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癌症死亡病例分布、各种癌症死亡人数占比及死亡前10的恶性肿瘤构成情况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最新报告称,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数在“迅速增长”,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万病例,死亡人数高达960万。到本世纪末,癌症将成为全球头号“杀手”,也是阻碍人类预期寿命延长的最大“拦路虎”。
罹患癌症或死于癌症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住在哪里。全球近半数新增癌症病例和超过半数癌症死亡病例来自亚洲,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0%。但美洲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其癌症发病率占全球总数的21%;死亡病例占全球总数的14.4%。不过,美洲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3.3%。欧洲的癌症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23.4%和20.3%,但其人口仅为世界总人口的9%。
癌症对男性和女性的杀伤力并不一样。男性的癌症发病率总体比女性高20%左右,患癌死亡率比女性高出近50%。
2018年,肺癌也是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4.5%;女性的这一比例为8.4%。肺癌是导致男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前列腺癌、结肠直肠癌、肝癌和胃癌。
对女性来说,乳腺癌最常见。在全球已确诊的女性癌症病例中,大约1/4是乳腺癌。在这项新研究涵盖的185个国家中的154个国家里,乳腺癌都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如果发现得早,乳腺癌或许可控,但它仍是造成女性死亡的头号癌症。其次是肺癌、结肠直肠癌和宫颈癌。肺癌是28个国家妇女的主要死因,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北美、北欧、西欧、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匈牙利妇女死于肺癌的比例最高。许多肺癌病例与吸烟有关。
目前,肿瘤成为了当今威胁中国居民生命健康最大的因素。据《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报告,中国目前肿瘤死亡居前五位的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其中,肺癌患者死亡占比最高,达到21.68%。事实上,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中国居民患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从性别来看,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发病前10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肠癌、胰腺癌、脑癌、淋巴癌、血癌、前列腺癌;我国女性发病前10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宫颈癌、脑癌、卵巢癌。
近年来,全球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上升。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达15.9百万宗,即平均每天新增诊断约4.35万宗新增癌症病例,相当于每分钟30宗。可以说,癌症是全球死亡主因,占所有死因比重达16%。预计2030年,全球将有21.6百万宗新增癌症病例。在中国,癌症的病发率和死亡率也持续上升,成为2017年的死亡主因及公共健康问题。
2.癌症新发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
2018年全球将有大约1810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剔除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后分别为1700万和950万)。
3.各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所占比
新增1810万癌症病例中,亚洲占据近一半,960万癌症死亡患者中,亚洲占近七成。
另外,1810万新增癌症病例中有950万为男性,亚洲男性占发病总数的近一半;死亡率达60%。女性共有860万新增癌症患者,发病率亚洲女性占47.5%,死亡率略过一半。当然,这主要是由于近60%人群居住在亚洲。
4.各癌种所占比例情况
肺癌依旧是发病率(11.6%)和死亡率(18.4%)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其次为女性乳腺癌(11.6%)、前列腺癌(7.1%)、结直肠癌(6.1%);死亡比例其次为结直肠癌(9.2%)、胃癌(8.2%)、肝癌(8.2%)。
5.男性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所占比
男性中,肺癌发病率(31.5%)和死亡率(27.1%)最高,女性中,乳腺癌发病率(46.3%)和死亡率(13.0%)最高。
男性发病率其次为前列腺癌(29.3%)、结直肠癌(23.1%),死亡率其次为肝癌(12.7%)、胃癌(11.7%);女性发病率其次为结直肠癌(15.7%)、肺癌(14.6%)、宫颈癌(13.1%),死亡率其次为肺癌(11.2%)结直肠(7.0%)、宫颈癌(6.9%)。
6.不同经济水平地区的男性癌症发病、死亡率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男性发病率第一、二名分别为肺癌和前列腺癌,女性发病率第一名为乳腺癌,其中在发达国家女性结直肠癌排名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女性宫颈癌排名第二。
6.根据全球范围的调查数据,到75岁之前,发生癌症的累积风险为21.4%,死于癌症的风险为17.7%。5名男性中有1名,或者6名女性中有1名,会发生癌症;8名男性中有1名,或者10名女性中有1名,会死于癌症。
在所有人群中,60~64岁的恶性肿瘤发病人数最多。20~54岁的女性发病率均高于同年龄段的男性,20岁以下,54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在所有人群中,60~64岁的恶性肿瘤发病人数最多。
所有年龄段前五位癌种新发病率
在所有年龄段中,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始终高于女性。在45岁之前,男性、女性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相对较低,45岁之后死亡率迅速升高,65~69岁男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75~79岁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人数最多。
二、美国癌症发病及死亡情况分析
1、美国预计癌症新增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
癌症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美国的第二大死亡原因。2020年美国预计将新确诊1806590个癌症病例,相当于每天新增约4950个癌症病例。
其中,男性最常见的三种癌症分别为前列腺癌、肺和支气管癌(以下统称为肺癌)和结肠直肠癌,其中前列腺癌就占新确诊病例的1/5。对于女性而言,最常见的三种癌症是乳腺癌、肺癌和结肠直肠癌,占所有新诊断病例的50%,仅乳腺癌就占女性癌症的30%。
2020年美国预计将有606520人死于癌症,相当于每天有1600多人死于癌症。男性中死于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的人数最多,而女性中死于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的人数最多。肺癌引起的死亡数量接近于所有癌症死亡数量的四分之一,成为了名符其实的死亡率第一的癌症。
2、儿童和青少年的癌症
在美国,癌症是1-14岁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常见原因,仅次于意外事故。2020年,预计将有11050名儿童(0-14岁)和5800名青少年(15-19岁)被诊断出患有癌症,预计有1190名儿童和540名青少年死于癌症。儿童最常见的癌症是白血病(28%),其次是大脑和其他神经系统肿瘤(26%)。青少年常见的癌症类型及其分布与儿童不同。青少年最常的肿瘤是大脑和其他神经系统肿瘤(21%),其次是淋巴瘤(20%)。此外,青少年霍奇金淋巴瘤的病例几乎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两倍;而在儿童中,情况正好相反。甲状腺癌和皮肤黑色素瘤分别占青少年癌症的11%和4%,而儿童癌症的比例仅为2%和1%。
三、中国癌症发病率
1、癌症发病率地区、前10位癌症死亡例数、不同地区前五癌症发病率
据新生物的细胞特性及对机体的危害性程度,又将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要提请注意的是,癌症与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癌指的是上皮性的恶性肿瘤,如由大肠黏膜上皮形成的恶性肿瘤称为大肠黏膜上皮癌,简称大肠癌。由皮肤上皮形成的称皮肤上皮癌,简称皮肤癌等等。所以,若医生说某某人患的是癌症,即表明患者长的是恶性肿瘤;若说某某人患的是胃癌,意思是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形成的癌症,若说患者得的是胃肉瘤,则表明这种恶性肿瘤不是由黏膜上皮细胞所形成的,可能由平滑肌细胞恶变引起,或是属于胃的恶性淋巴瘤等。但也可笼统地说他罹患了癌症。癌症是一类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慢性病,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
我国最常见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近年来,肺癌、乳腺癌及结直肠癌等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发病率仍居高不下。
致癌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化学、物理和慢性感染等外部因素以及遗传、免疫、年龄、生活方式等自身因素。
恶性肿瘤发病率由低到高的地区
全国不同地区前五癌症发病率
中国前五位恶性肿瘤流行现状
我国前10位的癌症情况
我国前10位癌症死亡例数
2、发病人数60-64岁达到最高
从年龄分布看,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岁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发病率从40岁以后快速升高,到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
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肺癌位居男性发病第1位,而乳腺癌为女性发病首位。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相对女性较高,且发病谱构成差异较大。甲状腺癌近年来增幅较大,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中目前已位居发病第4位。男性前列腺癌近年来的上升趋势明显,已位居男性发病第6位。
城乡恶性肿瘤发病水平逐渐接近,恶性肿瘤负担差异仍然较为明显,表现在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城市。这可能与城乡癌谱构成差异有关,农村地区主要癌种以上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为主,城市地区则以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高发。
从年龄分布看,恶性肿瘤的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不同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均有差异。
在过去的10余年里,恶性肿瘤生存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恶性肿瘤发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到80岁年龄组达到发病高峰,80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略有下降。其中30岁以前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地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均相对较低,0-19岁年龄组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略高于女性,20~49岁年龄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50岁及以上年组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城乡地区人群的年龄别发病率变化趋势相似,男性年龄别发病率的城乡差异不明显,城市地区女性人群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略高于农村地区的女性人群。
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和发病相似,随年龄增加逐渐上升。男性的年龄别死亡率高于女性。0~39岁人群中,男性年龄別死亡率略高于女性。40岁及以上人群中,同年龄组男性与女性死亡率的差异随年龄的増加而显著增大。城乡人群的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相似。除0~4岁和75岁及以上年龄组农村男性死亡率低于城市男性,其他年龄组农村男性死亡率高于城市男性。20-74岁年龄组农村女性死亡率高于城市女性,其他年龄组城市女性死亡率高于农村女性。
3、女性肺癌死亡率排第一!不爱吸烟的中国女性,为何也是肺癌高发人群?
都知道吸烟是肺癌的高危。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国女性罹患肺癌,而她们中大多数从不吸,按照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字在2000~2014年,我国女性的肺癌发病率从27.77/10万增长到51.31/10万,翻了将近一倍。
肺癌在所有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列第二,仅次于乳腺,死亡率则位列第一。
但是,将美国和中国的情况做个比,就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美国的女性肺癌患者80%以上都是烟民,而中国的女性肺癌患者80%以上从不吸烟。那么在肺癌的高危因素中除了吸烟,还有哪些致病元凶导致了肺癌的高发呢?
在我国有3.16亿烟民,7.4亿人遭受二手烟和三手烟暴露问题。另外,人口老龄化、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包括空气、土壤和水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化,人们生活方式不良化(吸闷烟、酗酒和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都是可能导致肺癌的不良因素。
在这个基础上,北京胸科医院肿瘤二科副主任医师张卉来和大家聊聊日常中要如何预防肺癌。
1)、警惕室内空气污染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公室的实验显示,在一个122.5平方米的房间里,吸一支烟,PM2.5的浓度可达到800微克/立方米;吸两支烟,PM2.5的浓度可达到1500微克/立方米。(世界卫生组织PM2.5标准是:24小时平均浓度值小于25微克/立方米,我国PM2.5标准是:24小时平均浓度值小于75微克/立方米),可见室内PM2.5数值严重超标。
此外,三手烟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三手烟”是指吸烟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家具、地毯、沙发靠垫,甚至头发和皮肤等的烟草残余化学物。
吸烟的人就算在户外吸烟,烟草烟雾中的残留化合物还是会附著在身上,而当TA回到室內,这些烟草残留物质仍然会四处传播。
2)、减少厨房油烟污染
保持厨房通风,减少煎炸爆炒和室内烧烤,科学选购、安装、使用和保养抽油烟机,强调烹调全过程始终开启使用抽油烟机的重要性。
3)、避免可挥发有机物吸入
房屋装修装饰材料也是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产生氡污染(一类致癌物)、苯和甲醛污染。
而且这个污染同样属于缓慢作用,租住房屋、新家装修都要警惕装修装饰材料的污染,倡导绿色装修,选用环保认证的装修装饰材料,在新居入住之前最好进行检测。空气加湿器和空气净化器有助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不要生闷气
在临床收治的肺癌病人中发现,接近一半的病人与长期的心情压抑、性格抑郁和遭受情感打击等有关。现代医学发现,癌症好发于一些受到心理挫折或意外打击,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或抑郁的人。
精神因素并不能直接致癌,但它却往往以一种慢性的持续性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癌细胞突破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进而形成癌症。
5)、重视筛查,及时发现早期肺癌
对于健康体检或肺癌筛查中,通过胸部CT扫描早期发现的早期周围型肺癌,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根治性切除,就能使这些早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接近100%,十年生存率都超过90%。
肺癌早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等到出现刺激性咳嗽和血痰,有了胸闷气短或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可能都不是早期肺癌了。
四、癌症的发病因素与社会经济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中国癌症常见的23个致癌因素
在过去的10余年里,恶性肿瘤生存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
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国预后较好的肿瘤如乳腺癌(80.2%)、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的5年生存率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差距(90.9%、98%和99.5%)。
五、癌症是可以控制的,如何预防各种癌症?
经过近30年的努力,美国近年来的癌症发病率明显下降,尤其是美国男性患癌人数每年降2%,连续10年降低,美国患癌人群的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意味着有214万人免死于癌症,其主要的措施就是严格控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早期筛查和医学技术的进步。
1、远离烟草:吸烟是造成肺癌和其他多种癌症的重要因素。据最新研究表明,吸烟或者经常被吸食二手烟,患癌症的几率增加了20~30%。因此,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亲人,我们要不断的呼吁人们减少吸烟,更不能在公共场所吸烟。
2、注意体检和癌症筛查:很多癌症在早期时是没有症状或症状容易被忽视的,这也是癌症难以被及早发现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提升大众的抗癌意识和知识,普及癌症早期筛查的正确方法,做好防癌的体检工作。通过发现早期癌症,可以减少治疗的疼苦,显著提升治疗效果和延长生存期。
如何预防各种癌症?
六、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
规范的防癌体检能够早期发现癌症。
防癌体检是在癌症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常见癌症进行的身体检查,其目的是让群众知晓自身患癌风险,发现早期癌症或癌前病变,进行早期干预。目前的技术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大部分的常见癌症。使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癌等。
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关键。
发现癌症要选择正规医院接受规范化治疗。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