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的穷途:吸血乏力索然,电商已不知为何而战京东淘宝大促购物节沈浩波电商平台

「今年的6·18真的是我见过最惨烈的6·18。我甚至怀疑明年还是否会有6·18。」

几天前,一名从业15年的电商从业者在我面前长叹一口气。

去年618前夕,他和另一名同行曾在我组织的一场圆桌直播「掐起架来」,掐架的焦点在于,双11、618这类大促,是否已经沦为一场平台剥削商家的残酷游戏。

当时他还为平台说话。强调购物节「仍是将用户的需求集中化、使平台和商家有机会摸高的一种机制」——尽管这种机制的反响越来越弱;但「平台的发心仍是好的」:购物节有机会让品牌、平台、消费者三方实现共赢。

这毕竟和他的经历有关:他叫倪叔,在阿里做过七年运营,亲历过互联网电商最繁荣的时代。

但在2024年,这位前阿里员工、电商老兵、行业守护者,也低下了头颅。

他说,今年的确很明显地感受到,

「平台的刀口,对准了商家。」

02

就在我们见面前一周,电商行业爆出一条热议新闻。

知名出版集团磨铁出版的创始人沈浩波,在朋友圈发表了一则长文,公开指责京东强迫磨铁参与6·18大促——

「在磨铁已经全面对京东停止发货,并一再对京东低价乱价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表达反对的情况下,京东依然无视我们的诉求,要继续强行让我们的产品参加他们的低价促销。这是在反复用脚踩着我们的脸在地上摩擦。」

怎么个摩擦法呢?

根据京东官方宣传,在5月19日至6月20日期间,京东的图书类目将以全品种图书价保2-3折进行促销——这是京东为图书商们「算好的价格」。

这事的大背景,是京东立志杀回「价格力」,重夺低价心智。更大的背景,则是去年以来,全行业进入了「卷低价」的时代。

而沈浩波所说的「京东强行让商家参与低价促销」,指的是由于京东的自营机制,商家的货往往存放于京东的仓库中——几位从业者向我透露,几乎每年的大促购物节,都会爆发商家撤店的事件。原因在于,「即便你(商家)不同意降价,京东可以直接锁你的后台,然后擅自给你改价,并直接把货从京东的仓库里发出去。最后以实际成交跟你结算。」

听起来十分魔幻。

但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甚至是行业里「公开的秘密」。另一位电商从业者朋友轻描淡写地说,「这事太常见了。」

在过去,大部分商家和品牌会选择息事宁人、或者忍气吞声——「许多人算算总账,还能挣些,也就忍了。」

毕竟,向大公司维权的成本可能远高于这些受损的利润。

但今年不同。

在磨铁沈浩波告诫同行「不要跟价!」的呼吁下,几天后,多达56家出版机构联合发函抵制京东6·18低折促销。

与沈浩波所在出版业的激烈态度相比,6月14号当天,一张在电商圈疯传的群聊记录截图,或许更能代表大部分品牌的消极态度。

截图里,一名京东的酒水小二,在其所在的行业群里怒晒出所有人的数据——平均每一个品牌的数据下跌约百分之七十。

小二质问所有商家:为什么不参与6·18的活动?大家都躺平了吗?都放弃了吗?

很明显,商家们参与大促的意愿,在今年,降到了冰点。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发生在今年?

有三个关键节点:

1.拼多多市值超过了淘宝。

2.新华社发文支持「仅退款」。

3.疫情结束后,2024上半年的消费力不及预期。

前两件事让整个行业意识到,消费者才是后电商时代这场游戏的最核心,赢得消费者便赢得了光明的未来。

第三件事则揭示了:当下消费力如此之孱弱,消费者是要不惜一切保护的对象;而平台间面临激烈竞争,不可能伤害自身,甚至个别平台还想着赚流量的过路费。

那么,大促让利的故事,要想继续讲下去,刀口,便只能对准商家了。

实际上,今年,连平台们也开始对6·18冷淡下来:拼多多将低价常态化,对6·18本就不算积极;抖音今年很低调,一心专心卖流量;淘宝、京东自己开设了游戏的局,年复一年只能这么玩下去……从前是花钱造热闹,至少有增长;现在是花钱拼刺刀,游戏由攻转守——6·18、双11,逐渐变成竞争对手们借力进攻的节点。

一场没有增长的战争,已没有了战争本来的意义。

03

严格来说,双11、6·18这类的购物节大促,已经是上个时代的产物——在中国产能、经济、信心和消费力鼎盛时期,上一代电商为了进一步刺激消费力而设计的产物。

可时代已经变了。

一个来自上一个时代的机制,在宏观经济骤变、消费力萎缩,甚至连电商赛道的主要玩家、竞争逻辑都已经改变的当下,实际已濒临崩溃。

过去的购物节逻辑中,一次大促所牵起的整个产业链条上的成本——内容、主播、媒体、数据、撮合……所有配套设施和基建,其利益空间大部分都由品牌来承担。而品牌最终能通过产品升级,以溢价的方式将这些成本从消费者身上赚回来。以此形成正循环。

但是今天,当去品牌化的低价时代来临,消费者不再能接受品牌溢价,品牌商家,就成了这条大促产业链上的终点。

成为终点意味着,商家要以一己之力扛起整个产业链的成本。并以自身利润为养分,向这套十年前的陈旧机制输血。

会有多惨,也就可以想象。

有几个故事能提供更直观的感受:

今年是女装最苦的一年。商家不敢多备货,只能延长发货周期——于是许多消费者都在吐槽:为什么今年的女装变贵了、发货变慢了。

上有政策——平台要求参与大促,那就参与吧。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笑话,反正朋友是这样告诉我的——「所以,第二批客户收到第一批客户退的货,衣服里面有学生证、银行卡、甚至内裤。」

据说,如果去广州、女装产业链的上游看看,便会发现一番末日景象:商人们已经开始清盘了。是的,不在年底清盘,而是在6月,春节后的第一个大促,人们不再进货,而是着手清库存,今年就休息了。

一个电商自媒体朋友跑去开抖音本地生活的会,一进门,懵了,一张张全是熟悉面孔,「全场有八成是电商从业者」。他们说,电商太苦了,不做了,大家都跑来追本地生活的流量了。

他向我转述了一句黑色幽默的话:

「一流的行业,只需要三流从业者。三流行业,却需要一流的从业者才能活下去。」

04

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和过剩的产能,曾经托举起一整个电商黄金时代。

那个时代长出的双足鼎立——阿里和京东,还是生态型玩法:商家在平台上赚到钱,平台也就赚到了钱,平台与商家一起长大。而正因中国的供应链足够庞大和丰富,二者成长得如此之快,市场也迅速走向成熟——这使得,后来者要想找寻到新的突破口,就只有靠打破规则、并重新建立规则。

拼多多作为闯入者,建立的规则是以消费者为绝对核心,手段是无限挤压商家的利润——但这仍是个明买明卖的规则:商家明白,要想在拼多多上赚到钱,价格就要足够低。说到底,这是个愿者上钩的买卖。

但仅凭拼多多一己之力,还不足以掀起一整个无下限卷低价的时代。

一个标志性节点是,基于竞争,抖音参考拼多多上线了比价功能。这彻底冲击了直播电商的模式——要知道,直播电商的成本远高于货架电商的成本——一旦利润无限下压,账就算不过来了。

理论上,今天任何一个商家一旦通过内容将款式做爆,便可以有竞争对手用更劣质的材料、更低的成本和更低的价格,采用精准投流,截胡带走你的用户——面对这样的竞争,罗拉密码要想活下去,只有加入这样的玩法,但以她的体量,放弃品质意味着大概率的身败名裂。某种程度上,结业是她唯一的选择。

而比价的本身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你成功以这种方式偷袭别人并沾沾自喜时,下一个收割你的人正在来的路上……

电商的逻辑变了。

过去的平台是与商家共生——商家越大,我也越大。而在当下,平台创造了「管你死活,我先变大」的模型。

卷低价的模式里没有赢家,赢家是出售流量的平台——问商家让利、向主播收钱(流量费),然后转头对消费者说,

「我们只是想为你提供最便宜的商品。」

05

5月底,新闻里说,抖音电商GMV增速首次放缓。

温和的标题背后,是骸骨累累。以多少商家的倒下为注脚。

一系列触目惊心的商业行为和现象背后,传递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商业社会陷入了一种互害模式?

当行业中的每个玩家、社会生产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只能思考自己如何活过当下时,约定俗成的消费协议便被打破了。

无限挤压的利润空间,会转化为商家的变形动作,最终转嫁到每一个消费者的身上。

我们看似获得了越来越「实惠」的低价,实则可能会承受一个越来越畸形的消费社会。

THE END
1.6·18购物节榜单里的消费“新宠”新华网北京6月20日电(记者 沈冰洁)随着6·18购物节的到来,中国消费市场迎来了一场盛大狂欢。据京东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18日23时59分,2024年京东618成交额、订单量齐创新高,有超5亿用户下单,累计成交额过10亿的品牌83个,京东直播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00%。作为电商年中大促,今年的6·18不仅延续了往年的热度,更在...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240620/6eaada7c41344b1baf4e867f51072f9d/c.html
2.“约惠初夏鸡西购物节”——6·18电商节带动百姓消费东北网鸡西6月23日讯(鸡西日报记者 郭锐)为拉动市场复苏、惠及百姓购物,在“约惠初夏鸡西购物节”期间,我市投入2000万元用于发放购物券及信用卡满减活动。我市六区纷纷响应,积极开展各项促销活动。 鸡西新玛特中心店为配合本次“约惠初夏鸡西购物节”6·18电商节活动,在实体打折优惠的同时,还发放了新玛特优惠礼券,...https://m.dbw.cn/difang/system/2020/06/24/058445725.shtml
3.电商纷纷预热6·18购物节品牌自播或成新风口5月24日,天猫、京东、苏宁等多家电商平台的6·18购物节活动将启动预售。抖音也宣布将从25日起进入6·18购物节的预热期。国泰君安分析认为,品牌自播有望成为内容电商在2021年获取GMV增量的关键。值得买旗下的有助科技能够帮助品牌实现在内容电商的高效运营;星期六旗下的遥https://m.yicai.com/livetv/101059273.html
1.为精品消费月注入澎湃活力第四届直播电商节开幕中国商报广东报道(记者 李和英)第四届直播电商节(中国·广州)作为“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暨2024广州环球消费季”活动的线上主场,于11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 本届直播电商节以“广货带天下,广带天货”为主题,以旧换新为主线,结合“双11”电商年度大促,联合各大电商平台、品牌企业、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采...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227674
2.国内消费市场韧性强“618”电商大促交出亮眼成绩单网易考拉“618环球购物节”开跑仅101分钟,销售额突破去年“618”首日…… 从6月初就开始的“618”电商大促在6月18日当天迎来高潮,各家电商平台均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买买买,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数字,不仅仅体现出消费者的热情,更是国内市场韧性强、潜力大和活力旺的最好注脚。京东零售集团轮值CEO徐雷颇为感慨:...https://cbiline.com/waps/news-content/33593.html
3.第四届广州直播电商节来啦!国际大牌百亿补贴陆续有来!值得一提的是,广州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也将在此次直播电商节中创新性呈现。从具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到承载着广州历史记忆的文化周边产品,在主播生动的讲解下,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深入领略广州文化的特有韵味。除各大电商平台外,众多知名品牌企业纷纷加入,提供限时折扣、囤货组合优惠、专场活动等,共同打造消费热点...https://www.xxsb.com/content/2024-11/03/content_238110.html
4.直播电商等与传统电商正面厮杀,“史上最卷6·18”激战正酣直播电商等与传统电商正面厮杀,“史上最卷6·18”激战正酣 数据来源于星图数据《2023年电商发展报告》冯帅图表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孙凯杰实习生张腾飞 从5月下旬正式开启到发稿日,一年一度的“6·18”年中购物节已过去了半个月时间。今年,各大平台都有什么优惠呢?与往年相比又有什么不同?这背后反映出国内电商...http://wap.insgrill.com/post/17606.html
5.什么是WABF验证?wa验证今年的6·18电商购物节已经落下帷幕,在此期间,各大电商平台都普遍迎来了用户访问量、优惠券领取量和交易量的显著增长。在这一时期,业务安全成为电商平台关注的焦点。验证码作为一种常见的业务安全工具,能够有效应对业务安全问题。然而,由于验证码产品的属性限制,验证码的部署必定需要企业客户业务的前端、后端以及移动端...https://blog.csdn.net/geek_wh2016/article/details/140042004
6.“6·18”购物节来了,这些法律知识要注意!今天是6·18购物节 你们都“买买买”了吗? 在大家快乐购物的同时 肇法君来给大家普法了 肇法君说: “定金预售”通常是电商平台引导消费者网购消费、缓解平台系统压力的促销手段,有些店铺甚至明确声称“预售商品定金不退”等,因此,小红在支付了定金之后,店家不同意退还定金。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910019
7.线上线下齐发力青岛商超花样促销备战“6·18购物节”“6·18电商购物节”如今已经成为上半年重要的消费节点之一。随着今年“6·18”的临近,岛城各大商超也摩拳擦掌,纷纷推出形式多样的促销活动,与网购平台合力形成“线上线下”齐火热的局面。 记者探访了解到,与往年相比,今年的6·18大促不再只是电商巨头们的独舞,岛城传统商超纷纷推出大力度促销活动,唱起了节日“...https://news.qingdaonews.com/wap/2021-06/16/content_227588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