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精选5篇)

果冻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下方面:一是标签不合格现象较为突出。有的产品的标签不符合标准要求,主要原因是产品类型和反映产品真实属性的名称没有标注、产品中检出甜蜜素但没有标注、着色剂没有标注具体名称。二是规格要求不符合新果冻标准的规定。产品规格要求不符合标准要求,其内侧最大长度为2.92cm,而《果冻》标准规定,杯型凝胶果冻的杯口内径或杯口内侧最大长度不得小于3.5cm。三是甜蜜素超出标准要求。有的产品甜蜜素超出标准要求。

2果冻的生产工艺

2.1生产操作要点

2.2配料

配料时要注意原料的搭配要得当,一定要能使其完全溶解,并使所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该应有的色、香、味。食品添加剂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2.3过滤

用来过滤糖水的过滤网过滤目数≥40目,且无破损,消毒并且要保持其清洁。

2.4杀菌

2.5金检机检测

铁质金属镀铝盖膜直径≤2.6mm;非镀铝盖膜直径≤2.2mm。

非铁质金属镀铝盖膜直径≤5.0mm;非镀铝盖膜直径≤4.0mm。

2.6包装

必须按照产品质量判定标准进行判定后,符合要求的正品果冻方可进行包装。

果冻通过原料、配料、过滤、充填、杀菌、金检机检测等生产出的每个半成品果冻,通过包装员工的精心挑选,把每一个合格的半成品果冻包装、装箱等最后检验入库,成为果冻成品。具体工艺如下:

3质量安全控制方法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在保障食品生产质量、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该体系以GMP(良好操作规范)和SSOP(标准卫生操作程序)为基本保证,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CCP),建立监控程序和监控标准,采取纠偏措施,克服传统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将潜在的危害消灭在生产过程中,从而达到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目的。

3.1果冻生产过程中危害分析及CCP的建立

见表1。

3.2果冻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

果冻生产流程中的CCP及临界限量、监控程序和纠偏措施,见表2。

3.3果冻生产过程中质量的预防措施

其它环节的HACCP计划表,见表3。

4结语

在各类休闲食品中,果冻可以说是一种低热量高膳食纤维的健康食品,果冻不仅外观晶莹、色泽鲜艳,而且口感软滑、清甜滋润,因此深受众人的喜爱。果冻的生产原料主要是白糖、卡拉胶、甘露胶及一些人体所需的矿物质等,而卡拉胶、甘露胶都是天然植物多糖,因此,富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

利用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对果冻加工过程中原料、配料、过滤、充填、杀菌、金检机检测等关键控制点的有效控制,既可使产品的危害性减少到最低水平,又可避免单纯依靠终产品检验进行质量控制而产生的问题,从而在不改变产品的感观性质、风味特点和营养特性的前提下,使其达到国家食品卫生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树南.食品生产卫生规范与质量保证[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66.

[2]姜南,张欣,贺国铭等.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及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

[3]曾庆孝,许喜林.食品生产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与应用[M].第2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9.

[4]朱蓓薇.实用食品加工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戴维.麦克斯万,希R.鲁,理查德.林顿,食品安全与卫生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6]李怀林.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通用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7]田惠光.食品安全控制关键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8]江汉湖.食品安全性与质量控制[M].第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9]史贤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0]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1]卫生部.食品企业HACCP实施指南[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2.

[12]钱和.HACCP原理与实施[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13]臧大存.食品质量与安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14]吴永宁.现代食品安全科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5]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6]陈家道,刘金福,陈绍军.食品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17]张建新.食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法规应用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18]吴岗等.食品科学[M].1998.

[19]欧阳喜辉.食品质量安全认证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加工行业;企业竞争力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食品行业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而食品安全问题对人民、社会、国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可近几年来,各类恶性食品安全问题不断见诸报端,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持续冲击着消费者已日趋脆弱的心理防线,直接导致整个食品行业公信力的缺失。毫无疑问,这对该行业中所有企业的生存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有半数以上都是食品加工企业造成的。

一方面,食品加工企业要为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负主要责任,那么解决该问题也要着手于此。另外,整个行业的动荡也为大多数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谁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率先提高自身竞争力并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谁就能在竞争中拔得头筹。本文就旨在针对食品加工企业中广泛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方向性的解决思路。

1.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大事。然而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仍然令人堪忧,近几年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谓触目惊心。黑心快餐作坊、有毒汽水包、发光猪肉等一系列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使消费者不断在追问:我们到底能吃什么?即使国家已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条“处处开花”,令人防不胜防。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着实不容乐观。

2.我国食品加工企业现状

2.1从业人员缺乏质量观念

2.2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2.3科技水平低,研发能力差

2.4品牌建设落后

2.4.1品牌定位不明确

品牌的定位不准确,意味着企业并没有针对目标顾客群的需求来进行品牌建设,因而无法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品牌信誉和品牌忠诚度也无从谈起。而现在很多食品加工企业都没有找到适合企业的细分市场,市场定位严重趋同,缺乏明确的品牌核心价值观和独创性。大多数食品企业在进行品牌定位时仅强调“好吃、健康”,有的甚至完全抄袭其他企业的品牌定位。

2.4.2品牌形象不鮮明

食品加工行业中不少企业的品牌建设只停留在产品名称上面,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品牌核心价值。企业并未对品牌进行全方位的包装打造,造成产品包装过时、口感不佳、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特点不鲜明、内涵不丰富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品牌地位的提升。

2.4.3品牌维护力度不强

食品加工企业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名牌产品,很多人想尽办法以非法手段从中获利,如生产假冒名牌产品、仿冒名牌商标、抢注名牌商标等,这无疑会对强势品牌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而企业往往不能防微杜渐,总是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之后才幡然醒悟。这对品牌的打击无疑是毁灭性的。

3.对策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我国食品加工企业应当以质量为核心,着力培育企业的质量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在质量观念、质量管理体系、创新能力、品牌建设等四个方面做足功课。

3.1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企业要使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就必须在全企业范围内建设崇尚质量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被全体员工认可的质量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优秀的食品企业一般都具有突出质量的价值观,如统一追求的是“品质好、信用好、服务好、价钱公道”,星巴克追求的是“为客人煮好每一杯咖啡”。

要建立这样的质量文化,首先要有高层管理者的倡导。管理者的倡导一般借助两种途径:日常工作中的言传身教;通过重大事件的处理,增强员工对于其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认同感。

3.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3.2.1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内部的标准化是企业拥有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当前的形势下,可谓“得标准者得天下”,企业应把标准化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只有掌握了标准的话语权,才能在行业中树立绝对的权威,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确立独一无二的地位,才能在激烈竞争中拔得头筹,立于不败之地。

3.2.2结合实际,建立起适合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

作为卓越的质量管理方式,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被实践证实其先进性,但在执行中却是良莠不齐。这不仅不能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因此,企业应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自身特点开展质量管理活动,不能一味模仿别人的管理模式。只有建立起与自身情况相符的质量管理模式,从大量的质量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才能从质量的提高中获得效益。

3.2.3严格过程控制,提高质量保证能力

质量管理中检验是基础,过程控制是核心。过程控制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它包括产品设计过程控制、制造过程控制和使用过程控制。制造过程是产品形成的直接过程,是三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产品是否合格直接取决于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造成不合格品的责任人要严肃处理;不合格原因必须认真分析总结;纠正、预防措施要严格制定。另外,原材料的质量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須建立一整套的自检和委托检验体系,坚决杜绝凭关系进货,靠经验判别的做法。

3.3提升创新能力

3.3.2面向市场需求,注重产品研发。产品是连接企业与顾客的媒介,而要使这个媒介发挥最大功效,使企业得到顾客的充分认可,企业就必须准确把握市场动向,研发出能满足消费者各方面需求的产品。康师傅方便面的研发可谓行业典范。20年之间,康师傅共研发生产各种口味方便面超过200种,平均每年超过10种。康师傅负责品尝和研发的团队由20多人组成,他们在8年间走遍了中国各个省份。为了配合地方口味产品的开发,康师傅在原有方便面研发团队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筛选招聘了7位“地方口味专员”,其主要工作就是在各地寻找有特色的地方口味。通过这些努力,2009年康师傅方便面的销售额达到170亿,其中地方口味产品贡献的业绩占24%,其市场份额至今也占据着行业的半壁江山。

3.3.3实行绩效评估。企业在创新过程中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进行绩效评估来检验已取得的成果。通过绩效评估,企业才能对某一阶段的创新工作就行系统的审视与分析,进而为后续的创新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最终保证,这不仅能够提高食品企业目前的赢利能力,还可以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3.4加强品牌建设

3.4.1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对品牌资产重要性的认识。在当下的食品市场中,各企业的产品严重趋同,并且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消费者对食品加工企业的信任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在观念上加强对品牌资产的认识。品牌资产与某一特定品牌紧密联系,该品牌由于对消费者有特殊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而能够为顾客提供超越产品和服务本身利益之外的价值。正是由于这种价值的存在,名牌产品会拥有更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也更易使消费者产生品牌联想,这些无疑都会对产品的销售、市场的占领以及竞争优势的保持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作者:刘赫

[1]杨志英.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与全面质量管理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1,(12).

【关键词】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概况;现状;制度

新形势下,国家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对食品检验工程提出了更高地要求,食品检验机构的长远发展应建立在科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作为食品检验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必须将科学管理理念作为工作指导,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控制食品检验的质量及安全性。

1.食品检验的概况

食品检验指研究和评定食品质量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它依据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各种技术,按照制订的技术标准,对原料、辅助材料、成品的质量进行检验。作为产品质量检验的重要项目,食品检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从经济效益来看,食品检验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质量,并能对产品的质量进行鉴别,同时可以减少废品损失与生产成本。

2.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现状

2.1检验过程

2.2资源管理

药品采购、人员培训及设施建设等属于资源管理的范围。如化学实验,需要选用专人负责药品及试剂的采购,药品、耗材采购则由科室主任负责,但现阶段药品、耗材库存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导致报告延期及客户投诉现象的大量出现。在检验工作质量管理中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食品检验中必须使用仪器与量具进行检验,设备运用与记录维护是确保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的重要条件,当没有检定仪器与量具时,将产生极大的误差,进而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现阶段,由业务室与食品检验室一起对设备、仪器检定与维护负责,遵循相应的程序,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检验数据出现较大误差。

2.3评价体系

设立监督员制度可以有效监督各个工作环节,特别是新来员工,通过评价体系,可以及时监督与指导工作人员的工作,并能核实数据的有效性,同时还要进行监督员记录的填写。监督员在内部质量评审中可以对监督范围内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现阶段,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检验人员绩效考核制度,也没有形成统一、整体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评价体系。

3.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的改进及制度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检验作为AY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工作的整体质量。对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进行改进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其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1调动检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食品检验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相应激励措施,可以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据大量实践表明,员工在没有采取任何激励措施的情况下,员工潜能只能发挥40%左右,但通过激励措施,员工潜能则可以发挥80%左右。由此可见,将激励措施合理应用到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中,可以对员工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并能为单位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可靠的保障。

3.2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

遵循一定程序,进行岗位的严格划分,并按照岗位进行工资的确定。在岗位工资制实行的基础上,还可以遵循岗位特殊性,进行不同群体多元化分配机制的建立。在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与完善中,应确保效益和收入直接挂钩,主要以目标达成为评价依据,并对结果加以重视。对绩优员工与绩劣员工进行收入调节,可以对员工心理行为造成极大影响,进而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才能将员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应根据单位部门要求,进行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确保考核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据可寻等,这样就可以约束员工的行为,确保员工主动站在单位的角度上,为单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3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3.4库存管理制度的建立

作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库存管理将对检验工作的效率与实验结果造成直接的影响。试剂、药品、耗材采购申报制度等都是AY检测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库存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可以对工作效率进行有效提升,并能起到检验成本大大降低的目的。在库存管理中,应统一管理药品、试剂及玻璃耗材等,使用与损坏都应及时记录。同时对药品试剂仓库定期进行整理,并进行详细分类,如分类存放固体与液体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内,食品检验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我国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质量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引入到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中,并与实际工作内容相结合,在加强食品检验工作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必须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并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及员工质量管理水平,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桥,刘东海,李俐昭,邹国龙.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评估体系建设的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01).

[2]肖红,陈红.完善工作机制保障产品监督抽查工作的公正、科学、统一[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10).

[3]郝鹏.AY检测中心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1.

[4]陈军,郭利敏,熊仲良,苏亮,丁平,胡宇莉.浅谈如何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质量[J].畜牧市场,2006(08).

航空食品的特点

航空食品,系指提供航空运输这一特定环境中的人食用和饮用的一切物品。从卫生角度讲,航空食品与普通食品一样,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所不同的是航空食品从生产到加工到机上食用,整个过程运转周期长、工艺复杂,而且所有食品均在空中飞行时食用(包括机组成员和乘客)。航空旅客流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已构成流行病学上的易感人群,极易造成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和传播,所以依据ISO9001:2000、HACCP和SQF2000CM对航空食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和产品进行系统、有效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十分必要;另外,航空食品的生产、储藏和运输将耗费大量的资源,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噪音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也应在组织中建立和实施ISO14000:1996环境管理体系。

航空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

影响航空食品安全的污染因素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污染包括细菌性污染、病毒和真菌及其毒素的污染。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主要有: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单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霍乱弧菌等。这些致病性微生物主要存在于肉食、家禽、鸡蛋、大米等食物中。在机体免疫力较低的情况下,引起以腹痛、腹泻、呕吐为主的急性消化系统疾病,更严重者还可引起小儿急性脑炎等恶性疾病。

农业种植、养殖业的源头污染

农业种植和养殖业的源头污染是食物中毒的“二号杀手”,我国有两到三亿农户在生产所有食品和食品原料,鱼、肉、蛋、奶、粮食、水果、蔬菜。还有数百万计的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13亿人口所吃的加工食品大部分都是由他们生产的。以现在的规模,素质和守法意识,在加上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也会造成源头污染问题。

环境污染

通过食物的富集,人类从食物中摄取了种类繁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而这些有害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经过动植物的作用后变得更为复杂。化工厂排放的化学物质、煤烟粉尘、酸雨中的化学物质等都是大气污染源;水体污染也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日益严重,使渔业和农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过量施用氮肥使大量的硝酸盐积蓄在作物体内,对作物本身无害,但对人畜有害。例如利用焦化厂废气生产的氨水,酚的含量高,造成土壤的酚污染,使农产品的品质下降,食品有异味;磷矿石中除含磷外,还含有砷、镉、铬、氟、汞、铅等,长期使用也会造成污染。农药的过量和超范围使用,使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增大,危害更严重。

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新原料、新工艺等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动物性食物中的化学物质主要来自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是畜禽养殖业中常用的饲料添加剂,应用量过大或使用不当,都可通过食用肉、蛋、奶途径将抗生素转移到人类身上。近年来为刺激植物和畜禽生长而应用的激素类化学物质种类也增多,这些激素的残留物转移到人体,对儿童造成的危害尤其严重。新工艺也可能带来食品的安全问题,如使用食品新型包装材料、大孔树脂吸附纯化、食品辐照等新的食品加工工艺。目前,研究人员对这些新工艺在食品加工中的性质和利害还未全面了解和掌握,因此可能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问题。另外,从国内外转基因生物的研究来看,转基因食品具有潜在的危险,可能损害人类的免疫系统,可能产生过敏综合症,可能对人体有毒性,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害,对人类和人体存在未知的危害等等。

影响航空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因素

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

构建了“从土地到餐桌”的技术、质量、认证全程质量监控标准体系,形成了符合国情的安全食品生产和加工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借鉴国际上“有机食品(OrganicFood)”,“自然食品(NaturalFood)”、“生态食品(EcologicalFood)”、“健康食品(HealthyFood)”等方面的管理经验,结合本国国情,首先以无污染、安全、优质的安全食品新概念为基本特征,构建了绿色食品质量标准、监测检验、商标管理、组织服务组成的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了以“标准体系-质量认证-标志管理”为主线的运行模式。以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形象面对市场,组织企业和农户共同参与开发,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品牌-市场”良性运转的产业链条。AA级绿色食品标准及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也已初步建立。

新型的微生物控制技术栅栏因子

德国学者Leistner等人把食品防腐技术方法,如高温、高压处理、低温冷藏或冻结、控制水分活性(AW)、调节酸性(pH)、采用辐照、控制氧化还原电势、添加防腐剂等归纳成栅栏因子(Hurdle),并提出食品防腐就是调控这些因子,打破微生物的内平衡(Homeostasis),形成特殊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栅栏,对食品防腐的联合作用,即栅栏效应,将其命名为栅栏技术。如果将栅栏技术与关键危害点技术HACCP和微生物预测技术协同起来,可以设计、优化、加工出卫生安全、耐贮藏、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食品。

活性包装

食品质量和安全的政府管理

航空食品生产企业除了要遵守国家关于食品生产企业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外,还要服从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第4章卫生监督,《实施细则》第10章第107条,均注明了国境口岸内向入、出境交通工具提供饮食服务的单位,必须接受检疫机关的管理规定。

在我国,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该法适用于一切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具、设备、洗涤剂;也适用于食品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和有关环境。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关于食品生产企业的设立、工厂的选址设计与设施,企业的卫生管理,及对产品的各项要求等均适用于航空食品生产企业。此外,有关部、委,各地方立法机构等制定的一些规定、管理办法等,不仅适用于地方企业,对航空食品企业也具有同样的约束力。

食品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研究进展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不光是技术问题,也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纵观世界,国际社会和发达国家已有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但食品安全问题的真正解决,尚需假以时日。食品安全涉及管理体制改革;法律法规设立;生产市场准入体系的建立;检测评估资源的整合;技术法规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还有认证认可、信息网络、危机确认“应急、风险评估”预警、培训教育乃至道德信用规范的建设。

浅论简化、统一及有序化

信用信息专项分析与信用指数应用研究

我国危险品物流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欺诈防范与控制标准化发展趋势研究

菜品标准化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研究

英国QAA标准化教育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及其借鉴意义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方法研究

基于组织文化的知识管理标准化

农产品物流标准化探析

浅论“十二五”期间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

关于科研院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探讨

在政府部门推行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军工集团公司多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汽车用制动器衬片质量安全影响因子识别、分析和评价

对国家监督抽查中影响抽查合格率真实性的要素分析

论过程方法和系统方法应用于军用软件质量管理

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探究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浅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法律保护——通过鲶鱼标识判例进行分析

2009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英国华裔科学家、“光纤之父”高锟

标准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证研究——以高技术产业为例

俄罗斯标准化改革历程引发的思考

试论集成化物流的协同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

关于量子通信标准化的思考

我国再制造产业法规与标准初探

DPM技术标准化发展探析

电视气象预报节目质量定量考核体系探析

物流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过程质量的度量

绿色经营——企业发展方式的“”

打造国际知名品牌树百年企业——中国一拖集团公司“东方红”品牌建设纪实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机理及作用模式研究

构建餐饮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研究

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研究

欧盟标准化外部性条件下的企业应对模式研究——以中欧打火机贸易摩擦为例

欧盟“产品销售”立法新框架解读

欧盟PFOS指令对我国纺织业和皮革行业的影响及对策

墨西哥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纵览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ISO/TC231)国内技术对口单位

THE END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第一条?为了规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行为,加强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https://www.bzqc.gov.cn/XxgkContent/show/2714496.html
2.食品安全带你了解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学习园地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是怎样的? 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要素以及各关键环节所规定的统一技术要求。 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地方标准。截至2024年9月,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1610项,其中涉及安全指标2.3万余项,涵盖了我国...https://skx.xmgcedu.cn/xsyd/content_35830
3.最新的ISO22000公司应: a) 制定对外部供方控制程序,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控制之中; b)规定对外部供方的控制及其输出结果的控制; c)考虑: 1)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2)外部供方自身控制的有效性;公司应以供方符合本标准为目标进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010/5214211013003010.shtm
4.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必备知识参考题库政策法规4.学校(含托幼机构)校(院)长是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 5.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保证食品安全。(对) 6.食品经营企业应当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并经考核合格。(对) 7.大型餐饮服务企业和餐饮连锁企业及设有食堂的大中专院校应当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http://www.ahcas.com/index.php?a=show&c=index&catid=4&id=960&m=content
5.食品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制度探讨.docx食品安全双重预防体系制度探讨第一章总则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响应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特制定本制度。双重预防体系是指通过风险预警与隐患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食品安全的有效管理。该制度旨在为食品生产和流通企业提供操作规范,确保其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遵循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整体食品安全水平。第二章目标本...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9369883.html
1.质量安全管理管理制度进口食品的名称、品牌、规格、数重量、货值、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原产地、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生产企业名称及在华注册号、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备案编号、名称及联系方式、贸易合同号、进口口岸、目的地、根据需要出具的国(境)外官方或者官方授权机构出具的相关证书编号、报检单号、入境时间、存放地点、联系人及电话...https://www.wenshubang.com/zhidu/281748.html
2.食品流通监管培训(通用6篇)(11)制度方面的要求:应建立以下制度:(针对食品经营企业) ①食品进货查验或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②食品储存销售安全管理制度; ③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④从业人员食品安全学习培训制度; ⑤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 ⑥从事食品批发业务的经营企业建立“一票通”制度及批发台帐制度。由核查人员填写《食品流通许可证》经营场所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ac4hcmp.html
3.农贸市抄营管理方案范文(通用11篇)7、租赁期间如遇市场规划、修建、调整等,市场管理者有权单方终止合同,承租方自愿无条件服从。市场管理方剩余期间的租金退给承租方承租方不再作其他要求和补偿。 二、食品安全管理 1、入市经营人员应自觉遵守食品安全有关规定有拒卖过期、有害、有毒等不合格食品的义务。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84493.html
4.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面试题目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附答案食品安全生产管理 一、加强食品源头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搞好食品安全,必须从源头抓起切实抓好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和消费四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全方位监管逐步引入集约化、规范化管理,对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不受污染,进而保证食品安全同时...https://www.yxfsz.com/view/1704075191729098754
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规则)ISO22000:2005表达了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而不是针对食品链中任何一类组织的特定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在食品链中所有希望建立保证食品安全体系的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其所提供的产品。它适用于农产品生产厂商,动物饲料生产厂商,食品生产厂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它也适用于与食品有关的设备供应厂商,物流供应商,包装...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833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