时代,今日跌价幅度在0.5-7分之间,调整后收购均价为1.375元/斤,较昨日下跌1.6分/斤。不完全统计(重点监测的产销区),地储今日共投放15.2万吨,成交3.2万吨,成交率为21.1%;中央储备今日共投放20.1万吨,成交3.1万吨,成交率15.4%。

海关不久前公布我国1-3月粮食进口分项数据,2023年1-3月我国进口粮食3873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7%,进口金额增长26.5%。值得注意的是,1-3月我国玉米进口752万吨,已经超过720万吨的配额限制。

外电4月25日消息,中国取消部分美国玉米采购的决定,在市场参与者中引发了不同的反应,一些人认为更便宜的巴西玉米是首选替代品,而另一些人则将此举归咎于美国物流。

国内方面,清明以后,现货市场心态有所转变,玉米价格小幅上涨,尤其是山东已经上涨两周,上周东北地区价格也开始上涨。不过随着近期小麦价格的再度下跌,以及玉米期货市场的疯狂回落,加上东北大军进入华北地区,坚挺几天的玉米价格,也终于开始了全面的回调之路。当然港口价格还是较为稳定,25日锦州港口容重700,水份15的玉米主流收购价格2670-2680元/吨;14.5水份的为2700-2710元/吨;不过中粮容重720,水份14.5的报价为2740元/吨。

未来十年粮食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饲用消费较快增长,人均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伴随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加快推动农产品消费由粮菜为主向多样化转变。

本周稻米市场供应压力不减,国储和政策性储备稻谷投放市场,籼强粳弱格局依旧,粳稻销售成交量少,大多为底价成交,籼稻情况稍好。4月18日,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第4期。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投放量共计90.11万吨,成交6.29万吨,成交率6.98%,成交均价2514元/吨,周比减少2元/吨。

全球范围内大米产量正在下降,这将推高各地的大米价格,尤其是大米消耗量最大的亚太地区。惠誉解决方案(FitchSolutions)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米市场在2023年将出现20年来最大的短缺情况。分析师认为,作为全球主要谷物之一,如此大规模的短缺将损害主要进口商的利益。

国内方面,玉米现货价格从上周开始小幅上涨。不过周一,锦州港口价格再度回落,周二主流价格稳中偏弱。锦州港口容重700,水份15的主流收购价格2680-2690元/吨;14.5水份2720-2730元/吨;中粮报价为2730元/吨。从上周四开始,山东地区深加工到车辆开始增多,虽然周日回落至386台,不过这两日继续增加,今日到车辆达到549台,创近两周最高数值。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4月份供需报告称,2022/23年度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进口国,预计将进口1200万吨小麦,创下1995/96年度进口1250万吨小麦以来的最高进口规模。

从战略上确保粮食安全,是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的关键事项,毋庸置疑。关于粮食的战略性意义,早在1974年,时任美国农业部长EarlButz就曾公开表示,“粮食是一种工具,它是美国外交谈判工具箱的一种武器”。这段当年引起巨大争议的演讲,令人不得不思考:粮食可否作为一种国际博弈手段甚至是武器?如果成了武器,其影响力边界在哪里?

4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进口快讯,数据显示,2023年1-3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3872.7万吨,同比增长4.7%。其中,3月我国进口粮食1198.9万吨,与去年同期1200万吨基本持平。

2022/23年度全球小麦消费上调290万吨,为7.96亿吨,主要是由于印度的食品、种子和工业用途上调,以及中国和欧盟的饲料和其它用量上调。

虽然上周末河南、山东与河北小麦玉米价格有所企稳,两者的市场主流价格均上调了0.01元/斤以上,其中2022年产普通小麦收购价重新回到了1.4元/斤以上,但与2022年的新麦主流开秤价1.54元/斤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面粉加工企业产能过剩严重,行业竞争加剧,巨头还在扩产增效,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大洗牌。

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我国加快布局粮食仓储建设,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将绿色仓储作为重点提升方向,减少粮食储存环节的损失损耗,加强粮库监管能力,确保粮食储备质量良好、储存安全,保障粮油市场价格稳定,供应充足。

全球第一大小麦出口国谷物出口面临重新洗牌,俄罗斯正在收紧粮食出口的控制权。

今天,中储粮山东菏泽、德州、济宁等直属库将启动轮换小麦收购的消息在小麦群里广泛讨论,大家普遍看法是利好来了,中储粮出手将有利于稳市和提振小麦市场行情。另外,多家面粉厂上调收购价格。

外电3月31日消息,阿根廷今年恐将取得20年来最差的大豆收成,这或迫使该国压榨商通过进口大豆来满足他们的豆粕和豆油履约需求。预计阿根廷2022/23年度大豆产量将在2,500-2,600万吨,远低于前一年度的4,300万吨。该国2023年料将进口多达1,000万吨大豆,其中半数预计将来自巴西。

美国农业部(USDA)周五发布预期种植报告和谷物库存报告,市场分析表示,美国农民今年的目标是扩大玉米、小麦和大豆的种植,因为俄乌冲突后,全球粮食供应已经收紧到近10年低点。

外媒3月30日消息:巴西分析师们认为,随着阿根廷2022/23年度大豆作物因严重干旱而减产,大豆进口量可能激增,而巴西将会占到其中一半份额。

国际粮食市场最新消息,农产品巨头进一步退出俄罗斯市场。粮食贸易正在变得过于风险化、政治化。

3月23日,金龙鱼发布2022年经营业绩。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营收2574.85亿元,同比增长13.82%。归母净利润30.11亿元,同比下滑27.12%。公司表示:主要原料成本较去年涨幅较大。同时,受到国内经济疲软、消费不振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产品价格上调的幅度并不能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涨幅,公司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同比下降。

3月21日大连玉米期货05主力合约减仓下行。截止15:00收盘,玉米主力C2305合约收盘于2779元/吨,盘中最高2844元/吨,最低2776元/吨,较昨日结算价回落67元/吨,跌幅2.35%,创下半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总体看3月21日C2305合约日内仓差减少23852手,至62.3万手;总成交量为78.4万手,较昨日增加37.2万手。从持仓报告看,空头主力减少43646手,多头主力减少5955手。

本周CBOT玉米期货一个多月来首次周线上涨,涨幅2.7%,因为强劲的出口需求,以及中国连续大手笔采购的支持和黑海谷物协议的不确定。

笔者的基本观点是当前小麦市场价格尚未筑底成功,反弹只会刺激政策性储备小麦的轮出数量加码和渠道库存的出库意愿加强,从而引发更大的抛盘压力。

现货方面,北方港口跌破2800,华北下方支撑相当强,底部显现。期货难以大幅暴跌,不过依然有回踩风险。周二大连玉米期货05主力合约继续增仓,略微收跌。截止15:00收盘,玉米主力C2305合约收盘于2833元/吨,盘中最高2841元/吨,最低2816元/吨,较昨日结算价回落2元/吨,跌幅0.07%。总体看3月14日C2305合约触底反弹,日内仓差增加10069手,至66万手;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截至2月28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粳稻3905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023万吨。中晚籼稻收购已于1月31日结束,累计收购2598万吨,其中最低收购价收购165万吨。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提粮食安全:明确今年中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极端天气是造成粮食减产的最重要因素,干旱则是破坏农业生产的头号大敌。当前,全球正在发出干旱警报,美国干旱持续23年,国内寒旱交加,部分地区小麦出现枯黄、死苗......

华盛顿2月26日消息: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塞斯·梅耶(SethMeyer)在俄乌冲突一年后的周四(23日)宣布2023年农业展望论坛开幕。虽然疫情和冲突的余震继续给全球农业市场带来巨大不确定性,但是梅耶期待2023年会有所不同。

外媒2月23日消息:据两位政府人士周四表示,为了压制国内价格,印度计划继续禁止碎米出口,并对白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据悉,2022年9月印度禁止碎米出口,并对其他等级的大米出口征收20%的关税。

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已整整一年。俄乌作为全球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双方冲突对全球粮食供应格局影响重大,全球粮食供应链中断,推动粮食价格一度飙涨。

天下粮事,尽在粮网!

3、本网原创内容,允许非营利性转载,并要求注明出处,如注明“转载自农更行(ngx.179c.com)”。

农更行公众号

「农更行」专注于农业产业更新及数字化更迭演进,致力于打造成为农业领域最具商业价值的数字媒体及服务平台,核心团队由来自同行资本、壹果农产品、春藤网等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组成,以“信息平台+数字媒体+社会化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THE END
1.中储粮明确增储撑底玉米现货价格难大跌国内主产区潮粮供应压力仍较大,用粮企业及贸易商大部分都在观望,中储粮增储库点陆续公布,对现货市场形成支撑,预计新粮上量期间玉米价格难大跌。东北产地种植户售粮意愿仍偏高,直属库不收潮玉米,北方港口潮粮到货量居高不下,下游企业远期采购积极性不高,港口库存压力偏大。南方港口内贸玉米大量到港,玉米品质、毒素...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YN/2-1/info/1044008
2.8866粮新粮食服务平台,国内最大粮食行业门户网!·山东连涨三天,东北涨跌互现稳步找平中,市场缺口进一步扩大 快讯 品牌 原创 ·小麦底价上调60元/吨,粳稻下调10-30元/吨 ·12月6日小麦整体下跌,陕西回到前高1.49,玉米下跌范围扩大 ·小麦迎来短暂性下跌行情,后期继续向好 ·节后稻谷依然坚挺 ·虚惊一场:玉米直奔1.45了,看看中储粮的拍卖公告再说 ...https://abc.zhongguoliangshang.com/
3.最强末世进化,最新章节目录,全集在线阅读第353章 强势斩杀 第354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55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6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7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8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9章 逃脱 第360章 事后会议 第361章 白王晋阶 第362章 三阶白鹿王 第363章 白王的威慑 第364章 庄稼 第365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6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7章...http://www.ifzzw.com/350/350517/
4.最强末世进化(蔡四爷),最强末世进化最新章节免费阅读第353章 强势斩杀 第354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55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6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7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8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9章 逃脱 第360章 事后会议 第361章 白王晋阶 第362章 三阶白鹿王 第363章 白王的威慑 第364章 庄稼 第365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6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7章...http://xiumb.com/book/125488.html
1.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监管动态 媒体聚焦 更多>> 习近平同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会谈 习近平在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定战略自信...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习近平:必须坚持守正创新 李强同尼泊尔总理奥利举行会谈 ...https://scjgj.beijing.gov.cn/
2.玉米增储对小麦市场影响几何?11月下旬以来,中储粮发布新一轮玉米增储库点,在黑龙江、新疆、兰州和内蒙古相继启动国产玉米增储计划。截至11月底,共计发布收储库点40家。若后续玉米价格上涨,必将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小麦市场心态。 11月份,随着主产区秋冬种结束,小麦市场购销基本恢复正常,供强需弱的宽松格局下,小麦价格大部分时间处于稳中偏弱震荡态势...http://www.hbgrain.com/xxfw/lssc_845/202412/t20241204_79242.shtml
3.玉米“大涨80元”!玉米强势大涨要起飞!11月29日玉米报价吉林收储...玉米强势大涨要起飞!11月29日玉米报价 今天开始依然是要跟各位老铁们重点关注一下全国玉米市场的最新行情动态,最近这两天时间,东北地区玉米收购给大家都带来了大惊喜,伴随着这波强降雪的到来,也是全面开启收购,已经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目前内蒙古、黑龙江、吉林都有多个直属库开启收购。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4TUPND055616ZQ.html
4.2024年6期粮情快讯究其原因,首先中储粮公布的价格基本上是随行就市,且每个库点的收购并不如预期的多,对于玉米市场的卖粮压力缓解能力有限;其次中储粮收储的目的不是为了给玉米价格抬轿子,因玉米价格上涨下游养殖企业会更加举步维艰,而是为了缓解部分市场供给压力,从而保障农户的利益。据悉,中储粮各库点收购,对于新粮的水分和霉变率等...https://www.fzgrain.com/index-article-details-doc-12828143.html
5.下半年行情有望探底回升豆油期货展望(下半年行情有哪些股票...【本期摘要】重点推荐我国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0.7%中汽协:9月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8%市场点评市场点评:市场短期有望维持相对强势,操作上可适当轻指数重个股宏观视点:中小企业发展指数连续两季度回升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行业估值待提升期货情报金属能源:黄金409.70,跌0.20%;铜,涨0.08%;螺...https://www.zgqhkh.com/index.php?m=home&c=View&a=index&aid=2006
6.金沙js6666手机版下载金沙js6666手机版正版下载V.33.999.1特别说明:金沙棋牌js6666手机版(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IOS/安卓通用版/手机版软件园提供的安装包中含有安卓模拟器和软件APK文件,电脑版需要先安装模拟器,然后再安装APK文件。 金沙棋牌js6666手机版软件优势 金沙棋牌js6666手机版手机最新版 - 官方正版游戏中心是老爹煎饼店togo是老爹系列的经营模拟挑战,在游戏...http://www.m.share.shunshierqi.com/GKJ/detail/oyylhE.html
7.PG·麻将胡了(试玩游戏)官方网站·模拟器·模拟器/试玩平台特别说明:pg麻将胡了试玩平台(官方)网站/网页版登录入口/IOS/安卓通用版/手机版软件园提供的安装包中含有安卓模拟器和软件APK文件,电脑版需要先安装模拟器,然后再安装APK文件。 pg麻将胡了试玩平台软件优势 pg麻将胡了试玩平台手机最新版 - 官方正版游戏中心是银盘溜冰场物语是开罗系列全新作,本作以经营一家溜冰...http://www.sdlsmr.com/LYQ/detail/juEaCa.html
8.最强末世进化最新章节最强末世进化无弹窗广告第347章 强势斩杀 第348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49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0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1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2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3章 逃脱 第354章 事后会议 第355章 白王晋阶 第356章 三阶白鹿王 第357章 白王的威慑 第358章 庄稼 第359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0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1章...https://www.123wx.cc/html/27556/27556319/
9.最强末世进化,(蔡四爷),最强末世进化全文阅读,最强末世进化吧...第347章 强势斩杀 第348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49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0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1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2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3章 逃脱 第354章 事后会议 第355章 白王晋阶 第356章 三阶白鹿王 第357章 白王的威慑 第358章 庄稼 第359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0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1章...https://www.88xiaoshuo.com/Partlist/24152/
10.最强末世进化姜毅最新章节(蔡四爷)第353章 强势斩杀 第354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55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6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7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8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9章 逃脱 第360章 事后会议 第361章 白王晋阶 第362章 三阶白鹿王 第363章 白王的威慑 第364章 庄稼 第365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6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7章...http://ww.zhuishuku.com/book/1064049/
11.最强末世进化最新章节列表最强末世进化全文阅读第353章 强势斩杀 第354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55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6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7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8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9章 逃脱 第360章 事后会议 第361章 白王晋阶 第362章 三阶白鹿王 第363章 白王的威慑 第364章 庄稼 第365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6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7章...https://www.tzkczc.com/61_61100/
12.最强末世进化最新章节,最强末世进化无弹窗(蔡四爷)第347章 强势斩杀 第348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49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0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1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2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3章 逃脱 第354章 事后会议 第355章 白王晋阶 第356章 三阶白鹿王 第357章 白王的威慑 第358章 庄稼 第359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0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1章...https://www.dldxs.cc/xs/80823910/
13.最强末世进化蔡四爷第347章 强势斩杀 第348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49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0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1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2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3章 逃脱 第354章 事后会议 第355章 白王晋阶 第356章 三阶白鹿王 第357章 白王的威慑 第358章 庄稼 第359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0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1章...https://www.ddbqgtxt.com/book/20723719.html
14.最强末世进化(蔡四爷)最新章节列表最强末世进化全文阅读第347章 强势斩杀 第348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49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0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1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2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3章 逃脱 第354章 事后会议 第355章 白王晋阶 第356章 三阶白鹿王 第357章 白王的威慑 第358章 庄稼 第359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0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1章...https://www.nfxs.com/book/90266/
15.最强末世进化姜毅郭寒雪免费无弹窗小说最新章节在线第353章 强势斩杀 第354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55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6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7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8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9章 逃脱 第360章 事后会议 第361章 白王晋阶 第362章 三阶白鹿王 第363章 白王的威慑 第364章 庄稼 第365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6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7章...https://www.0794.org/ea/183276/
16.最强末世进化姜毅郭寒雪超前更新阅读全集(姜毅郭寒雪)免费小说无...第353章 强势斩杀 第354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55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6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7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8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9章 逃脱 第360章 事后会议 第361章 白王晋阶 第362章 三阶白鹿王 第363章 白王的威慑 第364章 庄稼 第365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6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7章...https://www.cntgcl.com/htm/184480/
17.最强末世进化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姜毅第353章 强势斩杀 第354章 兽袭击油化厂 第355章 三阶异能爆发 第356章 天怒人怨白洁荷 第357章 背叛的真相 第358章 姜毅的追杀 第359章 逃脱 第360章 事后会议 第361章 白王晋阶 第362章 三阶白鹿王 第363章 白王的威慑 第364章 庄稼 第365章 玉米意外的效果 第366章 惊人效果!全民掰苞米 第367章...https://www.gztjh.com/qdzw/4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