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过后,除了沉浸在拆箱的喜悦中,您是否也遭遇了卖家的花样“求好评”?卖家花式“求好评”合适吗?遭遇连环“求好评”该怎么应对?11月13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店员各种套路要好评
几天前,太原市民吴女士腰部有些不舒服,便通过某团购网站搜索了附近的理疗店。再三对比后,吴女士找到了一家好评率较高的商家。商家的服务过程一般,理疗师十分热情,手法却不娴熟。吴女士通过团购码结账时,理疗师提出希望吴女士给个好评。吴女士没有评价的习惯,便没想配合。谁知,理疗师一再央求,搞得吴女士十分不好意思,只得按理疗师的要求给了好评。出了店铺,吴女士越想越不对劲,打开团购APP一看,店铺的好评模板如出一辙,像是统一过口径。“估计大家都是被现场央求着给的好评。对方虽然态度一直很好,但这个消费体验也太不好了。”吴女士说。
现实中,被现场要过好评的消费者还真不少。太原市民刘先生几天前去一家火锅店就餐。火锅店有专人负责要好评。“有个服务员拿着二维码和赠品在店里到处转悠,我还以为是推销产品的,没想到是要好评的。只要顾客愿意配合,整个过程甚至不需要顾客参与,只需要顾客把手机给服务员就可以。”刘先生说。
顾客说法:对好评已有判断
事实上,经历了多年“求好评”的困扰后,很多市民对各种APP的好评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但凡一个店铺都是带图的好评。那么,这些好评大概率是刷出来的。哪个正经消费者有空给拍精修图的。就算是为了领返现,也不至于多角度拍图。”太原市民叶女士说。“刷出来的好评,一般语言都十分相似。并且,篇幅特别长,评价夸得面面俱到。当了这么多年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些好评是真的,哪些好评是刷出来的。”刘先生说。
频繁被“求好评”可举报
三部门还要求,要高度重视消费者个人信息数据安全、使用与保护,严格防范个人信息数据被泄露和滥用。严控各类平台和App过度收集用户数据且泄露和滥用,避免电信欺诈等次生风险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