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019上半年的收入和利润分布图,其中销售材料是公司从加拿大采购分销的豌豆贸易业务,目的是为了确保原材料供应,而食用蛋白(豌豆蛋白)几乎占据了公司毛利的绝大多数。
另一家知名人造肉供应商ImpossibleFoods,采用豆血红蛋白模拟肉汁口感,“研究人员克隆了表达豆血红蛋白的基因序列,并转基因到酵母中,让酵母也能表达豆血红蛋白,且进行了各种安全性测试”,ImpossibleFoods一位发言人说,该公司希望在大豆血红蛋白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后马上进入中国市场。涉及到转基因技术,内地批准之路注定更为坎坷,而且技术门槛较高,被大规模仿制的可能性不大,以现在的视角来看,植物肉的各种技术路线仍将百花齐放,豌豆蛋白亦是万众瞩目的明星角色。
相对于其他植物蛋白比如大豆蛋白,豌豆蛋白属于后来者。在嘉吉蛋白专家张毅方看来,豌豆蛋白本身在技术上有缺点,豌豆蛋白自身溶解性很差,几乎不溶于水,作为食品原料,不溶于水意味着应有范围极大受限。现有的豌豆蛋白很大一部分都应用于宠物食品以及摇一摇就能喝的固体饮料上,这些产品对溶解性要求并不高。此次推出的RadipureTM(豌豆蛋白饮料)溶解性能达到80%-90%,这对于传统的豌豆蛋白来说是一大突破,也意味着RadipureTM的应用领域会有更多可能性。
*意识到豌豆蛋白的市场潜力后,2018年,嘉吉投资2500万美元,与北美最大的豌豆蛋白生产商Puris成立合资企业,以扩大产能,新工厂望在明年(2020)建成投产。
*法国生产商罗盖特Roquette位于加拿大的新厂址也已经破土动工(2019)
在亚太地区,嘉吉豌豆蛋白的业务支点则在于本土市场。嘉吉透露,目前和国内一家豌豆蛋白加工企业(招远市,不确定哪家)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提供技术通过代加工的方式来生产RadipureTM。
目前(2019)豌豆蛋白的市场价格已经升至4200-4600美元/吨,较大豆蛋白3500美元/吨的报价高出近20%。
5年均价涨幅50%左右。
据市场研究公司GlobalMarketInsights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球豌豆蛋白市场预计将以每年13.5%的速度增长。来自食品企业技术顾问HenkHoogenkamp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豌豆蛋白消费量与2015年相比翻了一番,达27.5万吨,到2020年,消费规模还将增长30%,至2025年全球豌豆蛋白消费量将增至58万吨。
2013,公司豌豆蛋白产能1.5万吨,其中8000吨低端产能。
2014,原有8000吨低端产能全部改造成高端产能,公司蛋白产能依然是1.5万吨,彼时全球总产能不超10万吨。
2014年底增发募资12.5亿,投入3个项目——6万吨豌豆综合利用(其中80%蛋白8460吨),5万吨豌豆综合利用项目(其中85%以上蛋白6800吨),物流项目。
2017年末,6万吨项目投产,新增8460吨蛋白产能。
2018年末,5万吨项目投产,新增6800吨蛋白产能。
2019年9月,10万吨项目开始建设,预计19年末试车,新增1.7万吨蛋白产能。
18年投产的5万吨项目,当年在建工程几乎全部转固,其中新增房屋建筑物一次性转固4亿,新增机器设备一次性转固6300万。
这次10万吨新项目和之前一样落户金岭镇,节省了房屋建筑物重复建设的投入,19Q3财报上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并没有显著增长,可以推测对资金投入的压力很小,可能不到1亿元,施工进度也相对较快,预期明年初正式投产。
我不知道公司是什么口径得出的6万吨产能,仅从财报公开项目来说,加起来只有4.7万吨(1.5+0.85+0.68+1.7),可能中间还有未达到信息披露要求的扩产,或者实际满负荷生产,超过预定设计产能。
仅从蛋白收入来看(如图),14年1.5万吨产能对应了1.47亿收入,假设19年蛋白收入6.5万吨,考虑到蛋白价格涨了50%,那么对应19年的实际产销就是4.3万吨,加上预计明年新增的1.7万吨,正好就是董秘口径的6万吨产能。可见所言非虚,只是调研口径提前把明年的产能也算上了。
和双塔的主营业务完全相同,且同样是招远市国营企业改制。
2019年之前在新三板挂牌,目前已摘牌,历史信息披露值得参考,下面比较两者利润率的时候会提到。
健源对自己产能是这样描述的——
2009年,公司已具备年产2000吨食用蛋白蛋白、1800吨膳食纤维和5000吨淀粉生产能力。
2016年5月,公司计划投资4.4亿元,建设12万吨/年豌豆综合深加工扩建项目,全力打造一座全球营养食品专业加工现代化园区。
2017年3月份新产能扩建项目开工建设。
2018年6月30日,扩建项目施工主体建筑已基本完成,目前已进入室内外装饰和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15年至今蛋白毛利率始终稳定在50%以上。
经过计算,淀粉+蛋白+纤维18年总的毛利=2.42亿,19上半年=1.95亿,随着产量的提升,这块收入和利润是持续高增长的,几乎贡献了公司的全部利润。
实际上2015年(含)之前,双塔的盈利能力是持平健源生物的,或者说因为产能规模优势,和综合运营费率优势,公司的净利润率优于健源生物。
同为招远市的健源生物为什么没有受到旱情影响,推测:1.健源生物产能规模较小;2.健源是全口径毛利率,蛋白价格提升对冲了不利影响;3.健源18H1收入已经同比下滑。
“李照表示,2013年招远全市降水680mm,但当年就发生了秋旱。2014年因上一年打下的“底子”,城子水库还能满足全市供水的需求,但2015年全年降水才补充了城子水库200万方水,“2016年全年无有效降水,结果城子水库基本被抽干。””
“经济导报2017年3月31日讯记者采访发现,干旱导致招远城镇和农业争水矛盾突出。为保居民用水,当地农业灌溉得不到保障,农民只好通过打深井的方式,争抢越来越少的地下水资源。干旱不仅发生在招远一地。自2014年以来,烟台遭遇了近20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而去年下半年以来,山东多地遭遇干旱。”
“自(2017年)7月以来,我市降水频繁,农业旱情基本解除,地表蓄水正逐步增加。”
“2019.12.01报,今年以来,烟台市平均降水量415.6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38.0%,比历年同期偏少38.5%。”
2000年以后出现ENSO现象的年份是2002年~2003年、2007年底~2008年、2010年底~2012年、2014年底~2016年、2018年~2019年,中国在厄尔尼诺当年往往发生干旱,次年发生洪水。
2019年6月公司在互动平台披露:近期公司与客户通过多方的沟通落实,得知公司的蛋白原料有通过经销商供应给BeyondMeat;通过公司研发人员长期的技术攻关,于近期刚研发出了组织蛋白和拉丝蛋白;已经给国内外很多客户寄送样品。
看到互动平台很多网友质疑,公共为什么不直接给BeyondMeat供货,而是要通过经销商的方式,其实这是比较好理解的,人造肉对于豌豆蛋白的主要需求是组织蛋白和拉丝蛋白,公司19年中才研发成功,到实际出货自然是有一个企业认证的过程,以前生产的普通蛋白需要通过国外成熟技术的大厂加工后才能顺利供应人造肉企业。
双塔隐藏了前5大客户,不过同城的健源生物倒是有披露,其中2017年销售占比8.14%TheScoularCompany正是豌豆蛋白加工企业,说明国内企业在改性豌豆蛋白加工方面仍然存在技术差距。
董事长杨君敏13,16,17年密集增持,从未减持,目前已经持股14%,都是自己一点点买起来的,实控人招远市国资也没有减持记录。
全球宏观,确定性的行业增长+确定性的产能增长,蛋白行业价格平衡仍然有待考验,期待公司能够积极与大企业签订长单锁定利润,这方面或许会是股价的催化剂。
我对豌豆蛋白的市场行情展望相对乐观,随着BYND利润率的逐季改善(如图),人造肉企业或许即将迎来breakeven,届时大众消费端的增长值得期待,现在主要还是给快餐企业供货的tob端做得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