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21,一个自然控的科普书单

疫情之下出远门并不容易,每个月疫情的所在地都在发生变化,但是读书就是可以随时随地做的事情。作为一个自然控,2021年我看的书里最多的依然是科普题材的,尤其是自然科普类居多,读科普书令人内心踏实,有获得新知的满足感,足不出户就可以开拓视野,从多个角度重新思考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认识自然对人类的影响。

1、《生命大趋势》

作者:[美]威廉·C.伯格

出版社:海峡书局

出品方:未读·探索家

副标题:从生物多样性到人类文明的未来

译者:吴勐

出版年:2021-6

推荐语:这是一本由科学家写作的格局很大的书,大而不泛,知识点很密集,涉及到的研究内容也很新。今年是“生物多样性”这个概念深入人心的一年。也许你也和我一样好奇,在地球46亿年的历史上,现今我们所看到的缤纷多彩的生命是如何形成的呢?书中系统地介绍了有哪些因素推动了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深度解析了人类的文化是如何造就了地球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类的文明将会怎样发展,未来将何去何从,在书里也能找到参考答案。

2、《生物多样性》

作者:[日]本川达雄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读库

译者:张宏岩

出版年:2020-10

推荐语:我们常常被问生物多样性有什么用,我们常常也会习惯性地回答,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但是我们也知道这样的答案或许不足以说服所有人。本书作者是一位非常有趣的老先生,研究了40年不能吃的海参,按他的逻辑,对海参毫无偏见的中立态度,是能否认识生物多样性的试金石。他真的有用心在对每一个读者解释生物多样性这个问题,把问题一个个掰开了给你看。除了科学本身,书里的思想小火花令人惊喜,在思辨生物多样性时,老先生给出了很多哲学思考和应对不同想法的思路,让读者在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学会接受多样的世界和独一无二的自己。

3、《传染》

作者:[英]亚当·库哈尔斯基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新思文化

副标题:为什么疾病、金融危机和社会行为会流行?

译者:谷晓阳/李曈/王兴伟/王雪萍

出版年:2020-11

推荐语:本书作者是一位具有流行病学和金融学科背景和跨界思维的流行病学家。就“传染”这个议题,作者展开了一系列讨论,逐个分析了疾病、金融泡沫、社会行为、肥胖、暴力和其他犯罪、网络传播的传染原理和过程,提出了模型分析的方法和局限性,还给出了很多好玩的案例。在书里你可以看到牛顿当时是怎么经历南海泡沫事件追高接盘赔掉一大堆资产的,看到投机狂潮是如何传染、金融泡沫如何产生的。每一次传染都有其背后的原因,针对这些特征,可以在流行病学、社会学各个领域去找源头,制定措施预防这样的传染。

4、《寻蜂记》

作者:[英]戴夫·古尔森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译者:王红斌/冉浩

副标题:一位昆虫学家的环球旅行

出版年:2021-11

推荐语:作者古尔森是一位研究熊蜂的昆虫学家,为了寻找一些罕见的熊蜂种类,调查当地蜂类的状况,找到造成目前熊蜂的种群分布和数量的原因,他去往世界各地寻蜂,全书的八个章节,即是八个截然不同的生境的寻蜂故事。在旅途中有颇多令人意外的发现,也让作为读者的我获得了很多全新的认知。比如说军事训练区、工业的废弃用地,都能意外成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保护区。对一片荒野的“再野化”粗放管理,环境可能好于精细化管理的保护区。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影响着波兰农场的生产方式和当地的熊蜂种群……不同地区的生活方式塑造着不同的物种,如何保护蜂群,人类还需要做太多的改变和探索。

5、《鲸之殇》

作者:法利·莫厄特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译者:高建国/李云涛

6、《众神的植物》

作者:[美]理查德·伊文斯·舒尔兹/[瑞士]艾伯特·霍夫曼/[德]克里斯汀·拉奇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神圣、具疗效和致幻力量的植物

译者:金恒镳

出版年:2021-9

推荐语:本书的三位作者分属植物学、民族植物学和人类学、生化学的大牛,众神的植物实际上指的是致幻植物(含致幻真菌,虽然它们不属于植物,书里一并写了),它渗透在地球上各个民族、部落里,由专业的科学家取材把这部分整理出来,神秘又惊悚。除了科普致幻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各地区的习俗和用法,书里还配有大量服用致幻植物的人的照片,以及很多在致幻状态下的艺术创作。这些现场记录非常难得,很多属于民族植物学领域珍贵的史料。了解致幻植物对我来说最大的科普就是不碰不尝试任何致幻植物。我对世界有很大的好奇心,唯独对致幻植物没有任何好奇想要体验的念头。书里也做了警示提醒,这本书只是科普,服用其中的植物可能会引发危险。

7、《寻找森林之子》

作者:[日]井田彻治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灵长类的危机和未来

译者:杨莎

出版年:2021-3-1

推荐语:灵长类人物是与我们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族群,然而,全球700余种灵长类动物有60%濒危,有些种类已经极度濒危。灵长类动物的现存情况如何?是什么导致了它们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我们又该如何保护这些灵长类动物呢?面对这些议题,本书作者日本共同通讯社记者井田彻治,在十年间多次走访非洲、中南美洲与东南亚的濒危灵长类栖息地,去调查和记录这些动物的生存情况和保护工作。在这些地区,作者看到的都是触目惊心的事实:灵长类生活的森林因为采矿、种植经济作物被肆意开发破坏;非法走私和盗猎依然猖獗,灵长动物在原产地都面临食物短缺时被作为“丛林肉”的命运;与人类相近的猩猩也会感染埃博拉病毒互相传染身亡……书中还提到了一些致力于保护灵长类动物的科学家和保护工作者,他们所做的工作让人看到了拯救灵长类动物的微光。这些灵长类的命运攥在人类的手中,正如红猩猩研究者高迪卡斯所说:“拯救我们最为亲近的物种,守护它们赖以生存的热带雨林,将会成为人类自救的第一步”。

8、《海面之下》

作者:[美]托马斯·M.尼森

出版社:后浪丨大象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副标题:海洋生物形态图鉴

译者:曾千慧

推荐语:这本书说是一本海洋生物学家与科学插画大师的跨界之作——一本海洋生物填色书,其实看了之后就会发现不填色也完全没有影响,填色的设计只是增加一些互动性,帮助记忆理解,书本质上还是一本挺好的海洋生物教材。主文部分非常好,海洋不同环境的分类,不同海洋环境中有哪些不同生物,不同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发育过程都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干货满满。图片是示意图风格,但是已经足够用了,同类专题目前还没见到有第二本。翻译也很专业、精准。

9、《当昆虫遇见人类文明》

作者:〔美〕吉尔伯特·沃尔鲍尔著/〔美〕詹姆斯·纳迪绘

译者:黄琪

出版年:2021-1-10

10、“医学大神”文库本系列

作者:朱石生

出版年:2020-1

(本文作者三蝶纪系科普作家,著有《酷虫成长记》《常见海滨动物识别手册》,沉迷观察记录生物多样性。)

THE END
1.攻略篇丨叫好又叫座的医学科普文该怎么写近日,被小编邀稿希望我写点关于科普文写作的所谓攻略。 面对这个邀约,我第一时间反应到一个词叫做“班门弄斧”:毕竟临床上有这么多全明星阵容的大佬坐镇,由我来讲如何写科普文,确实有点忐忑。 这时另外一个词忍不住又冒了出来,叫做“自取其辱”。 https://weibo.com/p/1001603877665324327853
2.什么是激素脸(激素依赖性皮炎)科普文护肤医学知识库什么是激素脸(激素依赖性皮炎) 科普文 激素脸又叫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是由于间断或长期滥用激素药膏或暗含激素的美容化妆品,引发激素毒副作用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病。它不同于普通的皮肤敏感或过敏。不仅严重破坏了皮肤的正常生理结构和功能,严重者还会影响整个身体健康,治疗非常棘手。 那激素脸外观表现和感光症状都是...http://someiskin.com/article.php?id=1362
3.医学科普前言很长时间自己想写关于医学科普的书籍了,虽然我不是学医的,但还是对生命科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最前沿的生命科学固然是医学,所有就想把自己读到一些知识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小时候就经常的在医院里混,因为大姨家是行医的,在医院工作,我和两个表弟经常来往,时不时的去医院溜达。那时候对医学知之甚少,真正感兴趣的是...https://www.jianshu.com/p/6fd8225e2ecf
4.优秀!她的科研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院内动态四、热心医学科普 朋友圈刷屏网友纷纷点赞 李仲霞博士还热心医疗知识的科普工作。手足口病是梧州地区高发的流行性疾病,可造成大范围传播,严重时可造成儿童的死亡。手足口病的防治关键就是做好科普,让群众认识手足口病,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范。为了更广泛向群众普及手足口病相关知识,李仲霞博士多次进社区、上广场、...http://www.gr-hospital.com/content-21-1060-1.html
5.医学科普文写作小知识,欢迎收看#医学#科普医学科普知识大全 #医学科普 #健康科普 #涨知识 医学知识科普 #医学科普 #涨知识了 #心衰 吃他汀期间,这4样东西要远离#医学知识科普 阿司匹林和他汀你真的了吗?今天科普一下 #医学科普 #涨知识更多类似文章 >>生活服务 首页 万象 文化 人生 生活 健康 教育 职场 理财 娱乐 艺术 上网 ...https://www.360doc.cn/article/84828582_1130708647.html
1.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医学科普文丛葛文德医生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了作者刚刚从医时的见闻感悟,从一个开始手术时不断忘东忘西,找不准血管的新手菜鸟,一路修炼成主刀医生的成长故事。让人们看到医学专家也不是一天练成的,也需要经过不断试错,不断练习得来——所谓专家,不过是犯错最多的那个人。 https://www.douban.com/note/691007073/
2.关于医学科普小论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医学科普文已经不在局限是医学专业本身学者或是工作人员的专向读物,其已经成为了社会大众的普遍性通俗读物,在医学科普文的易读性提升过程中,需要通过一般性文学作品的易读性特点把握,还要基于医学本身的特点进行把握,在易读性特性的实现过程中,有效的保障了医学科普文的医学传播价值实现。 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yixue/659378.html
3.科学talk“朋友圈”医生马晋平:左手柳叶刀,右手科普文手绘科普 “医学科普,就是要将复杂的医理,说得通俗易懂些。”马晋平说。 他和团队做科普工作已有四年。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几乎每一位学生都可2小时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科普文”,他直言:“刚开始时,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像是学术论文,但普通大众却看不懂。专业的科普作家,是要面向广大读者的,甚至...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161307
4.医学科普文章范文有趣(汇总11篇)医学科普文章范文有趣 第10篇 明确生物医学工程的职责范围 在一些生物医学工程发达的国家,医疗、护理、医学工程已经成为了医院发展的3个主要方面,这3大部门共同构成了现代医学的技术体系[2]。而在我国,医学工程的地位远远没有达到与医疗和护理平齐的地步,应用范围还比较狭窄,医学工程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改...https://www.77cxw.com/fl/1537973.html
5.科普文:外贸垃圾邮件判定外贸邮件被识别为垃圾邮件科普文:外贸垃圾邮件判定 国外垃圾邮件判定规则 很多时候,外贸的沟通多以邮件为主,他们作为专业的采购商,每天邮箱里都会塞满了邮件。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很多国外客户喜欢使用垃圾邮件过滤器来过滤掉一部分垃圾邮件。 以下几种情况会触发垃圾邮件过滤器,外贸人在自己的邮件内一定要避免出现。在开发客户的过程中,让...https://blog.csdn.net/Rookie_CEO/article/details/139973217
6.写好医学科普文章有诀窍—优医迈医事热点还是那句话,医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医学科普不是物理化学,你的对象是有经历有情感的人,那么医学科普就有可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这个共鸣从哪里来?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假如你是患者。 医学科普的读者缺乏医学专业背景,但是他们应该大都有过生病就医的经历,这些其实就是他们在读医学科普文时的情感基础。如果你的文章...https://www.uemeds.cn/info/infodetail/3749
7.论医学科普期刊的降传播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510631,广州 引用 收藏 分享打印 摘要:医学科普期刊作为对普通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需要进行健康传播,而健康传播就是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传播的健康知识.医学科普期刊需要以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为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增值服务,进而完成其所肩负的健康传播使命. 关键词: 医学科普期刊健康传播...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bjxb2010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