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晚会即将到来,哪些企业和产品将会上榜?根据清博研究院持续的数据跟踪,我们大胆预测一下今年315晚会将可能曝光的十大维权事件。
1、儿童玩具?新潮饮料?新型电子烟商品引发家长担忧
近日,贺州市八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城东市场监督管理所联合城区烟草专卖局开展烟草检查,在一家便利店发现店内销售外包装有“MINICUP”字样的疑似电子烟的商品。
从外形看,这些电子烟产品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往往以“奶茶杯”“可乐罐”“卡通玩具”等小朋友喜爱的卡通造型出现,看起来漂亮又好玩,且颜色绚丽、口味丰富、气味新奇,有的就像一瓶新潮饮料,对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具有较强吸引力和诱导性,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这些所谓“MINICUP”等形形色色口味的商品,都是不合法的调味电子烟,此类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没有生产厂家等信息,小部分会标注尼古丁含量,但绝大部分难以辨认产品信息。
舆情走势图
情绪走势图
2、贴牌泛滥,直播间成贴牌产品重灾区
近日,某位演员直播带货翻车闹得沸沸扬扬,号称原价8999元的某品牌智能手机,直播间只卖1999元,7000元的优惠价让观众无比心动,直播间销量很快破万。
然而,有网友发现,在其他电商平台1880元就能买到同款手机。事件曝光之后,除了表达对直播带货忽悠套路的愤怒,更多网友纷纷表示,这分明就是“山寨机”的配置,利用信息差,用高价低配的贴牌机忽悠普通消费者。
目前界面新闻、凤凰新闻等新闻媒体均已报道该新闻,网民情绪以愤怒为主。直播行业兴起,直播带货的商家、网红越来越多,不少贴牌商品充斥在这个领域中,比如酒类、服饰类、化妆品类等。“贴牌”模式在市场上很常见,虽然不违法,但导致了一些市场乱象,须引起重视。
3、购74平米房屋套内仅40平,公摊面积问题何时休
近日,河北郑女士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反映,2020年10月3日,她与河北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合同,购买一处房产。事后,郑女士发现,房屋实际面积与合同中的建筑面积相差近半,因此要求退还房款。但开发商工作人员却以公摊面积为由拒绝退款。
律师认为,本案中,如果购房合同中没有写明公摊的具体部位、面积大小等,则侵犯了郑女士的知情权。九派新闻、河南新闻广播等媒体均对此事件进行报道,舆论愤怒情绪居于高位。
4、好借不好还、乱扣费,亟需给充电宝刺客立规矩
共享充电宝收费不规范、无故扣费、归还难、充电慢、价格贵等问题引发网民热议,被网友戏称为“钱包刺客”。据封面新闻此前报道显示,从消费者的投诉来看,共享充电宝易借难还、乱扣费、押金退还周期长等问题时有发生,而消费者租用共享充电宝遇到问题后,由于消费金额小、取证难,难以立案,往往只能吃了哑巴亏,不了了之。
5、1600元一斤话梅,“价格刺客”整治迫在眉睫
网友表示,“价格刺客”本质是价格欺诈,打击“价格刺客”现象,加大“价格刺客”整治力度迫在眉睫。#网友遭遇话
梅刺客一颗20多元#、#网友称买到1600元一斤话梅#等话题阅读量累计超8000万,央广网、澎湃新闻、新浪财经等媒体参与报道。舆论情绪以惊奇、厌恶为主。
6、“羊毛出在羊身上”,产品套娃式过度包装引争议
7、隐蔽出售女性迷药,一闻就昏迷,一喝就失忆
本该用于治疗的良药,被不法分子变成侵害女性的工具到处兜售,有多少人不知情地服下了这些“迷药”呢?记者调查后已举报,这些药贩子正被查处。社交平台上,#多家电商平台有女性迷药隐蔽出售#话题引发热议,话题阅读量累计超1.3亿。舆论情绪以愤怒、厌恶为主。
8、海鲜加工厂大量产出“人造鲍鱼海参”
近日,有记者暗访大连一家海鲜加工厂,发现该企业违规使用添加剂,竟然用硼砂浸泡黄金鲍(黄金鲍并不是真鲍鱼,而是一种涡螺),而且为了让海参卖相更好,一边煮一边用“染色剂”给海参提色。该企业官网介绍称全年生产加工海参,黄金鲍等海洋珍品达1000余万斤……可见没曝光之前销售了多少。
9、无故扣费、风险错配、诱导投资……五大基金投资陷阱你遭遇了哪个
10、某音乐节延期再无下文,数百位消费者遭遇退款难
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音乐节延期或者取消却不退票的情况并不是此公司一家。在过去的三年,疫情使得音乐节延期或者取消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未退票的情况也屡见不鲜。部分消费者经过数月或者半年一家追回了退款,但仍有大部分消费者未能收到退款。
结语
然而不论消费形势如何,商家不应该将一年一度315晚会作为一次摸底大考,轮到考试前夕才开始恶补服务与质量,等考试结束继续放飞自我。真正能让广大消费者自愿持续消费,还得需要质量保障作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