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传染病防治汇总十篇

2.1幼儿传染病情况比较观察组传染病总发生率为3.97%,低于对照组的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2家长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126/126),高于对照组的77.78%(9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参考文献

[1]张秀莲,刘宇春.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162-163.DOI:10.

[2]施兴华.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与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6(7):25-26.

下午好!

我受局班子的委托,向省学校传染病防治专项督查组汇报工作。首先,我代表__县教育局对督查组各位领导深入我县检查指导学校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感谢!

一、基本情况

__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08所,在校生72027人。其中进修学校1所,完中4所,普通高中在校生3786人;初中13所,在校生16989人;职高1所,在校生1224人;小学482所,在校生45155人;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5872人。全县共有教职工3932人,其中专职校医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74%,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46%。高中毛入学率32.68%,幼儿入园(班)率29.01%。全县校园占地面积137525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9859平方米,普通中学生均校舍面积7.28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面积5.0平方米。全县有寄宿制学校219所,住校生43119人,食堂用房11319平方米。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三)深入开展知识宣传,保证了学校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科学开展。一是督促和指导各学校抓好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各学校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阵地和通过挂横幅、警示牌等形式,向广大师生宣传常规卫生保健知识、食品卫生与心理咨询、疾病防治、个人卫生习惯、食品卫生法、食品与健康等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师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全县各学校开展食品卫生讲座共56场(次),出板报450期,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食品卫生和疾病防治意识。二是广泛开展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结合“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我局组织城区学校到富州广场宣传食品卫生、传染病防治、

交通安全等常识,发放宣传单83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的安全工作会议及有关文件精神。今年以来,我局制文下发或转发学校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文件共18份,全面传达上级精神,做好各季节时令和非常时期的学校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预警,指导学校抓好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邀请上海市第十一批青年志愿者赴滇扶贫接力队文山分队到我县举办“青少年儿童常见传染病防治”讲座,组织各乡镇中心学校和城区各学校、幼儿园主管卫生工作的副校(园)长、德育主任及城区学校部分班主任、校医参加讲座,听取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儿童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狂犬病、手足口病等11种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促进了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中心学校及其以下学校均没有专职校医,对食品卫生及传染病的宣传和防治工作落实不到位。

二是极少数学校领导对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认识还不足,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工作失误时有发生,责任心和工作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四是学校周边食品店、流动摊点较多,由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商人心理驱动,加之缺乏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所出售的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而且这些店面、摊点已是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的顽疾之一,整治行动一结束,马上死灰复燃,给学校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五是由于校舍不足,大多数学校存在学生上课、住宿拥挤,空气流通不畅的问题,不利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一旦出现传染病,传染速度很快,疫情防控工作存在较大难度。

六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基本上没有开水提供给学生,学生只能喝井水或自来水,水质得不到保证;食堂餐具消毒工作薄弱,消毒设施不完善,消毒工作流于形式。这些都给传染病发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和方便途径。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建设。全面修订、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和管理细则,严格落实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尤其是要不断加强食品原料的采购索证制度。不断完善学校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疫情的应急处理程序。

二是层层落实学校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责任制,加强责任追究。把食品卫生及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为学校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督促各学校领导自觉把健全、完善和落实学校安全责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促进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08所,在校生72027人。其中进修学校1所,完中4所,普通高中在校生3786人;初中13所,在校生16989人;职高1所,在校生1224人;小学482所,在校生45155人;幼儿园7所,在园幼儿5872人。全县共有教职工3932人,其中专职校医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74%,适龄少年毛入学率96.46%。高中毛入学率32.68%,幼儿入园(班)率29.01%。全县校园占地面积137525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59859平方米,普通中学生均校舍面积7.28平方米;小学生均校舍面积5.0平方米。全县有寄宿制学校219所,住校生43119人,食堂用房11319平方米。

一、工作目标:

1、在幼儿家长中加大各种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力度,提高广大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坚持每一天做好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事件的信息检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突发性疾病和传染病在校园里蔓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幼儿园是各类疾病高发的场所,一旦出现疏忽和遗漏就会带来不可阻挡的危害

幼儿园师生的生命健康受到极大威胁,因此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该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针对当前各种传染疾病高发的情况,应该加大力度宣传防范传染病和传播性疾病的知识,提高幼儿的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全力杜绝传染病在校园的传播,并且要形成长效机制,常抓不懈,毫不放松,真正要做到有备无患。

2、依法管理、快速反应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存在的瞒报和忽略等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幼儿园成立突发性疾病和传染防治领导小组,针对可能出现的传染情况,建立预警机制和医疗救治机制,要坚决做到快速、及时、完善、稳妥的处理,强化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最大限度保证幼儿园师生的安全。

三、组织管理

(一)成立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长:***

副组长:***

员:各班幼儿教师

幼儿园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落实幼儿园的突发事件防治工作。主要职责分工如下:

1、根据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和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园突发流行性疾病和传染病的预防处理预案。

2、健全和落实突发事件责任制,检查、督促幼儿园各班级预防突发事件措施的落实情况,责任到人。

3、广泛深入班级定期开展突发流行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在幼儿学习生活中普及突发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幼儿的应急处理能力。

4、建立和完善幼儿的每日一次的晨午检记录,及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坚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救治等一系列的反应措施,确保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和幼儿园师生的身体健康。

5、如发生流行行疾病和传染病要及时向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配合有关医疗部门做好防治工作。

6、所有应急小组领导成员的通讯方式要24小时保持畅通。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讲突发事件的登记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结合本幼儿园的特点和实际,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一)所在地区发现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相应,立即启动一日一报告制度与加强疫情的通报,二是加强幼儿园各个班级以及部门的公共设施的卫生状况检疫工作,积极采取消毒措施,确保幼儿园的安全。三是加大对校园进出入人员的检查工作,最大限度防止疫情进入校园。

(二)所在地区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首先在校园内开幼儿园的幼儿开展定时测量检查身体状况,发现健康问题及时排查和及时救治,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三是加大对幼儿园的消毒力度,配合上级医疗部门做好隔离工作,最后及时通告疫情防控情况。

(三)所在地区发生特大突发事件,启动第一级应急响应,首先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二是全面掌握流动进出幼儿园人员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三是幼儿园加大对力度对幼儿园各公共设施的消毒力度,确保校园安全。四是加大防控和监测力度,并做好疫情的防控情况公布。

(四)园内出现疫情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加强传染病的管理工作,自2004年4月1日起,我国传染病病情报告实现了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医疗机构在疫情直报工作的不同环节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报告中仍存在漏报与迟报[1],病情报告管理存在的监督不到位情况,医疗机构在疫情报告环节的不合理现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染病的报告质量[2]。为了加强本地区的传染病报告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日常的传染病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本文对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作了分析调查,并提出了今后传染病监督管理的重点及对策。

1.1资料收集了区属两家医院2008年至2010年三年的传染病报告卡片200张,门诊日志2000份。

1.2方法监督人员与医院的专职疫情报告员一起,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诊断标准,对200张传染病报告卡逐一进行检查核对,完全符合要求的185张,门诊日志项目登记齐全、符合要求的1580份。

两家医院三年的传染病报告卡合格率为92.5%,门诊日志合格率为79%。

3.1不合格的传染病报告卡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卡片填写项目不全(包括未写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日期、就诊日期,地址欠详细,14岁以下儿童未填写家长姓名,托幼儿童及学生未填写幼儿园及学校,无诊断依据,报卡医生未标明科室等)。(2)报卡不及时,造成了迟报。

3.2在所调查的门诊日志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项目填写不完整,如未标明是否是初诊或复诊,疑似传染病人未标明是否已报卡。(2)收住院的患者,无交接记录。(3)初诊时医生开的化验单,结果出来后发现有传染病转院或转其他科室,填写传染病卡片的责任不明确,造成了漏报。

3.3化验室是传染病报告中的薄弱环节,存在许多问题,是传染病漏报最多的科室,这个结论和我国2005年调查结果一致[3]。主要是本身对于传染病报告的认识不够、信息流程不规范,化验室人员未及时将其化验结果反馈给医生,或患者将化验单直接取走转院治疗,从而造成漏报。

3.4有些医生不重视,业务水平及责任心均有待提高。医生不够重视的原因:(1)报告意识不强,医院未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报告检查、督促,对新出现的传染病未及时组织学习培训。(2)强调临床工作太忙,特别是急诊室,由于病人多,填写传染病卡片不及时,字迹潦草,项目填写不完完整,造成了漏报。(3)门诊医生开检验单时未标明是否属于初诊患者,而造成了漏报。

3.5日常监督不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六章第五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履行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卫生监督检查职责”,卫生机构改革后,卫生监督所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行使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执行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负责日常业务指导、培训工作,没有监督执法职能。对医疗机构的违法行为没有处罚的职能,没有任何威慑作用,成为监督管理的“盲区”。另外,《传染病防治法》没有明确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等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则,增加了执法过程中的操作难度,依法管理难以落实。

3.6目前各基层医院仍由医生使用传统的方式人工书写传染病报告卡,由专(兼)职人员收集到预防科,未实行各科室电脑系统管理,在上述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传染病的漏报与迟报。

4改进措施

4.1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工作的重视。实行网络直报工作以来,传染病报告质量有了一定保证,对本地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实行网络直报后,对于传染病疫情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加强各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保证足够专项资金,使各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更加规范、有序的发展。

4.2医院领导重视,健全组织。各医疗院所要成立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院长、医务科长、防疫科长及防疫人员组成,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及奖惩制度。防疫人员(主要是疫情人员)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监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月防疫科要有自查记录。从各个环节查找漏报及迟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院内通报,切实落实奖惩制度与奖金挂钩,强化医生的报卡意识。

4.3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教育及知识培训。基层医疗机构的疫情报告人员是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关键,疫情报告是防疫工作的基础和依据[4],所以临床医生的传染病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监督检查中,要求医院要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知识教育,每年至少两次,并对医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对新增传染病,要及时组织医务人员学习,要有培训记录及机关知识答卷。对新上岗医生、进修医生进行岗前培训。总之,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及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认识,掌握传染病报告的要求和程序,及时准确上报,将各项制度落实到实处。

4.5保证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医院每个科室都要有传染病登记簿及卡片,要求医生(特别是急诊科医生),认真填写,字迹工整,项目填写齐全,院内由专人负责每天收取卡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传染病卡片的质量。

4.6保证网络直报的通畅。当疫情负责人发现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及时上报,防疫科配合专门的计算机,由专人负责,保证网络直报的通畅。卫生监督人员要与CDC配合,定期对各级医疗院所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防止漏报、迟报。

4.7医院内要统一协调。医院内各科室要在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协调好各科室的职能,保证传染病报告的流程,特别是门诊部、住院部以及化验室的沟通。明确报告责任人,由防疫科统一协调,防止漏报及重复报卡,并将传染病报告质量工作作为衡量各科室工作的重要指标。

5未来设想

为把今后的传染病防疫工作做的更好,国家应该从宏观方面开发统一的网络直报软件系统[5];从微观方面具体到各个基层医疗卫生防疫部门,监督检查其网络直报系统的安装及使用情况,使从下至上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与从上至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相结合。将传染病报告卡的网络直报工作嵌入到门诊部工作平台、住院部工作平台及疫情防治工作平台中,保证各个协同办公平台都可以看到统一编号的直报卡片。这样既能降低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漏报误报率,避免重报情况,又可使传染病报告质量进一步提高,为上级部门准确掌握传染病疫情信息,提供更完善、更科学的数据。

[1]陈长今,何山,孙合成.传染病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榷.[J]职业与健康,2002,17:16.

二、主要工作目标

1、杜绝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100%,儿童健康知识知晓率达100%。

3、幼儿年度健康体检率达100%。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1)上好健康教育课。

2、加强幼儿园卫生工作

(1)规范管理幼儿园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学期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3、做好常见病防治工作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六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近视、沙眼、龋齿和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好监测和防治手段。

4、传染病控制工作

1.1资料

从文昌市辖区314家医疗机构中抽查51家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学校(幼儿园)校医室。调查抽样单位在2005年12月1日~2006年11月30日期间的传染病疫情管理情况、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等。

1.2方法

按照海南省卫生监督总队设计的表格和培训要求到抽查单位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现场指导。

2调查结果

2.1医疗机构疫情报告管理及运行情况,见表1。表1文昌市疫情报告管理状况(略)

2.2疫情报告与核查情况

51家医疗机构及5家学校(幼儿园)校医室在2005年12月1日~2006年11月30日期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例数为1400例、疑似病例9例,其中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疫情报告例数分别为917、433、占95.8%,其他部门仅报告59例,占4.2%;检查16家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中,有传染病报告登记的仅有3家(18.75%)。随机分别抽查二级、一级医疗机构和其他单位传染病登记20例、200例和20例与文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对疫情报告,复核符合率为100%、97%和80%。

2.3传染病知识培训与考核情况

2.4存在问题

2.4.1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内部制度建设不完善

文昌市人民医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建立了疫情报告制度,但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以及奖罚制度不落实。大多数一级医疗机构都没有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未建立与责任报告人的报告卡交接记录。门诊部(除庆龄妇幼保健院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个体诊所都未能建立健全疫情报告制度。

2.4.2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不善及运行不畅

文昌市人民医院和一级医疗机构均有统一格式的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簿、传染病报告登记卡,基本上配备疫情报告电脑网络,实现了疫情报告个案管理,但部分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书写不规范,诊断未按照标准命名,漏、错项较多,书写潦草等。虽然已配备直报电脑,但人员素质偏低,上网操作不熟练;部分电脑未能专报专用。

2.4.3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有专门的疫情报告机构和人员,网络直报运行通畅,记录完整,每月有疫情分析报告,但对一级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维护指导较少,且几乎没有开展对门诊、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学校(幼儿园)的传染病防治业务指导。

2.4.4学校(幼儿园)

3对策与建议

3.2针对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农村卫生室普遍存在传染疫情报告“盲区”的现状,卫生行政部门应将这类医疗机构执业过程中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好坏与执业年审挂钩,以真正做到许可与监管衔接[2]。

3.3卫生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卫生行政部门赋予的职责,依法加大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监督检查的力度,重点加强对农村卫生室、学校(幼儿园)、个体诊所、社区服务站等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瞒报、漏报或迟报现象进行检查并追究法律责任[3]。

3.4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基层的业务培训与指导、定期开展传染病的漏报调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单位信息网络的维护与管理,定期维护和检查,24h维护应达到100%。

3.5医疗机构应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各项制度,要加强医务人员加强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报告传染病疫情意识与传染病疫情的敏感性。

3.6学校(幼儿园)除了自身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以外,还要积极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如学生缺课登记、返校健康证明、家访等。

【参考文献】

一、指导思想

1、杜绝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幼儿园卫生创建工作再创佳绩,得分99分以上。

3、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幼儿健康知识考核知晓率达100%。

4、幼儿年度健康体检率达100%。

5、及时控制园内传染病疫情,杜绝二代病例出现。

(1)上好健康教育课: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全面按照五有要求(有专职教师、有课表、幼儿有读本、老师有教案、期末有评价)上好健康教育课。健康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1)规范管理幼儿园卫生: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责任到班、到人,制定年度及学期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六病防治工作,重点做好近视、沙眼、龋齿和肠道蠕虫病防治工作,落实好监测和防治手段。

5、幼儿年度健康体检工作

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总结二

(一)规范体育锻炼管理

(二)积极预防传染病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卫生消毒工作的要求,制定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并按制度、按规定、按程序对幼儿各类用品进行相应的清洁消毒、杀菌;幼儿物品专用并定期消毒。可洗玩具、桌面、地面及幼儿能触摸到的地方都要用84消毒液每天擦拭一遍,活动室、寝室定时通风,每天在幼儿离园之后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半小时;幼儿的水杯、餐具用蒸汽消毒等。

建立每日巡查制度,规定每日、每周必做必查必填的内容,实行量化管理,定时检查评比;与防疫站联系,定期筛查幼儿预防接种情况,督促幼儿接种各种疫苗,建立有效免疫屏障。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立即向疾病控制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三)保证幼儿食品安全

工作中严把食品质量关,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把好进货关,各类食品严格遵守食品索证制度,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所购食品均符合卫生要求。把好保管关,保管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把好入口关,教师提饭及分饭过程中,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是否合格,不得让变质食品进入幼儿口中。各类人员严格认真执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使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保证幼儿的饮食安全。

(四)做好幼儿健康体检工作

(五)开展保健知识宣传栏。

每学期开展健康快车、育儿知识宣传栏,把每个季节常见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及时传达给家长。还有各年龄阶段幼儿适宜的运动,幼儿感冒期间的饮食等育儿知识。

1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内容

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监管对象主要涉及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学校及托幼机构、消毒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工作内容主要有[2]:

1.1制订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计划,明确卫生监督的项目、重点内容及环节,并组织落实;

1.2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卫生监督;

1.3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的卫生监督;

1.4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的卫生监督;

1.5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的卫生监督;

1.6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菌(毒)种管理情况的卫生监督;

1.7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传染病防治违法案件的查处;

1.8承担上级部门指定或交办的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任务。

2传染病监督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2.1传染病监督执法队伍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传染病防治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传染病监督工作面广,专业性强,要求监督员要既要熟悉传染病防控、消毒隔离、医院感染控制技术,又要了解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卫生监督程序。

当前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工作量大,人员少,专业人员流到性大,普遍缺乏全面系统的专业培训,监督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这些严重制约了传染病监督工作的开展。

2.2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监督存在的风险隐患

2.2.1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不健全

深圳是个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同时民办学校占的比例较大,例如深圳市坪山新区辖区共有学校24所,托幼机构26所;其中民办学校12所,占学校总数的50%,民营托幼机构24所,占总数的92%。通过近几年我们对学校的监督检查发现,多数民办学校、托幼机构未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制度,未制订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方案,校领导对传染病防控不够重视。

2.2.2学校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

2.2.3学校传染病监督缺乏相应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

现阶段规范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多由上级有关部门的文件、通知形式下达,缺乏相应配套的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多数法规对违法行为的处理规定是警告、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及对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处分,这些行政处罚措施对民办学校、托幼机构缺乏约束力,且操作性不强。在实际监督工作中发现部分民办学校及托幼机构对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及时改正,而卫生监督部门却无法进行强有力的处罚,从而影响了卫生监督在社会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2.2.4《消毒管理办法》缺乏对学校、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工作规范的条款

《消毒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指出,消毒管理办法适用于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服务机构及从事消毒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第十一条虽然有规定托幼机构应当健全和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对室内空气、餐(饮)具、毛巾、玩具和其他幼儿活动的场所及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消毒[3],但罚则却没有规定对违法行为如何进行处罚。

这样造成了我们在对学校、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时无合适的处罚法律法规,例如在检查中发现以下违法行为:学校、托幼机构未开展相应的场所及物品消毒;疾控部门对托幼机构进行消毒效果监测时发现监测项目不合格;学校、托幼机构在购买消毒产品时未索取厂家卫生许可证及产品批件等,一般只能要求进行整改,无法进行行政处罚。

1,1对象

宝山区共有112家托幼机构,抽取其中32家(公办20家,民办8家,集体4家)托幼机构进行调查。

1,2方法

依据《消毒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及《托幼机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要求及检测方法》(DB31/8--2004)的要求,采用统一调查表对宝山区32家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调查。对其中15家托幼机构的活动室、休息室空气、桌(台)面、玩具、毛巾、茶具、工作人员手进行了细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

在3种(公办、民办、集体)所有制形式的托幼机构中,配备专(兼)职保健人员数、预防接种证查验登记等项目合格率偏低。共检测各类样品210件,其中有2家托幼机构的3件抽检样品(2件幼儿用茶具,1件幼儿用毛巾)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超标(表1,2)。

3,1保健人员配备问题

托儿所、幼儿园必须根据接收儿童的数量配备儿童保健人员,但调查中发现,部分托幼机构儿童保健人员配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托儿所、幼儿园儿童保健工作的有效开展。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托幼机构负责人对幼儿园的保健管理工作尚不够重视,其次也存在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编制紧张、专业保健老师相对欠缺、保健老师待遇偏低造成人员流动性增加等因素。

3,2预防接种登记问题

3,3幼儿用品消毒问题

少数托幼机构的幼儿用品如毛巾、茶具的消毒管理工作存在问题。2家托幼机构的3件抽检样品细菌菌落总数检测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托幼机构少数从事消毒卫生的工作人员消毒知识欠缺、卫生意识淡薄;其次保洁不符合卫生要求,少数托幼机构习惯性地在已消毒的茶具等幼儿用品上面盖一层纱布,且反复使用,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另外调查中还发现,托幼机构虽对供应幼儿开水的保暖桶、玩具等物品定期进行消毒,但检查中大部分托幼机构未能提供相应的消毒书面记录,而幼儿园又缺乏相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消毒效果自查记录,使人对托幼机构消毒管理制度是否能真正地落实产生一定的隐忧。部分托幼机构在制定传染病防治管理的各项制度时,完全照搬上级单位制定的各项内容,未能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补充和细化,让人感觉这些制度的建立流于形式。

THE END
1.置顶深圳市宝安区食品药品监督举报渠道食品药品监督置顶| 深圳市宝安区食品药品监督举报渠道 受理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宝安监管局 举报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42区翻身路75号工商物价大厦 举报热线:12315http://www.baoan.gov.cn/xxgk/zdly/spaq/jcjg/content/post_11710078.html
2.2024年04月中共深圳市光明区委统一战线工作部2024年公开选聘1名...?83.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从此(?)取代了沿用几十年的食品卫生许可证。A.食品安全许可证B.餐饮服务许可证C.餐饮卫生许可证D.餐饮安全许可证8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长期饮用缺氟的水容易患上龋齿B.纤维素属于糖类,是植物的主要成分C.锌、...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715/8034014123006111.shtm
3.深圳食品安全管理员资格证报名?食品检验工培训在食品安全法规日益严格的当下,食品安全管理员的角色变得至关重要。他们不仅负责监督食品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还需要确保所有流程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对于有志于在食品行业深耕的专业人士来说,获得食品安全管理员资格证无疑是一张强有力的职业名片。本文将为您提供深圳地区食品安全管理员资格证报名的详细信息,并特别推...http://www.foodkz.com/7380.html
4....价格1000元,后发现是三无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则其可以依法...更多“李某在某食品公司购买了海参一盒,价格1000元,后发现是三无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则其可以依法请求的最大权利保护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王某经营一家饭店,某日从广州用汽车运回一批价值3万元的海参。在某次工商局检查时,该批海参被依法鉴定为“假货”予以扣押。后来,工商局吊销了王某的营业执照,并对其拘...https://www.shangxueba.com/ask/19744312.html
1.深圳食品安全员考试试题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试题了,借助试题可以更好地对被考核者的知识才能进行考察测验。还在为找参考试题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深圳食品安全员考试试题,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0分) 消费者因食品缺陷造成人身损害的,()。 https://www.ruiwen.com/kaoshishiti/8262923.html
2.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精选十篇)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 篇1 1.1 非法使用, 有害物质大量残存 1.1.1 非法使用兽药与违禁药品 最近几年来, 非法使用兽药与违禁药品, 导致动物性食品内的兽药残留超标。特别是畜牧业呈现商业化与规模化发展态势, 饲料添加剂与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使用中应用非常广泛, 动物死亡率降低、生长周期变短, 推动了动物性产品产量大...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t5ni4m.html
3.员工管理制度[荐]1.采购人员采购原材料时,为保证公司员工的食品卫生安全,必须定点采购食 品,并于定点采购处签订协议。 2.不采购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食品和原料。 3.不采购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禽、肉、米、面、油、调料等 食品及原材料。 4.食品采购回来,要有二人以上的人验收,并有验收记载。 https://www.yjbys.com/hr/yuangongguanli/4545567.html
4.深圳食品安全许可证如何办理深圳食品安全许可证的办理流程如下:1.准备材料: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明等。2.填写申请表:登录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下载并填写《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表》。3.提交申请:将申请表和相关材料提交至市场监督管理局。4.现场核查: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对https://www.xuebaike.net/new/b867b41724247720.html
5.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作文(精选61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作文(精选61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作文 篇1 现在https://mip.cnfla.com/zuowen/237863.html
6.学生趣味安全知识问答(含答案)5篇(全文)12、不容易造成意外伤害的做法有:()A、、雷雨时,不使用电话或观看电视 13、不是有效预防肥胖症的方法是()C、吃减肥食品 14、不正确的野外宿营方式是()B、近崖 15、不属于乳类的食品是()A、豆浆 16、采用除虫剂等草药制成的蚊香、杀虫剂是()。B、安全蚊香、杀虫剂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jk8kofp.html
7.2023年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必考重点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00题...73、某县卫生行政部门因某饭馆的卫生质量存在问题,遂以违反《公共场所卫生条例》为由,对其作出吊销卫生许可证的处罚决定这一行为属于()A行政处罚B行政强制措施C行政强制执行D行政监督检查正确答案A 74、法律没有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A放弃执行B申请本级政府强制执行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https://www.yxfsz.com/view/1639168193779044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