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目的(精选5篇)

关键词:美国科学促进会;科学教育;启示

一、科学与工程学生大众传媒实习项目(AAASMassMediaScience&EngineeringFellowsProgram)

该项目已经开展了35年,毕业的实习生达到了600人,部分实习人员毕业后选择了到新闻媒体工作。实习项目日益得到理工科学生和大众媒体双方的认可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同。

关于这个项目有一点值得特别提及,在与美方交流过程中,谈到为何“科学与工程学生大众传媒实习”项目只选择理工科学生,而不接收语言类、新闻类或其它非技术领域内的学生,美方专家指出,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初针对理工科学生的项目,但他们认为科技新闻报道需要记者具备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后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技能,理工科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确实表现出了良好的事物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这与我国的科技新闻报道行业颇有不同,我国科技新闻报道行业似乎更偏爱学中文、新闻等专业的学生。

二、科学与日常经验项目(ScienceandEverydayExperience,DeltaSEE)

德耳塔西格马太塔女生联谊会(DeltaSigmaThetaSorority)是一个非盈利性质的公共服务组织,该组织由超过20万名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女性会员构成,目前在美国等多国拥有900多个分会。该组织有很多公共服务项目,如向学生提供奖学金、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等等。DeltaSigmaThetaSorority建立了德耳塔研究教育基金(DeltaResearchandEducationalFoundation,DREF),其目的是加强该组织或其他具有相似目标组织的对外资助能力.

DeltaSigmaThetaSorority和DeltaResearchandEducationalFoundation与美国科学促进会共同举了办“科学与日常体验(ScienceandEverydayExperience,SEE)”项目,该项目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资助。

该项目倡议帮助非洲裔美国小学和初中适龄儿童的父母和监护者,制定有效办法来支持儿童的非正式科学和数学的学习。虽然最终目的在于孩子学习,但该项目的主要受众定位为孩子父母,试图通过提高父母的认识而带动孩子的科学学习,可谓别出心裁。而且,这个项目的活动形式也很多样,例如对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有贡献的非洲裔美国人的系列访谈(是一获奖电台节目),开展探究式科学活动,在网站上公布儿童角(KidsCorner),学校提供的家长教育,等等。

在与美方专家就SEE项目的交流中,感觉SEE项目采用的某些手段对我国的科普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目前我国的科普(包括很多科普活动)总摆脱不了“轰轰烈烈开局,冷冷清清收场”的命运,这提示我们能否在现有科普方式(或模式)上有所突破,能否找到适合我国社会特点、公众心理的富有实效的科普模(方)式。SEE项目执行者请了很多在社会中有一定影响的非洲裔黑人科学家在广播中与黑人父母、孩子交流,这无疑能起到极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可能对父母的心理产生影响,使父母们也决心让孩子成为节目中那样的科学家或者说是社会中的成功者,另外SEE项目还发动其成员去进行科学的推广,利用社区组织、专门人群的组织进行科学普及能拉近受众与普及者之间的距离,效果可能更佳。

三、网络游戏动力城市(KineticCity)

“动力城市”经费主要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于2005年启动,它是一款针对儿童、寓教于乐、设计独特的科学网络游戏,也是科学实验、游戏和项目的奇妙组合,不仅面对线上受众,还与线下活动相结合。

进入游戏的孩子们被告知,吞噬科学知识的病毒正在破坏我们这个世界的科学,你可以通过投入这个游戏来打败它们、解救世界。动力城市成立了对付病毒的超级战队,孩子们只有正确地使用科学知识才能使对付病毒的战队强大。

此外,动力城市还设计了与课堂学习挂钩的课外项目,以俱乐部的形式为3年级到5年级的孩子提供轻松有趣的途径来学习基础科学,鼓励孩子把学习到的科技知识和实际操作进行完美的结合。孩子们还可以在网上建立自己个性化的活动俱乐部站点,即时报告自己俱乐部会员的活动,以兹交流。孩子们也可以参与特殊任务,例如与著名科学家在线聊天。

【关键词】目标设置理论;体育院校;足球普修课;教学方法

1前言

众所周知,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紧紧围绕学校教育目标和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进行着改革和完善。如今在体育教育改革中,人们对教学体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进,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目标设置理论的研究认为,正确有效的目标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足球运动以其自身的魅力和特点,吸引着无数体育院校学生学习。如今体育院校足球普修课教学目标制定得不够明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提高足球普修课教学质量,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目标设置理论在足球课中的研究应用正是结合了足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通过正确有效的目标设置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还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使老师的教授环节和学生学习环节相连接,帮助学生在足球课上找到正确目标定位从而更好地实现足球课的教学目标。

2理论背景

2.1目标设置理论的起源

2.2目标设置的作用

研究表明目标设置能帮助改进竞赛表现,目标设置能帮助改进训练质量,目标设置能分清不同的期望,目标设置使训练更具挑战性,以消除厌烦情绪,目标设置可以强化实现目标的内部动机,目标设置可以提高自豪感,满足感和自信心。而且善于确定现实目标的运动员焦虑水平低,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有更强的自信心,竞赛中表现更出色〔3〕。显然目标设置的作用很突出,但是为何还有很多人在议论研究它的价值呢?因为人们想把它的价值最大化利用,能高效地利用它在任何领域里,让它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体育运动一直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改进,运动员和教练员都会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这种原始的发自内心的渴望,慢慢演变成目标设置系统,刚开始时情况是:目标是矛盾的、模糊的、不准确的和随意确定的,后来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目标设置变成了一种系统理论和方法。比如,一些教练员制订了赛季开始阶段的目标,但是赛季中和赛季末却没有很好地朝着目标发展,也没有制定更详细的计划来改变运动员的现有状态,来不断地校正开始时设定的目标〔4〕。

2.3目标的种类

2.4设置目标的原则

但是目标过于简单对于从事体育运动的人也不是好事,因为简单的目标很难满足人们的成功欲望,所以在设置目标时,应设置困难的、有挑战性的目标,也就是人们通过一定的努力才可以实现的目标,设立难度适中的目标〔6〕。而难度过高的目标会使人产生挫败感,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放弃努力,无法挖掘人的潜力。人的自信心受四种因素影响:行为成就、代替经验、言语劝导、情绪唤醒,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行为成就,也可以说是目标的实现。运动员达到的目标越多,体验到的成功感就越强烈,自信心也就越强。因此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将长期目标转化为现实的具体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是极其重要的。高难度目标可能有助于达到个人的最佳成绩,实现个人的最大潜力,但如果未达到所设置的目标,也可能会造成失败感,使自信心和兴趣受到伤害。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本文以郑大体院运动训练系2011级师资1班、2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2.1文献资料法

3.2.2专家访谈法

在做实验研究之前,多次询问足球教研室的老师,对我校足球普修课教学任务的设置和教学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运用目标设置教学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对实验所需测试内容和指标、实验设计过程和策略等内容向专家、学者征询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确定测试内容和指标、实施实验过程和策略。

3.2.3数理统计法

用统计学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和实验后所测试、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再运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以P≤0.05为显著性标准。

3.2.4教学实验法

3.2.4.1实验前准备

足球运动是一项对运动员综合身体素质要求很高的运动,包括肌肉力量、身高体重、速度、平衡性、柔韧性、反应快慢、人球结合能力、球感等等。所以说,实验组和对照组队员之间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的差异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为了确保实验的公平性,实验前进行了身体素质和专项技能的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包括身高体重、50米、立定跳远,专项技能测试包括一分钟颠球、绕杆、射门。

3.2.4.2实验过程

对我校2011级运动训练系师资1、2班分别采用常规教学和目标设置教学。本人实验于2012年9月-2012年12月,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足球场进行,分别在2011级足球普修班中随机抽取师资1、2班作为实验对象,每班各45人,1班采取常规教学,2班采用目标设置教学。两个班级都由我来执教,而且两个班级拥有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包括场地、器材、教学内容、教学时数、考核标准。

对照班采取常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宣布教学任务、示范与讲解,然后学生练习,教师纠正错误,最后小结。对照班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上一般是学习某项技能。目标的描述上具有模糊不清的特点,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练习目标不明确,不够具体,没有提出要达到的量化标准。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心理能量不能激活,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主观能动性低下。

实验班采取目标设置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宣布明确的教学任务,然后动作示范讲解,学生按照目标练习,教师纠正错误,课堂随机测验,测验的结果再反馈给学生,学生再进行目标练习,最后及时总结。实验班与对照班采用的教学方法相比而言,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更加具体,量化,并且是可以通过实践练习达到的。

4结果与分析

4.1实验前身体素质和技能比较

在实验开始的前一周,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统计数据显示(如表1和表2所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在颠球、绕杆、射门、身高、体重、立定跳远六个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基本情况方面具有可比性。

4.2颠球技能数据比较

从表3可知,刚开学时,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颠球技能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一学期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4.3绕杆技能数据比较

为了检验目标设置对绕杆技能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两次测试,数据结果统计如下表4。

由表4可知,刚开学时,实验班和对照班在绕杆技能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一学期结束后两班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4.4射门技能数据比较

从表5可知,刚开学时,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射门技能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一学期结束后,两班在射门技能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教学实验研究,得知目标设置理论应用到体育院校足球教学中是可行的、有效的,有助于学生足球技能提高和加快足球技能的掌握进度。

(2)目标设置理论应用到足球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水平,主要表现在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努力程度等方面。

5.2建议

(1)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教学实验研究得知,目标设置理论应用到体育院校足球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建议以后体育院校技术课教师把目标设置教学法应用到教学中去。

(2)建议教师给学生设置学习目标时,应参照教学大纲和学生自身的能力,与学生一起商量着设定目标,而且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不断调整目标,确保学生能在目标的指引下完成任务、完成教学。

参考文献

〔1〕BlaineKyllol,DanielMLanders.GoalSettinginSportandEx-ercise:AResearchSynthesistoResolvetheControversy〔C〕.1995,17:117-137.

〔2〕LockeEA.Problemswithgoalsettingresearchinsportsandtheirsolution〔J〕.Journalofsport&ExercisePsychology,1991,8:311-316.

〔3〕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5.69—70.

〔4〕贾燕,董新军.体育教学中的目标设置〔J〕.山东体育科技,2006,28(3).

在青少年的培育过程中,对其进行科普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今人们提出在农业科普基地内来推行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寄以希望利用科研基地的研究成果,来深入化的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以最优的来对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奠定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为了有效的达到这一目的,人们首先应提升自身的认知,对于在科普基地内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意义、作用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恰当的、科学的来完成青少年科普教育,为其的日后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一、农业科研基地内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推进的作用

(一)农业科研基地

农业科研基地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同时也担负着向人民进行农业科普教育的任务。于其内拥有大量的人才、科研成果、科技信息,进而为青少年亲近自然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支撑。

(二)青少年科普教育

所谓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是对创新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方法。在其教育培养下,将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其也是一项促进我国科技持续化发展的重要性、基础工作。

(三)农业科研基地内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作用

农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同时也是我国基础性产业。而农业科技则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所以培养青少年了解并掌握农业科学知识便显得尤为重要了。而于新时代下于农业科研基地内来进行青少年科普知识的推进,可促使青少年近距离的了解农业生产、感悟并鉴赏农业知识内涵,为培养青少年的创造精神、思维能力、科学意志的形成等多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农业科研基地内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现状

三、农业科研基地内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方面

在当前,虽然有关部门大力宣传推广农业科研基地内的青少年科普工作。但是一些家长及学生依然未能认识到其的重要性,而是一再的追求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该情况的存在极为不利于此项工作的开展,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方法措施方面

由于人们思想认识的不到位,进而对此项工作带来了影响。从而也未深入的来探方法,以促进农业基地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完成。就更谈不上工作有规划性,相应的事后考察、教育的科学性都将受到影响。这种呆板的教学方法,将严重影响到该项工作的进行效果。

四、农业科研基地内进行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作用

(一)开展多元化的科普教学方法

(二)提升认识,完善科普合作机制

五、结语

现代意义的网络指的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件、软件,最终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是指专门用来进行气象科普教育和开展气象科技活动的现代网络系统。该网络的使用既是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一种与时俱进的崭新手段,更是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标志。

1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诞生与兴起

现代意义的网络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完善成熟于20世纪90年代。网络的诞生是人类继语言产生、文字发明、印刷术出现和无线电技术应用以后出现的人类信息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它的意义在于为人类各种信息传播提供最便捷、最迅速、最巨量的通道。这条信息传播通道的诞生问世,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等各领域的进步发展产生了非同凡响的作用与效益。

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气象站进入校园也有90多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校园所使用运转的都是地面气象人工观测站。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种自动观测无线传输的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进入气象部门台站使用,并建立了业务性自动观测网。此后,我国便有学校将这种仪器引入校园,开展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并组成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网络。

1.1GLOBE计划在我国

1994年,当网络刚刚兴起的时候,该年4月22日,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一个旨在“有益于环境的全球性观测与学习计划”(简称GLOBE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参与学校通过一套专用的观测设备,将当地所观测到的气温、温度、大气压、降水等气象要素,直接通过Internet网络,把数据发送到处理中心,为志愿者们对全球气候的研究提供具体的数据。1996年4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等四所学校率先加入该计划,到2000年4月,我国已经有56所学校成为GLOBE计划成员单位。GLOBE计划,给我国校园气象网络科普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1.2台北市校园气象台

饱受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侵袭的台湾地区,受到GLOBE计划的启发,为了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气象科学知识,从小培养学生防灾减灾意识,探究掌握大气变化规律,在台北市教育局的统一筹划下,于2003年12月在台北市教育局所辖的60所中小学内统一安装了地面气象自动观测仪器,并组成“台北市校园气象台”。2006年7月,桃园市也有21所学校建立了校园自动气象站,并与台北市共同连接成“台湾校园气象网”。这些密集的自动站,组成严密的天气监测网络,记录着台北市长期的气候变化,提供学校本位及在地性探索,并开展系列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和气象科技活动,这是我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诞生之始。

1.3香港联校气象网

2004年,我国香港地区的学校,由新界翁佑中学牵头,组织了30多所中小学建立了校园气象自动站。到了2007年,在香港天文台和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物理系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又发起创立了“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的香港Co-WIN天气网,参加成员有100多个。这是继“台湾校园气象台”后的第二张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4中小学校园气象站

2005年10月,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中学任咏夏老师为探索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前往香港天文台和新界翁佑中学访问学习,回来后筹备建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并于2006年6月创建了“中小学校园气象站”网站。2010年,“中小学校园气象站”网迁址到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由该校的网络管理员兼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辅导员邱良川老师负责硬件的管理和信息维护。网站运转数年,每年都有数万点击率。这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由个人出资建立的一个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5北京气象科普网

2007年年初,由北京市气象局牵头,在北京市海淀区8所中小学安装了校园气象自动站,后来逐渐扩展到十几所学校,并依照台湾、香港的模式把这些自动站的数据统一传输到“北京气象科普网”上,这是我国内地形成的第一个校园气象网。

1.6岱山校园气象信息网

2007年年底,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红领巾气象站增添了一套气象自动站。自动站可以收集十多个气象要素,这些数据通过“校园气象信息网”同步传送到网上,为全校师生及其他气象爱好者研究气象提供了准确翔实的气象数据。

1.7无锡校园气象网

1.8校园气象网

2011年7月,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为推进全国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全国中小学的气象科普教育提供平台创设窗口,创办了“校园气象网”。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政府部门设立的全国性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1.9中小学校园气象网

2012年5月,浙江省气象学会为推动全省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迅速发展,以邱良川老师管理的“中小学校园气象站”为基础,改名为“中小学校园气象网”,作为于该月成立的“浙江省气象学会校园气象协会”的公网。这是我国首家省级单位政府部门设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

2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分类与作用

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就功能而言,大致可以分为观测、科普等各种不同类型,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中能够发挥各种不同的作用。

2.1校园气象观测网

校园气象观测网是由数台自动气象观测仪器与上位计算机链接而成的网络。该网主要由具备自动气象仪器的学校,把自动气象站得到的气象要素,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并运用软件把数据通过记录、输送、存储、统计、整理等功能,实时地在网站上显示,它可以为课堂教学、科学探究、科技活动以及学习研究提供历史或实时测量数据。它的作用就是为成员单位存储和整理教学与科技活动所需要的历史气象要素数据和实时观测资料,如“台湾校园气象台”和香港“社区天气资讯网络”等,都具有这种功能作用。

2.2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是一个独立的校园气象科普教育载体与平台。其不具备观测、记录气象要素的功能,但可将气象科普教育内容,展示在无限的空间,任意地方的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翻开它的书页,浏览它的内容资料。它不但有常见的文字资料,还有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它的作用就是为从事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的单位提供最新信息和深度探究的结果,交流各学校在校园气象科普领域所开展的经验与方法,如“校园气象网”“中小学校园气象网”等。

2.3校园气象科普栏目

校园气象科普栏目是某学校或教育机构开辟在自己单位网页上的一个窗口。内记载本校或本单位气象科普教育的总体态势,目的是宣传、彰显本单位的发展状况和成绩,同时可以展示交流学校的教育成果和学生的科技作品,如浙江省岱山县秀山小学的校园气象信息网。

3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的发展思路

校园气象科普教育网络在校园气象科普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我国的这种自动气象站分布还不平衡,人们对解读天气网站中气象信息的能力还有所局限,这就需要我们在这方面有所投入,加大气象科学技术普及的力度和速度。

其次,网络科普的另一个特点是传播的广泛性。据官方不完全统计,到2012年年底,我国现有网民5.64亿,其数量可以与电视观众相媲美,而网络信息涵盖量却是电视节目无法比拟的。特别是青少年人群的上网比例又远远高于普通的人群,而校园气象的科普又集中在青少年这一人群中。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校园气象网络还远未达到普及。大力发展校园气象科普宣传的网站,让广大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更多地了解气象知识,宣传和推广气象知识,还有待于有关部门进一步去开拓发展。

其三,网络科普有别于其他科普手段的最明显特点是互动参与。而这一特点也正好符合了当代广大青少年不愿意被动接受外来的信息、勇于个性张扬、积极表现的生理特征。通过网络的反馈和双边互动,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气象科普的成绩与效果。但目前具有互动功能的,能够举办参与性的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网络调查类的网站很少。如果能够增加一部分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网站,无疑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4结束语

纵观我国校园气象站,其有着悠久的历史。网络气象站与时俱进,跟上了历史的潮流,在宣传和普及校园气象知识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目前所做的还仅仅是开始,发展的步子还不平衡,普及的面也还很不够,形式也不够丰富。这也给以后的工作留下了一个发展的空间,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努力填补。

[1]任咏夏.浅谈校园气象科普平台的构建[C]//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1.

[2]董松乔.你也可以是气象权威:校园气象台与探究式学习[J].网络科技时代,2008(5):72-75.

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无疑已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它较传统课堂最大的优势就是“物”的直观感悟,通过大量具体形象的展品,真实有趣地体验环境,激起青少年的求知欲,向青少年形象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美国科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曾提到,“每个孩子都是科学家”,他的观点肯定了每个人从小就具有探索未知和求知的本能。就教育模式来讲,博物馆的教育更加容易让青少年接受、更有亲和力和视觉冲击力。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博物馆的优势资源,帮助青少年在实践和体验中学习科技知识,是目前博物馆人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事情。笔者结合中国铁道博物馆近四年的科普工作,谈一谈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发与运用。

一、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科普教学活动的特点

(一)孩子是学与玩的主体

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孩子具有绝对的主体地位,科普教育活动都是为孩子服务,不仅绝对尊重孩子学习的意愿,而且以孩子活动的兴趣度和强度作为科普教育活动组织者进行方案调整的指挥棒。

(二)多向互动

青少年、博物馆之间按照活动方案内容进行积极的多向互动,在活动中,博物馆以提供尽可能完美的服务为宗旨;必须尊重孩子和爱护孩子,积极与孩子互动,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他们才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科普教育活动中去。

(三)寓教于乐

科普教育设计活动需以“爱”作为活动原则。活动环节和内容的设计必须让孩子的学习激情具有生命力――让教育和生命一起成长。在教、学与习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对科普知识的热爱,并且促进孩子间的合作与关怀,互动和交流,以及博物馆与青少年间的交流与提升。

(四)活动具有连贯性,知识具有系统性和延伸性

青少年通过博物馆举行的科普教育活动,不仅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给了他们,而且能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扩展和延伸。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博物馆要进行有效的讲解和引导,不仅能促进他们对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有选择的吸收,而且在活动互动过程中还能促进青少年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

二、博物馆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发和运用

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形式应是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形式是由内容决定的。只有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吸引不同兴趣、不同年龄结构的青少年踊跃参加。根据活动形式的内在相似性,可以把科普活动分成五大类:一是会议类(主题班会、队会、团会等);二是传授类(专题报告、讲座、游艺等);三是实践类(参观、考察、调查、访问、实验等);四是竞技类(竞赛、评比、操作等);五是宣传类(演讲、展示、辩论、传播等)。

下面,笔者以中国铁道博物馆为例,举例论述博物馆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发和运用。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学习特点,中国铁道博物馆科普教育团队以“铁路、火车”为主线,成功开展了周边社区、学校等各类青少年参与互动式的系列科普教学活动。

(一)“今天我来当动车组司机”主题科教体验活动

“今天我来当火车司机”属于会议类科普教育活动,其目的在于激发孩子的科学探究兴趣,通过他们亲自参与操作演示活动,亲身在一个模拟的场景中扮演一个角色,主动地了解现代化铁路的科技知识。

(二)“铁路藏宝图”主题科教体验活动

(三)“动手拼装小火车”主题科教体验活动

(四)“铁路趣味乐园”主题科教体验活动

(五)“探索.火车”主题科教体验活动

此外,博物馆还可以整合学校教育的有效资源,走出博物馆,举办校外儿童课堂、例如中国铁道博物馆在2011年举行的“科普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以“弘扬铁路文化,践行北京精神”为主题,根据不同的需要将不同的展览内容制作成幻灯片,配合专业有趣的讲解,在中小学巡回讲解。同时,利用“国际博物馆日”、“北京科技周”和学生寒暑假期,有针对性地举办主题参观、知识讲座等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做一些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小火车模型”,这些生动逼真的机车模型设备齐全,灯光设备完善,有的模型通电后随着道岔转动,还能前后不停的走到各条轨道线路上,使孩子们在博物馆中实现与火车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也让孩子感到非常新奇。在游戏的互动和欢笑中,孩子们逐渐熟悉和了解铁路,学到了许多书本上难以获得的科技知识。

三、博物馆青少年科普教学活动开展的重点

(一)活动设计要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二)加强博物馆科普团队的建设,促进活动参与者的共同成长

博物馆是科普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不仅要求科普教育团队成员对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而且要仔细研究和学习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对活动的开展形式以及活动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策划和设计,让“寓教于乐”成为青少年喜欢参与活动的重要原因。

THE END
1.儿童科普知识的重要性有哪些?儿童科普知识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通过学习科普知识,孩子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发掘自身潜力。 总之,儿童科普知识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儿童科普知识的作用,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https://m.51test.net/show/11002860.html
2.美术学院16级清峰前置奖学金评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需要协同发展,将科学普及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实践意义。本项目的重点在于研究空气动力学原理的主要知识点及其特点并进行可视化表达,探究新媒体交互手段在科普展品中的应用方式,突破现有科普展品的局限性,追求更科学、更有效的科学普及与传播形式。本项目以...https://www.wjx.cn/jq/11325434.aspx
1.亲子育儿如何通过阅读启发孩子科学兴趣?除了增加知识,科普读物的意义还体现在引领少年儿童找到自己的科学兴趣点。“通过阅读《神奇校车——迷失在太阳系》,我对天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份热爱让我走进广州市少年宫天文班,老师带领我们学习天文摄影,制作天文科普视频。”广州市南武中学初三学生谢朗讲述了自己与天文结缘的故事。 https://m.yunnan.cn/system/2024/05/07/033040857.shtml
2.庆六一活动方案(精选18篇)3、对象:本园全体教师、幼儿和家长及协办单位。 4、办法:向每位家长讲解清楚活动的目的意义及活动的规则,取得他们的支持; (二)系列活动 本次“六一”儿童节活动以“全家总动员”、“体味生活,科普之行”、“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的形式来进行。 1、“全家总动员”比赛 ...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108/4021564.html
3.社区儿童活动方案(精选15篇)社区儿童活动方案(精选15篇) 为了确定工作或事情顺利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社区儿童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m.jy135.com/huodongfangan/1260387.html
4.制作科普动画的目的和意义有哪些?科普动画作用在于大大激发学龄前儿童的好奇心以及慢慢挖掘内在的探索精神。足够有趣的动画宣传片能够让这些孩子不自觉产生动脑与动手的冲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信孩子的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关于制作科普动画的目的和意义的相关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对科普动画制作有需求,请随时联系我们【盛大博通】客服进行相关内容...https://www.mgfty.com/donghua/4960.html
5.共享图书活动策划书模板(优秀范文五篇)1、12:30,各班级带好中队标牌和自备的展览工具,按时到达升国旗地点。(不带凳) 2、12:45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意义。营造书市氛围。 3、主持人宣布交流会正式开始。然后广播开始放富有书香氛围的音乐。书市交流开始。售书、购书、换书、说书……开始。 4、各级部拍好本级部的活动过程照片。 5、相关教师要始终在场...https://www.700d.com/fanwen/cehuafangan/671679.html
6.防火安全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6篇)班会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通过主题班会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 2、教给学生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学会冷静地处理各种火灾紧急情况。 班会过程: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火,是一种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力。它的产生在人类进化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类支配了一种自然...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222145026_2426744.html
7.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方案(精选21篇)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1、用经典的智慧,精神,来滋养我们的人生,滋养我们的社会。 2、深遂思想,回归本真。 3、提升心智,体会中国传统思想魅力。 4、贴近自然,完善品质。 四、活动形式: 面向全校师生,活动形式为每人自带《论语》,《道德经》,《黄帝内经》等自我喜欢看的书,同时自备背包,水,面包,水果等食物和坐垫...https://m.yjbys.com/cehuashu/2919818.html
8.创建省级标兵校园校园文化通过3-5年的努力,促使我校校园达到:环境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规章制度齐全、规范、科学,校风、教风、学风体现团结拼搏、和谐文明、以人为本的精神,最终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遵循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http://www.xtylxx.com/cmscontent/559.html
9.科普活动方案范文(精选21篇)“增强环保意识,创建绿色社区”科普宣传活动,以“环保创新,共建文明”为理念,通过环保宣传,环保有奖知识问答,环保游戏,变废为宝的手工品制作等系列活动,培养社区居民的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发挥大家的才华和创造力。 二、活动目的. 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设绿色社区,构造文明社区。 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979663.html
10.科技活动方案(15篇)⑵布置四、五年级学生完成科普小论文。要立足身边的科学来完成实验现象,叙写自己在生活中的独到发现,体裁以科技说明文和小论文为主,字数在500—1500字之间。内容及要求: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学校组织科普小论文竞赛。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fangan/3932602.html
11.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报告优秀(精选15篇)(一)高度重视组织到位。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发动,广泛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使科技创新深入广大师生心中。 (二)制定方案,措施到位。根据班级实际,创新活动形式,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的覆盖面,推动班级经常性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增强科普活动针对性和有效性,精心组织,讲求...https://m.oh100.com/daxue/5505908.html
12.团课教案1(通用12篇)目的:引出主题 “全民健身” 二、科普全民健身的意义和发展 准备:全民健身的意义和发展历史 目的:进行科普,让同学了解全民健身 三、介绍我们身边的健身器材 准备:小区健身器材图片 目的:表明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健身,鼓励大家健身 四、互动 猜一猜小区健身器材的作用 准备:、小区健身器材的图片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2ktgzzs.html
13.科技馆建设意义6篇(全文)“科技实践活动是青少年以小组、班级或学校、校外教育机构等组织名义,围绕某一主题在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或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义的综合性、群体性科技实践活动。”。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上看,科技实践活动应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按国家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奖申报要求,申报者须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20m54ms.html
14.脑瘫儿童作业治疗的目的,你知道么?降科普脑瘫儿童作业治疗的目的,你知道么? 1.什么是作业疗法?作业疗法是针对患儿功能障碍设计专门的作业活动,通过让患儿完成这些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以提高患儿的认知、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能力。 2.作业治疗的作用 精神心理方面: (1)增强独立感,对生活建立起信心。https://www.wfgxph.cn/info/801.html
15.关于举办2019年南宁市兴宁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评比展览的...1.竞赛活动包括: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竞赛、青少年科普剧竞赛、青少年科学DV作品竞赛,以及青少年机器人项目竞赛(此竞赛另行通知)。 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主要有: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科学研究论文、发明创造作品、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创新技术等,按研究领域小学生分为5个领域,中学生分为13个学科...http://www.nnxn.gov.cn/rmtt/kexie1/tzgg_27856/t4151768.html
16.全国科普日的意义和目的意义: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发展,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学素质,已成为持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广泛开展社会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是推进我国科普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大力...https://kepuri.xatzy.com/info/1021/1031.htm
17.公益活动策划方案我们需要明确策划公益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公益活动并非简单的义卖或募捐活动,而是要通过活动来传递社会价值观和推动社会进步。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具有人文关怀意义的,比如关注弱势群体、生态环境保护等等。 2.目标群体 我们需要确定活动的目标群体。公益活动的对象一般是需要帮助的人群,比如残疾人士、儿童、贫困人群等等。确定...https://www.pinda.com/zhichang/cehuashu/48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