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立春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年终时候春回大地,冰霜渐渐减少,春天到来草木是最先知晓。只觉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明·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关键词】甘露醇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
一、院前急救中甘露醇使用的常见误区
常见的误区主要表现在:(1)凡考虑为颅内病变(如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就常规使用20%甘露醇静滴;(2)甘露醇的使用量过大;(3)甘露醇静滴过慢;(4)未能同时兼顾心衰、肾衰、严重脱水等合并症。、
二、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根据甘露醇说明书,治疗脑水肿颅内高压时用量为“0.25~2g/kg”。当病人衰弱时,剂量应减小至“0.5g/kg”。常规量(250ml)甘露醇易引发血肿扩大;不使用甘露醇虽不会引起血肿扩大,但对头痛等颅高压症状改善不明显;而半常规量(125ml)既能有效缓解头痛等颅高压症状,又不引发血肿扩大,是安全有效的甘露醇使用剂量[7]。故在临床实践中大多主张小剂量、短间隔使用及与速尿等交替使用,或改用甘油果糖等药物。同时大剂量甘露醇的应用往往导致肾脏损害的发生率大大升高[8]。甘露醇作为一种高渗脱水剂,如用量过大可造成高渗性昏迷,文献报道高渗性昏迷病死率可高达40%~70%[9],绝不能忽视。
大剂量使用甘露醇使血肿扩大的机制可能是:(1)血肿周围脑组织急剧脱水后,使血肿与脑组织间的压力梯度增大,脑组织对血肿的支持力骤降;(2)高渗的甘露醇会逸漏至血肿内,使血肿内渗透压升高,加剧血肿扩大,加重对脑细胞的损害[5];(3)体积分数为20%的甘露醇为渗透性脱水剂,在静脉滴注的早期可使血容量短暂性增加,升高血压,诱发继续出血[10]。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严重颅脑损伤者(如大面积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的患者)可能使用大剂量(250ml)甘露醇更为有效[11]。
总而言之,甘露醇是一种强效的高渗脱水剂,具有抗自由基的作用[15]。对于脑疝、青光眼发作,在急救时可起到援救生命、减轻痛苦的作用,但有学者认为[16]:(1)高渗性脱水剂仅在临床确有颅高压者使用,不应作为常规用药,更不宜长期使用;(2)脱水治疗时,应掌握和正确记录每天液体出入量,监测血液电解质,作为平衡水、电解质的参考。故对于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除非出现明显颅压升高、脑疝表现,在未明确诊断前不建议常规使用甘露醇。对于血压很高、合并心衰、肾衰者又必须脱水处理者,可减小剂量或改用速尿、地塞米松、β-七叶皂苷钠等治疗,也可使用纳络酮、vitC、vitE等治疗,防止加重其他疾病。
参考文献
[1]邵明立,,黄洁夫,等.临床用药须知,2005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6—337.
[2]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9.
[3]夏一鲁,谢鹏,董为伟.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早期血肿扩大。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3):183.
[4]毛礼阳,孙露露.甘露醇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超早期应用对继续出血的影响.临床医学,2010;23(3):94.
[5]郭华,卢宏.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院前急救应用甘露醇探讨。中原医刊,2007;16(34):82.
[6]于广杰,孙思文,纪洋等.甘露醇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影响。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10(1):57.
[7]孙雪波.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的探讨。中国综合临床,2006;22(4):335.
[8]杜玉光,马越岭.甘露醇不同用量治疗脑出血致肾损害的临床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732-733.
[9]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62—664.
[10]孟波。急性脑出血的病理机制及甘露醇的应用。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6;26(2):13-15
[11]夏广文,夏玉军.不同剂量甘露醇在不同类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398-400.
[12]李丙选,林妍,李玉枝等。甘露醇滴速对脑梗死患者血粘度的影响.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1(3):145.
[13]叶胜.甘露醇在急性脑血管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9;422.
[14]张伟.甘露醇致老年脑卒中病人急性肺水肿五例报告。临床误诊误治,1998;11(1):55.
关键词:低温年份;玉米;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14.013
1春玉米穗期和花粒期的管理措施
1.1春玉米穗期管理措施
当春玉米进入穗期之前20天左右时,应重施攻穗肥,春玉米在穗期由于干旱少雨,应及时对玉米追肥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状态。在春玉米生产的过程中,对于植株瘦弱的玉米应追肥浇水,攻秆与攻穗结合,保持玉米籽粒饱满。在种植的过程中,由于种植密度较稀,并且株距大,导致春玉米在生长的过程中容易滋生杂草,使土地失去墒板结,所以在穗期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对玉米田间进行除草工作。春季是玉米病虫害的高发季节,在穗期对玉米田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要对玉米田间做好病虫防治工作,主要预防玉米螟、高粱条螟与栗灰螟,可以采用Bt乳液按照1∶3的比例与水混合成为悬浮液,然后洒在细沙上,再将细沙均匀的洒在心叶上,对病虫害的防治十分有效。
1.2春玉米花粒期管理措施
2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氮肥对春玉米籽粒的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使籽粒形成脂肪,并且提高籽粒当中蛋白质的含量,对玉米籽粒当中碳水化合物的产生也有着极高的推动作用。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使用氮肥可以有效的提高籽粒的鲜重、干重与含水率。在对玉米田间实施氮肥之后,鲜重与干重不断增长,提高籽粒产量,每穗约提高5.95克,并且籽粒的脂肪含量也随着氮肥的施用提高约为21%,而籽粒当中的蛋白质含量虽然每日都在不断减少,但是随着氮肥的不断施用,减少速率也随之变小,避免了蛋白质流失过快。
3春旱对春玉米幼苗长势的影响指标和模式
玉米田间的水分与空气温度对玉米幼苗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春季气候不断变暖变干,雨水偏少,使玉米田间干旱频繁发生,使春季的干旱气候已经成为影响幼苗生长的主要原因。
3.1春旱对叶龄的影响
春旱导致的土壤水分缺失问题会对玉米幼苗的叶龄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取0~20厘米的土壤湿度为例,当湿度保持在20%~25%时,叶龄会比处在湿润土壤当中的玉米幼苗少半个叶,当土地湿润度更低的时候,玉米幼苗会出现生长缓慢且植株矮小等情况,并且叶龄会降低到80%以下。
3.2春旱对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幼苗的生长繁茂程度与春季降水量有着重要联系,由于春季降水减少,土壤湿度降低,导致玉米的幼茎茎叶的干重与全干重较大,随着土地湿润度不断降低,生物量会快速下降,当土壤湿润度降低到35%以下的时候,相比湿润的土地玉米幼苗的茎叶干重与全干重仅为1/2。
3.3春寒对植株高度的影响
随着春季气温不断增加,降雨量不断减低,当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会对幼苗的生长造成严重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土壤的水分降低,玉米幼苗的生长缓慢。当土壤湿润保持在20%以上时,玉米幼苗会正常的生长,但是如果土壤湿润程度降低到20%以下时,会对幼苗的生长造成严重阻碍。
4结语
玉米的生长是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春季玉米的种植数量以及玉米质量,就必须加强低温年份的玉米田间管理,注意对玉米的穗期与花粒期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对玉米田进行氮肥的施加,与此同时要保持玉米田间的土壤湿润程度,避免由于干旱影响玉米幼苗的生长,从而使玉米田间产量得到有效保证。
[1]王宏博,冯锐,纪瑞鹏,等.干旱胁迫下春玉米拔节-吐丝期高光谱特征[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12).
[2]戴明宏,陶洪斌,王利纳,等.不同氮肥管理对春玉米干物质生产、分配及转运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2,(01).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化疗同步;护理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已属中晚期,不宜手术治疗,单纯放疗的5年生存率仅为5%[1]。我科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与放疗同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患者,通过正确使用药物,加强放化疗毒副反应的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1临床资料
1.1对象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我科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与放疗同步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患者32例,男25例,女7例,年龄45~72岁。无严重的心肝肾基础疾病;血细胞计数和肝功能检查均正常,心电图正常,无放化疗禁忌证。
1.2方法①放射治疗:放射源为6MVX射线或9MeV、12MeV电子线,放疗周期每周五次,共20~30次。②化学治疗:紫杉醇联合顺铂,放疗第1周给予紫杉醇120mg/m2溶入0.9%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缓慢滴注3h,常规在紫杉醇治疗前12h和6h分别口服地塞米松9mg,治疗前30min给予西咪替丁0.4g静脉注射,扑尔敏10mg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第1天;第2~4天,给予顺铂20mg/m2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缓慢静脉滴注,顺铂后给予速尿20mg静脉注射;化疗过程中遵医嘱给予止吐、保肝、营养支持等治疗。21天为一疗程,共6个疗程。
1.3毒副反应本组32例患者中未出现过敏反应病例,出现骨髓抑制30例(93%),胃肠道反应29例(90.6),心脏毒性反应1例(3.1%),神经毒性反应24例(75%),脱发32例(100%),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无Ⅲ级以上的肝肾功能损害。
1.4疗效评价参考WHO疗效评价标准[2],治疗后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7例,稳定(SD)6例,进展(PD)5例。
2护理
2.1心理护理积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其讲明放化疗对疾病转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治疗方法,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注意事项,通过积极有效的防治,是能够达到治疗效果,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主要毒副反应的护理
2.2.1过敏反应紫杉醇过敏反应多数为Ⅰ型变态反应,几乎所有的反应都发生在用药后最初10min内,严重反应常发生在用紫杉醇后2~3min。输注紫杉醇使用非聚氯乙烯材料的输液器,询问有无过敏史及心脏病史,用药前严格遵循医嘱给予预防过敏的药物,开始滴注10min内易缓慢,每分钟15滴,观察有无过敏症状,无过敏反应,一般滴注3h。12h心电监护,每15~30min观察生命体征一次,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对症进行处理。
2.2.2骨髓抑制表现为血细胞的减少,多为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一般用药后8~10日发生,15~21日恢复。化疗前后要定时做血常规检查,如白细胞低于4×109/时,应嘱患者减少外出,减少或谢绝探视人员,病房保持空气清新,开窗通风30min,每天两次,每日紫外线消毒房间,用含氯消毒剂喷洒地面每日两次,必要时住单间,遵医嘱给予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50u皮下注射,连续3~5d,促使白细胞迅速恢复。当血小板低于100×109/L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牙龈、皮肤有无出血倾向,加强防护,防止碰撞,进食较软的食物,保持口腔清洁。
2.2.3胃肠道反应大多数患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化疗前30min应用盐酸格拉司琼或托烷司琼静脉滴注,严重者给予地塞米松静推;引导患者读报、听音乐、看电视,注意转移患者注意力,嘱少食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进食新鲜水果,多饮水,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
2.2.6脱发一般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治疗前应向患者讲明可能引起脱发,使其有心理准备,告诉患者脱发不是永久性的,停药后3月内可以长出新的头发,鼓励患者佩戴假发。
2.2.7放射性食管炎放疗过程中,患者会不同程度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表现为咽下疼痛或胸骨后疼痛,常见于放疗后1周或数周内出现,一般症状较轻。可给予0.9%的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24万u+2%利多卡因15ml+地塞米松10mg分次口服,能够减轻食管的炎性刺激,使症状得到缓解。
2.2.8化疗性静脉炎为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一般选择上肢静脉进行穿刺,如经周围静脉反复注入化疗药物,容易引起静脉炎和药液外渗,因此,有条件的的患者建议行picc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导管,避免静脉炎和药液外渗,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
3讨论
放疗同步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毒副反应加重,必须加强治疗前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治疗规范用药,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放化疗不良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避免不良损害进一步加重,保证患者整个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理模式;产科;分娩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effectofevidencebasednursingandsimpleaccompanyingnursingpatterninobstetricdelivery.Methods264pregnantwomenfromDecember2012toDecember2014weredividedintotwogroupsbyrandomnumbertablemethod.132pregnantwomenweretreatedsimpleaccompanyingnursingpatternascontrolgroup.132pregnantwomenweretreatedevidencebasednursingpatternasobservationgroup.Nursingeffectoftwogroupswascompared.ResultsAfternursing,SASscoreandSDSscoredecreasedintwogroups(P
[Keywords]Evidencebasednursing;Nursingmodel;Obstetrics;Delivery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产科分娩产妇2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年龄21~38岁,平均(28.7±3.6)岁;体重47~85kg,平均(61.2±10.3)kg;孕龄37~40周,平均(38.5±1.6)周;其中初产妇108例,经产妇24例;胎儿性别:男67例,女65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中学36例,大专及以上75例。观察组132例,年龄20~38岁,平均(28.4±4.0)岁;体重46~87kg,平均(60.9±11.5)kg;孕龄37~40周,平均(38.2±1.8)周;其中初产妇110例,经产妇22例;胎儿性别:男69例,女63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中学35例,大专及以上77例。入选标准:足月产,单胎。排除标准:患有器质性疾病、血液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产妇。两组年龄、体重、孕龄、经产情况、胎儿性别、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3评定标准
焦虑量表(SAS)评分标准[5]: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然后换算为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越明显。抑郁量表(SDS)评分标准[6]:包括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然后换算为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抑郁越明显。护理满意度标准:采用自制调查表,由患者进行划勾评定,内容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分娩方式比较
对照组自然分娩53例,剖宫产79例;观察组自然分娩81例,剖宫产51例,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61.4%,高于对照组的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82,P=0.000)。
2.2两组心理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两组自然分娩产妇产后24h出血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自然分娩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两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4h出血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剖宫产产妇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6两组不良事件的比较
对照组新生儿窒息2例,产后出血15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观察组新生儿窒息1例,产后出血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3,P=0.000)。
2.7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对照组非常满意66例,满意45例,不满意21例,观察组非常满意104例,满意24例,不满意4例,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高于对照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69,P=0.000)。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呈现出明显的增加态势[7-8],而产妇病死率也有升高倾向[9-10],直接影响着母婴的预后。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对产妇而言,是一种持久且强烈的应急源,因而护理在分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1-12]。
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着严密性的体现,其意义在于任何护理方案、措施的确定都应遵循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产生的最佳证据,从而制订出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模式让很多产妇认可了自然分娩。护理后,两组SAS评分、SDS评分降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模式改善了产妇的心理状态,与诸多研究的结果是相似的。滕丙玲[13]研究结果显示,运用循证护理可以更好地减轻或消除孕产妇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应激反应,为临产产妇的心理护理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最大限度地使临产产妇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了产科工作质量,提升了产妇的满意度。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模式是非常安全性,可大大降低妊娠期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王彤等[16]研究结果显示,循证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术后疼痛,改善产妇的生存质量,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循证护理模式得到了广大产妇的认可与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样本量较少,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再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章群.循证护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36-37.
[2]李敏.循证护理对产妇护理质量提升中的应用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2):2791-2793.
[3]武桂花.导乐分娩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2):433-434.
[4]何平平,欧阳新平,吴艳平,等.循证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2011,39(2):236-238.
[5]张向英,龚莲青,丁小玲,等.无陪护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情绪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30):73-75.
[6]呼红.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6):68-69.
[7]孙国强,杨慧,张欢,等.孕妇学校开展“分娩方式的选择”的知识宣教对剖宫产率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1):5114-5117.
[8]张艳,易念华,吴兰,等.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效果评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3(3):351-355.
[9]李苑瑛.产科急危重病例7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58-1759.
[10]曾娜,刘桂兰,周玉博,等.1990-2010年某三甲医院初产妇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征变化情况[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6,27(2):101-104.
[11]施丽泳,丁红腊.围产期综合护理对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2015-2017.
[12]曾霄芬,古丽红,刘火姐,等.分娩过程中的人性化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01-202.
[13]滕丙玲.循证护理在临产产妇心理护理中的运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2):304-306.
[14]潘雪莲,区彩明.循证护理理论在妇产科产程实践中的运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0):1663-1664.
[15]曾梅.循证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5):48-49.
方法:对我站2007年1月~2010年6月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31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无排卵的20例(64.5%),营养失调的5例(16.2%),精神紧张与压力过重、情绪影响6例(19.3%)。青春期功血患者经止血、调整周期和促排卵治疗均达止血效果。
结论:青春期功血患者,以无排卵性功血最多,但需排除其它疾病,及时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关键词: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是青春期女性常见的临床问题,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机制未能发育成熟所致,其原因大多为无排卵性出血症状,可能会持续2~5年,但需要注意的是功血的诊断必须排除其它原因的子宫出血方能确诊。
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计生服务站共诊治31例以阴道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青春期女性。年龄12~20岁,平均(16.2±2.8)岁,病程3~7年不等。本组病例初潮年龄10~18岁,初潮开始即发病的占31.9%(10例),初潮后1年发病的占19.3%(6例),2年内发病的占19.3%(6例),3~5年内发病的占29%(9例)。
1.2方法。31例来诊患者均行肛腹诊,超声,生化检查,血液检查等,除外非生殖道(泌尿道、直肠、)及生殖道(宫颈、阴道)的出血,全身或生殖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即采用排除法以明确青春期功血的诊断。
2.131例青春期功血的疾病。患者中无排卵的20例(64.5%),营养失调的5例(16.2%),精神紧张与压力过重、情绪影响6例(19.3%)。
2.331例青春期功血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和月经经期紊乱。月经周期紊乱分两种情况:一是子宫不规则出血过多,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经量过多;二是子宫不规则出血量少,周期不规则,经期延长,而经量不太多,呈点滴状。月经经期紊乱分两种情况:一是经期延长,周期规则,但经期延长(7日)或经量过多。二是周期规则,经期正常,但经量过多。
3.1青春期功血的病因。
3.1.1青春期功血属无排卵型功血,好发于月经来潮2年内的患者,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排卵障碍,导致异常子宫出血。
也可以是卵巢轴或子宫局部调控机制异常,即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不成熟。一般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成熟需要几年,体内外环境改变的影响均可引起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血。具体病因是雌激素对下丘脑-垂体正反馈机制建立不完善,无法诱导垂体黄体生成素高峰,因此,虽有卵泡发育却未发生排卵,从而无黄体形成,月经周期后半期缺乏孕激素。所以青春期功血主要是无排卵致孕激素缺乏,而雌激素相对足够,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无规律及自限性。
3.3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时应仔细询问个人发育史和月经时(包括初潮年龄、周期、经量、伴随症状和体征,病因、诱发诊治过程,尤应注意的是否使用激素和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疗效等)。观察全身营养状况,有无贫血,血液病或出血性疾病,未婚妇女要做肛诊,了解盆腔情况,并常规进行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双侧附件及内膜情况。
3.4治疗。
3.4.2药物治疗。青春期功血,在出血的急性期主要使用性激素止血,补血及对症促凝及止血药物仅作为支持和辅助治疗。止血后的重要步骤是调整月经周期,促使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成熟,形成规律的卵巢轴周期是治疗本病的最终目的。
青春期功血者由于年龄小,无月经经验,加上羞涩心理,常延迟就诊,影响青春期少女的健康和学习,所以应向少女及家长进行宣教,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发育成熟需要数年,所以病程较长,治疗后好转并不意味已完全正常,仍有再次复发的可能,所以要加强随访,防止复发。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出版社,330-332
[关键词]胆固醇;胆囊结石;胆囊动力;缩胆囊素
胆囊结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报道表明,在正常体检的人群中,男性、女性胆囊结石患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3.2%、20.1%。由于胆囊结石患者常感觉到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积极的治疗还会有梗阻性黄疸等疾病发生,加大患者发生胆道肿瘤的几率[1]。胆囊结石具有复杂的发病原因,在胆囊结石形成的过程中胆囊运动功能障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胆汁在胆囊内流动顺利,胆囊排出异物的能力较强,即使机体的各项条件均满足形成胆囊结石的条件也不一定能够形成,所以在胆囊结石形成中胆汁滞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2]。近年来在胆囊结石形成中缩胆囊素成为研究的热点,缩胆囊素及CCK-A受体(CCK-AR)两者中无论哪一种出现变化,均能够导致胆囊不能顺利收缩,形成胆囊结石。笔者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对其胆固醇含量进行检测,对其缩胆囊素及CCK-AR含量进行测量,以期观察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1临床资料
所有研究对象的胆囊收缩功能由B超进行测定;结石中胆固醇的含量由721型分光光度计进行检测,该项检测对患者的结石由95%酒精试剂将其溶解后进行;患者的空腹及脂餐后血浆CCK浓度的测定由放射免疫法(RIA)进行,胆囊壁CCK-AR含量及其活性的测定由受体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RBA)进行。
1.3统计学处理
2.1各组观察对象的结石中胆固醇含量比较
C组的胆固醇含量最高,而A组的胆固醇含量最低,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各组间胆囊动力结果比较
C组患者的FV及RVmin最大,其次为B组,与其他组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b=3.65、4.68;tac=4.33、5.07;tbc=3.14、3.93;tbd=3.62、4.71;tcd=4.67、5.36,P<0.05);而A组及D间较为接近,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的EVmax最小,其次为B组,与其他组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b=4.82,tac=5.38,tbc=3.95,tbd=4.03,tcd=5.74,P<0.05);而D组及A间的数据较为接近,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FV为空腹胆囊体积;RVmin为餐后胆囊最小残余体积;EVmax(%)为胆囊最大排空率
2.3各组间血浆CCK比较
各组患者间空腹CCK差别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餐后CCK的浓度在各组别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D组的浓度差别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他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b=4.19,tac=6.58,tcd=7.26,tbd=4.68,tbc=3.27,P<0.05),浓度最高的为C组,其次为B组,而A、D组浓度最低。CCK-AR含量及CCK-AR活性在各组别中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总之,胆固醇通过对CCK造成影响而使机体的胆囊动力减弱,从而对于形成胆固醇结石起到了促进作用,提示在胆固醇结石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胆固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毛建勋.胆囊结石治疗新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9):12-13.
[2]文霞初,刘晓富,刘亮.胆囊结石成因的研究进展[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9,18(1):56-57.
[3]赵纪春,朱红.胆囊结石中胆固醇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0,9(2):124-128.
[5]樊凌,常小荣.胆石病与缩胆囊素(CCK)关系的研究概况[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5):1823-1826.
[6]汪国营,孟翔凌,徐阿曼,等.胆石病胆囊缩胆囊素受体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9):1134.
[7]傅华群,吴伟顶.胆汁胆固醇对胆囊收缩素受体表达的影响[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86-788.
[8]韩佳.胆囊结石治疗现状与进展[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3):413-415.
关键词:顾长卫电影主题意蕴
顾长卫是跟随第五代导演成长起来的摄影师,作为导演,他的影片大多数以小人物或边缘为主角,在叙事上去宏大叙事而抓小事件,以平民化的角度,表现普通人的细腻淳朴的生存状态,其电影中流淌出来的悲剧意识和救赎情结,是导演对中国当下人和当下现实困境的抵近。
一、《立春》:另一种生存的境遇
1.梦想与庸常
现实中的人们,常在梦想与现实中摇摆,这不仅是“文化人”的问题,每个人都会遇到。梦想是人类的特点之一,但梦想不是按比例分配的。
《立春》里的王彩玲是理想主义者,为了梦想,可以飞蛾扑火,九死一生。王彩玲是不轻言放弃者,为了理想不顾周围的不解嘲笑,始终高扬理想主义旗帜。
似乎“庸常”真的不受世人待见,诗人徐志摩说“我最憎恨庸常的生活”,但憎恨于事无补,抬头仰望星空的诗人低头下来还是得直面现实。周瑜没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浑浑噩噩,对低俗的物质的本能追求,甚至显露出人性的丑陋面。他代表了现实中世俗的灰色生命状态,有本能的欲望,但未能达到目标时却接受现实、断然放弃,找准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过着尽管平庸却适意的生活。这两部电影似乎想说踏踏实实的活着的人才是真实的人。
2.拯救与逍遥
《立春》是理想主义者妥协的现实一种。导演顾长卫说:“其实我原本讲的。恰恰是理想的重生,但重生就意味着一定要先幻灭,然后才能重生。”[1]坚持理想如王彩玲者不多,所以她在末尾得到了解脱式的重生。经历了黄四宝的羞辱,目睹了小张老师的悲剧,爱情和婚姻之于王彩玲已轻于鸿毛,似乎已看破红尘。朋友自我毁灭、被欺骗,梦想渐远,王选择了回归世俗生活。她收养兔唇的孩子,并把带到父母身边享受亲情,用唱歌剧的歌喉为孩子唱起了童谣。王给孩子起名“王小凡,平凡的凡”,我们看到了一个回归平凡的她,她有了平凡人的“爱”,是不再凌驾于梦想之上的生命之爱。
二、《孔雀》:成长中的疼痛之花
1.青春与爱情
和以前顾长卫担任摄影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迸发的男性的鲜活荷尔蒙有很大的不同,《孔雀》似乎是一颗果实在回回望成长中的花开之痛。姐姐高卫红的青春是属于关于“美好的梦想”的,她的傲气让其对美好事物极端敏感,极欲摆脱作为“姐姐高卫红”的自己。她自制“降落伞”,是内心深处的冲动使姐姐看起来饱含着超现实的意味。裴多菲说过的,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姐姐的降落伞诗意轻轻的飞走了,梦想飞得太高,跌下来也就越疼。
2.焦虑与逃离
弟弟在独白里坦言年轻时代的他“沉默得像个影子”,这个“影子”是哥哥和姐姐的,哥哥需要他付出奉献,姐姐忙着梦想,全家人似乎都顾及不得这个干净得像纸一样的孩子。姐姐让他去买《性知识手册》,哥哥也使他抬不起头……他是家里最好使的“工具”,是为哥哥而存在的附属。弟弟无法摆脱的种种使他焦虑迷茫,于是他选择逃避,他偷偷画,亲近风尘女子。对生活逃避,让他的青春如斯黯淡,没有花火,还没有孕育出花骨朵,就委顿了。
弟弟希望“一觉醒来就是六十岁”,青春期的孩子感觉到了老无所依,无助得让人心疼。他如此需要爱,需要长辈庇护,所以他找了一个年长的妇女,再回家,断指便是逃离的代价。他是一个没有青春的弟弟,人生就像眼前的孔雀,“反正冬天的孔雀是不开屏的”。三兄妹的人生注定过着平淡寂寞的日子,而他们的青春岁月,成就了各自生命中闪亮的也最自我的一段。
三、《最爱》:绝望之喜剧,欲望之挽歌
《最爱》展示的悲剧不是让人们欣赏的,尤其那种“亡灵”的叙述口吻,是绝望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它有意也把观众引入情节进入角色,与电影中的人物同命运共生死,进而让人们反观自身,珍惜生命,从绝望中看到希望,从爱中获取力量,从死的哲学中体悟生的向荣。本片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和无限抵近。
故事起于日常生活,却因个体独特命运的例外(艾滋病)把故事带动起来,涌入起伏跌宕的叙述。赵得意这个人物并无惊心动魄之处,倒是他身上蕴含的旺盛生命热情,着实令人心潮起伏。最爱,是最普通的爱,也是最高层次的爱。在世俗的现代,以领一张结婚证为终极理想的爱,已然绝迹。
叙事伦理所展现的绝望,落在那些始终摸索在黑暗隧道里着“多活一天是一天”的生灵身上。影片始终对这些卑微的人未失望,始终紧抱人物命运,是作者对他们生活的悲悯的心,最终保存了他们可怜仅存的自尊片羽。毕希纳说,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当往下看的时候,会头晕目眩。不管曾经多么美丽、牢固,不管多么痛苦和不幸,最终都飘向灰色天空。人从自然走向社会,必将会再从社会回归自然。影片最后,那点感触,也“人命像树叶一样,说落就落了”。
注释:
[1]专访顾长卫:我想讲的是理想的重生.电影世界,2008,(02).
参考文献:
[1]申宁、许乐.从《孔雀》到《最爱》――论顾长卫导演作品的风格及寓意,电影评介,2010(8)
诗人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正是这温暖的希望,让人们在凛冽的寒风中,在漫天的大雪里微笑着坚强。
春天呢,她也从不辜负人们的希望。
立春刚过,大地,河流,草木就不断地冲破严寒的封锁,向人们送递着春天攻城略地的喜讯。
不经意间,田野里的残雪消尽,脚下的大地潮湿起来,柔软起来,温润的空气里有泥土的芳香,农人也忙碌起来,将粪肥运到田里备耕,清明一过,他们就会扶着犁,赶着牛,犁开柔软的土地,肥沃的或贫瘠的,把饱满的种子和丰收的梦想播散在土地里,然后就用期望的汗水殷勤地浇灌。看,他们嘴角挂着微笑,那一定是听到了庄稼生长的优美乐章,看到了五谷丰登的美丽图画。
河水在冰下是怎样暗度陈仓的,无人知晓,只是突然有一天,冰城的一角被攻陷。河水的领地一天天地扩大,冰的州渚一天天地缩小,终于,冰全线溃退,浮在河水的上面逃逸着,河水穷追不舍,将冰俘虏,将冰教化,冰在河水的强大攻势威慑下,在河水真情的感动下,纷纷倒戈,加入河水的阵营,和河水一起举着正义之师的旌旗,唱着“向前,向前,向前”,一起奔向那辽阔的海洋。至于险滩,至于暗礁,只能让它更豪壮,更激昂,让浪花更美丽。
我真佩服了大自然的铁律。惊蛰时分的那场大雪,那份寒冷,让你完全感觉不到春意。可是你看那树,枝条泛绿,伸展着,饱满着,透着生机,透着活力。
杨树的枝坚挺,条条向上,蓄足直入蓝天之势,枝条上长满绛紫色的花蕾,芸豆粒般,这绛紫色的花蕾里会钻出一条条毛茸茸的绛紫色小狗,在春风中调皮的摆尾,其实就是杨树的花。花开在杨树的干枝上,远观,那份疏美,倒有些梅的韵致。伟岸的杨树竟也在多情的季节里温情脉脉。“百炼钢化作绕指柔”,刚柔兼济,才称得上“伟丈夫”。杨树狗落尽,便是满树碧绿的叶子,那浓荫的叶子会在风中礼赞着白杨树的阳刚、力争上游与勇敢顽强。
柳树的枝则变得柔软,纷披下来,在微风中摇曳,显出几分婀娜和妩媚,枝条上黄绿色的苞芽,谷粒般,里面包的是柳絮。看着看着,柳的苞芽化成满天飞絮,丰腴端庄的宝钗拂着飞花走来,笑意淡淡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袅娜风流的黛玉穿过飞花走来,泪光盈盈道:“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她们一个用计得到了宝玉的人,一个用情得到了宝玉的心,孰是孰非?雪芹先生已经作古,“红学”们争论不休。生活本没有绝对的是与非,我倒欣赏雪芹先生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草长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个“烟”字妙极,眼前的柳非一个“烟”字不能形容。“绿柳才黄半未匀”,那极淡的绿色,飘渺的浮在树冠上,如轻烟,如薄纱,吟诵着关于春的朦胧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中的时节应该比现在晚些,柳枝更长,细叶如碧,“万条垂下绿丝绦”,古人折杨柳送别,应该是觉得只有杨柳的柔情与缠绵,才能表达浓重的离情,纷繁的别绪。
桃树、杏树的枝条越来越红,紧紧拥抱着树枝的粉红色花蕾已微微睁开了眼,含笑的,半遮粉面,故作娇羞,不久她们就会在春风的下,开怀大笑。拥挤着,连成片片彩霞;喧哗着,讲述春天的童话;追逐着,抢占枝头,尽态极妍,来博得人们的青睐。她们知道春日苦短,在这短短的春日里,她们要释放全部的美丽,才不辜负大好春光。梨树呢,她的花蕾正忙着描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巨幅画卷,然后某一夜里,骀荡的春风中,画卷徐徐展开,翌日,赏春的人们惊喜地发现大地上忽然出现一片醉人的“香雪海”。“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我一直不喜欢白居易把杨贵妃比作带雨的梨花,这对梨花是一种亵渎,杨贵妃的美我不怀疑,不然唐明皇也不会为之不要江山,可她听凭唐明皇为她飞马南北,传递荔枝,太奢侈了。还是岑参比的好,也只有圣洁的白雪堪比梨花。
花开时节,最忙的是蜂蝶。成群的蝴蝶在每一朵花前驻足,她们要把花的故事编成经典的芭蕾,让花的美丽永恒;结队的蜜蜂在每一个蕊上停留,她们要把蕊的情思酿成纯良的蜂蜜,让蕊的香甜长存。闲适的蝴蝶是浪漫主义的,陶醉于花的美丽;勤劳的蜜蜂是现实主义的,钟情于蕊的香甜。浪漫主义增添生活的诗情,现实主义彰显生活的理性,理性的劳动创造,诗意的欣赏品味,多么美好的生活境界啊。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有知有识的草木告诉人们:生命要努力辉煌才有意义。
关键词:荠菜中日古典诗词
0引言
梅尧臣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范文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朱光潜说:“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中日国古典诗歌中,借荠菜表现了田园情趣、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日本,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很多荠菜诗歌抒发了对女子的思慕之情。本文以中日的吟咏荠菜古典诗词为例进行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荠菜
荠菜之名起于唐孙思邈的《千金食治》,在此之前称为荠,明李时珍释其名曰“荠生济济,故谓之荠。”在随后的《尔雅》中又有“其味甘,人取其叶作菹及羹亦佳”。春秋时代的乐师师旷亦云:”岁欲甘,甘草先生,荠菜是也。”意思是说荠菜的味道鲜美得为菜中的甘草。唐朝时期,人们吃荠菜已成风尚,每到立春,都要吃以荠菜为馅的饼,同时以荠菜与其他佐料配置的菜肴“春盘”,并作为礼品互相遗赠,长安人乘车骑马带着“春盘”到郊外野游,并进野餐,称为“探春之宴”。
2日本古典诗词中的荠菜花
在《古今和歌集》春上第18、19、20、21、22这五首和歌中都有提到“若菜(新菜)”,这里的若菜指的是“春七菜”,其中包括荠菜,第19首「み山には松の雪だに消えなくに都は野の若菜みけり(春日.上19)这首和歌是无名氏的无题歌,它的意思是:山上的雪还没有融化,城里人就争相去采新菜。第20首「梓弓押してはるさめ今日降りぬ明日さへ降らば若菜つみてむ(春日.上20)这也是无人氏的无题歌,它的意思是:打开天门看,今天在下雨,明天如果还下雨,一定可以采新菜了吧!我们仿佛看见一位迫切等待采新菜的人。第21首「君がため春の野にいでて若菜つむ我が衣手に雪は降りつつ(春日.上21/仁和帝)这首仁和帝写的和歌很有名,被收录在《小仓百人一首》中。大意是:为了你,我去郊外采新菜,雪纷纷落在我衣袖上。这首和歌将冬天的白雪和春天嫩绿的野菜美妙地组合在一起,而雪落在袖子上的情趣和第22首纪之写的「春日野の若菜つみにや白妙の袖ふりはへて人のゆくらむ(春日.上22/纪之)有点相似,第22首和歌写:在下雪的春日里,人们挥着袖子相邀去田野采新菜,雪从袖上飘落,雪白雪白。很美丽、清新的画面。
在松尾芭蕉の『虚栗(1687)中,有「よくれは花く根かな的俳句,季语是荠菜花,汉译“细看墙根下,竟开白色的荠菜花,幽然似奇葩。”俳句体现了作者对荠菜花的喜爱,在墙角跟也能开出惹人喜爱的小百花!这首俳句与白居易的《东墙夜合树去秋为风雨所摧今年花时怅然有感》中的“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有相似之处。
3结语
在中日两国,咏花、咏草的诗词成了古典诗歌的一大品类,形成富有民族风味的一大特色。人们对植物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中日两国文化传统的相邻性使中日两国古代诗人在吟咏荠菜这一共同题材时拥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
[1]松尾芭蕉.日本古典俳句选[M].林林,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森夫,陆坚.日本俳句与中国诗歌――关于松尾芭蕉文学比较研究[M].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铁军,潘小多,等.日本古典和歌审美新视点――以《小仓百人一首》为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