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融媒体;互联网;卫生健康知识;传播
1打造多媒体综合健康科普宣传平台
1.1利用好医院内部传统科普宣传平台
利用电子屏、门诊等候区电视及健康教育宣传栏向患者提供健康资讯类知识;在各临床科室开展出院健康处方工作,为出院患者从用药指导、居家康复、照护和自我健康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制作系列宣传展板、海报、手册、文化墙、宣传栏,向广大患者传播疾病知识、健康科普知识、防疫知识等。北京小汤山医院健康管理促进中心在健康体检期间,为体检客人免费提供内科、营养、中医、运动等健康讲座和现场咨询,年接待量可达5万人次左右。通过健康风险评估,将筛出的慢性病人员按不同病种分期分批组织健康管理工作,多次为国航飞行员、在京两院院士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真正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为大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
1.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
1.3科普内容的创新
2建立一支科普队伍
北京小汤山医院积极发动全院医务人员加入科普队伍[5],经过多年来对科普人才的持续培养,医院建立了以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北京健康科普专家、昌平区健康素养讲师团专家、阳光长城微博专家、科普达人、科普红人、健康科普志愿服务团等500余人组成的科普专家团队。目前有专兼职科普人员305人,中级职称及以上或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275人。包括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1名、北京健康科普专家8名、北京市科委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11名、昌平区健康素养讲师团专家4名、“阳光长城”微博专家4名、注册志愿者485人。打造一批科普明星科室、明星专家,同时也吸引众多媒体平台来院寻求科普宣传合作。
3科普传播机制创新
4健康普及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征宇,张梦婷.自媒体时代公立医院开展健康科普实践与思考[J].中国健康教育,2021,37(9):861-863.
[2]姜航.公立医院开展医学科普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1,32(4):538-540.
[3]林佳滢.KF医院品牌建设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0.
[4]池杨.运用医学科普打造公立医院人文品牌[J].中国医院,2019,23(8):43-44.
1以科技社团为单位开展活动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科技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投身科学探究之中,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创造型人才,必须让学生将课本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之中,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院科协指导医学检验之家、药学研究会、生命科学探索三个社团开展药物探秘、生命科学探索、医学微生物系列标本制作等科技活动。指导学生获得一些简单、初步的标本制作知识和技巧,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器官标本、生物标本、中药标本,培养学生的科学志趣,以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在动脑思考与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领悟到标本制作技术的奥秘。
标本制作是集医学科技知识启蒙、创造性思维训练及动手能力开发的最佳载体。标本模型制作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们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适合于医学类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提升学生创造力、想象力与科学技能方面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标本制作的实践过程中去体验、去掌握知识、去提高能力、去创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等科学态度,以及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每组学生选出最好的项目作品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估。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爱好,用科学技术的火花去点燃他们的理想之灯,使他们发挥出最大的创新潜能。既注重实践过程,又可以做出供实验室陈列和学生实验使用的标本模型,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2以竞赛和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后,学院科协通过组织和带领科协学生参加科普日活动,参观贵阳大数据示范中心,参加“贵州省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开展知识产权基础知识轮训等,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院科协教师指导学生建设《学院科协科普题库》,并由学生科协策划和组织全院学生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开展“2015年学生科普和知识产权知识抢答赛”。扩大知识面,锻炼应变能力,达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高度,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调动学生对科学素质知识、知识产权知识、药品安全科普知识等的兴趣,以竞赛和活动促进学风建设,营造自主创新、诚信学习的学院文化氛围,全面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激发同学们对各类科普知识的学习热情,让同学们体验知识的乐趣,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3以项目为引领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探究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人人参与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学生们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项目。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4科协学生以健康志愿者或实验助手的身份参与课题研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健康志愿者或实验助手的身份参与较大规模的科研课题研究、专利研发,是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近年来我院有一系列正式立项的基础研究型科研课题,需要大量的健康志愿者和协助实验的人,课题组从学生科协对科研课题感兴趣的同学中根据实验条件选择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课题研究。
专题策划,内容为王
期刊出版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在实践中我们明确了:重视内容建设,围绕“鲜、活、实”组织专题策划,“读者想看什么就刊发什么”,以赢得读者的信赖。
鲜――注重时效性
新闻讲究时效性,我们认为医药学科普期刊也应该讲究时效性,及时将国内外科学研究前沿的学术成果、行业指南等,传递给普通百姓,充分满足百姓的健康需求是我们的责任。2006年初,国内有新闻媒体报道了《2006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即将出台,由国内40多位心血管专家起草形成了《规范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专家共识》,我们及时抓住这个信息,结合读者防病治病的需求,分别于当年2月号和7号月号精心组织了《血脂紊乱危害多》《正确使用阿司匹林》两组专题策划,受到读者的称赞。
活――讲究可读性
实――不忘实用性
《家庭用药》从创刊之初倡导的“原创科普”理念,即强调办刊者应自觉地承担起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责任,依靠专家传播实用的医药学科普知识,廓清伪科学谬误,以真诚服务架起医患之间沟通的桥梁,切实造福百姓。努力做好每一期专题策划,正是我们办刊理念的实践。
江苏读者蒋治平来信称,“我是一名退休的医务工作者,自己也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长期以来各报章杂志对阿司匹林的报道甚为矛盾,使我一直不敢用,临诊时也不敢向老年病人推荐。看了贵刊2006年7月号的策划《正确使用阿司匹林》,对此药的利弊、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适应证等,有了清楚的认识,获益匪浅。我当天就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和麝香保心丸。同时,在临诊时,作为一名医生,我也向病人推荐此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
叫好叫座的“增刊”诞生
专家感言
我们定会加倍努力
《家庭用药》创刊迄今已十个春秋。十年来,与厚爱她的读者一路相伴,在中国期刊园地留下了自己的足印。
《家庭用药》作为医学健康领域的科普期刊,得到了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的关心、爱护与支持。医学、药学界的专家学者慷慨地将自己长期积累的临床用药经验和成果,精心撰写成通俗易懂、贴切大众的美文交给《家庭用药》发表,他们高尚的品德、严谨的治学精神,值得我们尊重和钦佩!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方法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2详细情况
3讨论
脑健康社区行,社区里的健康大讲堂
由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家庭用药》杂志社和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脑健康”公益宣教活动已历经5年,为数十万人带去了有关脑健康和认知障碍疾病防治的科普知识。今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范围,让健康信息方便、高效、互动地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特此开展了“脑健康公益宣教社区行系列活动”。本次活动联合了沪上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他们将为所在社区的居民带去有关认知障碍的健康宣教,讲解有关疾病的科普知识。同时本次活动有幸请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西医结合脑病科的李文伟教授担当活动顾问,李文伟教授在脑血管病和认知障碍疾病两方面都具有颇深的造诣,对脑血管病引发的认知障碍更是经验丰富。