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门学前教育思想系列讲座之二《幼稚园课程编制》概论

《幼稚园课程编制》是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理论大师张雪门先生于1929年创编的一部教育理论专著。

他认为幼稚园课程的目标是以社会需要为远景,以儿童个体发展需要为近景的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思想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提倡幼儿教育生活化,幼儿生活教育化。

时至今日,对当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意义。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张雪门大师《幼稚园课程编制》概论要点(有删节)。

-------------------------------

第一章儿童是什么

本章所讨论的问题如下:

1.儿童是不是和空的东西一样?

2.儿童是不是和植物一样?

3.儿童是不是和动物一样?

4.儿童是不是从不完备到完备的一段历程?

5.儿童究竟是什么?

有人把他当做空的东西

儿童和成人一样的有耳朵、嘴巴、眼睛和手足,但成人能够做的事情儿童不能做。这中间好像丢了一件东西。只要把这件东西装到儿童的脑子里去,他的耳、目、嘴巴、手、足便也会和成人一样的能够领略做事。

有人把儿童当做一件机械

持这种观点的人,以为儿童像时钟,只要装上了发条,钟便会走起来了。如果一味的把成人的知识技能装到儿童的脑子里去,是做不成功的;即便勉强做成了,依然是死知识、死技能,对儿童没有益处。

有人把儿童看做一种植物

以为植物从种子发根、抽芽,一直等到长成,全靠在他的环境里吸收阳光、雨露和养分。第一,植物是不动的,所以环境固定而少有变化;第二,植物只有生理的生长而无心理的生长。

也有人将儿童作动物看待

给他戴狗头帽,穿老虎鞋,叫他什么“狗狗”、“猫猫”。儿童不识不知的态度,确实有几分像小动物,从吸收环境的材料以维持生活构造经验来看,更和动物相仿佛。各种动物,莫不以先天的能力做基础,学习不过是其辅助品。

更有人以为儿童起初

能力经验都很缺乏

持这种看法的人,容易有两种错误:

第一,准备将来而忽略现在。不知道儿童生长的历程各时期的生理心理是不同的,其所需要的不给,所不需要的反勉强给他,是什么道理?

第二,抹杀儿童的特长。人生的生长,不但是求进步,同时还须维持与保存。教育者不但不应该把现在看作“不完备”,而且要想法使之继续维持。

儿童是生长的有机体

儿童的全部生活是生长的一段,他用自己当时的生理与心理,与其当时的环境相接触,因而发生交互的反应,懂得逐渐生长,以完成这一时期的生命,维持已有的生长,继续将来的生长这才是儿童的本体。

---------

第二章生长与经验

1.经验由何而来?

2.经验的性质如何?

3.经验的历程如何?

4.经验改造的原因?

5.人和经验的关系,最好的哪一种,最坏的哪种?

儿童因心身与环境交互反应的结果而生长,在这种生长历程中所获得的是经验。譬如婴儿饿了,发声啼哭,母亲就把他抱在怀中,用乳头塞进他的嘴里。婴儿既感到了乳房的温柔,又觉得乳汁的甜美,就不哭了,就慢慢地睡熟了。这些关系在婴儿所获得的都是经验。

经验的性质

经验的性质有三:一、认识;二、知识;三、技能。这三种的性质,不一定同时获得。譬如上例的婴儿,他虽有吸乳的技能,但井不认识这是叫做乳汁、乳头、嘴和舌等名称,更不知道为什么要吸乳的理由(知识)。儿童多半先有了认识,而后才有知识与技能。

经验的历程

第一步是搜求经验。如果应用经验性质的名称,那“是什么”就是认识,“为什么”就是知识,“怎样做”就是技能。人因为有好奇心的心理,所以会时时去求经验。搜求的方法,最有用的是采取有意的试验。

第二步是构成经验。人得到了一种新经验,他的感官和神经中枢已发生了一次联合作用。所以经验的第二步,在于能够构成,把许多得到的经验,循着次序,有条不紊地整理起来,形成了整个的经验。

第三步是改造经验。人虽然有了些经验,可是有时环境的刺激,于是不得不改造经验。如果以简单的环境做例子,那动物也能改造经验;如果应付复杂的环境,那动物就不配。不过新经验也不是从空中获得的,其基础仍旧由于旧经验。

经验的改造

经验要改造的原因:一种因为环境变了,要想适应环境,就不得不唤起心身的反应;另一种因为心身变了,要想创造新环境,以适应自己的心身。

第三章自然经验与课程

1.自然经验和人为经验有什么分别?

2.自然经验有什么缺点?

3.课程是属于哪一种经验?

经验的定义

经验,本是人类生长的产物,也是人类生长的基础。儿童因搜求经验,而构成经验,复由旧经验,而改造新经验;于是其个体生长上逐日进于健全活泼之境。

经验的范围

(一)自然经验。无目的无定时,也无一定的地方,随衣食住行的自然变化所获得的经验;这种经验,在生长上是堆积的经验。

(二)人为经验。有目的,有定时,有定地,且按一定的步骤所获得的经验;这种经验,在生长上是有机的经验。

自然经验的劣点

(一)经验的零碎不全。记得有一个故事里,两个儿童争论镜子,一个说是木板做的,一个说是玻璃做的。因为他们的经验,各人只见到了一面的缘故。

(二)紊乱散漫而没有系统。自然经验的范围既这样狭隘,更无所谓整理,所以认识上都是东、西摸不清楚,系统上当然东凑西凑,更弄得手忙脚乱了。

(三)其获得也太不经济。自然经验的获得,大半由于试验错误法,有时或出于模仿。世界上只有盲人跑瞎路,万事全凭幸获。

(四)仅足以对付简单的环境。科学发明以后,交通便利,一地方的环境常受他地方的变化而改变;更因交互的反应,其变化有非事前可以预料;如果仅以有限的固定的经验,去应付这种万变的潮流,是没有不失败的。

课程的经验属性

我们明白了自然经验的劣点,就当设法助天然的作用,而增加其效率,这种具体的历程,在学校里说叫做课程。

第四章课程的标准

1.课程之意义与目的?

2.课程为什么要顾到儿童的需要?

3.课程为什么要顾到社会的意义?

4.课程为什么要在儿童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料?

5.课程为什么要顾到社会的重要?

6.课程为什么还要顾到儿童的冲动习惯和态度?

课程的意义

课程是什么?课程是经验,是人生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有组织的调制,凭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儿童的反应和活动。

课程的目的

(一)满足儿童心身的需求;

(二)养成“扩充经验”的方法与习惯;

(三)使之有系统的组织。

课程的标准

要达到课程的这些目的,须根据几种标准:

(一)应适合于儿童的需要。当进幼稚园年龄的儿童,最喜欢模仿,如家庭里的事务、商店里买卖、工场里建筑、喜欢一样便想模仿一样。所以把这些材料编入课程,定能适合他们的兴趣。如秋千轮车、摇船、大积木和各种的感觉游戏,都适合于那时儿童生理上的需要,最应设法利用。

(二)应顾到社会生活的意义。个人不能离开了社会单独生长,所以社会生活的意义也非凡的重要,社会上有许多生活必需的东西,不是一个人生来具备的;譬如文字和数的观念,剪纸穿衣的技能,以及饮食、起居、风俗等,全是在课程中应有的材料。

(三)应在儿童的环境里搜集材料。课程固需要注意到社会生活的意义,但决不可凭着成人主观的意见。成人编制的课程,若愈广博,愈有系统,实在更引不起儿童的反应。

(四)应顾到社会生活的重要。课程固然是实现现在,但并不是放弃将来,更须顾虑到将来广大的社会。譬如儿童游戏时,随意拿别人的东西,玩过了又不知道整理。所以编课程时,就应该想到什么是社会趋势中所许的,什么是在社会趋势中要失败的,都不能不加一番考虑。

(五)应道及一切冲动习惯态度。儿童日常生活所含的兴趣情感和欲发为动作的冲动,虽然属于暂时的,总应该设法使之发表。譬如年幼的儿童们很喜欢动物的行动、天上的云彩……常对着发生很奇妙很神幻的感想,应用故事、游戏等去鼓舞他们,使之一天比一天的发展。

第五章课程组织法

2.课程为什么要经过行为的活动?

3.幼稚园课程的特点何在?

4.课程为什么要预定?

5.课程为什么要活用?

(一)从接触自然物和自然现象而得到的;

(二)从接触人事界而得到的;

(三)从和人类智慧所产生的文化相接触而得来的。

课程与行为反应

所谓行为的反应,如口头发表、手工、图画、唱歌、表演、游戏等都是。课程未经行为的活动,其所得到的经验,不过是表面的机械的,决不是有机的融化。

课程的特点

我们如果将儿童和课程打成一片,便不能不注意下列的几种事情:

(一)感官宜多种联络:儿童感官的联络愈多,其所得到的印象愈深刻,愈明确。古人教小孩子,说:“读书有三:口到,目到,心到。”譬如唱一首歌,口里唱着歌词,耳朵听着琴声的节拍,两只手两只脚表演各种的姿势,眼睛彼此地看来看去,心里充满了快乐的情绪,当然比古人又联络得多,但尚须时常留心。

(二)动作宜反复:从一次行为所得到的经验是脆弱的,反复练习才是坚固感官和神经中枢结合的唯一办法。等到感官和神经中枢接合以后,意识便不十分强盛,行为上又成了一种习惯的动作。课程到此,方可算有机的融化。

(三)更宜注意于感情和智能方面:习惯含有三种特性:1.运动;2.感情;3.智能。运动属于外的,其用易见。至于智能或感情方面,不能从外面看出,所以更应加以重视。

THE END
1.孩子做手工的好处多到数不清!你知道吗...来自阿宝有点甜你知道吗?当孩子沉浸在手工的世界里,他们的小脑袋瓜可不仅仅是在玩,而是在悄悄地开启智慧的大门。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们成长的见证。?动手能力UP:手工活动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的小手变得更加灵活。从简单的剪纸到复杂的模型制作,每一步都是对精细动作的挑战和提升。https://weibo.com/6031302315/OEn2d7jhq
2.幼儿园手工制作的意义是什么?【导语】幼儿园手工制作是指在幼儿园中,由老师或幼儿自己动手,利用各种材料和工具,经过创意和手工制作,创造出具有一定形状、色彩和功能的工艺品或小物件。那么,幼儿园手工制作的意义是什么?今天?无忧考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欢迎大家的查阅。 幼儿园手工制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https://m.51test.net/show/10992423.html
3.幼儿手工训练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实验与研究(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智慧的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这说明了动手的重要性,因为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手指小肌肉群还没有发育成熟,有些动作还不够灵活,通过手工训练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对...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1207/15/20840068_431056917.shtml
1.身心共融灵魂深处手工艺品制作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角色艺术教育定义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教授技巧和技能,它更是一种文化和审美的传承。它通过创造性活动,如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表达他们的情感、想法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手工艺品制作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 https://www.byyonno.cn/yi-shu-zhan-lan/438503.html
2.教师手工制作的好处有哪些教师手工制作在教育教学中具有多方面的好处。通过手工制作,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动脑,思考如何将材料组合在一起,如何解决问题等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师手工制作还有哪些好处呢 教师手工制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http://www.etxzz.com/sgzz/q36339.html
3.手工艺品心手相连传统工艺对现代儿童创意工作坊的启发在艺术教育中,“起名”不仅仅是给事物贴上标签,更是一种深层次的探索与理解。传统工艺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独特的技法、材料和审美价值,对于现代儿童创意工作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艺术教育起名”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通过传统工艺来激发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并培养他们的手工技能。 https://www.7x2ueqkc3q.cn/yi-shu-jiao-yu/379397.html
4.自制儿童闹钟:简单步骤,让孩子爱上早起!!这部分需要细心和耐心,按照闹钟机芯的说明书来组装。孩子可以参与装饰部分,挑选钟面图案和装饰品。记住安全第一,小心使用螺丝刀! 这类儿童闹钟虽然更精准,但更复杂,不适合低龄儿童独立操作! 别忘了!制作儿童闹钟的目的和意义 制作儿童闹钟本身就不是为了追求精准的报时,而是为了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时间观念。https://www.shicehao.com/k20241112060707edf3bj.html
5.手工活动方案通用15篇目的:将对戏曲脸谱的了解拓展到戏曲故事中,并由此发展,让学生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社会,去了解戏曲脸谱及各个剧种的发展情况。 过程:查找戏曲中或背后的故事 手工活动方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撕、粘贴等方法制作相框。 2、培养幼儿对纸工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https://www.cnfla.com/huodongfangan/3111656.html
6.青少年手工活动方案(通用15篇)为了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活动的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活动的目的或者意义。那么问题来了,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少年手工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少年手工活动方案 1 ...https://www.unjs.com/huodongfangan/202206/5187232.html
7.亲子手工制作枫叶小夜灯活动方案一、 活动背景、目的与意义 秋季掉落满地的树叶,通常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手工材料之一。我们可以用它们做树叶贴画,或是直接在上面画画等,本次活动我们的任务主要是把树叶做成灯具。活动的意义是培养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收集使用过的玻璃罐,可以让小朋友感受废物利用的妙处。 https://www.22v.cn/26446.html
8.慈善公益活动策划方案通用公益活动策划书由学院的学生会的办公室下发开展这次活动的通知,宣传部将广告部所做的海报贴在各个宿舍内,并派人在公共宣传场所设置站台,分发传单,向同学详细介绍活动的背景,目的(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活动)以及意义。 2.报名参加: 在各班上同学接到通知后,自己愿意参加的`,到学院办公室报名参加(报名参加的人数不超过50人)。并...https://m.lipuedu.cn/infos/92987.html
9.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造型这个概念具有广泛含义,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是指运用绘画以及泥塑、拓印、拼贴等手工制作的手段和方法,表现视觉形象的活动。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要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程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不同的学习需求,采用有针对性...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10.手工活动策划书手工活动策划书10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举办此次会展活动,既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因为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智能基础,与手工活动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一种低碳的生活理念,已经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存在了,然而手工就是低碳一种很好的解释者,手工不仅充满了创造精神,形象...https://www.yjbys.com/cehuashu/3910819.html
11.创意手工活动策划(12篇)创意手工活动策划8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通过举办此次会展活动,既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平台。因为大学生具有较好的空间智能基础,与手工活动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一种低碳的生活理念,已经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存在了,然而手工就是低碳一种很好的解释者,手工不仅充满了创造精神,形象...https://www.yuwenmi.com/fanwen/huodongcehua/3946140.html
12.手工活动方案(通用1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工活动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手工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我校专门组...https://www.oh100.com/a/202305/6730949.html
13.儿童手工教案范文13篇(全文)儿童手工教案范文(精选13篇) 儿童手工教案 第1篇 第一章纸艺造型手工制作 教学重点: 纸艺造型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纸艺造型的制作方法 教学目的: 通过的学习,了解手工的制作技法以及不同材料的处理方法,使学生能灵活应并根据不同的教学场景能设计制作不同的纸质作品。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byahelx.html
14.手工活动方案(精选15篇)手工活动方案(精选15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工活动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https://www.qunzou.com/huodongfangan/729807.html
15.手工制作主题活动方案(精选21篇)一、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动手制作环保手工作品,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可以再利用,懂得废物利用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形式: 学生自已制作,自已参与。可以是个人制作作品,也可以是小组或团体制作作品。 https://m.ruiwen.com/word/sgzhizuozhutihuodongfangan.html
16.儿童手工制作大全简单废旧物品做手工接亲网儿童手工制作大全简单 废旧物品做手工 对于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很多小朋友们是十分期待的,因为在这一天小朋友们都可以放假和爸爸妈妈们一起玩耍,当然了也会收到老师们亲手制作的礼物。关于六一儿童节手工礼物制作的过程,如果是可以和小朋友们一起完成的话,那么将会是更加有意义的,所以老师们可以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来...https://www.jieqinwang.com/baike/127944.html
17.学前教育论文开题报告(10篇)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材料作为学前儿童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石,它的提供对幼儿认知能力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代科学教育观曾指出科学知识、科学道理、科学奥秘、科学魅力的真正源泉不在书本,而在于大自然中。可见,生活材料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研究的目的为: ...https://m.wenshubang.com/xueqianjiaoyubiyelunwen/2451989.html
18....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是在教师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幼儿通过对工具材料...所谓解释是指探究一件美术作品所蕴酒的意义。 对 错 答案是:错 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 对 错 答案是:对 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对 错 答案是: 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https://blog.csdn.net/diandast/article/details/138721473
19.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意义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因此,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上的“脱节“现象,我们幼儿园大班组让幼儿在大班阶段,开展一些相适宜的活动,让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有良好的过渡,同时也让家长积极参与活动,了解活动的目的和意义,真正通过家园配合,帮助孩子完成人生中关键的过程。http://baby.101.com/news/09292019/004136518.shtml
20.心理降活动主题方案(通用20篇)2、中队长讲这次班会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和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那些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体现出了对学生的尊...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101090641_2180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