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性(精选5篇)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世界儿童发展研究协会和国际婴儿研究协会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婴幼儿心理的发展,尤其是婴幼儿社会性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著有《高效能父母的21个教子习惯》。

现在很多父母会担心孩子学习知识,学习一些技能会破坏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那究竟什么样的活动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看起来很神秘,然而也不难理解。简单地说,就是运用已知的信息,输出与众不同的信息。其中的过程包括:

信息的输入,包括信息输入的内容和方式。

信息的处理,即孩子作为主体,需要运用自己的方式把输入的信息在自己头脑里消化吸收,重新整合,理解运用。

信息的输出,即孩子将自己所获得的信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输出。

如果我们这样理解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不会被一些论调,如“知识破坏想象力”“只要不干扰就能培养创造力”等所误导了。

对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误解也主要产生在信息处理的3个环节里。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两个典型误区

误区1:稀奇古怪的想法=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些父母只看信息的输出过程,一旦孩子有个什么稀奇古怪的想法,就认为他们有想象力。不错,学龄前儿童甚至学龄儿童因为思维方式和成人不一样,他们有时候会以成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输出信息,从而显得很有“想象力”。我们需要鼓励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让想象力持续发展的土壤。

误区2:知道的越少就越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才能不断给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源泉

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源泉,也就是不断输入的信息。这样,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会持续发展。所以,输入的信息并不会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信息输入的内容和方式必须要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以合适的方式进行认字、读书、画画、做手工等都不会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反,这样做能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

科普书多数是写一些科学知识,都算事实,在很多成人看来事实就是事实,根本没有办法体现想象力。可是,有些孩子看了科普书,了解了一些科学知识,在自己的头脑里将这些信息理解、加工,并且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把这些信息输出,恰恰充分体现了想象力。比方说,不同的波有不同的波长,而且它们穿透不同材质的能力也不同。了解了这些信息,有的孩子就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个故事:

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源泉,也就是不断输入的信息。这样,想象力和创造力才会持续发展。所以,输入的信息并不会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是信息输入的内容和方式必须要符合儿童发展的特点。

这些波长不同的波参加一个比赛,看谁能穿过最多的材质。阿尔法波连一张纸都穿不过,很快被淘汰了;有些波像x光,能穿透很厚的铅板,x光最后赢了!

这个故事就是孩子吸收已知的知识并且经过自己的整合消化,最后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我是这么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这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种体现。试想,如果没有任何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看过这些关于波长的科普书,怎么可能产生这样的作品?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拿什么体现呢?

因此,只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我们就不用特别担心学习会损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明白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就会尊重孩子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比方说,0~2岁的宝宝是通过感知和动作来探索和了解世界;学龄前的孩子是前运算阶段,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思考;学龄的孩子还是以具体思维为主,等等。如果每个阶段,父母和老师都能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来引导他们顺势学习,充分注重学习中孩子的主体性,那么,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和适当的学习就并不矛盾了。

什么在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破坏,那到底什么在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其实对应我们理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两个过程,我们会发现2种情况下会存在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可能性。一是信息输入的方式和内容不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二是不允许孩子有输出信息的自由。

学习,没有尊重孩子的主体性

成人忽视了儿童发展的规律,用不恰当的方式去输入信息,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方说,学龄前儿童以动手、体验的方式来学习比较好,如果我们只用直接灌输的方式,就会破坏孩子理解和学习的方式。儿童的学习往往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如果我们剥夺了这样的过程,用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去灌输,就会破坏儿童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向孩子输入他们理解能力尚未达到的内容,不仅仅让他们无法吸收和整合信息,也许会破坏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一系列的方式,正是我们说的,输入的内容和方式不符合儿童的发展特点,同时还破坏了第二过程,儿童无法用符合自己特点的方式来加工、整合、吸收和消化信息。这种方式会破坏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不允许孩子自由表达

美术教学儿童绘画教学方法大自然创造了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将是不同的,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才能,帮助孩子最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独特的天赋和才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的责任和目的。而美术学科则是特别有利于培养、发展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之一。美术离不开绘画,儿童的绘画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展现,这种能力的高低除了先天的智力因素外,教师的教授与引导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树立以引导和启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传授规律和技能技巧为辅的教学思想,辅以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培养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

从心理学角度看,只有在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者的大脑才能处于适度的兴奋状态,心情随之舒畅,思维就会处于活跃状态,所以教师要在充分挖掘发挥自身魅力的同时,用情感理智上课,并在活动中倾注兴趣、喜爱和幽默,让学生有亲切安全感,没有紧张恐惧,而且感到轻松,学生也愿学、善学。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画家,而是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我们要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让学生畅所欲言,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张扬自己的个性,使他们写其所钟,画其所爱,让他们感到绘画是一种极其快乐有趣的事,让儿童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打开理想的翅膀,让联想自由飞翔,让创造的激情跃然纸上,不拘形式,因势利导,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

例如,《图画故事》一课,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能运用图形和文字相结合的办法自己设计一个故事。听故事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之一,这节课我就先让学生听故事,孩子们各个投入地听着录音机里故事大王绘声绘色的讲演,随着故事情节或笑、或生气、或沮丧,我就随着故事情节出现景物或动物或人物时举出相应的图画卡片,时不时地给他们带来惊喜,看着他们的样子,我会心地笑了。通过各自的想象,结果孩子们创造的作品各有特色。

课堂气氛需要教师用心的去经营和引导,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宰,善于抓住儿童的兴趣与想法,营造宽松和谐快乐的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释放其巨大的学习潜能。

二、运用丰富的联想法,活跃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是创造力的基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积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活跃儿童的思维,提高创造能力和绘画水平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敢想敢画,甚至“胡思乱想”或是“异想天开”都可以,只有敢于想象才会有创新,才能做到“奇思妙想”之精髓。例如《地心游记》一课,“地心”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是一个神秘、未知、遥远的地球的中心,正因为它的未知性,才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因为它的神秘性,学生才会学的有兴趣。因此才会乐于去谈论它、描绘它,也乐于把自己想象中的地心大胆的呈现出来,创作的欲望和情感也会油然而生。这些都是教学中的积极因素,我很好的把握了这一点,先让学生们畅所欲言,然后再给他们讲了《地心游记》电影里的精彩情节,欣赏精彩片段,引导孩子们打开思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把“地心”的神奇与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动物、环境联系到一起,从而创作出了特有的“地心世界”。三、通过多种渠道让儿童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触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由于儿童生活的地域不同,便有城乡地理之别;由于学习的环境不同,便有了儿童见识的多少的不同,更有城乡文化差异之别;由于儿童自身的素质不同,便有了智力上的差异,从而直接影响其思维分析与理解能力;经验少见识少直接影响儿童绘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众多的“不同”“之别”,该怎么办?这就要求学生开阔眼界,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知识的积累。培养想象力的关键是积累。学生应走进生活,用心去发现、去观察、去探索、去追寻、去想象、去创造。多看、多听、多经历、多感受、多见识,见的多了,头脑中的表象也就储备多了,将他们化作记忆、印象、图像储存起来,随用随取;从作品中、书中、电视上、电影上、电脑上、图片上,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接收和储备图像信息。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积累越多,想象的空间就越大,想象的内容就越丰富,创作起来才得心应手。

如《一枚恐龙蛋》一课,蛋壳上出现了一道裂缝,也许激动人心的时刻就要发生!要求孩子们拿起画笔,让激情跟着想象沸腾。孩子们脑子里空空如白纸,怎么能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呢!这就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和形式先去搜集关于恐龙的知识和图片,在头脑中形成印象,想象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创造的作品才丰富多彩。

四、进行合理恰当的评价,保护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评价学生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评价学生作品的标准不能再用“像”与“不像”,“好”与“不好”来衡量,更不要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标准来审定学生的作品,我们美术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个个都成为画家,而是让学生个个都更好的发展,学生积极参与了;用心去想象和创作了;运用脑力寻找和解决问题了;认真去绘画了;便是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功。同时,现在的教学评价不再是“教师一言堂”的时代,还应采用多种形式去评价,如“自评”“他评”“同学互评”“教师评”等多种方式。

如《爱美的小鸟》一课,有一名学生把小鸟身上的图案花的乱糟糟的,一塌糊涂,画面也不干净,但在所有人面前我还是先肯定了这名学生的作品,因为在绘画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画的很认真,接下来这个孩子的一痛表述让我恍然大悟:“他画的是一只在环境受到破坏下生活的小鸟,环境脏了,小鸟能不脏吗!人类不注意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又怎么会用心去爱护和自己生活以外的小鸟呢!”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能用我们的固有思维去评判的,他们的作品五花八门,教师要多角度,多元化,综合性的去“听”、去“品”、去“评”。

关键词:绘画活动教学方法重要性

绘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使儿童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儿童创造能力和高尚情操的重要手段。孩子们乐于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内心意愿,在创作中发挥潜能,建立自信,享受成功。由此可见,绘画在幼儿健康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组织教育活动,科学辅导和评价幼儿绘画就尤显重要。

一、绘画活动中导入的重要性

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景、美物、美的心灵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关键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设计好“导入”部分。

1.故事导入

利用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采用故事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幼儿粘贴《小鸡》时,可以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天,鸡妈妈带一群小鸡到草地上去捉虫,可是有一只小鸡走着走着不见了,鸡妈妈到处找都找不到,我们帮鸡妈妈把小鸡找回来,好不好?”这样,调动了幼儿的兴趣,粘贴小鸡时就特别用心和仔细。

2.儿歌导入

儿歌生动形象,顺口好记。用儿歌导入引起幼儿学画的兴趣。例如:在教幼儿绘画《吹泡泡》时,教师可以先让幼儿学习儿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大串,五颜六色真好看,小朋友们拍手笑。从而引发幼儿想画泡泡的兴趣。

3.歌曲导入

大多幼儿都爱唱歌,它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作用。例如:教幼儿手指点画:《草地上的花儿》,可先让幼儿演唱《春天》,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激发幼儿想把春天画下来的愿望。

二、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的重要性

“看”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绘画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运用不同方法对两组幼儿进行绘画引导,请一组幼儿直接画画,要他们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我观察着幼儿的反应,有的目光散乱无焦点,有的“埋头苦画”偏不看……10分钟过去,一组幼儿的作品大多成形。然后来到二组,场面可热闹啦。孩子们三三两两,有在桃树下观察抚摸,叽叽喳喳的,有弯着腰嗅花香的,教师蹲在孩子们中间也兴奋得涨红了脸。又是10分钟过去,当一组已结束了绘画活动时,二组幼儿才开始作画,不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而是迫不急待地想用画画来表现自己此时的心情。结果可想而知,二组幼儿的作品充满了灵气,想象力丰富。当然,我们不能说一组教师的“看到什么画什么”的方式就是错的,为什么收效甚微呢?是她并不了解幼儿作画是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强调观察,而忽视了引导幼儿观察的重要性。

三、绘画活动过程中指导的重要性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也很不理想,孩子们也未必能真正学懂。相反,如果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幼儿会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他们的表现会很投入。

2.幼儿绘画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如画《蝴蝶》,目标是用点、线、面、对称的方式来装饰自己心中的蝴蝶,我画出基本线条如:曲线、直线等,基本形状如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让幼儿用形状组合成不同的蝴蝶,再用点、线、面来装饰蝴蝶,背景幼儿自由添画,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3.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

如中班绘画活动《太阳》,教师可提问“太阳都是红色的吗”,让幼儿知道太阳光有七种颜色;用不同的墨镜看可以看到不同颜色的太阳。当幼儿了解、尝试了的时候,教师及时的加以肯定,就会发现幼儿选用了不同的颜色画出了不同的太阳。通过提问,幼儿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画出了夸张、与众不同的物象。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

四、绘画活动中结尾的重要性

如果说,充满情趣的引入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耐人寻味的结尾必将使一堂美术课得到美的升华,所以恰当地运用结尾,能使幼儿百学不厌,寓学于乐。

1.鼓励式结尾

在辅导幼儿学画过程中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使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

2.游戏式结尾

教师采用做游戏的形式作为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例如:画《小熊过桥》,教师引导幼儿画出小熊过桥的动态形象后,最后进行“独木桥”的游戏,从而教育幼儿勇敢坚强。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使幼儿受到了教育。

3.故事式结尾

这是采用故事的形式结尾的一种快乐教学方法。例如:幼儿创作画《秋天的水果》,在启发幼儿画出各种秋天的水果后,还可以让他们讲讲自己画的是什么水果,讲一段关于水果的小故事。这样既培养了幼儿对水果的了解,也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4.展览式结尾

教师在完成美术活动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让幼儿互相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例如:手指点画《梅花》,在活动最后,可组织幼儿开一个梅花展,让幼儿既能欣赏到别人的作品,又激起了幼儿对绘画的热爱之情。

五、绘画活动中评价的重要性

经常看到教师们以布局是否合理、线条是否流畅、画得象不象、美不美等来评价幼儿的作品,而对于看似一塌糊涂,实则思维独特的画置之不理或予以否定,这简直是扼杀了幼儿的创造力。

1.充分认识和利用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尊重幼儿

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六、绘画活动中注重幼儿绘画水平的差异性

个体差异在任何教育活动中都存在,在绘画中也不例外,有的聪明灵活,有的思维较呆板,绘画作品也就千姿百态。

1.将集体与小组活动相结合

如果经常采用集体教育的形式,那么基础差的一部分幼儿就达不到有效的教育效果。为此,教师可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集体与小组活动相结合原则进行指导。

2.关爱能力较弱的幼儿

幼儿时期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启蒙时期,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十分强烈的好奇心理,同时天真也是幼儿时期的重要特征,因此幼儿创作出的作品没有任何杂质,代表了最真实的思想情感,代表了他们对外界事物以及社会最真实的看法。假如幼儿教师能够细心培养,他们在未来一定能够成为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家。但是,在日常的艺术教育过程里,有许多因素阻碍了幼儿艺术创造力的提升,对幼儿未来的人生发展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

一、艺术教育中阻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

1.忽略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性

2.缺少艺术赏析体验

在日常艺术教育过程里,只有让幼儿真正参与到艺术感受和体验过程里才会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丰富他们的艺术创造力。然而在日常教育过程里,艺术赏析并没有正式在艺术教育中开展。此举必然会不利于培养幼儿艺术创造灵感,也不利于幼儿积累艺术创造资源。

3.没有正确认识模仿和艺术之间的区别

艺术创作具有特殊性。在日常地艺术创作过程里,幼儿或许会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或者模仿来进行艺术创作。然而作为一名幼儿艺术教师,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模仿和艺术之间的区别,二者之间不仅有一定的联系,同时还有区别,我们一定要将二者区分开来,不能混为一谈。只有正确利用好模仿和艺术之间的关系,才会扩大幼儿的艺术创作空间。

4.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作为一名幼儿艺术教师,要想快速提升幼儿创作力,我们不能仅仅依靠那些基础知识,我们要仔细研究艺术创作文化,提升我们自己的艺术修养。然而在当前的艺术教学工作里,许多艺术教师的艺术修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5.评价幼儿艺术创作的方式存在不合理之处

幼儿处在人生发展的启蒙时期,他们的艺术作品符合他们的性格——天真、真实、向往。因此评价幼儿的艺术作品我们不能够以成人评价标准。假如以成人评价标准作为衡量他们艺术作品好坏的准则,那么必然会让幼儿对艺术创作失去自信,更有甚者会选择放弃,对他们艺术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评价幼儿艺术作品的方式。

二、培养幼儿艺术创造力的策略

1.学会从大自然寻找艺术创作灵感

伴随着课改的开展实施,教学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室,那么幼儿教育也不例外,幼儿教育课堂可以着眼于大自然。因此,在艺术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带领孩子迈出教室,走向大自然,用感官去感受外界事物的美丽。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可以启发幼儿的艺术创作源泉。例如说蝴蝶是如何跳舞的、云朵是怎么在天空中移动的、花草和树木在说什么话。教室可以让学生在观看了蚂蚁搬家之后,让他们回家描绘出一幅以“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激励幼儿创作出许多惊喜作品,提升他们艺术创造力。

2.注重创作氛围的渲染

良好的氛围是成功的开端,并且良好地氛围可以激励创造力的提升,因此一定要注重创作氛围的渲染。我们可以通过墙颜色或者黑板颜色的改变来渲染艺术创作的气氛,为幼儿提供一个优越的艺术创作空间。例如说,我们可以在教室创建一个艺术角,在里面防止一些创作卡片,这些卡片颜色和形状互不相同,同时还有一些绘画绘笔、玩具以及直尺。通过艺术角的设置,可以提升幼儿们的艺术创作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投入到艺术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3.充分调动起幼儿的感官

丰富想象力对幼儿艺术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处在幼儿时期,他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作为一名幼儿艺术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调动起他们的所有感官,提升他们的艺术想象力。例如说我们可以带领幼儿去观看风车转动,让他们思考为什么风车会转动,风湿一种看不见的事物,然而风究竟是如何运动的通过眼睛观察到的景象以及这些问题,会引导幼儿主动去思考,提升他们的创作力。

三、总结

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幼儿教育成果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待幼儿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一定要注意幼儿艺术创作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里,一定要善于利用幼儿的天真性格,利用他们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和培养幼儿创造力。只有这样,才会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加快他们的发展。

作者简介: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一、创设学习情境,引发自由表现

在音乐教学中,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会照本宣读,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必须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情感紧紧地吸引住每一位学生,把教学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不知不觉地让他们随着音乐节奏动起来,尽可能地激发与满足学生音乐表演表现的兴趣和欲望。例如:我在教二年级欣赏钢琴独奏曲《捉迷藏》时,先让学生看捉迷藏的录像,再让学生讨论你们平时如何捉迷藏;接着让学生欣赏轻松、愉快的《捉迷藏》音乐,听着听着,同学们不知不觉地随着音乐节奏,进入了捉迷藏的游戏情境。这样,激发了学生热爱音乐的情感,提高他们音乐表演能力,使他们的心灵和音乐融为一体。

二、营造轻松氛围,激发自由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爱因斯坦曾描述过想象的重要性:“想象力比人类任何知识都重要。”当然,科学家的假设,艺术家的创作都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因此,对小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营造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应尽量给学生有一个充满自由的空间,使人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来进行自由地想象。当学生能根据音乐有选择地进行再造想象的时候,音乐老师所起的应该是引导的作用。如:五年级学生欣赏王海怀的二胡独奏曲《赛马》时,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展开自由合时的想象。这时学生的想象力特别丰富。有的说:在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好几匹马站在起跑线上,待听发令声,一齐冲出起跑线,谁也不示弱,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向终点跑去。还有的想象出一个女骑士,骑着一匹白马第一个跑到终点,得了冠军,高兴极了等等。在这样宽松的氛围里,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从而激发他们主动自由地想象。

THE END
1.婴儿观察:解锁育儿技巧与心理降的秘密!训练过程本文将带您深入探讨婴儿观察的重要性与实际应用。这一方法源于上世纪40年代,由儿童精神分析师埃斯特·比克夫人创立。在战争后的英国,许多流离失所的儿童亟待关怀,当时的心理学家们逐渐意识到,儿童的心理健康不仅依赖于直观的照顾,更需细致的心理洞察。近年来,随着对婴儿心智发展研究的深入,婴儿观察训练逐渐演化为一种...https://baobao.sohu.com/a/826338092_121956425
2.为啥要进行幼儿行为观察问答频道病情描述: 我家宝宝也快要上学了,朋友说上学前都要进行幼儿行为观察。为什么要进行幼儿行为观察? 2019-07-11 16:36王雪梅 主任医师 去挂号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儿科 其实进行幼儿行为观察是能更好的了解幼儿的行为方式。进行幼儿观察的原因有:1、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当...https://g.fh21.com.cn/ask/view/110239481.html
3.幼儿观察力培养的重要性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其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观察,幼儿就不可能对客观世界有真正的理解,就不能获取完整的知识;有了好的观察力,幼儿就等于有了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https://www.jianshu.com/p/ba5696cca084
4.幼儿教育论文:幼儿建构游戏中的行为观察与分析(转载论文网陶芬...(一)幼儿教师观察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的观察不仅有利于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使幼儿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还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观察能力,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行为表现的同时,了解不同幼儿的兴趣、个性、个体需求等,从而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然而,幼儿受年龄的限制,语言和概念...http://www.csyey.tn.czedu.cn/html/article4991256.html
5.对幼儿行为观察的问题现状与价值分析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儿童特点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儿童的表现及时作出调整,从而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观察的目的是改变行为,教师也应认识到改变自身行为的重要性,通过对幼儿的观察,正确理解幼儿和教育,改变自身习惯,适应教育...https://yun.zjer.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sid=5317&id=3602537
6.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研究导语: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观察幼儿是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的观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观察具有的一定原则,即观察目标的明确性、观察方法的科学性、观察记录的客观性和观察分析的准确性。同时,提高幼儿教师观察...https://www.gwyoo.com/lunwen/jylw/yejslw/201905/696928.html
1.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的重要性美教网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的重要性 全国优秀幼儿园教师观察记录汇编,500多篇够用一整年(电子版) 新《纲要》要求老师,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了解孩子是怎样学习的。而要真正了解孩子,就要做好观察记录。观察记录可以作为教师下一步工作的依据,教师可以从中检查自己提供给幼儿的活动是否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观察记录可以作为对幼儿...https://www.hxzzy.cn/16.html
2.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样例十一篇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篇1 初中生物是一门以自然界中有生命的物体为研究对象,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https://www.sfabiao.com/haowen/39814.html
3.观察的重要性我说:你仔细观察一下,领导坐在哪里?她一看,才发现领导坐在我们的右手边。我想这就是观察能力的体现,那位女士没有观察,只是有些担心,结果反而是想多了。观察很重要,无论是写生,还是画画,还是学习任何技能,还是与人沟通都离不开观察。真正细致入微的观察会让我们瞬间形成一个判断力。因此,观察很重要,有意识的...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126/11/66877759_1014951308.shtml
4.解读幼儿——观察评价(一)观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是解读孩子的第一要素;教师在观察中要有鹰一样锐利的眼光,但又要充满柔情爱意! 一、观察与评价对儿童的重要性 加深教师对儿童需要的了解与理解;认识到儿童之间存在的差异;设计适宜的活动促儿童的发展。 二、观察与评价对教师的重要性 ...https://shsyyey.hzgsedu.cn/article/detail/idbsyey_93FB318CC44E2C0BC7E58A195FAFC487.htm
5.精幼儿园降教育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1 活动目标: ⒈教幼儿学会刷牙,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⒉使幼儿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养成每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https://teacher.ruiwen.com/jiaoxueziliao/jiaoan/376560.html
6.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第7章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案例教程第7章-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与指导.pptx 原文免费试下载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分析与指导AA,aclicktounlimitedpossibilities汇报人:AA 目录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01幼儿游戏行为的指导策略04幼儿游戏行为观察的重要性02幼儿游戏行为观察的实践...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127/8127111112006031.shtm
7.幼儿教师也要重视幼儿观察力的培养经验心得(精选21篇)作者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的重要性,论述的可谓“入木三分”。在我以往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 每次作文课上,总会有一些学生不知从何处着笔。深究其因,就是这些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导致作文无话可写。在这个时候,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学生观...https://www.jy135.com/ziyuan/jiaoshixinde/398987.html
8.小班全国爱眼日《受伤的眼睛》教案(通用10篇)(四)让幼儿互相观察眼睛,并进行比较。进一步感知眼睛的结构。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一下自己的眼睛和别人的有什么不同。 (五)引导幼儿讨论眼睛有什么用?(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眼睛对我们的重要性,强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我们的眼睛。 https://www.oh100.com/kaoshi/jiaoan/431463.html
9.幼儿园教师普通话培训工作总结(通用7篇)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来说,观察既是重要的教育技能,又是应掌握的教育研究方法,观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纪教授围绕观察、记录儿童方法的基本问题进行阐述:为什么要观察儿童?什么是观察?怎样才是有意义的观察?观察有哪些具体的方法?怎样记录观察的过程和结果?每一种观察记录方法的要求是什么?等等。对幼儿园教师来说,纪教授...https://www.liuxue86.com/a/5025438.html
10.幼儿园端午节节日教案(通用12篇)(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龙舟上三种人是做什么的。 教师小结:在龙舟上面,“鼓手”坐在龙头前敲鼓给划船的人发号口令;“划手”听着鼓点拿着船桨划船;“掌舵人”站在船尾拿着舵掌握方向。 (3)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三种人不同的工作。 (4)和幼儿一起谈话,了解各自分工的'重要性。 https://www.yuwenmi.com/jiaoan/youeryuan/3961385.html
11.陪伴孩子,茁壮成长《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阐述了幼儿教师科学有效观察孩子们行为的重要性,老师可以从孩子的行为中分析出许多信息并针对这些信息及时的调整老师教育的目标、方法等,从而更加专业的分析孩子、引导孩子,做到了解幼儿、尊重幼儿、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而这样做的过程,也使教师自身能力得到提升...https://www.meipian.cn/254tp16n
12.灵动教研解读儿童,从观察开始——记西岗幼儿园天佐路园全员...彭云老师从什么是幼儿观察、《指南》理念对幼儿行为观察的价值、如何运用《指南》进行幼儿行为观察三个方面展开阐述。讲座中彭云老师运用了大量的案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老师们更好的理解《指南》、运用《指南》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 彭云老师强调了幼儿行为观察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幼儿学习方式、发展水平以及...http://www.qxteacher.com/id042115.html
13.聚焦幼儿游戏观察,万春一幼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看度新闻网瞿小雪《立足儿童视角助推幼儿游戏水平提升——以中班天乡香香嘴游戏观察分析》 唐新华《智慧树的“社牛”与“社恐”》 现场研修,专家点评 张教授结合两个案例分享就如何观察幼儿、如何记录分析、如何回应幼儿等方面组织老师们展开问题讨论,进一步让老师们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https://www.cditv.cn/show/4848-1652145.html
14.发现真儿童,走向真教育——盐田区举行幼教督学培训和督学沙龙此次培训,让幼教督学对幼儿自主游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极大加强了督学对督导工作中深入细致观察的重要性的认识,打破思维局限,拓宽视野格局,促进了全区幼教督学队伍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提升。https://www.sz.gov.cn/ztfw/jyly/wyk/content/post_8790162.html
15.幼儿园教师在儿童行为观察时的路径探讨论文儿童行为观察看似简单,实际上涉及众多“干系人”。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纲要”“指南”“通知”等文件形式“明确”了儿童行为观察的重要性,提倡幼儿园教师开展儿童行为观察;学前教育专家通过科学研究的形式“发现”了儿童行为观察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园教师开展儿童行为观察;幼儿园基层领导通过规章制度的形式“规定”了儿童行为...http://mip.pincai.com/article/1784281.htm
16.幼儿的观察报告作为幼儿教师,一般承担整个活动的组织、引导环节,就像那位老师她在活动前预设了一系列提问,而且各个相关,从孩子在家庭中的分享行为表现,到分享行为对于孩子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再到评述观摩分享行为集体活动的方法,引向家长在家庭中对于孩子在分享行为培养时的方法,接着提供一些专业的、常用的分享行为教育方法,展开对家庭...https://www.wenshubang.com/baogao/4551455.html
17.多幼儿观察记录心得体会5篇多幼儿观察记录心得体会篇3 进入中班我们发现幼儿在与同伴之间的合作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并且缺乏合作的能力,在游戏和区角活动中遇到问题不会协商、不会分工和交流,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因此我们两位教师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并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及时有效的进行了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https://m.xuexila.com/fwn/xinde/c168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