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食品安全问题应该谁来管,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在现实操作中屡屡遭受尴尬。日前,有记者发现在新疆乌鲁木齐有毒的豆芽依然在市场销售。
逢焕明(新疆农业大学科学与药学学院实验室主任):尿素比一般蔬菜高出两到三倍,亚硝酸盐是超出了一倍多,它不光有毒还会致癌。
解说:那么具体由谁来抽检?谁来监管问题豆芽呢?
当地工商部门工作人员:抽检有问题管呀,但是我们没有抽检的设备,也没有能力,如果他没有办法抽检,那就更没办法了。
记者:那么具体由谁来抽检,谁来监管问题豆芽呢,自治区质检部门答复是他们只管生产企业,而豆芽不属于他们的职权范围,最后记者来到自治区农业厅。
吴红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厅副厅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我们认为这个豆芽,应该是加工环节来管理,应该是由质监部门去管理比较合理。
解说: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说法,毒豆芽该由谁抽查监管,类似的尴尬日前同样出现在沈阳,据《法制日报》4月20日报道,沈阳三天查获40吨毒豆芽后,当地打假办会同公安、工商、质监、农委等部门,召开专题会议,在会上工商、质监、农委等部门均称不归我管。
李桢(本台记者):我们去到那个现场看过,整个馒头的生产,可以说是问题重重,如果说抽样是按照正常程序做的,那为什么又没有检查出问题来呢?
谢敏强(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我要补充一个观点,安全的食品是种出来的,养出来的,生产出来的,而不能单一依靠检测出来,要根本杜绝这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关键的还是要从源头控制。
解说:源头控制该由谁来把关?生产过程的监管又该谁负责?从毒豆芽到染色馒头,食品安全是管不住,还是存在监管漏洞?
霍德明:我想就讲前一阵子在沈阳发生毒豆芽的事情,首先它这个工商部门讲说,我们是管流通方面的,所以有关这个产品质量的问题不归我们管。
主持人:这个别来找我。
霍德明:那当然嘛。下面这个质检部门就讲了,毒豆芽这个事情呀,它不是属于加工我们这个管的范围,那直接就回到农业部门了,农业部门说这毒豆芽这里面牵扯到一些加工,所以也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你说在专家们互相论证的过程中间呀,让我想起来我下次在餐馆里面,如果点一道小葱拌豆腐,小葱出了问题的话可能是农委会,农业部门那里要管,豆腐如果出了问题那大概不算是初级农产品了,豆腐是经过加工的嘛,那可能是要经过质检部门再来管。
主持人:是。
霍德明:但是问题是如果是豆腐跟这个小葱都没问题,外面加那个盐出了问题的话,那到底是哪个部门来管,所以食品安全这一块很显然它有太多错综复杂的关系,但哪一部分算加工,哪一部分算流通,哪一部分算质量问题呢,哪一部分算安全问题,这个东西在各个部门之间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立场,所以对他们个人来讲,个别部门来讲他认为他做得很好了,可是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讲我们可不管这些事情的。
主持人:是,而且要让我们消费者自己去追本溯源,说到底什么环节出问题这也是不公平的。
主持人:对,这个宏山你肯定对于刚才有关部门的这些说法也非常的熟悉,每次当问题食品出现的时候,都能够听到类似这样一些说辞对吧?
主持人:我找谁,我可能都不太清楚。
主持人:其实您提到了核心的一个关健词就是“监管”,那么到底是在食品安全监管这件事情上,有哪些部门他们在哪些领域,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一些监管?他们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该负什么样职责?我们接下来一块在这个小片当中来看一看。
解说:食品安全到底该由谁来管?每当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
目前,从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对外正式公布的13个组成部门来看,我国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环保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粮食局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
主持人:大家看了刚才的这个小片,我想一开始应该是会很放心的,因为你看到有这么多的部门齐抓共管,大家都各有所长,他们组合在一起,应该是一个比较完善和合理的一个监管的链条,但事实上每当问题食品出现的时候,消费者看到的往往是各部门之间的相互推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责任不清的一些表现?
杨宏山:在这里头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由于我们今天是这样多头执法,往往在这个时候不可能每个环节与环节之间关系会界定那么清楚,总之会出现一些灰色的地方。
主持人:不能做到无缝连接。
主持人:其实我们的消费者也特别想要知道,到底谁该来做食品安全监管?我们和数字一百调查公司,联合做了一个调查,我们来看看大家的一些发现。在我们调查结果当中,我们看到有59.1%的网民,选择的是国家质检总局,应该来管这个食品安全的事儿,还有51.5%的人选择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另外包括了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公安部等等,这些都是选项很高的一些监管机构,问问这个霍教授您的看法,这么多人在监管最后却往往管不好,变成了责任很难分明的一件事儿?
霍德明:我说我们监管部门现在食品安全这里13个部门,我调查了一下商务部门它是主管流通行业,比如说你刚才说的执照,在商务部门管的,但是工商部门呢,是监管流通这个事情的,到底是主管流通行业或者是监管流通这个事情呢,这两个中间这个区分就很难划分了,还有另外一个譬如说讲质检部门它是管生产加工的这些产品的,但是对农业部门是管初级产品,所以这个初级跟加工到底区别在哪呢?一个豆腐它应该算是初级呢,还是加工呢?一个豆芽腌过了以后它就算加工了,不腌过那就算初级吗?所以像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原来对法律上有一些灰色的地带,其实罚款本身是很公平的一件事情,如果执行的好的话,但是问题是如果罚款以外的事情,你就不管的话,比如像我们讲染色馒头的事情,染色馒头很多馒头过期了,它已经退出流通环节它回收了,当你退出流通环节的时候这个东西到底归谁管。所以在这个里面,如果说监管部门只是注重说你不合我的规定,我就罚你的款,换句话说其他的东西我就一概不管了,“个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再加上法律上定义还有灰色地带的话,就很难是,十三龙治水呀,什么水也治不了。
主持人:对,其实正是这样的一个现状,也让我们百姓常常无奈地自嘲说,我们身体可能已经成为了实验品了,现在也许已经百毒不侵了,所以提到这个食品安全,包括食品安全的监管问题呢,网上的反映非常地热烈,马上来看看网友的观点。
首先我们看到这位网友他叫“张海”,他提到说“生产者职业道德的缺失,监管者众多却责权不明,于是一个又一个问题出现了,我觉得首先要加大对食品制假和售假者的惩罚力度,指定具体某一个部门来负责,其它部门予以必要的协助,还食品一个安全,还民众一个安心。”
“老儿童”这位网友的观点说,“多头监管下的产业基本上是没有监管的,目前发现了问题多数部门都是在推诿,或者把责任发泄到企业,梳理中国产业的监管机构,是当下政府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不然类似食品安全的问题会在中国多个产业当中发生。”
再来看一位网友,他署名叫“失地农民”,他提到“食品安全事件多个部门都有责任监管,这些部门往往往往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儿来回地踢皮球,等事态曝光之后慌了手脚,我个人认为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监管部门要用责任到人的策略,对企业应该加大处罚力度,加大违法成本。”
再来看一位“永州-海马”这位网友的观点,“古话说得好,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么多的部门管理,怎么能管理到位呢,人不在多而在精,管理部门也是一样,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应该做到管理责任制,让管理部门不只是知道怎么罚钱,更应该让他们知道责任的后果。”
解说:瘦肉精火腿肠、染色馒头、牛肉膏,问题食品近来频频曝光,就在4月底,全国不少地方又陆续暴出了一些食品安全事件。
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工商执法人员,在一座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内,查获两个使用硫黄熏制毒生姜的窝点,现场查获毒生姜近一吨,经常食用硫黄熏制食品会慢性中毒。
4月10日,重庆市巴南区工商分局接到群众举报,查处了一辆血旺运输车,车上有1250公斤血旺,经检测血旺中含有国家明令禁止添加的福尔马林。
解说:食品安全触动民众神经,加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力度刻不容缓,5月1号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对人体健康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它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另外《刑法修正案》(八)还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滥用职权罪和食品安全监管玩忽职守罪两个罪名,为查办危害食品安全渎职罪提供了有力武器。
主持人:看完了刚才的这个小片,我想我们来谈一谈问责制,其实我们知道如果你生产了不安全的食品,那实际上你是一个违法的一个行为,你应该要负担起刑事责任,那么我们现在想要问的是如果你放任了这些不安全的食品出去,你没有监管住这些不安全的食品,那是不是也该负责,该负什么样的责任?
霍德明:最高人民检查院3月底,刚刚下发了重点查办纵容非法生产等食品安全渎职罪的通知,而在最新实施的《刑法修正案》里边特别注意到《刑法》啊,也增加了食品安全监管滥用职权罪以及食品安全监管玩忽职守两个罪,换句话说过度地执法,过度的作为以及不作为,都在《刑法》里面对监管单位这是有一个实际的法律的明白规定。当然对于食品安全,我们不能完全求助于法律,法律是道德的最后一个底线,所以在我们这个胡主席在4月29号他也提到了说,我们希望食品大家能够吃的安心呀,这个话是语重心长呀,当然了温总理他也提过企业家要有道德的血液,而且在去年我们这个国务院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李克强副总理,他现在是主任了,他也特别提到了企业有这个社会责任,当然我这里讲企业跟监管单位都有社会责任,来把食品安全这道关好好把守。
李里特(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往往我们食品安全问题,表面上是安全事件,实际上它反映了一个深层次的企业经营,或者食物生产系统出了问题,既然是个系统(问题),就要有个比较统一的,有责任的有效率的政府管理机制,这个管理机制包括给被管理的对象给予帮助、支持、指导、促进,不光是我审批你来找我,那么企业是一种服务对象,那么政府(对)它们可能出现什么问题,经常下去主动去了解,这样的话就能够把问题发现在没有出问题以前。
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继续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继续完善部门职能,继续划分部门的职能界限,使权责真正一致起来,在政府管理过程中间,特别是对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过程中间,有些部门和部门之间,可能有些空隙,国家还是应该有一个权威性的联络机构也好,负总责的机构也好,这个统管机构负总责,不论你是出在哪一段责任是明确的,各级人大对于行政执行部门对市场监管,运用行政权力方面不到位这种情况要进行监管,对于一些部负责任,不按照法律法规来执法的这些人员,也要进行严肃的问责也好惩处也好,惩处不到位就是执行力不到位,执行力不到位,类似的事情还会发生。
霍德明:监管单位就像刚刚我们提到的所有这个组成,有关食品监管的单位,像我们现在国务院有食品安全委员会,这应该算是我们国家最高单位的事情,如果说是像美国100年前,它有关于食品药品的这个管理局成立以后,能够大张旗鼓把它所有那个时候的美国食品药品也是一塌糊涂的,但是经过二三十年的整治,美国的食品业就已经上轨道了,中国来讲我想正是这个时机,我们的经济发展也足够让我们有这个能力把食品这个最基本民生用品把它安全做好。
主持人:宏山还有什么样的建议?
杨宏山:在我看来主要依靠两条腿走路,两个方面加强制度监管,第一方面要加强对食品安全事件这种查处力度,因为我们今天对食品安全案件查处,要进一步加大它的力度,让这一些食品安全,使非法,不法生产者让他查出后倾家荡产,在这方面我们要进一步有更长的路要走。
主持人:违法成本要增加。
杨宏山:他的违法成本要增加,当然与之相对的召回制度也要建立起来,在美国每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