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深耕影视行业多年,是行业内少数完成电影全产业链布局的影视行业领军企业,实现了产业链条的闭环且相互协同发展,多项业务在行业中名列前茅。
1、投资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投资并上映的影片共有20部,累计实现票房收入221.19亿元,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成绩。其中,票房超10亿元的国产影片8部,占全国票房超过十亿元的国产影片总量的26.67%,实现票房占比30.27%;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11部,占全国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总量的5.95%,实现票房占比18.14%。公司体现出了打造商业大片方面的市场优势,多部影片成为年度爆款,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其中《长津湖》位居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红海行动》和《中国机长》在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收入分别排名第九位和第十五位,《长津湖之水门桥》仍在公映中,目前实现票房收入超过40.6亿元,排名中国影史第八。
在取得票房佳绩的同时,公司多部影片在中外各大电影节获奖,获奖数量在民营电影公司中位居前列。其中,《红海行动》获得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中宣部第15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第34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第14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等;《中国机长》获得第3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周最佳作品、第15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无双》获得第14届中美电影节年度优秀电影、第30届香港电影导演协会最佳电影奖、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及最佳导演奖等;《明月几时有》获得第3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及最佳导演奖、第1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等。
以《智取威虎山》为开端,公司开创了近年来真实事件改编的主旋律题材电影商业化的新篇章。公司的“山河海三部曲”系列电影《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及《红海行动》成为了弘扬时代精神、引领主流价值观的主旋律电影代表作,屡获国内外大奖。2019年,在中宣部及国家电影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公司精心打造的主旋律系列电影“中国骄傲三部曲”《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及《决胜时刻》,成为国家电影局特别推介的七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中的三部,上述影片汇聚众多知名主创演员,合计实现票房收入47.43亿元,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成为中国主旋律电影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典范,为行业树立起新的标杆。
在2021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公司再次推出主旋律系列电影“中国胜利三部曲”,其中《中国医生》讲述全国医护人员英勇抗击新冠疫情的故事,票房收入超过13亿元,系2021年暑期档票房冠军;讲述抗美援朝的史诗级战争巨制《长津湖》在国庆档期上映,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传奇,该影片以57.75亿元的票房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及2021年全球票房亚军。
2、发行业务
公司是首家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优秀的发行能力是公司的传统核心竞争力。自成立以来,公司已发行影片超过250部,成为了累计票房率先突破400亿元的民营电影发行公司。除2020年及2021年由于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影响外,近年来公司发行影片票房总额及票房占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公司每年发行业务均稳居民营发行公司前三名,2019年至2021年,发行并上映的国产影片共18部,累计实现票房175.21亿元,其中,2019年公司发行国产影片累计票房收入80.89亿元,占2019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的19.65%;2021年公司发行国产影片票房收入75.62亿元,占2021年国产电影票房收入的18.94%。公司发行的影片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全面覆盖了国内各个重要档期,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及良好的市场口碑。
3、院线业务
公司于2019年2月取得了《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出台后的第一张电影院线牌照。2019年4月首家影院正式加盟博纳院线,截至2021年12月末,博纳院线旗下加盟影院共108家,银幕905块,其中资产联结型的自有影院92家,外部签约加盟影院16家。博纳院线旗下加盟影院于2021年实现票房收入7.36亿元,放映场次151.15万场,年度观影人次超过1800万,单银幕产出80.95万元。根据拓普电影数据库,在2021年票房收入前500名的影院中,博纳院线旗下加盟影院占了16家。未来,随着自有影院数量和票房增长以及公司院线加盟业务的拓展,院线市场份额及排名有望进一步提升。
4、影院业务
截至2021年12月末,公司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宁波、重庆等城市投资建成并管理101家五星级标准现代多厅影城,银幕总数841块,在全国重要电影票房市场中完成了初步业务布局。
最近三年,公司加速了对全国影院市场的投资布局,旗下影院数量、银幕数量及票房收入占比明显增长,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目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影院数量(家)1018779银幕数量(块)841724654票房收入(亿元)7.513.159.57市场份额1.60%1.54%1.49%
最近三年,公司的影投公司排名一直位列行业前十名,排名情况如下表:
2021年度2020年度2019年度排行影投公司票房(亿元)排行影投公司票房(亿元)排行影投公司票房(亿元)1万达电影69.321万达院线25.571万达院线78.252大地影院22.392大地影院9.552大地影院26.323横店院线17.313横店院线6.963横店院线21.244CGV影城12.544CGV影城5.464CGV影城16.845金逸影视10.965中影投资4.495中影投资16.736中影投资10.606金逸影视4.276金逸影视15.867上海星轶8.237博纳影业3.157幸福蓝海10.108幸福蓝海7.728幸福蓝海3.038博纳影业9.579博纳影业7.519百老汇2.979百老汇9.5610百老汇6.4910UME2.5010耀莱影城9.08
(二)公司的竞争优势
1、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公司的业务覆盖电影的投资、发行、院线及影院各个环节,打通了产业链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使公司可以更有效控制风险,降低业务成本,减少业绩波动,实现稳健经营,同时实现各项业务之间的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协同效应,资源良性互动,确保公司业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首先,电影的投资与发行业务互相促进。一方面,公司主投的影片均由公司发行,公司亦可通过参投影片获取影片发行权,进一步扩大电影发行业务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作为国内民营电影发行的头部企业,在发行业务上多年的积淀使得公司对观众观影喜好和市场趋势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帮助公司在投资影片时做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判断。
其次,院线业务为上游的投资和发行业务、下游的影院业务提供有力支持。公司利用院线排片资源优势获得对优秀电影项目的投资机会和话语权;院线的统一管理可以帮助下游的影院业务提升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也可以发挥规模效应优势,提高影院的议价能力,从而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再次,影院能提供稳定持续的现金流,同时通过对电影排片以及阵地宣传等来支持公司的发行业务,并能够及时获得市场反馈信息,协助发行业务优化营销策略。
2、主旋律题材电影商业化运作优势
公司凭借对真实事件、社会热点的敏锐判断,将宣传中国主流价值观与观影需求相结合,运用商业化的多类型电影创作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拍摄技术手段以及工业化的制作模式,采用市场化的发行方式,打造出一系列经典的主旋律题材电影,如由《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组成的“山河海三部曲”系列,以及由《决胜时刻》《中国机长》和《烈火英雄》组成的“中国骄傲三部曲”系列等。“中国胜利三部曲”系列中的《长津湖》凭借过硬的制作质量及出色口碑,夺得了中国影史冠军。
上述真实事件改编的主旋律题材电影获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和良好的观影口碑,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树立了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过多年积累,对主旋律题材电影的成功商业化运作已成为公司的一大特色,公司具备这方面的突出能力并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
3、影视行业资源整合优势
公司与众多优秀的导演、监制、演员、编剧等行业核心人员建立并保持着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并通过电影项目发展协议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关系,这使得公司在主投项目中,能够根据影片的立意及内容最大程度地匹配合适的演职人员,将最优质的资源整合到项目当中;同时也有助于公司获取优质的影视剧本、影片投资机会及发行权。资源整合优势为公司每年高质量、高产出的项目运作能力提供了强大助力和保障,构筑了公司业务长期良性发展的基础。
公司与合作伙伴在签订电影项目发展协议之前已建立了良好、稳定、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并长期保持,如:林超贤导演自2013年起与公司合作《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长津湖》等影片;尔冬升导演自2009年起与公司合作《窃听风云3》《三少爷的剑》《海的尽头是草原》等影片;韩寒导演自2014年起与公司合作影片《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等影片;刘伟强导演自2002年起与公司合作《建军大业》《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等影片;演员张涵予、章子怡、陈宝国曾主演或参演公司投资发行的影片,如《湄公河行动》《一代宗师》《红海行动》等,上述合作影片均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及口碑。
另外,公司也通过参股投资和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与影视工作室、文化出版公司、演艺经纪公司等行业内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夯实内容生产力,实现良好的合作共赢。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与制片人、导演、演员签署电影项目发展协议以加强合作粘性,具体情况如下:
4、发行能力优势
公司是首家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民营企业,建立了全国性的发行网络,与领军的在线平台和新媒体网站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具备规模化和全渠道发行能力,同时对公司其他业务起到带动作用。报告期内公司发行影片的票房占比始终位列国内民营发行公司前三名。
公司影片发行规模多年保持行业前列,每年均保持十余部影片的发行数量,且类型题材多样化,能够满足观影市场多元化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发行并上映的影片共26部,累计实现票房179.90亿元,其中有影响力的国产影片包括《红海行动》《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叶问4:完结篇》《无双》《飞驰人生》等。2018年发行的《红海行动》的票房收入为36.51亿元,在中国影史上票房收入排名第九位;《无双》的票房收入为12.74亿元,在2018年度国产影片中排名第九位。《飞驰人生》的票房收入为17.29亿元,在2019年度国产影片中排名第六位;《烈火英雄》的票房收入为17.07亿元,在2019年度国产影片中排名第七位;《中国机长》的票房收入为29.12亿元,在2019年度国产影片中排名第四位和中国电影史上票房收入排名第十五位;《长津湖》的票房收入为57.71亿元,位居中国电影史上票房冠军及2021年全球电影票房亚军。
6、专业人才优势
7、国际化优势
公司在国产影片出口和进口影片投资发行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国产影片出口方面,公司自2008年投资控股了海外发行公司,开展海外发行业务,发行的影片在海外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龙门飞甲》创下了2011年中国影片海外销售最高记录、《激战》的海外发行成绩位列2013年前三甲、《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多部影片在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在进口影片投资发行方面,公司于2015年在美国好莱坞设立电影投资公司,与好莱坞娱乐金融公司TSG及美国六大电影公司之一的20thCenturyFox合作,参与好莱坞的电影业务,获取更多优质海外影片资源,公司参与投资的好莱坞影片包括《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X战警:天启》《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独立日:卷土重来》《佩小姐的奇幻城堡》《异形:契约》及《马戏之王》等。
公司经过多年的积累,对海外电影市场有深入理解,并且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海外渠道资源,与海外合作方长期保持友好合作关系,每年受邀参加柏林、戛纳、威尼斯、多伦多、香港等全球各大电影市场的文化交流活动、展映销售及市场推广活动,以洽谈购买海外影片国内发行权,进一步推动国产电影的海外发行销售,加强中外合作影片的业务发展。
公司荣誉
公司出品电影电影奖项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
2020年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国家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明确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自此,影视行业的影视拍摄、境内影院等业务陆续恢复运营;发行人的电影投资、发行业务全面复工,院线恢复供片,影院恢复运营,发行人的主营业务基本恢复正常。由于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204.17亿元,同比下降68.23%。2021年,我国新冠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全国电影票房472.58亿元,恢复至2019年全国电影票房的73.53%。根据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人员出行、出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电影行业从上游制片到下游发行、放映各业务环节亦受其影响,致使电影行业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
二、产业政策风险
(一)监管政策风险
(二)作品内容审查风险
根据《电影管理条例》和《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国家实行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和电影片审查制度,规定了电影片中禁止载有的内容及电影技术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电影制片单位应当负责电影剧本投拍和送审影片的审查。电影制片单位对其准备投拍的电影剧本审查后,应当报电影审查机构备案;电影审查机构可以对报备案的电影剧本进行审查,发现有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内容的,应当及时通知电影制片单位不得投拍。电影制片单位应当在电影片摄制完成后,报请电影审查机构审查;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应当在办理电影片临时进口手续后,报请电影审查机构审查,未经审查通过的电影片不得发行、放映、进口、出口。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公司筹拍的电影最终未获备案或完成摄制的电影、电视剧未最终审查通过,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三、市场风险
(一)观众观影需求变化的风险
(二)影视作品不被市场认可的风险
影视作品的创作者对消费者的主观喜好和判断标准的认知也是一种主观判断,只有创作者取得与多数消费者一致的主观判断时,影视作品才能获得广大消费者喜爱,才能取得良好的票房或收视率,从而形成旺盛的市场需求。
本公司有着多年的影视作品投资和发行经验,但仍无法确保创作团队的主观判断与广大消费者主观判断能完全一致,因此,公司影视作品的市场需求仍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影视作品的投资回报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
(三)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以及人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提高,观众的观影习惯逐渐养成,全国观影人次不断提升。但由于第三方票补减少、电影质量参差不齐、观影偏好变化等因素影响,电影票房增长存在波动。
我国年产影片数量众多,许多影片无法公映。如果出现更多影片竞争相同档期,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上映日期难以协调、观影人群分流的局面。随着产业内外的资本加速布局发行及放映业务,影视行业新进入者日益增多,影视行业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虽然公司已在电影投资、发行及影院等业务环节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未来若公司无法迅速有效地应对市场竞争,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四)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目前,我国已逐步形成以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和贺岁档四大档期为主,以元旦、情人节、清明节、五一和端午节等小档期为辅的格局。由于主要档期较为集中的第一、三、四季度往往是票房收入的高峰阶段,第二季度的票房表现则相对疲弱,票房相应呈现出集中度高及季节性波动明显的特点。上述票房季节性波动可能会对公司各季度经营业绩表现产生显著的影响。
四、经营风险
(一)生产计划无法按期执行的风险
本公司每年会根据影视市场的发展走向以及对下年度市场投资回报的预测,并结合最近两年公司影视投资回报情况,兼顾多种投资规模的电影项目,来制定下一年影视生产计划。对于具体的影视作品,其生产计划能否按期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一个影视作品从规划题材到立项需要一个过程,一些规划题材可能无法获得满意的剧本初稿;一些被认可的剧本初稿可能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导演、主演等主创人员,或者剧本在定稿前需要各方人员的反复商讨,可能会重新进行前期开发或者对前期工作安排作出调整,则项目的生产计划将会被拖延。
另外,在拍摄、制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因素影响生产计划的正常执行,如外景拍摄的天气和环境条件、主创人员的身体状况和档期安排、剧组的管理能力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影片的拍摄进度、质量及投资预算控制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上述诸多外部不可控因素的影响,本公司可能不能按期完成生产计划,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二)制作成本不断上升的风险
(三)侵权盗版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政府有关部门致力于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打击盗版的执法力度,有效遏制了侵权盗版的蔓延之势,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打击盗版侵权、规范市场秩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仍将面临盗版侵害的风险。
(四)知识产权纠纷风险
公司电影作品的核心是知识产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七条规定,“视听作品中的电影作品、电视剧作品的著作权由制作者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并有权按照与制作者签订的合同获得报酬。前款规定以外的视听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由当事人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制作者享有,但作者享有署名权和获得报酬的权利。视听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如果发生上述纠纷、涉及法律诉讼,除可能直接影响公司经济利益外,还可能影响公司的行业形象,最终对公司业务开展带来不利影响。尽管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引起的赔偿,但公司无法确保未来不发生此类情形。
(五)公共安全风险
(六)房产租赁风险
随着我国2002年电影院线制改革和现代商业的蓬勃发展,影院投资主体普遍以房产租赁的方式发展和经营影院,而影院“嵌入商业地产”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城市影院建设的主流。相较于自有房产,房产租赁存在到期不能续租和潜在租赁瑕疵导致发行人无法继续租赁等风险。
(七)不动产尚未取得权属证明的风险
2021年12月,发行人子公司国际影投通过受让北京泰鑫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等共计五家标的公司100%股权的方式持有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标的物业,标的物业建筑面积约11,571.47平方米,发行人拟将其用于自用办公。由于标的物业所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存在拟拆除建筑,其建设工程项目尚未通过规划验收,故标的物业尚未办理不动产权登记;
发行人存在上述标的物业无法取得权属证明,以及标的公司股权的出让方及其实际控制人到期不履行或无法履行回购承诺的风险。
五、财务风险
(一)税收优惠政策变化的风险
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5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第12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等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020年4月,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将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将上述税收优惠政策期限延长至2030年12月31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绵阳博纳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和柳州博纳影院管理有限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的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本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起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本公司子公司绵阳博纳影院管理有限公司和柳州博纳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自2015年度开始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新疆博纳润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2021年度开始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新疆喀什霍尔果斯两个特殊经济开发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2号),本公司子公司霍尔果斯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于缴纳企业所得税,本公司子公司霍尔果斯博纳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自2017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免于缴纳企业所得税。上述两家子公司,自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若未来国家产业政策或税收政策发生变化,或公司不能持续获得相应资格,将导致公司不能继续享受上述优惠政策,公司将面临税收负担加重的风险。
(二)影视行业税收秩序规范风险
(三)政府补助下降的风险
2019年度、2020年度及2021年度,公司计入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5,573.54万元、6,646.79万元及13,563.70万元,上述政府补助均为日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针对电影放映和影片投资的政府扶持资金。
如果未来国家产业政策和补助政策出现不可预测的不利变化,将对发行人的利润规模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六、净资产收益率摊薄的风险
七、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风险
根据募集资金投资计划,公司在未来几年将投资多部影片和多家影院。虽然公司在以往的经营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影视行业的经验,并对募集资金项目市场状况和市场前景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但项目具体实施时仍然可能面临影片拍摄延迟、影片不受市场欢迎、人才储备不能随业务增长而同步提升、新影院业绩低于预期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影响规模扩张预期的经济效益。
本次募集资金项目实施后,将有助于公司完善产业链布局,同时增加经营和管理的难度,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若本公司的影片投资和发行能力以及运营影院的能力不能适应本次发行后业务迅速扩张的要求,将会引发相应的经营和管理风险。
八、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母公司单体层面存在未弥补亏损
2017年3月29日,博纳有限原股东共同签署《关于设立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发起人协议》,以博纳有限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折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并于2017年3月29日完成工商变更。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博纳有限未分配利润为-15,665.63万元。公司股改时未分配利润为负,主要原因系公司为控股型集团,主营业务主要由旗下子公司开展;博纳有限作为控股型母公司,营业收入较少,但承担了大量管理费用,包括股权激励加速行权产生的股份支付费用,从而导致博纳有限股改时单体层面的未分配利润为负。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层面未分配利润为21,321.70万元,即公司股改时合并层面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未分配利润主要由子公司持有。2018年、2019年,博纳影业子公司向母公司利润分配分别达到38,468.95万元、15,150.82万元,公司实现的累计未分配利润足以覆盖母公司股改时存在的未弥补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