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10月1日起施行
文/广州日报记者杜萌
未进行准入认证9月底将被下架
根据新“食安法”规定,食品包含9个一级类目,食品生产经营者需持照经营(农产品除外),同时平台附有审核经营者证照的责任。因此,淘宝卖家需根据自己的食品流通许可证中经营的范围,准确地进行准入申请,如经营多个类型可多次进行提交准入。
淘宝网将从8月底开始对未进行准入认证卖家的预包装食品进行处理,9月底开始下架未获准入卖家的预包装食品。
自制食品:
以后恐怕没得玩了
记者发现,由于淘宝平台上卖家数量众多,若要实行“一刀切”的证照准入制度,则不少主打“自制食品”的卖家将没得玩了。
在一家名为“乡巴佬”的初级农副产品网店,记者看到,该店内售卖的梅菜干、笋干、番薯干等原材料均产自自家田园,晾晒过程也是自家人亲手制作,没有经过任何的食品安全许可和检测。“我们包装使用的是自封袋,快递的时候再加一个纸箱,没什么问题的。”店主表示,就连包装袋都是自己买的白色塑料密封袋。
店老板告诉记者,按照该平台(淘宝网)此前的卖家规则,对于预包装食品,卖家必须填写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即QS),还需要上传食品标签图,否则食品将无法上架。这对清退“三无食品”能起到一定作用。
面对“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规定,这类卖家又要何去何从?一位淘宝店主告诉记者,这样“恐怕以后没得玩”。卖家小何也告诉记者,“曾经想过开个实体店做批发生意,但是要办理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等证件,再加上租金,并且还要人手打理,不如在网店上售卖。如果现在开网店也要营业执照的话,估计就只能做线下的批发生意了。”他表示。
外卖平台:
公布证照信息购买食品安全保险
记者看到,参加保险的商家会在页面上显示“保”字样,表示已经参与了保险赔付活动。
负责该保险的产品经理介绍:“引入互联网保险为消费者提供保障,简便可行,也让消费者更有安全感。长期来看,从这一环回溯、倒逼上游各个环节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在各个环节互联网化、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大趋势下,食品安全问题是可以部分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