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般检查: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已婚者)检查(按体检表逐项进行)。
二、化验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SGPT,蛋白,HBSAg。
1、单纯HBSAg阳性者复查乙肝三系。
2、单纯SGPT异常(HBSAg阴性)者,一周内允许复查一次。
三、特殊检查:
1、肝胆B超。
2、胸透(有疑问加摄胸片)。
3、必要时增检心电图、心超声检查。
4、体检项目包括常规体检(含身高、体重、血压、视力等)和专科体检(含外、内、耳鼻喉、眼、口腔、检验等)。女性应做常规妇科检查。
公务员体检合格定义
1、普通公务员的身高体重:男性160cm(含160cm)以上,体重45kg(含45kg)以上;女性150cm(含150cm)以上,体重40kg(含40kg)以上,为合格。
2、监狱、劳教警察和国家安全警察的身高体重一般为:男性身高不低于168cm,体重不低于47kg;女性身高不低于158cm,体重不低于43kg。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男性身高不低于165cm,女性身高不低于158cm。
3、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克山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脏病不需手术者或经手术治愈者,合格。
4、血压在下列范围内,合格:收缩压90mmHg-140mmHg(12.00-18.66Kpa);舒张压60mmHg-90mmHg(8.00-12.00Kpa)。
5、血液病,不合格。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6、结核病不合格。但下列情况合格:
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愈后稳定1年无变化者。
肺外结核病:肾结核、骨结核、腹结核、淋巴结核等,临床治愈后2年无复发,经专科医院检查无变化者。
2体检必须要知道的事
1、体检需要“空腹”吗当天不吃早餐即可
专家指出,为了确保检测结果客观准确,很多血液检验都要求病人“空腹”。这是因为,普通进餐后,血甘油三酯将增高50%,血糖增高1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血钾增加15%。
2、测血脂前三天少吃油腻食品
“体检须知”中经常不厌其烦地要求体检前要“清淡饮食”。专家指出,这是因为高蛋白膳食可使血尿素、尿酸及血氨增高,高脂肪饮食可使甘油三酯大幅度升高,动物内脏等高核酸食物则可导致血尿酸明显增高。
油腻饮食是影响血脂检测的最主要因素。由于甘油三酯受饮食影响很大,受检者须在体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同时检测前严格空腹12小时,才能得到一个客观准确的血脂结果。此外,高脂饮食可造成血中乳糜微粒增加,检测时脂浊的血清会对其他大多数检测项目产生影响,而导致其他项目的不准确。
3、查大便潜血少吃动物内脏血液
一些特殊的检查,由于检测方法的不同,会对饮食有特殊的要求。专家说,最常见的当属大便潜血试验,如果采用的是“联邻甲苯胺化学法”检测,那么检测前三天应禁食动物血液、内脏及富含叶绿素的蔬菜等,但是,如果采用“胶体金”法,则没有特殊要求。
由于体检者往往不了解体检中心采用的是何种检测方法,最保险的方案是在检测前三天不吃动物血液、内脏,也不要大量进食绿叶蔬菜。
4、体检前两天别做剧烈运动
记者曾在一间体检中心遇到这样的情况:由于等候人数较多,有年轻的体检者在走廊里来回走动,或者和朋友们谈笑风生,结果被体检医生大声提醒“静坐等候,不要来回走动”。他一脸委屈,却不知道医生这样要求,是为了避免干扰体检结果的准确性。不仅候诊时不能来回走动,体检当天早上如果进行锻炼,也会影响体检结果。
原来,运动和情绪波动可通过影响机体代谢、神经、内分泌功能,引起血液、体液成分的改变。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物质的升高。由于激素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活动和情绪激动,也会引起血糖、非酯化脂肪酸、乳酸等升高。有一些激素类检测对“平静状态”的要求更加严格,体检者在体检前可向体检机构详细咨询。
专家强调,体检前两天不要做剧烈运动,抽血检测的1个小时前也不宜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采血前不要来回走动,应保持心绪稳定,别喜出望外或者忧伤烦躁。
5、服用减肥药和维C停药三天再体检
因某种病情正在服药,体检前要不要停药不少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在体检时经常遇到这个难题。专家指出,有很多慢性病患者必须常年规律服药,如高血压、糖尿病、某些术后的抗凝治疗患者等。由于这些患者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不良事件,甚至遭遇生命危险,所以应在规律服药、改善病情后,再接受健康体检。
如果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品、维生素C、减肥药物或避孕药,则应待停药3天后再接受体检。因为这些药品会影响到很多项目的检测准确性,如维生素C,由于其具有很好的还原性,因此会干扰大多数基于“氧化还原反应”而检测的项目,导致结果不准确。
6、早晨采血最晚别超过12时
各医院体检中心多采取预约制,但糟糕的交通状况加上有人习惯性迟到,经常遇到姗姗来迟的体检者。团体体检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有人11时才进体检大厅,往往这时,采血处已经人去台空。有些迟到者对此愤愤不平,认为医院服务不到位。其实,这和体检的化验要求有关。
“人的代谢在一天之中是波动的。一般来讲,正常人血清物质水平的参考范围都是以早上8时左右为基线来进行定义。”专家指出,体检化验要求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不宜超过12∶00。太早或太晚都会因为体内生理性内分泌激素的影响,使检测值失真,或偏离既有的参考范围而呈现异常状态。
7、女性月经前后尽量别抽血查肝功能
专家提醒,对于女性,一般的检查应避开生理期。妇女来例假、怀孕等生理状况均可影响血液检测结果,所以女性月经期前后不宜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等。
乳腺红外线检查也最好选择在月经干净后一周。但是,如果要进行性激素的检测,则应该选择月经第三天的时候进行采血,才能反应卵泡初期各项指标的基础水平。
3女性体检需要检查些什么
A、女性常规体检检查啥
妇科检查、白带常规:可发现各种病原菌感染导致的阴道炎,有否假丝酵母菌(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支原体、衣原体、淋菌检查:可知道有否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疾病。
子宫附件B超:检查有否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变等子宫、卵巢、输卵管情况。
乳腺彩超:检查有否乳腺增生、乳腺肿瘤等乳腺病变。
乳腺三维彩超:利用三维成像原理,较之乳腺彩超更为清晰,能发现更细小的病变并对肿块进行分级,同时可以检查判断附近及腋窝淋巴结(乳腺专家对可疑患者建议首选乳腺三维彩超)。
宫颈防癌普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检查有否宫颈癌、癌前病变,是宫颈癌筛查最重要的手段;HPV检查: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目前HPV检查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已经作为宫颈癌筛查的常规检查。
B、女性防癌体检
刘娟指出,常规健康体检和防癌检查不是一个概念,防癌筛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针对一个部位进行检测;通过体检预防癌症,对于女性而言要将常规妇科检查和防癌筛查结合起来,取两者之长,才是保障健康的有效方式。
四种常见癌的筛查标准
●乳腺癌
20到39岁的女性至少每三年到医院进行一次门诊乳房检查;30岁以上的乳腺癌高危女性(具体年龄也可以听从医生的意见)应该进行乳腺三维彩超,必要时同时进行乳腺X光钼靶检查,甚至磁共振成像。40岁以上,属乳腺癌普通风险的女性应该进行由医生实施的门诊乳腺年检和乳腺三维彩超。
筛查手段:专业触诊、乳腺三维彩超、钼靶片、肿瘤标志物CEA、CA15-3
●宫颈癌
筛查手段: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态检测
●子宫内膜癌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不孕不育、绝经延迟或长期使用雌激素、他莫昔芬者;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或家族中有遗传性非息肉结直肠癌综合征;有人出现了大肠直肠癌基因突变;家族中存在可能的直肠癌常染色体主导的遗传易感性,但是没有进行基因检测,这些都属于危险因素。具备这些高危因素的妇女,应考虑在35岁之后每年进行一次早期子宫内膜癌检查。
筛查手段:阴道超声(TVS),或利用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采集宫腔细胞进行细胞学涂片筛查
●卵巢癌
卵巢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卵巢癌筛查的高危人群主要是遗传性卵巢癌家族的高危人群和50岁以上的绝经妇女。
筛查手段:妇科三合诊、阴式彩色B超和血清CA125的检测,专家建议三种方法联合应用
C、体检注意事项
●体检前一晚10点后至体检前不要进食(包括不要喝水),保持空腹。
●体检前1-3天最好保持饮食清淡,多喝水。体检前一天不要剧烈运动,不要饮酒。
●女性月经期间不适合做妇科体检,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
●怀孕或可能已受孕,事先告知医护人员,勿做X光检查。
4体检前的九大注意事项
化验血糖前不喝咖啡浓茶
2.抽血化验前一天,饮食不应有太大变化。不要大吃大喝,特别不要喝酒,不要进食过于油腻或太甜、太咸的食物,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3.抽血化验空腹血糖前不宜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若感觉口渴,可喝少量白开水、纯净水、矿泉水等,总量不宜超过100毫升。
4.化验空腹血糖前2-3天一定要停用维生素C,否则会干扰真实的测定结果。因为维生素C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可以与化验血糖、尿糖的试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化验出的血糖、尿糖含量偏低。
化验血脂血液粘稠度前也不宜有意安排素食
1.化验血脂、血液粘稠度需要抽空腹血。饮食对血脂影响比较大,进食富含脂肪的食物6小时以内,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浓度会不断升高,6-8小时之后才会逐渐回落到稳定状态。所以,化验血脂要求禁食12-14小时。抽血化验血脂的前一天晚上8点后除了可以喝少量白开水外,不能吃其他任何东西,于次日早上8点到10点抽血化验血脂。
2.抽血化验血脂前2-3天,应尽量保持原来的饮食习惯,避免大吃大喝,不宜饮酒,当然,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抽血前一日饮食也不宜有意安排素食。
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前不吃高脂高蛋白饮食
1.抽血化验肝功前2-3天,不吃高脂、高蛋白饮料和食品。因为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情况,甚至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结果。除检查前3日内饮食不宜高蛋白高脂肪,应保持平日的饮食习惯。另外,肝功能检查前24小时内不宜饮酒,否则会影响肝功能检查结果。
2.抽血检查肾功能前3天,不宜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因为蛋白质代谢产物经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饮食同样会影响肾功能的检查结果,特别是尿素氮,在大量蛋白摄入后,其在血液中的含量将明显增加,血肌酐值也会升高。为排除饮食的影响,查肾功能前3天应当避免大量进食高蛋白食物,饮食如常即可。
3.检查尿常规要注意饮水问题。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应摄入2500毫升左右的水(包括饮食中的水分),一昼夜的尿量为1500毫升左右。如果喝水过多,使尿液稀释,尿的比重下降,当尿的比重低于1.010时,就会造成肾脏功能不好的假象。反之,如果喝水过少,尿液浓缩,不但尿比重增高,尿中的一些细胞(如白细胞、红细胞等)含量也会增加,会造成肾脏灌注不足,以及泌尿系感染的假象。
部分急诊化验原则上要求空腹抽血
血常规、电介质、心肌酶谱、肌钙蛋白、淀粉酶等因病情急需可随时进行静脉抽血化验。而大多数的生化、免疫、放射免疫化验项目如抗“O”、类风湿因子、肿瘤系列抗原、激素类测定、艾滋病抗体等,原则上要求早晨空腹抽血或禁食6小时以上抽血,但在急诊需要时可随时抽血化验。
心电图脑血流图检查24小时内禁饮酒
酒精可使血流加速、心跳加快,甚至诱发心律不齐或心率失常。因此,做心电图检查前24小时内一定要禁酒,以免造成误诊。饮酒后做脑血流图会出现脑血流加快,造成血管梗阻的假象。
超声检查前大量喝水储尿以助准确成像
腹部B超检查应空腹,目的是为了减少进餐后食物对超声影像结果的判断,只要检查当日不吃早餐即可。妇科B超、前列腺B超不必空腹,但是检查前必须喝大量水储尿,以帮助准确成像。
胃镜检查前晚吃少渣易消化食物
为了清楚的看到消化道的粘膜、必须使被检查部位保持干净。如在上午作胃镜检查,在检查前一天晚饭吃少渣易消化的食物,晚上8时以后,不进食物及饮料。如果下午作胃镜,早餐、中餐都不要吃东西。
腹部CT检查前4天开始少量饮食
空腹,禁食、禁水6-8小时;检查下腹部病变的患者前4天开始少量饮食,检查前2天晚口服缓泻剂一次;使胃、肠内容物尽量减少至排空。若检查胆道系统的患者则嘱前一天中午多吃油脂食物,以便排出胆囊内浓稠的胆汁。
隐血检查前不宜吃动物血内脏
大便潜血试验主要是检查大便有没有隐血,用以诊断胃肠道有无出血。出血量为5至10mL时该试验就可以呈现阳性。试验前如果大量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或药物,都会影响试验结果,出现假阳性。因此,试验前不宜吃各类动物血、动物肝脏、肉类、蛋黄,或者服用含铁药物;含叶绿素的蔬菜如菠菜、油白菜和韭菜以及含铁丰富的桂园、葡萄、红枣等也会干扰试验结果,出现假阳性。体检者可以选择鸡蛋白、鸭蛋白、豆类和豆制品以及无叶绿素的蔬菜,如花菜、白菜、豆芽菜、冬瓜、小萝卜、白萝卜、红萝卜、藕、马铃薯等。
5教你自我体检6种疾病
一、一分钟抑郁问答
英国莱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家亚历克斯米歇尔博士对世界范围内41项研究进行分析得出,50%的抑郁症被误诊漏诊。
家庭体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只需要两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确诊97%的抑郁症患者。
1.在过去一个月内,你是否经常因不开心、沮丧或没有希望而烦恼
2.在过去一个月里,你是否因没什么兴趣或不愿意做事而烦恼
如果你对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就应该及时和心理医生交流了。
二、、踏步反映心脏状态
平稳而有规律的心脏搏动是生命存在的基石。在所有的中风案例中,20%由心率紊乱引起。据估计,美国约有220万人有房颤症状,其中1/3的人对此毫不知情。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可以大大减少中风的发生。
家庭体检:将你的手指放在手腕或颈部的动脉处,探测自己的脉搏,双脚跟随脉搏的频率踏步一分钟。
如果心跳不规律,你会发现你很难跟上步伐。大量科学研究显示,这样一个简单的测试,可以预知高达90%的房颤。如果测试结果不理想,可以休息片刻,待呼吸心跳平稳后再做,如果步伐仍难跟上心跳节奏,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
三、呼吸预测哮喘风险
哮喘这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常锻炼甚至可能给这些人带来致命风险。在美国,“被忽视”的哮喘每年导致180万人进急诊室。最近一项涉及4000多人的调查显示,其中10%的人有未确诊的哮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保罗恩莱特博士说:“别小看哮喘,它会使你的生活‘难上加难’。”
家庭体检:在近2.7万人参加的呼吸状态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用两个问题就能预测90%的哮喘:
1.你有觉得呼吸困难的时候吗
2.你在锻炼或用力时有过胸闷气短的经历吗
“如果你对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就要留意哮喘风险了。”恩莱特博士说。
四、两分钟糖尿病问答
糖尿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使寿命缩短10-15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糖尿病的早期检出率只有4%,另有570万人一直与糖尿病“共同生活”,自己却不知情。美国韦尔康奈尔医学院公共医学部彭熙俊博士说:“你只需花两分钟回答6个问题,就可以得知自己和糖尿病有多近。”
五、伸展运动检测动脉硬化程度
健康的血管像气球一样柔韧,每天有规律地扩张、收缩,将血液带向全身。但是,年龄增长、体重增加、久坐、糖尿病等因素会导致动脉斑块形成,动脉越来越硬。你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医学检查,做一个小动作,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动脉是像丝袜一样柔软,还是像旧轮胎一样没有弹性。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坐位体前屈测试中身体最柔软的人,也拥有最有弹性的血管。两者有何关联北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山本健太博士指出,动脉壁和你臀部、背部的肌肉一样,由平滑肌细胞和结缔组织组成。因此,无论哪里硬化,都会对其他部位产生同样的影响。
家庭体检:坐在地板上,向前伸直腿,脚趾朝向天花板与小腿成90度夹角。腰部向前弯曲,手臂向脚伸展,努力触及脚趾。“如果够不到脚趾,动脉硬化的风险就有可能增加。如果过去一年你没有量过血压,现在就得量一量。”山本健太说。
六、手掌探测贫血状况
缺铁性贫血会降低免疫力,让你觉得疲劳、腰酸背疼、视物模糊。而这种疾病的线索就是你的手掌。
家庭体检:摊开手掌,看看掌纹是否发白。“不管你的自然肤色是什么,掌纹或牙龈和眼睑内异常发白,都是一种信号,说明因为缺铁,影响了皮下毛细血管的血液循环。”美国得克萨斯健康科学中心的冯温克尔博士说。如果掌纹发白,最好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