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0.10.24
第三章期末存货的计量、存货的清查盘点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计算分析题
四、综合题
<1>、根据资料(1),编制与A公司有关的会计分录。
<3>、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则计算A公司期末存货项目应当列报的金额。
答案部分
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该批化妆品是用于对外销售的,应以其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可变现净值。化妆品的可变现净值=230-80=150(万元)。
【该题针对“可变现净值的确定”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98,点击提问】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2×11年末,库存商品甲的可变现净值=380-10=370(万元),库存商品甲的账面价值为270(300-30)万元,该商品的可变现净值370万元已经大于了最初的账面余额300万元,所以,应将存货跌价准备30万元转回。借:存货跌价准备30贷:资产减值损失30
【该题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71,点击提问】
3、
【答案解析】配件是用于生产A产品的,所以应先判断A产品是否减值。A产品可变现净值=100×(71.75-3)=6875(万元)A产品成本=100×(30+42.5)=7250(万元)A产品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所以A产品发生减值。由此判断,配件应按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配件可变现净值=100×(71.75-42.5-3)=2625(万元)配件成本=100×30=3000(万元)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000-2625=375(万元)
【该题针对“存货的期末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44,点击提问】
4、
【该题针对“存货的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06,点击提问】
5、
【答案解析】A产品成本=3500+1200=4700(万元),可变现净值=45×100=4500(万元),产品成本金额大于可变现净值,说明A材料存在减值迹象,应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A材料成本=3500(万元),可变现净值=45×100-1200=3300(万元),因此A材料应计提减值准备=3500-3300=200(万元)。
【答疑编号12528839,点击提问】
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因管理不善导致的丢失、被盗、霉烂变质,存货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应作转出处理。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需要做转出处理。选项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商品批准处理后借:其他应收款管理费用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选项B,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库存商品批准处理后借:其他应收款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选项C,如果上述存货发生减值,此时需要将存货跌价准备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即借:存货跌价准备贷:待处理财产损溢选项D,只有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需要进项税额转出,其分录与选项B相同。
【该题针对“存货的清查盘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34,点击提问】
7、
【答疑编号12528742,点击提问】
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000×8×7.8-1950×8×7.9=1560(元)。
【该题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79,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选项A,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但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也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答疑编号12528884,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处理;选项C,借记“发出商品”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选项D,借记“委托加工物资”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均不影响存货账面价值。
【答疑编号12528872,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BD
【该题针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866,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选项AC是发生减值的迹象,可变现净值不为零。
【答疑编号12528903,点击提问】
【答疑编号12528850,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公司在发出原材料时:借:委托加工物资60000贷:原材料60000(1分)A公司应付加工费、代扣代缴的消费税:代收代缴消费税为: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60000+3000)/(1-10%)=70000(元)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适用税率=70000×10%=7000(元)(1分)借:委托加工物资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贷:银行存款(3000+510+7000)10510(1分)加工完成的甲产品入库材料的入账价值=60000+10000=70000(元)借:库存商品7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70000(1分)发放给管理层职工:借:管理费用87750贷:应付职工薪酬87750(1分)借:应付职工薪酬87750贷:主营业务收入7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75000×17%)12750(1分)借:主营业务成本70000贷:库存商品70000(1分)
【答疑编号12528627,点击提问】
【答疑编号1252862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公司期末存货项目应当列报=72000+104400+38000+60000+5000+25000+4200=308600(元)。(4分)
【答案解析】A公司购入不动产建造材料,应当作为工程物资列报,不在存货项目列报。
【答疑编号12528629,点击提问】
第三章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
A、85.00万元
B、84.00万元
C、61.67万元
D、86.33万元
A、435336元
B、432650元
C、503660元
D、428230元
A、公允价值
B、可变现净值
C、重置成本
D、账面价值
A、480万元
B、260万元
C、500万元
D、330万元
A、245.20万元
B、240万元
C、200万元
D、240.2万元
A、117万元
B、119万元
C、130.7万元
D、132万元
<1>、计算甲企业应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2>、计算甲企业收回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
<3>、编制甲企业的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解析】2×14年4月1日,甲原材料单位成本=(120+150×1.1+5)/(100+150)=1.16(万元);6月30日,发出材料的成本=1.16×200=232(万元);8月1日,甲原材料的单位成本=(120+150×1.1+5-232+144+3+1)/(100+150-200+120)=1.21(万元);12月15日,发出材料的成本=100×1.21=121(万元);2×14年12月31日结存的甲原材料的成本=206-121=85(万元)。
【该题针对“移动加权平均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98,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100×5000+2000+1000+800)×(1-15%)=428230(元)。
【该题针对“外购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71,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在重置成本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盘盈的存货应按其重置成本作为入账价值,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进行会计处理,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批准前:借:库存商品等科目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批准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贷:管理费用
【该题针对“其他方式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62,点击提问】
【答疑编号12528758,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约定未来购入的商品,本企业还没有拥有其所有权,成本也无法可靠计量,不满足存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
【该题针对“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24,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B,完工入库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8850+本月生产费用11250-月末在产品成本2500=17600(万元);选项C,销售产品成本=7000×(4000+17600)/(2000+8000)=15120(万元);选项D,库存商品期末成本=4000+17600-15120=6480(万元)。
【该题针对“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95,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6月1日购入A原材料的单位成本=(2400+50+2)/200=12.26(万元),期末库存A原材料数量=250-200+200-150-80=20(件),由于按照先进先出法核算发出存货成本,因此可知,期末剩余的20件均为6月1日购入的存货,因此甲公司20×1年12月31日库存A原材料成本=12.26×20=245.20(万元)。
【该题针对“先进先出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83,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B,房地产企业持有以备增值的建筑物属于存货;选项C,房地产企业的存货包括土地使用权;选项D,房地产企业的开发产品属于企业的存货。
【该题针对“存货的初始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569,点击提问】
9、
【答案解析】委托加工环节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108+9)/(1-10%)=130(万元)委托加工环节应纳消费税=130×10%=13(万元)收回该批产品的入账价值=108+9+13+2=132(万元)。
【该题针对“加工方式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48,点击提问】
10、
【答案解析】选项C,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个别计价法的工作量较大;选项D,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该题针对“个别计价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752,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B,这里购进材料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不计入乙原材料成本。选项D,发生的加工费应该计入甲产品成本中的,不计入乙原材料成本。
【答疑编号12528788,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时,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和个别计价法。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企业不得采用后进先出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答疑编号12528751,点击提问】
【答疑编号12528711,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BC
【答案解析】选项BC,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的成本中。
【该题针对“通过提供劳务取得存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79,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包括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其中个别计价法亦称个别认定法、具体辨认法、分批实际法,所以选项ABD正确;选项C是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
【该题针对“发出存货的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640,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选项C,采购人员采购过程中的差旅费不计入采购成本,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选项D,购入材料运输过程中的非合理损耗不得计入采购成本,故选项C、D符合题意。
【答疑编号12528585,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C,物价持续上涨,采用先进先出法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选项D,物价持续下降时,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期末存货价值。
【答疑编号12528687,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工作量较大,因此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答疑编号12528804,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消费税是价内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在计算增值税的时候是应支付的增值税=58000×17%=9860(元)。(1分)在计算消费税的时候应该先换算出不含税的金额,再计算应支付的消费税。应支付的消费税=(392000+58000)÷(1-10%)×10%=50000(元)。(2分)
【答案解析】纳税人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是: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答疑编号12528587,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题目说的是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这种情况的消费税是可以抵扣的,不计入成本中。(1分)收回加工材料实际成本=392000+58000+10000=460000(元)。(1分)
【答疑编号1252858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甲企业的分录如下:①借:委托加工物资392000贷:原材料392000(1分)②借:委托加工物资58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860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50000贷:银行存款117860(2分)③借:委托加工物资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1分)④借:原材料460000贷:委托加工物资460000(1分)
【答疑编号12528589,点击提问】
第四章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计量、减值损失的确定及其处置
A、固定资产装修费用应在“固定资产”科目下单设“固定资产装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B、对于能够显著提高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或者提升产能效率的后续支出,应当进行资本化处理
D、固定资产发生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时,应通过“固定资产”科目将其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
A、182万元
B、99.5万元
C、150万元
D、32万元
A、92.3万元
B、69.7万元
C、182万元
D、112万元
A、216万元
B、243万元
C、170万元
D、207.3万元
A、125万元
B、127.5万元
C、129万元
D、130.25万元
A、29.5万元
B、40万元
C、-26万元
D、50万元
A、处于处置状态的固定资产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应予终止确认
B、固定资产满足“预期通过使用或处置不能产生经济利益”条件时,应当予以终止确认
D、企业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应对其预计净残值进行调整
<2>、判断20×2年和20×3年发生的维护和检修支出是否应资本化,并说明处理方式;
<3>、计算20×3年6月30日停工改造前的账面价值,并编制停工改造的会计分录;
<4>、计算改造后设备入账价值,并计算2013年应计提的折旧总额。
<2>、计算甲公司20×6年末对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金额,以及20×7年末应计提的折旧金额。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资本化的后续支出”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320,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该企业2010年11月份改良后固定资产价值=(200-200/5×2-30)+32-(50-50/5×2-30×50/200)=99.5(万元)。或:(200-50)-150/5×2-30×150/200+32=99.5(万元)其中,30×150/200是不包括替换部分的减值,因为前面(200-50)就是不包括替换部分的原价,减的150/5×2是不包括替换部分的折旧,再减30×150/200是不包括替换部分的减值,这样得出的就是不包括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即扣除替换部分之后剩余账面价值。再加上改良支出32,就是改良后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答疑编号12529314,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2016年度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722-25)/10=69.7(万元);2016年12月31日该设备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22-69.7)-560=92.3(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减值”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284,点击提问】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256,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该设备入账成本=300+10+29=339(万元),20×8年报废前已计提折旧=339×4/10×9/12=101.7(万元),报废净损失=339-101.7-18-12=207.3(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账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130,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A,盘盈的现金应计入营业外收入;选项B,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存货毁损应计入营业外支出;选项C,企业发现盘盈的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更正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进行核算,调整发现差错当期期初留存收益,不能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清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087,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2×16年技术改造前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5000/20×3/12=62.5(万元);2×16年技术改造后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3900/15×3/12=65(万元);甲公司2×16年度对该生产用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额=62.5+65=127.5(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核算(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994,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2×13年末账面价值=490-(490-10)/20×3=418(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应确认减值准备=418-340=78(万元),减值后账面价值=340(万元);2×14年处置前账面价值=340-340/17/2=330(万元),因此应确认处置损益=380-330=50(万元)。参考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330累计折旧8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8贷:固定资产490借:银行存款380贷:固定资产清理330资产处置损益50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930,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A,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处理。直接销售动产设备收到销售价款的处理是: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答疑编号12529127,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由于盘盈、盘亏、报废、毁损的工程物资,减去保险公司、过失人赔款后的差额,应分别情况处理:如果工程项目尚未完工的,计入或冲减所建工程项目的成本;如果工程项目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或冲减管理费用,不属于筹建期间的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答疑编号12529091,点击提问】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费用化的后续支出”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085,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C
【答疑编号12529083,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A,处于处置状态的固定资产不再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因此不再符合固定资产的定义,应予以终止确认。
【答疑编号12528922,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领用自产产品应按照成本结转计入设备成本,因此该设备的初始入账金额=500+100=600(万元)(1分)20×1年11月20日借:在建工程5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贷:银行存款585(1分)领用自产产品借:在建工程100贷:库存商品100(0.5分)建造完工借:固定资产600贷:在建工程600(0.5分)
【答疑编号12529265,点击提问】
【答疑编号12529266,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20×3年6月30日停工改造前的账面价值=600-600/10/12×(12+6)=510(万元)(1分)设备转入改造:借:在建工程510累计折旧90贷:固定资产600(1分)所替换损耗零部件账面价值=30-30/10/12×(12+6)=25.5(万元)(0.5分)替换零部件:借:营业外支出25.5贷:在建工程25.5(0.5分)使用新的零部件:借:在建工程40贷:工程物资40(0.5分)发生安装费用:借:在建工程20.5贷:银行存款20.5(0.5分)
【答疑编号12529267,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改造后设备入账价值=510-25.5+40+20.5=545(万元)(1分)2013年改造前计提折旧金额=600/10/2=30(万元)改造之后计提折旧金额=545/(12×12-12-11)=4.5(万元)因此2013年计提的折旧总额=30+4.5=34.5(万元)(1分)
【答疑编号1252926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固定资产入账价值=3070+180+6=3256(万元)(1分)①支付设备价款、保险费、运输费以及外聘专业人员服务费:借:在建工程(3000+40+30)307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贷:银行存款3580(0.5分)②领用自产产品:借:在建工程180存货跌价准备20贷:库存商品200(0.5分)③计提安装工人薪酬:借:在建工程6贷:应付职工薪酬6(0.5分)④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3070+180+6)3256贷:在建工程3256(0.5分)
Thebookvalueofthefixedassets=3070+180+6=3256(tenthousandYuan).
①Paymentfortheequipment,premium,transportation,andfeesforoutsideprofessionals:
Dr:Constructioninprocess(3000+40+30)3070
Taxpayable–VATpayable(inputVAT)510
Cr:Bankdeposit3580
②Useofself-madeproducts:
Dr:Constructioninprocess180
Provisionforinventorypricefall20
Cr:Inventory200
③Provisionforinstallers’compensation:
Dr:Constructioninprocess6
Cr:Payrollpayable6
④Theequipmentwasinstalledandreachedexpectedconditionforuse:
Dr:Fixedassets(3070+180+6)3256
Cr:Constructioninprocess3256(5分)
【答疑编号12529005,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20×5年计提折旧额=(3256-150)/10=310.6(万元)(0.5分)20×6年计提折旧额=(3256-150)/10=310.6(万元)(0.5分)20×6年末计提减值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256-310.6×2=2634.8(万元)(0.5分)甲公司持有该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为1350万元,小于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1500万元,因此20×6年末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1500(万元)(0.5分)因此,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应该计提的减值准备=2634.8-1500=1134.8(万元)(1分)计提减值后,甲公司应将该固定资产按照减值后的账面价值在剩余使用年限内分摊,所以20×7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500-150)/(10-2)=168.75(万元)(2分)
Depreciationin20x5=(3256-150)/10=310.6(tenthousandYuan).
Depreciationin20x6=(3256-150)/10=310.6(tenthousandYuan).
Bookvalueforfixedassetbeforeimpairmentattheendof20x6=3256-310.6×2=2634.8(tenthousandYuan).
ThepresentvalueoffuturecashflowsforthisfixedassetsinCompanyJia’spossessionis1350(tenthousandYuan),whichislessthanthenetamount1500(tenthousandYuan)afterminusdispositionfeefromfairvalue,sotherecoverableamountforthisfixedassetattheendof20x6=1500(tenthousandYuan).
Therefore,provisionforfixedassetimpairment=2634.8-1500=1134.8(tenthousandYuan).
Afterimpairment,CompanyJiashouldamortizethebookvaluethatexcludestheimpairmentintheremainingservicelife.Depreciationin20x7=(1500-150)/(10-2)=168.75(tenthousandYuan).(7分)
【答疑编号12529006,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20×8年6月30日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3256-310.6×2-1134.8-168.75×1.5=1246.88(万元)(0.5分)甲公司因该固定资产形成的处置损益=(1200-6)-1246.88=-52.88(万元)(0.5分)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1252.88累计折旧874.32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134.8贷:固定资产3256银行存款6(0.5分)借:银行存款1404资产处置损益52.88贷:固定资产清理1252.88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04(0.5分)
Bookvalueforthisproductionlinein20x8=3256-310.6×2-1134.8-168.75×1.5=1246.88(tenthousandYuan).(0.5points)
CompanyJia’sgain/lossondisposalofthisfixedasset=(1200-6)-1246.88=-52.88(tenthousandYuan).
Accountingtreatment:
Dr:Disposaloffixedassets1252.88
Accumulateddepreciation874.32
Provisionforfixedassetimpairment1134.8
Cr:Fixedassets3256
Bankdeposit6
Dr:Bankdeposit1404
Gains(losses)ofdisposalofassests52.88
Cr:Disposaloffixedassets1252.88
Taxpayable–VATpayable(outputVAT)204(3分)
【答疑编号12529007,点击提问】
第四章固定资产的确认、初始计量及折旧的计提
A、7180万元
B、7230万元
C、6330万元
D、6880万元
A、571万元
B、520万元
C、588万元
D、608万元
A、2744700元
B、3372060元
C、1725240元
D、3354000元
A、40万元
B、84万元
C、49.07万元
D、45万元
A、甲公司取得政府补助的一项生产设备,由于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因此以名义金额1元确认入账成本
B、乙公司盘盈的一条生产线,按照当日公允价值入账
C、丙公司因债务重组取得一项管理用设备,按照其债务重组日公允价值确认入账成本
D、丁公司接受投资者投入的一栋厂房,由于当日厂房公允价值与合同约定价值相等,因此以合同价确认其入账成本
A、8.71万元
B、11万元
C、8.47万元
D、8.4万元
A、568.33万元
B、573.83万元
C、495万元
D、540.83万元
A、10611.75万元
B、6069.42万元
C、6000万元
D、6300万元
A、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手续的自用厂房
B、融资租出的大型设备
C、房地产企业目前正在开发的商品房
D、盘亏、毁损的固定资产
A、计提的安全生产费应记入“生产成本”
B、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不可以直接记入“固定资产”
C、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在固定资产的使用期内计提折旧
D、安全生产费应在“专项储备”科目中核算,“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其他综合收益”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
A、250万元
B、280万元
C、300万元
D、327.6万元
A、1100万元
B、1000万元
C、840万元
D、905万元
A、120万元
B、125万元
C、130万元
D、150万元
A、2650万元
B、2658万元
C、2675万元
D、3100万元
A、13.94万元
B、20万元
C、20.2万元
D、14.14万元
A、506万元
B、520.14万元
C、389.31万元
D、518万元
A、其他业务收入
B、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C、资本公积
D、营业外收入
A、27.5万元
B、25万元
C、30万元
D、26.42万元
A、工作量法是根据预计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B、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C、工作量法不适用于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D、存货的后续计量会涉及工作量法
A、10200万元
B、12240万元
C、12252.40万元
D、12255.30万元
A、224万元
C、280万元
D、300万元
A、暂停资本化期间确认的借款利息费用
B、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联合试车期间发生的成本
C、建造自用房屋建筑物时计提的土地使用权的摊销
D、为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发生的专业人员服务费
A、领用工程物资的价值
B、领用自产应税消费品负担的消费税
C、支付给建筑公司的工程进度款
D、已完工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前发生的专门借款利息支出
A、企业应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折旧方法
B、加速折旧法不需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C、企业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与采用直线法相比,能够更好的体现谨慎性原则
D、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经选择,不得随意变更
A、493.44万元
B、589.34万元
C、497.55万元
D、594.25万元
A、3月10日支付管理费、征地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等应记入“在建工程——待摊支出”科目
B、该项目建造过程中,“待摊支出”总计金额为20万元
C、在安装设备应分配的待摊支出为11.47万元
D、建筑工程(厂房)应分配的待摊支出为2.55万元
A、应当按照建造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入账价值
B、建造过程中的必要支出包括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在安装设备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
C、工程开始前或开始时支付的款项属于为该出包项目预付的款项,应该通过“预付账款”科目核算
D、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需分配待摊支出
A、经营租赁租出的生产设备
B、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C、正在改扩建固定资产
D、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A、处于日常修理期间的固定资产
B、划分为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
C、处于改扩建期间的固定资产
D、融资租出的设备
A、安装人员薪酬0.6万元计入在建工程成本
B、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结转在建工程成本468.6万元
C、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确认468.6万元的累计折旧
D、“专项储备”科目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项下“其他综合收益”和“盈余公积”之间增设“专项储备”项目反映
A、在建设期间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
B、在建设期间发生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试车费
C、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至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前发生的借款利息
D、固定资产改良过程中领用自产产品负担的消费税
A、购买生产设备的不含税货款
B、专业人员的服务费用
C、设备安装过程中发生的安装调试成本
D、设备安装过程中领用自产产品的账面成本
A、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不需要计提折旧
B、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应当按照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应确认的折旧额
C、放置停用的固定资产仍需要计提折旧
D、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
A、固定资产的成本以实际购买价款为基础确定
B、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
C、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无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计入当期损益
D、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摊销金额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确认为财务费用
A、固定资产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
B、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C、企业购置环保设备和安全设备等资产不属于固定资产
D、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A、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工程物资”科目;盘盈的工程物资或处置净收益,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B、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
D、在建工程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形成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的,借记“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科目
A、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无须考虑弃置费用,只考虑处置费用
D、所有企业的所有固定资产都需考虑弃置费用
【该题针对“以自营方式自建固定资产”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388,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厂房的入账价值=300+100+100+20=520(万元)
【答疑编号12529380,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B设备的购买成本=(7800000+42000)×3594800/(2926000+3594800+1839200)=3372060(元)。
【该题针对“以一笔款项购入多项没有单独标价的固定资产”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375,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甲公司接受投资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本题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不公允,所以按照公允价值入账。
【该题针对“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364,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盘盈固定资产应按照重置成本入账,选项B不正确。
【该题针对“其他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353,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2011年12月31日设备未确认减值前的账面价值=120-(120-10)÷10×1.5=103.5(万元);公允价值-处置费用=85-13=72(万元),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84(万元),可收回金额为两者中较高者即84万元,该设备已减值,应将账面价值减记至84万元。2012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84-10)÷(10-1.5)=8.71(万元)。
【该题针对“年限平均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340,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设备的入账成本=3660+600+960+500+300+180=6200(万元)。该设备2011年的折旧=6200/10×11/12=568.33(万元)。
【答疑编号12529330,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存在弃置费用时,需要将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6000+300×0.2314=6069.42(万元)。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弃置费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290,点击提问】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242,点击提问】
【该题针对“高危行业企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的会计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210,点击提问】
11、
【答案解析】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债权人应当对受让的非现金资产按照公允价值入账,因此该项抵债设备的入账价值=280(万元)。
【该题针对“以债务重组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193,点击提问】
12、
【答案解析】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固定资产,且具有商业实质,应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换入资产成本。因此甲公司换入乙公司办公楼的入账价值=1000+100=1100(万元)。
【该题针对“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192,点击提问】
13、
【答疑编号12529191,点击提问】
14、
【答案解析】生产线入账价值=2500+25+100+33=2658(万元)
【该题针对“外购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175,点击提问】
15、
【答案解析】在2014年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的入账价值=50+0.3+0.2=50.5(万元);该固定资产在2014年计提的折旧的金额=50.5×2/5×9/12=15.15(万元);该固定资产在2015年的计提的折旧的金额=50.5×2/5×3/12+(50.5-50.5×2/5)×2/5×9/12=14.14(万元)。
【该题针对“双倍余额递减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162,点击提问】
16、
【答案解析】甲生产经营用设备的入账价值=800+5.55/(1+11%)+160+27.2+(300+350×10%)=1327.2(万元)2012年甲设备应计提的折旧=(1327.2×40%×4/12)+(1327.2-1327.2×40%)×40%×8/12=389.31(万元)设备安装过程中领用自产产品,会计上按照成本结转,税法上不确认销项税额。双倍余额递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减累计折旧)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年折旧率=2/预计折旧年限×100%(本题为2/5,即4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在使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时应特别注意,其所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答疑编号12529153,点击提问】
17、
【答案解析】盘盈的固定资产属于会计差错,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该题针对“盘盈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143,点击提问】
18、
【答案解析】该空调的入账价值=100+10+50+5=165(万元),2012年L公司对该空调应计提的折旧=(165-15)×5/15/2=25(万元)。年数总和法又称年限合计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乘以一个以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为分子、以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之和为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该题针对“年数总和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137,点击提问】
19、
【答案解析】选项A,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该题针对“工作量法”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918,点击提问】
20、
【答案解析】该设备的入账价值=4000×2.4869+123.6+38.8+90=10200(万元)。
【该题针对“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8911,点击提问】
21、
【答案解析】盘盈的固定资产,应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入账价值:如果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按该项资产的新旧程度估计的价值损耗后的余额,作为入账价值;若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入账价值。因此该项盘盈设备的入账价值=300×80%=240(万元)。
【答疑编号12529144,点击提问】
22、
【答案解析】暂停资本化期间,因外部筹资确认的利息费用金额应该记入“财务费用”。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233,点击提问】
23、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知识点: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综合);选项D,已完工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工程按其暂估金额转入固定资产,其后续专门借款利息费用应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工程成本。
【该题针对“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203,点击提问】
24、
【答案解析】选项B,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都属于加速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不扣除预计净残值,但是年数总和法需要扣除。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折旧(综合)”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102,点击提问】
25、
【答案解析】设备购买总价款的现值=800+400×2.723=1889.2(万元)未确认融资费用=2000-1889.2=110.8(万元)2015年应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1200-110.8)×5%=54.46(万元)2016年应摊销的未确认融资费用金额=[(1200-400)-(110.8-54.46)]×5%=37.18(万元)2016年3月31日设备的入账价值=1889.2+54.46+37.18×3/12+20.8=1973.76(万元)2016年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1973.76×5/15×9/12=493.44(万元)
【答疑编号12529138,点击提问】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选项B,待摊支出合计=15(万元);选项CD,在建工程——在安装设备应分配的待摊支出=15×585/(585+130+50)=11.47(万元);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厂房)应分配的待摊支出=15×130/(585+130+50)=2.55(万元)。
【该题针对“以出包方式自建固定资产”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373,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A,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答疑编号12529371,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经营租赁的固定资产由出租方计提折旧,选项A正确;企业未使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并将折旧计入管理费用,选项B正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在建工程项目不提折旧,选项C错误;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属于租入方的资产,应按照自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选项D正确。
【该题针对“固定资产折旧范围”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2529302,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A,固定资产日常修理期间,照提折旧。
【答疑编号12529298,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A,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选项B,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选项C,项目完工的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本题的分录如下:11月份计提安全生产费:借:生产成本20贷: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2011月份支付安全生产检查费:借:专项储备——安全生产费1贷:银行存款111月份购入安全设施:借:在建工程468贷:银行存款46812月份发生安装人员薪酬:借:在建工程0.6贷:应付职工薪酬0.612月末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借:固定资产468.6贷:在建工程468.6借:专项储备468.6贷:累计折旧468.6
【答疑编号12529207,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C,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后至竣工决算前发生的借款利息应计入财务费用。
【答疑编号12529195,点击提问】
【答疑编号12529179,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A,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暂估价计提折旧,竣工决算后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但是不调整已计提的折旧额;选项D,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的固定资产应当转为在建工程,在更新改造期间需要停止计提折旧。
【答疑编号12529105,点击提问】
【答疑编号12528907,点击提问】
【答疑编号12529240,点击提问】
【答案解析】选项B,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分录为:借:专项储备贷:银行存款选项D,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形成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或转为库存商品的金额,冲减在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