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很多疾病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大大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和患者的生存率。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辅助检查手段功不可没。众多辅助检查手段中,放射线检查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放射线检查,会不会因为辐射损害身体健康?在面对检查可能带来的辐射问题时,需要同时了解射线检查的必要性和防护的重要性。
疾病诊断射线检查不可或缺
所有以射线为原理的检查叫做射线检查,常见的射线检查包括X线、CT检查、骨密度测定、PET/CT等。这些检查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同时也有各自的局限性,不可完全互相替代。
放射线检查相当于中医学中“望闻问切”的“望”,而且是从身体外表直接“望”到身体内部。射线的特性可以让医生看到患者的骨骼、脏器等内部器官的变化,进而推测其病理性质。因此,射线检查对疾病诊断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与病理检查、化验检查等其他检查手段相辅相成,共同为疾病的诊断贡献力量。
正确认识射线的辐射影响
认识到放射线检查的必要性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对射线可能带来的辐射影响保持足够重视。人在地球上生活,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辐射,它遍布于人的整个生活环境中,空气、食物中都存在着天然放射性。除了这些天然辐射之外,我们还会受到人工辐射,其中医学照射是最大的人工辐射源。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受到照射的剂量达到一定数值时,上述损伤才可能会发生。医疗机构中开展的放射线检查,都是在安全范围内。即便如此,对于放射检查的防护、放射技术的规范使用仍至关重要,非但不容忽视,更要时刻重视。
如何有效控制受照剂量
如今,放射技术在常规的健康体检中广泛应用。为了规范放射检查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有效控制健康体检中受检者的受照剂量,切实保护受检者健康,应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必须遵循正当性和防护最优化原则,在保证诊断影像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受照剂量,严格控制使用剂量较大、风险较高的放射检查技术。
第二,应当针对不同人群科学地制定放射检查项目,不得将放射检查列入对儿童及婴幼儿的体检项目。在医院,人们经常能在射线室外看到这样的提示:“如果您已怀孕,或者可能怀孕,请在检查前告知影像科医生”。因此,对育龄妇女、儿童、老人等敏感人群,应该严格遵循剂量限定。
第三,健康体检应用放射检查技术,应当事先在体检方案或体检表中告知受检者该项检查的目的和风险,严格控制放射检查的频次和受照剂量。一般,每年在健康体检中,应用放射检查技术不超过1次。
第四,健康体检应当优先使用DR(数字X线摄影)。健康体检不得使用直接荧光屏透视,除非有明显的疾病风险指征(比如年龄在50周岁以上而且长期大量吸烟、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为中高风险等),否则不宜使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不得使用PET/CT、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装置)和SPECT/CT。
第五,在健康体检时,应当为受检者配备必要的放射防护用品,如铅衣、铅帽、铅围裙、铅方巾、铅围脖等个人防护用品和立位防护屏等辅助防护设施,对非照射部位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同时,严格控制照射野范围,避免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直接受到照射。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当确定其是否怀孕,不得对孕妇进行腹部或骨盆放射影像检查。体检中除受检者本人外,不得允许其他人员留在机房内,当受检者需要近身护理的时候,对护理者也应采取相应的屏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