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平时不生病,甚至连感冒都很难沾身,可一旦得病就是重疾。仔细一想,身边不乏此类案例。
有网友认为,长年不生病很可能是“免疫力低下并放弃抵抗”的表现:免疫力与病毒或细菌共存了,直到累积成癌症等大病才被发现,所以平时不生病未必是好事。
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事实果真如此吗?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负责人、主任医师、教授王爽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长年疾病难沾身肯定不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与是否易患上癌症等重大疾病也没有直接关系。
免疫力有三大主要功能
要想了解“一般不病,得病要命”的现象是怎么回事,首先要了解免疫力是什么。
免疫力按照功能划分,可分为三类:
一是免疫防御。主要是对外,防止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入侵,同时还清除已经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
包括感冒在内,一般疾病很难沾身的人,往往是这方面比较强大。
二是免疫监视。主要是对内,免疫系统要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比如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死亡细胞等。免疫监视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甚至恶性肿瘤的发生。
如果仅是第一点强大,这方面较弱,恶性肿瘤如癌症发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三是免疫自稳。主要是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来达到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
这项功能主要是保证免疫系统“分清敌我”,否则免疫系统就有可能攻击自己的身体,导致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风险增加或其他健康状态异常。
不得病也不能忽视健康
有网友感到疑惑,在日常生活中,平时不生病的人一旦得病就很严重,这样的案例不少。难道免疫防御功能强大的人,免疫监视功能就会变弱?
王爽表示,那些平时就疾病缠身的人病情逐渐发展和恶化,家属和身边人更多具备一定心理准备。而平时不得病的人一旦罹患重疾,身边人会因没有心理准备而觉得意外,这些现象更容易在认知上被强化,从而觉得平时不生病的人更容易得重病。
谈及如何加强自身免疫力,王爽表示,对于婴幼儿、体质较虚弱的人和老年朋友,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规律作息以及保持乐观情绪等方法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另外,对于有适应证的群体,还可以通过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接种措施来提高特异性免疫水平,减少疾病对身体和免疫力的伤害。
提升免疫力注意这些误区
王爽表示,冬虫夏草、人参等中药材是一些中成药的组成成分,临床应用有严格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禁忌证等。对于一些目前缺乏严谨临床试验和有力证据证明其效果、却宣称有提高免疫力作用的保健品,其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请大家不要盲目应用。而且,片面地将免疫力提高至超出正常水平状态,也可能带来更大副作用。像人参等中药材的运用就有着较严格机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盲目使用有可能损害健康。
另外,不科学的减肥方法也会损害人体免疫力。
王爽强调,人体健康状况对免疫系统能否正常工作非常重要。比如蛋白质、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以,通过节食减肥有可能因为机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而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如此看来,国是直通车此前《吃素减肥,怎么反而会得脂肪肝?》一文中,一女子半年只吃“水煮菜+蒸杂粮”减肥,不仅因蛋白质缺乏而让脂肪肝加重,还有伤害自身免疫力的风险。
至于如何评估自身免疫力,王爽表示,随着免疫学研究深入和免疫技术发展,目前医学上有一些方法可以检测和评估部分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常见的有: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基因分析、抗体、补体以及细胞因子等。
王爽介绍,通常来讲,治疗的前提是明确诊断,免疫治疗作为某种疾病的一种治疗措施也不例外。免疫因素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内源性病因之一,免疫反应过强、免疫缺陷均可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而,一定要先看医生,明确诊断,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