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针灸推拿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二、毕业实习准入制度的构建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将针灸推拿学院2009级针灸推拿学专业本科生10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各50人。实验组经过培训后考核,对照组组未进行培训直接考核。

2.培训、考核方法及内容

培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推拿学和职业素养共8部分内容,共计用50学时,聘请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专题培训。

对带教老师进行三期培训,分别对带教学生学习情况、在校技能掌握和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学生在临床应掌握的疾病具体到每个疾病都要求掌握什么,病例讲解要求范围和深度,并要求带教老师培训结束后编写每个科室实习学生学习指南,里面详细记录各个科室要求学生掌握内容及临床操作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编辑整理成内部资料,学生进入该科室实习时发给学生,出科考试时以此为依据考核学生临床能力。

3.问卷调查

进入实习6个月后在实习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准入制能否促使你们复习学过的中医针灸推拿基础知识,实习前的培训和考核是否能够提高你们的临床动手能力,经过准入制培训和考核后在实习中能否适应临床工作;对带教老师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你认为经过实习准入制后的学生和往届学生相比临床动手能力如何,你认为经过实习准入制后的学生医学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的如何,你是否愿意带经历过实习准入制培训考核的实习生等内容。

4.统计学分析

将学生考试成绩用excel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据经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样本均数采用方差分析,以P

四、结果

1.两组笔试和临床操作考核成绩

考核结果的分析通过上述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四项考试的培训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成绩,证明培训是有效的,是可行的,可以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为检测实习准入机制的效果,2013年12月在我院的教学实习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针对我院实行实习准入制的2009级针灸推拿本科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带教老师和实习学生,收到带教老师有效问卷75份,学生有效问卷95份。调查结果显示:91.58%的学生表示准入制能促使他们进行基础知识的重温,94.74%的学生认为准入制模式更能提高自身临床技能水平,89.33%的学生表示经过准入制考核后他们在实习中能很自信并一周左右就能适应临床;88%的带教老师认为经过实习准入制后的学生和往届学生相比临床动手能力更强。84%的临床带教老师认为经过实习准入制后的学生医学理论基础更扎实,94.66%的带教老师更愿意带经历过实习准入制培训考核的实习生。调查发现,实行实习准入制是让实习学生受益、临床带教老师满意的临床实习保证措施。

五、讨论

1.现实意义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培养应用型、创新型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教育的核心问题,针灸推拿学专业是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专业,我们认为建立毕业实习准入机制有助于让学生更重视毕业实习,以更好的状态进入临床。实习准入机制的培训和考核,能够减少学生对于针灸推拿学理论知识的遗忘,强化临床技能熟悉程度,帮助学生增加信心奠定基础更好地适应临床。在现有医疗环境下,实习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才能在临床实习中得到患者、医生和带教老师的信任和认可,才能获得更多的动手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临床技能。

2.展望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文绍敦.加强中医系学生针灸实习的建议[J].甘肃中医,1991(1).

关键词:中医推拿学科;内涵与外延;理论探讨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推拿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广西省卫生厅重点建设学科,在之后2年多的学科建设工作中,该学科学术研究人员对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不断地探讨和分析,现将其整理如下,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学科建设及弄清与界定某一学科内涵与外延的重要意义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分类,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学科建设是以加速学术发展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集结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统筹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共享,使之发挥更大效益[1]。可见,学科建设是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学术发展的切入点,又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医药院校的附属医疗机构来说,学科建设对临床医疗能起到龙头作用,是中医药学术创新与学术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医药行业所提倡的“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一步也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对学科进行定位,即对该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明确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产生清晰的学科建设思路,逐步形成本学科特色和优势[2]。

2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

3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

4结语

从根本上讲,中医药学各学科的学科建设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医药学术研究活动获得最大的绩效值。通过对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简要探析,可以回答中医推拿学科建设中所遇到的“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等核心问题,实现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效益最大化。一门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不断提高,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也会发生变化和不断向前发展,中医推拿学科亦是如此。让我们科学地把握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把该学科的学科建设推上新的平台,为中医推拿学科的学术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1]田振国,柳越冬.中医肛肠学科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药学刊,2005,23(3):430-442.

[2]蔡宝昌,丁安伟,李伟东.中药制药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69-71.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分数线汇总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录取查询信息汇总

关键词:针灸推拿专业;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五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在江苏省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后已取得较大成功,并得到了教育部认可,认为其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明确了高职培养思路,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且能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极大地发展了地方经济,故鼓励地方发展五年制高职。笔者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和教学工作多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发现要及时对高职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新定位和思考,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率。本文从以下方面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重新明确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2突显五年制高职特色

五年制高职生在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前就学习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正符合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突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立足本行业,改变教学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专业特色:(1)体现中医学特色。加强中医基本理论教育,强化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教学,强化学生专业思想,激发学习热情。(2)体现职业教育特色。职业教育强调学生动手能力,不要求学生掌握高深的医学理论,而要求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学生在校的后3年,我们将培养重心放在实践技能训练上,从点穴到推拿手法的基本训练,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

3重新设置课程体系

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应加大课程体系改革力度,公共课开设要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教学要为就业服务,要学有所用,压缩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专业课设置应以中医基本理论和针灸推拿课程为主,减少西医课程。

3.1专业课调整

专业课分为医学基础课和针灸推拿专业课两部分。高职教育根据劳动力市场实际需要而培养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中心。根据目前就业实际情况,五年制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应培养保健康复型人才,属于第一、第三医学范畴,即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故医学基础课轻西医、重中医,应减少临床课程,尤其是西医临床课程。在中医方面可开设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药学、方剂学、中医骨伤课程等,减去中医内科学课程,因为该课程大部分学生听不懂,且今后几乎用不上。西医方面可开设解剖学、疾病基础、社区医学、老年医学、护理学等课程。我们增加了护理学等课程,因为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定位为第一、第三医学,故学生必须懂得一些护理常识。针灸推拿专业课程应重推拿、轻针灸,因为临床上对针灸医师要求特别高,要内、外、妇、儿科样样精通,至少要针灸推拿专业本科毕业生才能胜任;故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只开设经络腧穴学、针灸治疗学、针法灸法学,无需开设针灸各家学说、针灸医籍选、实验针灸学等课程。推拿学应作为重点,可开设气功学、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小儿推拿学、足疗学、保健推拿课程,同时增加理疗学和中医康复学课程。

3.2公共基础课调整

公共基础课分为政治基础课和应用基础课两部分。笔者认为中医是一种古代文化,要想学好中医必须先了解中国古代历史,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中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政治基础课部分可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学,同时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开展医学心理学、法律学课程。在应用基础课部分,结合针灸推拿专业特点,减掉数学、物理、化学课程,同时保留语文、医古文、计算机和英语课程。

5建议增加针灸推拿技师证书

为顺应当前形势发展,五年制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就业岗位要进行调整,由原来主要面向医疗机构、其次面向康复保健场所改为主要面向康复保健和休闲场所、其次面向医疗机构,各职业岗位要求并不一样。

5.1医疗机构职业岗位要求

该职业岗位对医学知识要求最高,学生需要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才能从事针灸推拿临床工作。此外,该岗位对学生所学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也很高,必须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取穴原则和方法,熟练针刺和推拿手法,同时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

该职业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包括针灸推拿足疗、医疗器械和药品推销等。所对应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包括掌握一定中医基础知识,掌握慢性病及老年性疾病保健和康复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的辨证论治、取穴原则和方法,熟练针刺和推拿手法,同时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5.3休闲场所职业岗位要求

该职业岗位所对应的工作任务主要为推拿工作。所对应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包括掌握推拿手法,熟悉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慢性病和老年性疾病保健康复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关爱精神。现在的五年制高职生很少能通过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故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没有资格进入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只能到康复保健场所和休闲场所工作。目前只能取得保健按摩师证,但该证书较容易取得,没有全国统一考试标准,门槛很低,故含金量不高。因此,笔者建议增加针灸推拿技师证书,要求比执业医师低、但比保健按摩师高,且全国统一考试,以适应五年制高职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就业需要。

6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

关键词:PBL教学法新设专业中医实训课经络腧穴学中国功夫

目前,许多高校都将提高办学水平的着眼点放在“学科交叉,特色突破”方面,以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培养特色型复合人才[1]。从2009年开始,我校也与登封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联合,开创性的开办了针灸推拿学(中国功夫方向)专业,充分体现了区域办学的优势。然而,新专业的开办,也伴随着许多问题和矛盾的出现。因此,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就成为了实现教学内容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

PBL教学法作为西方教育发达国家的主流教学模式[2~3],即Problem-BasedLearning,是“基于问题式学习”或“问题导向学习”的自主学习模式,是倡导让学生通过自学、研究、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4]。因此,在以往开展PBL教学法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在新设专业――针灸推拿专业(中国功夫方向)的《经络腧穴学》(《针灸学基础》)实训课中,开展了PBL教学法并进行研究,以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1实施方案

1.1研究对象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2009级针灸推拿专业(中国功夫方向)班,61人。

1.2研究内容

研究PBL教学法在《经络腧穴学》(《针灸学基础》)实训课中的应用,并对应用情况及成绩进行评价。

1.3研究方法

1.3.1分组

参照以往经验,根据教务处有关实验分组的规定,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将本班61人分为2组,实验组37人,作为PBL教学法组,对照组24人,实施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内再随机分成7个PBL学习讨论小组,每组人数5~6人。

1.3.2主要的教学步骤

(1)前期准备工作。

遵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经络腧穴学》的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涵盖全部实训课章节(18学时),包括基本教学内容:腧穴的定位方法、点穴认经(十四经与十四经穴)。

传统教学法组:课前提示学生做好预习,了解课堂即将讲解的章节、内容。

(2)课堂教学实施的主要环节。

PBL教学法组:①学生演示并讲解经络的循行和腧穴的分布;②学生们分组对教学内容进行讨论;③学生总结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和得失;④教师总结评价本堂课。其中每个小组分别选1名同学做中心发言演示,其他同学指导和补充,全体师生共同参加讨论,自由发言,讨论主持人由同学轮流担任并负责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最后由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和修正,并对演示学生的表现进行客观的鼓励性评价。

传统教学法组:课堂以教师讲授、演示为主,并将重点、难点作详细讲授。教师教授结束,由学生自行对本次课内容进行练习。

1.4教学效果评价

两组均分为形成性成绩和终末性成绩两部分进行评价。形成性成绩(40分制)来自每次实训课教学内容结束后的考核,为实践技能考核。评价环节主要包括对腧穴定位的掌握、各种取穴方法的运用、腧穴定取位置的准确性、腧穴定位的意义和应用、经络的循行情况等。终末性成绩(100分制)来自期末考试成绩。

1.5统计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形成性成绩比较(见表1)

2.2终末性成绩比较(见表2)

3结论

PBL教学法组与传统教学法组相比,形成性成绩、终末性成绩均P

4讨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学科、新专业的开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学科交叉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推动了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然而,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和矛盾的出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新专业教育模式的矛盾、课程不能完全兼容的矛盾、教学资源整合利用障碍的矛盾等[5]。这些矛盾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表现形式就是教学任务量大而课时量缩减,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教学质量。

我校对新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是对综合性大学的教学计划照搬照抄或者简单修改,也不是对我校原来的优势专业课程的拼凑,而是在开设的同时改接教学方法,将教学的重点由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如此以来,一则避免了新开课程的门类、数量众多繁杂;再则避免了课程相互间的耦合不够[6],不能形成优化组合,反而会偏离培养目标的现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我校新开设的针灸推拿学(中国功夫方向)专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汉语国际推广项目,以针灸推拿学教育和英语语言训练为基础,以少林武术和太极拳为载体,实施“针灸推拿+中国功夫+英语”的套餐式教学模式,目标是培养“精针推、通功夫、懂英语”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经络腧穴学》作为针灸推拿专业课中的主干课程,不仅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中医针灸及科研人才的必修课,而且该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7]。其实训课程部分直观性、实践性、科研性及综合性较强,决定了它在针灸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近年来研究表明,PBL教学法符合更新教学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探索性、主动性,更加具有问题性和参与性,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灌输式教学法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既解决了新开设专业知识版块增加和课时减少的矛盾,又解决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扩大信息量、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课时消减的矛盾[8]。这一教学方法在我校新开设的针灸推拿学(中国功夫方向)专业的引入,再次证明了这一教学观念与方法的优越性。

本研究中,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引入了形成性成绩。形成性成绩作为期末课程成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更重视平时学习,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进自主学习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9]。

参考文献

[1]赵伶俐,潘莉.发展交叉学科:21世纪高等学校创新的主题和难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4):39-41.

[2]LohfeldL,NevilleA,NormanG.PBLinundergraduatemedicaleducation:aqualitativestudyoftheviewsofCanadianresidents[J].AdvHealthSciEducTheoryPract,2005,10(3):189-214.

[3]PriceKJ,EijsPW,BoshuizenHPetal.Generalcompetenciesofproblem-basedlearning(PBL)andnon-PBLgraduates[J].MedEduc,2005,39(4):394-401.

[4]崔炳权,何震宇,王庆华,等.PBL教学法的研究综述和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7):105,118.

[5]吴绪平,王述菊,陈邦国,等.试议《经络腧穴学》的实践教学改革[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1):63.

[6]夏明,管婧婧.关于在高等中医院校建设食品专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4):274-276.

[7]王卫,魏连海,孟向文.《经络腧穴学》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体会[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7(4):274-275.

关键词:护理专业;推拿学;教学

推拿是我国中医特色疗法之一,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是治疗疾病、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皮肤美容的方法之一。为适应学生社会就业需求,我校在护理专业开设推拿学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中医推拿的基本技能和养生保健的知识,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为护理对象服务。但由于课程和专业的特殊性,学校安排的教学课时有限。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和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加强操作技能训练

中专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推拿学课时少,而推拿学所包含的教学内容丰富。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推拿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这门学科的特点及临床优势,教会学生在护理疾病中融进所需的推拿治疗。笔者没有按大纲的章节顺序讲授,而是重点突出常用手法、常见疾病的讲授与操作技能的训练。教学方法采取“讲授—示范—指导练习”的步骤,删除理论课中的重复内容。推拿学除与其他学科有共性外,还有鲜明的“多动、多实践”的特点,若只在理论上熟悉,则难以掌握操作。笔者大胆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实践课比例,将手法练习及临床程序化操作作为教学的重点。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

(一)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语言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重要工具,任何教学仪器都不能代替。如讲推拿的注意事项“推拿医生要经常修剪指甲,不涂指甲油”,教师用风趣的语言加手式、表情及眼神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理论讲授的枯燥无味。

(二)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师生间要积极互动,如讲到挤压类手法时,恰巧同学A膈肌痉挛,此时教师立即让同学B用刚学过的“按法”为同学A挤压“翳风”穴,疗效立竿见影,并及时展开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

(三)理论讲授与手法演示相结合,学生理解更深刻推拿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践相当紧密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重讲授与手法演示相结合。教师边讲授动作要求与技巧,边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示范让学生认真地观摩,提升学生对手法的理解与掌握。

(四)自编手法口诀,熟记操作要领

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易记忆的口诀,如一指禅推法的动作要领在于能沉肩、垂肘、悬腕。操作中,上肢这种特殊姿势往往使初学手法者感到别扭,不易记忆。笔者便把定义与动作要领编成口诀:沉肩、垂肘、腕端平、指吸定;行如直线,摆动均匀;捺劲大(向外的力),回劲小(内收的力)等。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手法直观效果

视听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推拿手法的操作过程仅仅通过讲授、板书不够形象和直观。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把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无法观察的现象和真实情景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多角度理解手法,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习效率。

(六)加强课外训练,提高操作技能

三、注重推拿功法练习,提高手法操作的持久性

四、注重推拿手法检查,改革考试方法

推拿属中医临床技能课,传统的理论考试方法不能科学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笔者确立学生期末成绩构成是:平时成绩20分(作业10分,学习态度5分,提问5分),理论考试30分,手法技能考试50分(沙袋操作20分,人体操作30分)。其中,手法技能考核以抽签的方式进行,通常沙袋考核4~6人为一组,人体操作2人为一组,学生按照抽签顺序及要求进行考核,按照手法技能评价标准,主考教师根据学生手法操作的动作要领、操作熟练程度等进行评分。总之,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得知,以上的教学改革与尝试使中专护理推拿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推拿学成为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实践证明,只要在教学中勇于改革探索,就能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取得成效。

海南医学院

0201临床医学

60

194

62

0202药学

20

101

0203医学检验

10

170

0204护理学

166

0205医学影像学

11

0206针灸推拿学

179

0207口腔医学

关键词推拿方法脊柱推拿,中国式研究

中国脊柱推拿手法是由中医按摩手法衍化而来,其理论基础源于中医基础理论。中国推拿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秦汉时期,推拿已普遍使用。宋代时的按摩疗法主要用于骨伤科和小儿科病证的治疗,这孕育了后世推拿学中正骨推拿与小儿推拿的学科分化。明代是中国推拿发展史上的第二个盛世。我们今天采用的"推拿",这一学科名称,正是这一时期首先提出来的。脊柱推拿手法的使用散布于中医各科。在手法术式与治疗风格上,往往带有明显的地域和人文提出了脊柱旋转手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如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等病变。但目前中国的脊柱推拿手法治疗者尚无自己单独的学术团体,只是分散于中医推拿按摩、康复、理疗等学术团体之中。1979年7月在上海首次召开全国性的推拿学术经验交流会。全国27个省市108名代表参加。脊柱推拿事业在全国逐步得到发展。

1出版物及院校

1.3院校1956年,中国上海开办了第一届推拿训练班。其中教授的脊柱推拿手法包括颈腰椎的扳法和拔伸法等。1958年又成立了上海推拿门诊部;同年,又开了设了推拿专科学校。1974年上海中医学院首先成立针推骨伤系,后又专设推拿系。而后其他一些中医院校相继开设推拿专业。1987年中国成立推拿学会[4]。国内外学术交流逐渐开展。推拿系学生在全面学习中医的基础上,专门教授推拿技艺,但脊柱推拿手法没有从一般的推拿按摩手法中分化出来,而形成单独的推拿手法。另外,全国的中医院有不少设有推拿科,专门从事推拿治疗工作,其中也包括脊柱推拿,也是培养推拿人员的一个基地。

2临床应用脊柱推拿手法在我国使用的相当广泛,有中医骨伤科、推拿科、针灸科、康复科和理疗科等。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治疗的疾病也比较多,主要是颈椎病、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和一些慢性颈腰痛以及一些脊柱源性的内脏疾病等。由于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定义和使用范围及权限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因而,脊柱推拿手法的命名及适应证比较混乱。由于其基础研究相对滞后,一些脊柱推拿的基本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脊柱推拿手法的治疗依据,特别是能否将棘突偏歪做为使用旋转手法的依据等。在临床上使用比较多的是冯天有的脊柱旋转手法、王福根的牵引下斜扳手法[5]和龙层花的垂直牵引下的颈椎复位手法[6]等。这些专家的特点是均为西医出身,然后学习中医推拿手法,根据现代医学知识,不断改进传统的脊柱推拿手法,从而发展和丰富了脊柱推拿手法。中国脊柱推拿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如图)

3基础研究

3.1解剖学主要是集中在腰椎上,观察内容有腰椎旋转和后伸时腰神经根受牵拉及椎板移动情况[7-10]。少数在颈椎。研究颈椎拿手法的安全性和作用机理以及有关脊柱推拿基础理论内容,如:枕大神经、枕小神经、耳大神经和椎动脉的行程及分布特点等[11]和棘突偏歪等问题。

3.3影像学这部分研究集中在颈部,主要是研究颈椎的旋转手法对颈部骨性结构的影响、头颈部旋转及后伸对椎基底动脉血供的影响[18、19]、脑血流图和脑电图等检查及颈椎半脱位的临床意义[20]。

[1]黄帝内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3]俞大方.推拿学.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5

[4]张恩勤.中国推拿.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

[5]王福根.诊治腰椎小关节损伤的体会.人民军医,1980;7:57~5.8

[6]龙层花,等.以正骨推拿为主的治脊疗法治疗冠心病和心律失常及实验研究.按摩与导引1990;(11):9.

[7]章永东,蒋位庄,周卫,等.腰椎后关节系乱症与腰脊神经后内侧支关系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国骨伤1994;7(4):5~7.

[8]郑效文,候晓魁,王毓兴,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后突症的适应症和机制的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4:21~22.

[9]宋献文.中医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理和分析研究.天津医药,1962:8:488~4%.

[10]叶希贤.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探讨.天津医药,1962;2:90~1.

[11]李义凯,钟世镇.颈源性头痛的神经解剖学观察.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6;4(3):56~7.

[12]张显崧,章莹,汪青春,等.扳提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1993;6(4):5~6.

[13]蒋位庄,周卫,李星,等.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病机和生物力学研究.中国骨伤,1994;7(3):5~8.

[14]马达,蒋位庄.脊柱旋转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实验研究.中国骨伤,1994;7(5):7~9.

[15]候晓魁,董凡,戴克戎,等,斜搬时腰椎后部结构的动态观察和生物力学分析.中华骨科杂志,1993;13(1):51~54.

[16]周信文,许世雄,谢志勇,等.中医推拿手法测力分析仪FZ-1型的研制及滚法合力作用点轨迹分析.医用生物力学,1996;11(3):179~183.

[17]LiYikai,ZhuQingAn,ZhongShiZhen.Theeffectofcervicaltractioncombinedwithrotatorymanipulationoncervicalnucleuspulposuspressures.JournalofManipulativeandPhysiologicalTherapeutics,1998;21(2):97~100.

[18]朱定军,李义凯.颈椎旋转时的X线对比观测.中国中医骨伤科,1997;5(4):36~37

关键词:中职;针灸推拿;教学方法;改革

依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中医职业院校要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办学理念。而传统的针灸推拿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纯粹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很快适应工作岗位。为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学生从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变得颇为紧迫。

一、研究意义

二、针灸推拿专业教学现状

目前,针灸推拿专业教学仍然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程设置上,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加上医疗模式的改变,市场需求随之改变,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有了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用人单位继续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对学生进行二次培养,浪费了极大的社会资源。

三、具体研究内容

1.以实用为“导向”

我校选择了各级医院29家,康复机构8家进行调研,得出“以用为本,够用为度,增强实效”的教学方向。对用人单位认为繁杂的、难度较大的、深奥的、与实际运用联系不紧密的理论知识进行简化,注重实践,增强实效,以岗位需求引领教学目标。甚至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方式,全面实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教育新机制,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实现零距离就业。

2.理论学习为“主线”

重实践并非轻理论,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同样重要。针灸推拿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传统医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针灸推拿的学习可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使其感受到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融汇中医精髓,是学习的重中之重。要在底蕴深厚的中医文化中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以规范操作为“要求”

通过对多媒体演示教学、仿真实训系统、实训演示教学的综合应用,将规范操作作为基本要求,将操作规范定为学生必须达到的标准,反复练习,层层推进,逐渐提高,从而提高学生针推手法的临床应用水平,保障治疗效果。

4.教学手段的高度配合

(2)多媒体演示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学生的操作手法,学校建立了实训室,开发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录制规范操作视频,制作了浅显易懂的动态PPT。学校配备了各式先进的针灸模型和仪器,在学习中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经络的循行,“摸到”具体腧穴的位置,“感受到”针刺手法的正确度,尝试各种针灸治疗手段,提高了操作手法的熟练度。

(3)设置情境教学模式。针对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设计患者就诊模式,让学生扮演患者和医生进行教学操作训练。将游戏与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中慢慢学习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进一步收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及临床辨病辩证,然后确立针灸推拿处理措施,选择相应手法。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培养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

(4)实训演示教学。针灸和推拿都是专业技能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为了让学生的操作能力更强,我们实施了“学―做―练”一体化教学模式。“学”就是理论学习和对技术动作的模仿过程;“做”就是教师指导操作,将规范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学生,接下来让学生在操作模型上演练,将手法做对;“练”就是对针灸推拿操作技术的反复训练,最后互相反复操作,直至手法熟练。在此过程中,不仅仅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加增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互相帮助、互相配合的良好品质。

5.开发配套教材

6.客观评价

四、结论

参照我校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发展情况及市场需求,中职针灸推拿教学应当以实用为“导向”,以理论学习为“主线”,规范操作为“要求”,配合多种教学手段相配合,坚持反复训练,实现“学―做―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有上岗、创业的资格保证。这符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实际情况,对针灸推拿事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主题词]椎间盘移位/针灸疗法;推拿疗法;椎间盘/超声检查

DynamicObservationon240CasesofIntervertebralDiskDisplacementTreatedwithAcupMoxibustionandMassagebyBUltrasonography

ChenXiaokai,WuHong,ZhouKeli,etal(HuizhouMunicipalCityProperHospitalofTCM,Guangdong516002)

[Abstract]PurposeToinvestigatetherapeuticeffectsofacupuncture,moxibustionandmassageonintervertebraldiskdisplacement.MethodsBUltrasonographywasusedfordynamicobservationonrelationofchangesoftheboreofvertebralcanalwith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sinthepatientofintervertebraldiskdisplacementtreatedwithacupuncture,moxibustionandmassage.ResultsAllofthethreetherapeies,acupmoxibustion,massageandacupmoxibustioncombinedwithmassage,canmaketheboreofvertebralcanalwideningandchangethelocationbetweentheprotrudentintervertebraldiskandstimulatednerveroots.ConclusionCombinationofacupmoxibustionwithmassagecanincreasethetherapeuticeffect,shortentherapeuticcourseandreducesequela.

[Keywords]IntervertebralDiskDisplacement/acupther;Tuina;IntervertebralDisk/ultrasonogr

在B超下动态观察针灸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管内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变化。并设单纯针灸与单纯推拿2个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按照初诊次序将患者240例随机分为(1)针灸治疗组,(2)推拿治疗组,(3)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组,每组80例。240例中,男102例,女138例;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84岁;病程最短为1天,最长为20年。3组在年龄、病程、病情分布上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P均>0.05。全部病者均在近期内经CT、B超检查,其中单节段突出140例,双节段以上突出100例。L3/L4突出58例,L4/L5突出205例,L5/S1突出77例。

1.2诊断依据[1]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椎侧弯,腰部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病例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且能坚持治疗者。

1.4病例排除标准[2]

(1)排除脊柱炎症性病变,如结核、类风湿、增生性病变。(2)排除脊椎各部位骨折。(3)黄韧带肥厚。(4)干性坐骨神经痛。(5)梨状肌损伤综合征。(6)臀上皮神经损伤。(7)椎管狭窄症,主要指先天发育性或后天继发性椎管狭小。(8)骶髂关节半脱位。(9)纤维变性椎间盘的急性紊乱。(10)尚需与脊髓马尾肿瘤,椎管内静脉丛充血,脊神经根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椎弓裂及脊椎滑脱症等鉴别。(11)不能坚持完成疗程治疗者。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1)针灸组:肾俞、大肠俞均取双侧并根据临床症状疼痛部位选取患侧环跳、委中、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常规消毒后,以28号不锈钢毫针进针,得气后接G6805Ⅰ型电针仪,选用疏密波,寒湿型、阳虚型加温针灸。留针30分钟。30日为一疗程,前10日每天针1次,后20日隔日针1次。

2.2观察项目

240例患者在疗程的前、中、后期分别作B超检查,测得腰椎各段椎管内径的前后径、上下径、左右径距离。疗程结束后观察各段椎管内径的变化,并作统计学处理。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1]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3.2统计方法

t检验和χ2检验。

3.3结果分析

经针灸、推拿、针灸加推拿3种方法分别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疗程完成后,3组患者椎管内径改变情况见表1~6,临床疗效比较见表7。从表1和表2见治疗后前后径及上下径L3/L4、L4/L5、L5/S1段3组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椎间盘突出症又名椎间纤维环破裂症或髓核突出症,多见于20~40岁的青年,多发生在L4~L5之间,其次为L5~S1之间。腰椎间盘突出症易于复发,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痛苦。笔者主要采用针灸结合推拿的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效果。针灸以辨证取穴结合电针和温针。推拿方法则属于临床总结自创,患者主动参予牵引,随时控制牵引力大小,医生同时用适度的力量沿椎体自上向下,再自下向上作按推,将各椎的肌肉、韧带、关节理顺,而非用暴力向下重按或斜扳。患者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完成治疗,疗效可靠。有报道采用B超动态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中医推拿治疗的改变[3~5]。笔者采用B超动态观察针灸、推拿及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情况。治疗前后各组病例均作B超检查,测量出椎管内的前后径、左右径、上下径。结果表明,3组方法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而针灸推拿组要优于针灸组及推拿组。笔者认为针灸推拿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是确切客观的。

5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4:201,203

2徐玉渊.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背腰腿痛.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356

3李志刚.B超检测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分析.中医正骨,1994;(2):25

4杨瑾.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在B超中的超声显像表现.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4;(3):33

骨质疏松从其发病部位及临床症状看,应属于中医学“骨痹”、“骨痿”范畴。其特点是骨量明显减少,尤其是含松质骨成分较多的脊柱、股骨颈和长骨端。形态学改变为骨小梁变细,骨皮质变薄,髓腔增宽。中医学认为主要病因是肾虚,其次是脾虚和痰瘀。西医学多认为是激素代谢和钙吸收不良所致。

肾虚导致骨质疏松引起腰椎生物力学结构改变。骨量减少是OP的特征,骨的力学强度下降是OP本质。腰椎椎体高度下降,且以楔形变为主,说明椎体前缘压缩程度较后缘为重。由于人体重力或受到屈曲应力,使脊柱椎体前侧遭至压应力,其前部受载荷随之增加,向前弯矩增加可导致骨质疏松的椎体前窄后宽的楔形改变。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和骨软化)是退变性腰椎侧弯、挺直的主要原因,因此腰椎前突的恢复比侧弯的矫正更重要。另外椎间盘的退化,使腰椎曲度、骶骨倾斜角和前凸指数明显减小,为了脊柱自身的稳定,造成骨质增生的发生,椎体内的骨小梁变得稀疏。

重建骨骼的生物力学平衡,单纯靠补充钙制剂、激素,或者应用中医中药、针灸等疗法补骨生髓,目前通过临床观察疗效均不理想,与期望疗效相差较多,所以目前针对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没有一个具有中医特色的规范性疗法。

基于上述因素的影响,针对由于原发性骨质疏松造成椎体内部微骨折及骨质量减少,在外部表现为腰痛和腰椎生物力学结构的改变,笔者认为应发挥传统中医学的特色及优势,以针灸补肾为本,结合推拿按摩调整腰椎力学结构,加强腰背肌的力量,缓解腰痛为标,内外兼治,动静结合,远针近推来达到对骨质疏松的整体治疗。针灸补肾多采用背腧穴和原穴,如五脏俞、太溪等穴,经临床观察取得了由于单纯口服钙制剂的效果。同时,人步入老年后,出现五脏六腑经气的逐渐衰退,肾精也随之衰退,造成骨痿。应用隔姜灸或隔附子饼灸,能够温经补肾,益气固精,疏经止痛。

中医临床由于分科的限制及其对于针灸与推拿学科认识的局限,一方面将类似于本病治疗分属于两个科别进行治疗;同时不能将针刺与推拿有机结合应用于同一病人。本方法将针刺与推拿同时应用于骨质疏松肾虚型腰痛疾病,为中医治疗痛症提供了新思路。

现今对于骨质疏松或针刺,或推拿之治疗与研究,基本上是分而为之,方法学上始终未能找到一种能同时发挥两种治法优势的结合点。远针近推疗法,针推并举,促进肾主骨生髓,能够有效地治疗骨质疏松。本法治疗特点是动静结合,推拿-以动为主;针-以静为主,推-以动带静,使远道针感加强;针-以静助动,使局部推拿易行,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互取其长,提高疗效。

综合疗法是现代临床治疗的发展趋势,中医针灸推拿疗法简便、安全、有效、经济,易于中老年患者接受。

我们传统医学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上的,它其中的养生、保健、治病等学问系统而庞大。文科生大都偏于喜好人文、社会科学,同时在高中学习也偏重对历史、文化、哲学等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素养较理工科的学生更接近传统文化,所以文科生离中医并不远。

浅说

中医为何能招文科生,而西医就必须招理科?

在中国古代是没有“中医”这个称呼的,古代书籍中即使有,也大都是指“中等水平的医生”而非特指传统医学。只有到了近代,西方医学传入我国,才开始在国内有了中西医之分。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传统医”“国医”等,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

古时候由于科学水平发展有限,不可能像现在有各种各样的仪器和检测手段能深入到人体内部,人们当时只能以一种“司外揣内”的方法,依靠经验和逻辑推理分析人体结构、疾病病因才得到对应的治疗方法,所以中医诊病的本身就是一个哲学思辨和逻辑推理过程,这也是很多名医大家们说学习中医需要悟性的原因。后来,中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当然,现代人大都从小就接受西方科学的教育,对于卫生保健也常常听到“营养”“维生素”“杀灭细菌”等现代医学名词,肯定就对传统的阴阳五行、气血津液感到陌生了。

在中国古代对于传统医学的传承也十分特别。学生如果要学医的话,一开始就要拜师,逐渐跟随师傅伺诊、抄方,然后在这种一边实践,一边听老师指导中医理论知识的方式下,经过数年的学习才可以出师执业。中医发展到现在,相比古代的“师承”少了很多实践的机会,且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与影响,中医类科目分类日趋精细化,古代医生对中医临床、中药鉴定和炮制、针灸推拿等中医各个方面都很了解和擅长,而现在由于社会大分工和发展的需要却将这些技能分成了若干个专业对人才进行培养,使如今的中医水平和素质就与古代的医生有一定差距。

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世界观的不同,中医和西医也有很大差异,中医是直接运用哲学方法,即系统性研究方法,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病因病机为核心,治疗疾病的法则以方剂为主;而西医则是运用物理学、化学还原性研究方法,探索致病原,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这也是当前的西医学一定要招收理科生,而中医学是文理兼收的原因之一。

专业

精细分工课程多

中医学注重学习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中医临床医疗技能、中药方剂学基本理论知识、与中医学有关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医医生的,应该算是最接近传统中医,毕业后可去各大中医院等医疗科研机构。其主干学科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学等。

针灸推拿学在大一、大二的课程安排中与中医专业基本一致,主要是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和中医思维的训练,如中医学基础、中医古典医籍、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从大三开始关于针灸推拿的专业课则是比较多,而且也很有深度。

所以,现在要进入一个中医药大学,学的可以是制药,可以是外语,可以是市场营销,而非单纯的看病开药了,原来“医学院校培养的都是医生”的观念也应该与时俱进了。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中医专业的教育也并非传统的纯中医培养,培养规划里会有很大一部分的现代医学,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等。这样可以丰富和拓展中医学生的思维,为以后学生的临床工作思路打下基础,不过繁重的课程也会使学生觉得特别的劳累,甚至容易学艺不精,所以还是需要比其他专业多十二分刻苦才行。

就业

养生产业新方向

近年来,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扶持力度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本科生毕业如果打算从事本专业工作的话,就业不成问题,但一般局限于县级及其以下的医疗机构。在2011年11月份的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就业双选会上,来学校的各级医疗机构近200家、制药企业130余家、非医药企事业单位50余家,为学校2012届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个,供需比约为1∶1.2。不过,从招聘会上来看,单纯的中医临床专业的就业情况稍逊于中医类的针灸推拿、骨伤、外科等专业。

其实,现在中医药学生的就业路并非只有做医生一条路,近些年来刮起的“养生风”,让传统的中医药又重新被大家认识。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体育康复等健康服务类产业,以及养老服务、足疗中心、康复医院、体检中心、体育健身中心等领域都有中医药专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空间。据医药英才网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针灸推拿、理疗师、营养师、保健师、足疗师、芳香师的需求较2009年同期增长超过20%,北京、上海地区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庞大,而且薪资待遇也在增长。据悉,拥有中医药专业背景的本科生担任足疗师,月薪基本超过5000元。

THE END
1.体检视力背诵口诀表体检视力背诵口诀是什么淘豆网为你提供体检视力背诵口诀表、体检视力背诵口诀是什么和体检视力背诵口诀完整版下载的服务,相当于体检视力背诵口诀大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关于体检视力背诵口诀的内容。https://www.taodocs.com/topdoc/137244-0-0-1.html
1.体检历程:回顾项目,感悟降重要性(体检有感2024)三、家长理解支持是做好儿童体检工作的保障 我们积极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印发家长明白书,告知体检的目的意义,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部分家长还亲自到现场观摩,咨询儿童生长发育问题,这为儿童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检出率及反馈是提高儿童健康水平的关键 ...https://m.tijian8.com/post/51700C234d05.html
2.医学教育培训社会实践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社情、民情, 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和历史责任的重要途径。要创造各种机会, 提供必要条件, 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农村、社区、企事业单位, 接触社会、服务大众, 开展慰问走访、体检义诊、导医护工、科普宣传、扫盲支教、社会调查及社区服务等多种活动, 以此培育医学生“关心、尊重...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ri83vf9.html
3.色盲检查图背诵口诀巩义体检用的是第几版色盲图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色盲检查图背诵口诀巩义体检用的是第几版色盲图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5008584
4.公司会议纪要范文15篇三、这次的意义 这次会议总结过去,更多的提出了公司需要的完善的地方,给20xx年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20xx年xx月xx日 主题词:危机感工作态度完善团队精神成本 呈报:x总经理 主送:x经理 抄送:各部门负责人 公司会议纪要范文3 20xx年xx月xx日下午,公司召开第一次总经理办公会议,研究讨论公司经济合同管理、资金管...https://www.yjbys.com/huiyijiyao/3740925.html
5.二年级数学教案荐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推导出3的乘法口诀,并理解每句口诀表示的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数学游戏中体会数学就在生活中,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小棒、投影片。 教学方法: 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https://www.unjs.com/jiaoan/shuxue/20230213125509_6434739.html
6.中医面诊手诊图谱压等观察,发现面部蟹爪纹的颁和深浅对诊断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㈡、面部色诊与危重 面部色诊不仅对慢性病有诊断价值,而且对危重病也有诊断意义。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脏病二尖瓣狭 窄、闭锁不全者面色萎黄,双颧微红;肝硬变和肝癌病菌人面色甚黑;慢性肾炎尿毒症病人面色黯黑萎黄。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727/10/45665705_674478888.shtml
7.体检三对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体检三对在降管理中如此重要?体检三对的“对”代表的是“对照”、“对比”和“对待”。这三个方面的关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体检数据的意义,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具体来说,体检三对包括以下三点内容:https://www.wycfwzx.shop/zixun/1820680.html
8.活动策划范文集合15篇要充分利用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体做好市树市花、义务植树和造林绿化活动中典型事例等的宣传工作,按时准确上报相关统计报表,严禁弄虚作假。要积极宣传造林绿化在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在义务植树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营造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https://www.wenshubang.com/cehuashu/2992036.html
9.单句和复句类型详解及训练2)复句的类型: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 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https://www.ruiwen.com/news/55126.htm
10.感康网体检资讯 更多 亚健康体检 入职体检 出国旅游体检 婚前体检 特殊套餐 体检常识 健康自测 疾病体检 体检专题 体检动态 老人体检 儿童体检 亚健康体检 入职体检 出国旅游体检 婚前体检 特殊套餐 体检常识 健康自测 疾病体检 体检专题 体检动态 甲状腺体检不可忽视 关注身体健康信号灯 处女十八岁做妇科检查 体检...https://m.gankang.com/
11.公鸡的教案(四)(体检层) 学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些什么? (五)(鉴赏层)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外阅读。 (六)(借鉴层) 阅读《小仙女》、《小姑娘娜拉》。 第三课时 (七)字形教学 1、学生独立分析记忆字形,教师重点指导。 2、给生字归类,按结构划分: 左右结构:油、挺、胸、嘴、咱、摆、鼓、睛、肚、粮、伤。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187951.html
12.乘法口诀表.xlsx1.JPGA. 2 的乘法口诀 B. 3 的乘法口诀 C. 4 的乘法口诀 D. 5 的乘法口诀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判断题】最小二乘法主要用于测定直线趋势。() A. 正确 B. 错误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简答题】编写函数打印出以下形式的乘法九九表。 ** A MULTIPLICATION TABLE ** (1) (2) (3) (4) (...https://www.shuashuati.com/ti/6e2862664665470cbaea615e5ad8ca00.html?fm=bd858a565a8756c431eb1d474c1eb845ac
13.安全驾驶心得体会(15篇)作为一名司机,最根本的是要保证行车安全。因而,只有在安全学习上一丝不苟,积累行车经验,才能做到随机应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安全教育会不但要参加,而且要理解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会中认真听,会后反复琢磨,虚心向别的驾驶员学习,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驾驶水平。 https://www.gdyjs.com/lizhi/xinde/404911.html
14.疾控工作动态周报(2023年第45期)环境健康素养指公民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健康风险防范必要知识,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并具备一定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行动能力。 监测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环境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较快。2022年,15~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和60~69岁居民环...https://www.yascdc.com/Article/View?id=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