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绥化11月3日讯(特约记者霍永祥)金秋时节,肇东市软糯香甜的黏玉米不仅获得大丰收,更销往全国100多个城市的大型商超,闯出了玉米增收新天地。今年,肇东市鲜食玉米依托“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等模式,播种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有机绿色认证面积5.71万亩,年加工鲜食玉米2.6亿穗,既“锁住”了鲜食玉米的新鲜劲儿,又带动2万多农民实现增效增收,实现了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通过与大专院校合作,我们通过发展深加工提升产值,把玉米棒‘吃干榨尽’变身玉米粒、玉米浆、玉米饼等有机黏玉米系列产品,并获得有机产品证书。”肇东市王老宝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忠宝说,依托玉米深加工,他们合作社有机黏玉米系列产品火了,产值是粗加工的四五倍,不仅受到国内客商的青睐,也吸引来日本、韩国客商前来洽谈业务。目前,该合作社种植有机黏玉米2000多亩,初步形成了品种选育、播期选择、机械耕作、品种隔离、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采摘收获等一整套鲜食玉米生产的技术模式,使农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特色农产品产得好、销得更好。而肇东市尚家镇尚品糯玉米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信息、市场、科技、经营等优势,采取土地流转、带地入社经营模式,带动农户进行标准化种植,实现从“好棒”到“名棒”的华丽转身。目前,该合作社6000亩黏玉米已陆续收获,正在组织人员将颗粒饱满的黏玉米进行分类,进行高温消毒装袋,预计冷藏鲜食黏玉米1300万穗,“反季”订单销往南京、福州、苏州、杭州、青岛等地。
为提高鲜食玉米知名度,更好地促进鲜食玉米产业升级。肇东市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目标,在重点建设田间预冷设施、扩建鲜食玉米真空包装、黏玉米切粒切断生产线,扩建冷藏冷冻车间,提升加工和仓储能力“硬件”的同时,通过引进区域知名品牌公司,整合域内生产企业和品牌,实现补链、强链、延链的目标。瞄准成立鲜食玉米产业专班推进办公室,采取清单试、链条制工作方法,将发展指标纳入到乡镇镇府目标考核范畴,使鲜食玉米产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通过聘请省内知名乡土技术专家培训生产大户,选派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家庭农场、合作社生产种植,提供技术方案,强化科技引导作用,加快新品种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促进鲜食玉米产品结构升级和梯次增值,实现优质优价目标。抓住优化“软环境”,研究出台当地鲜食玉米产业在种植、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等方面优惠政策,并整合财政资金679万元,支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推动鲜食玉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肇东市鲜食玉米加工企业达到13家,把初级农产品“转变”为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籽粒、玉米浆、玉米烙等商品,“线上线下”销往广东、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山东等地,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创新了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