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甲状腺结节,很多人有很多困惑:
还能吃碘盐和海鲜吗?
颈部无痕手术有哪些选择?
一起听听专家怎么说
“瞿医生,我的甲状腺结节都有2厘米大了,能不能快些给我安排手术?”近日,温医大附一院甲状腺外科副主任瞿金妙在门诊中碰到了一位甲状腺患者,说当地医院医生让他做手术,为此,经朋友介绍,他慕名找到瞿金妙。但经过检查,瞿金妙发现这名患者可以不用手术,保持3~6月随访就好。在日常的诊疗中,瞿医生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他也拒绝过一些可以不用手术的患者。
良性结节看大小
恶性结节首选手术
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可以将甲状腺结节分为5类:
Ti-RADS1类:
良性
Ti-RADS2类:
不怀疑恶性
Ti-RADS3类:
轻度怀疑恶性
Ti-RADS4类:
中度怀疑恶性
Ti-RADS5类:
高度怀疑恶性
一般来说,2类或3类的甲状腺结节,考虑良性结节可能性大,如果结节不大的话,可以不用手术,保持3~6月复查就好。
那么,什么情况下良性甲状腺结节需要手术呢?如果该结节有压迫症状,或位于胸骨后方,或继发甲亢,或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均可以考虑手术切除。一般而言,超过4厘米大小的良性结节,也会推荐进行手术切除。
4类或5类的甲状腺结节,要怀疑甲状腺癌可能,建议去甲状腺外科门诊就诊。有些甲状腺结节,虽然是4类或5类,怀疑甲状腺癌可能,如果结节位置比较好,结节又比较小(小于5毫米),还是可以考虑密切随访的。一般推荐每3个月复查一次。
如果4类或5类的结节位置靠近气管、甲状腺被膜,或大于5毫米,临床上怀疑甲状腺癌可能性比较大的,可以考虑直接手术切除。也可以通过超声定位下的细针穿刺活检联合BRAF基因检测(准确率可达90%左右),来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确诊是甲状腺癌的话,再考虑手术切除。
甲状腺癌看类型
无痕手术受青睐
恶性的甲状腺结节,也就是甲状腺癌,常被人称为是“懒癌”,意思是进展比较慢,就算不做手术也没关系。真的是这样吗?
瞿金妙介绍,甲状腺癌类型很多,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占了甲状腺癌的80%~90%。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如果早期干预,基本可以治愈。但还是会有小部分的患者,因为癌肿侵犯气管、食道,乃至发生肺转移而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除了乳头状癌以外,其他几种类型的甲状腺癌相对预后比较差,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治疗。
温医大附一院甲状腺外科学科带头人周宏众主任介绍,目前科室已开展甲状腺癌手术中的所有术式,包括经腋窝、乳晕、口腔、锁骨下的腔镜手术,接下来还将开展机器人手术。科室去年甲状腺癌手术量达4000例,位居全省第四;今年上半年,科室甲状腺癌手术量已超过2200例,位居全省第二。由于分科越来越细化,医生对甲状腺疾病处理也越来越精准,可根据患者不同要求开展各种入路手术方式,并发症也大大降低了。
“目前做得最多的是经腋窝的腔镜手术,接下来经口腔镜手术也慢慢开始多起来。”瞿金妙介绍,经口腔前庭的甲状腺癌腔镜手术清扫更彻底,且体表没有创口,可以将肿瘤根治和美容效果完美结合,刀过无痕,适合对外表有要求的中青年甲状腺癌患者。当然,该种术式对医生的门槛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经验积累。他从2021年开始开展经口腔前庭的甲状腺癌腔镜手术,颇受年轻女性患者的青睐。
海鲜成“背锅侠”
巧搭配放心摄碘
长了甲状腺结节,或者做了甲状腺结节手术后,是不是不能吃碘盐和海鲜了?
其实,这是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误认为是碘摄入过量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尤其是温州人,往往把海鲜当成是导致甲状腺结节的“元凶”。实际上,海鲜只是“背锅侠”,因为甲状腺结节就不吃海鲜,无疑是因噎废食。
其实,引起甲状腺结节的原因很多,包括甲状腺本身的炎症、碘缺乏或者过量、小时候接受过放射史、压力等。按照碘摄入量分类,可以将全国地域分成碘缺乏地区和碘充裕地区,温州无疑是碘充裕地区。在碘充裕地区,不管是缺碘或是碘过量,都有可能导致甲状腺癌发生,最好能做到适碘饮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碘摄入量1000ug/日是安全的。
如果担心碘摄入过量,建议大家平时可按照以下的方法进行搭配:食用无碘盐,吃海鲜不过量就好;或者是食用加碘盐,酌情减少吃海鲜的次数和数量。此外,得了甲状腺结节的人群,平时应尽量少吃如海带、紫菜、海蜇等含碘量丰富的食品;甲亢患者的话,则尽量避免摄入碘盐和海鲜。
文字:胡海珍
编辑:王坚连
审核:周宏众、黄丽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