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的多位三甲医院呼吸科、感染科医生均表示,近期门诊就诊患者确有增多,但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内。
每经记者许立波每经编辑陈俊杰
29日16点左右,记者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看到儿科门诊外侧的花坛上坐着许多孩子和陪伴而来的家长,他们都是在排队等待检查期间出来透透气。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孙文逵也告诉记者,冬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近期门诊就诊患者较夏秋季确实增多了。接诊患者从青少年到中老年都有。
那么,什么情况下发热患者可以居家观察?出现了什么状况就必须及时就医呢?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的建议是,如果症状比较轻,只有一些流鼻涕、打喷嚏,情况比较好,可以选择居家观察。如果出现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喘息、血氧饱和度下降,或者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还有精力明显不足、饮食障碍、出现嗜睡等情况,这些都是不好的信号,需要及时就诊。
新华医院儿科门诊内,坐满了等待就诊的家长和孩子每经记者许立波摄
国家卫健委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分析认为,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孙文逵根据其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的门诊数据指出,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及腺病毒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多见。
杨文龙提醒,由于个体差异较大,仅从鼻塞、咽痛、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很难判断患者感染的是哪一种病原体,需要经过咽拭子抗原/核酸检测、血常规等辅助检测手段才能进行精准诊断。
从具体产品看,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环比增长974%,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环比增长322%,复方鲜竹沥液增长169.5%,布洛芬颗粒增长146.3%,阿奇霉素胶囊增长84.3%,布洛芬混悬液增长82.8%,连花清瘟颗粒增长76.2%,感冒灵颗粒增长达49.6%。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症状上类似,但流感、新冠病毒、支原体、腺病毒等不同病原体的治疗手段则大不相同。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20年版)》,流感治疗包括针对发热、咳嗽、咳痰等进行对症治疗,抗病毒药物也是流感治疗的重要手段,代表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等。目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无特异性抗病毒治疗药物,疫苗和预防性单克隆抗体已在国外获批使用,国内还没有批准上市。
但在社交媒体上,“阿奇霉素+布洛芬+愈酚甲麻那敏”却成为网红用药“三件套”。对此,多位医生提醒,治疗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不能互相替代使用,患者出现症状后,最好及时到医院诊治,不能乱用、滥用所谓的“网红药物”。如阿奇霉素虽是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但对于病毒感染无效,滥用药物反而可能造成患者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